网上科普有关“大一学生必读书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大一学生必读书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大一的学生在学校时需要通过阅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那么都有哪些必读的书目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大一学生必读书目,欢迎阅读。

 天下第一奇书——《周易》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欧洲第一部文学巨著——《荷马史诗》

 史书之祖——《尚书》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

 世界上第一部寓言总集——《伊索寓言》

 儒家经典——《论语》

 拟圣而作的儒家经典——《孟子》

 西方最早的历史著作——《历史》

 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巨著——《几何原本》

 哲学家主宰下的等级社会——《理相国》

 希腊城邦国家制度的发轫——《政治学》

 自由至上思想的经典之作——《庄子》

 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典籍——《圣经》

 “千古之绝作”——《史记》

 古代原子唯物主义杰作——《物性论》

 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山海经》

 历史上的第一部算经——《九章算术》

 千古奇书载地理——《徐霞客游记》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代表著作——《伦理学》

 民间文学史的一座金字塔——《一千零一夜》

 世界上第一部写实小说——《源氏物语》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把历史当做一面镜子的巨著——《资治通鉴》

 传播东方文明的见闻录——《马可·波罗游记》

 承前启后的伟大诗篇——《神曲》

 射向禁欲主义的一支利箭——《十日谈》

 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中国最早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水浒传》

 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君主论》

 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乌托邦》

 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天体运行论》

 极富浪漫色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一曲人文主义者的悲壮颂歌——《哈姆莱特》

 空想社会主义者构想的理想国度——《太阳城》

 38——《哈姆莱特》、骑士文学的终结之作——《堂吉诃德》

 归纳逻辑的'奠基之作——《新工具》

 开启物理学大门的巨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超人智慧杰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著作——《政府论》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宣言书——《哲学通信》

 近代经验论的压轴之作——《人性论》

 理性与自由的法典——《论法的精神》

 经济学世上的奇迹——《经济表》

 欧洲资产阶级的福音书——《社会契约论》

 吹响北美独立运动的战斗号角——《常识》

 经济学的不朽名作——《国富论》

 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纯粹理性批判》

 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作——《红楼梦》

 近代人口论理论——《人口原理》

 典型资产阶级社会的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对人类精神的“探险旅行”——《精神现象学》

 唯意志论者的开山之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盛赞劳动的经典之作——《论实业制度》

 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红与黑》

 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

 具辩证法思想的军事著作——《战争论》

 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史——《人间喜剧》

 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纲领——《***宣言》

 西方经济理论的结晶——《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与上帝的较量——《物种起源》

 描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巨著——《悲惨世界》

 俄国第一部市民小说——《罪与恶》

 现代最伟大的经济学文献——《资本论》

 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经典——《文明论概略》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

 唯意志主义的尼采哲学——《权力意志》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教科书——《母亲》

 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基石——《实用主义》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圭臬——《变形记》

 一部英雄战士的交响曲——《约翰.克利斯朵夫》

 亚洲第一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巨著——《吉檀迦利》

 现代物理学最伟大的发现——《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民主主义与教育》

 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文献——《精神分析引论》

 指导十月革命的国家学说经典——《国家与革命》

 反映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圣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唤醒国民灵魂的钟声——《阿Q正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历史与阶级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美国的悲剧》

 文化形态史观的最早巨著——《历史研究》

 中国革命理论的科学论著——《新民主主义论》

 二十世纪西方人学的杰作——《逃避自由》

 哲学领域的高层次之作——《存在与虚无》

 中国现代文坛上的长篇力作——《围城》

 西方经济学全书——《经济学》

 西方妇女的“圣经”——《第二性》

 一代青年运动的教科书——《爱欲与文明》

 人与自然搏斗的壮歌——《老人与海》

 分析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哲学研究》

 神学奇书——《禅宗》

 二十世纪惊世名著——《铁皮鼓》

 引起世界文坛地震的巨作——《百年孤独》

 罗尔斯时代的代表作——《正义论》

 文化分析的新视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一部“巨型炸弹”之作——《第三次浪潮》

如何学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查阅国际君友会资讯中心的国学词目有如下定义: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经典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於碧摩岩翠山房

甲 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

『论语』为二千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需一读,最好是於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疏,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

後世说『易』者言人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 

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游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馀篇皆宜精读。

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照读此本。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注释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馀亦须全部游览。

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慎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分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

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游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举恐遗漏,他日补列)。

注释书王先谦『韩非子集释』差可。

『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是者颇多,宜一游览。

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游览。

『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

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

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家参看。

『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儒家法家对於政治问题对垒抗辩之书,宜游览。

太极图 『论衡』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游览。

『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後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游览。

『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部玄学书读。

右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之。以下举宋以後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

此书敍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

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

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李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爰、钱洪德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於朱、陆诸集。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

『宋元学案』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

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戢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雄)、涑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真相;末附荆公(王安石)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游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於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偏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江氏常识亦凡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於『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於『日知录』,宜一游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思问录』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颜氏学记』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寻?,启超行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东原集』戴震著

『雕菰楼集』焦循著

戴东原、焦裏堂为清代经师中有清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

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裏堂学两案,正在属稿中。

『文史通义』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

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大同书』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於『不忍杂志』中。

『国故论衡』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丛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冥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鸹读此两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乙 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赘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游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

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游览。

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国语』『春秋左氏传』

此两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

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周礼』

此书西汉末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馀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

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考信录』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谨严,宜一游览,以为治古史这标准。

『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

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批评眼光,颇异俗流,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後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钱穆国学常识

概论类推荐书目

1,章太炎《国学概论》

中华书局版 “跟大师学国学”系列

这是我接触国学读过的第一本书,一本很薄的小书,很不起眼,翻开后却发现“腹内有乾坤”。

《国学概论》一书中,章太炎先生首先阐述了自己对国学之本体的理解,以及研究国学的方法的独特见解。之后便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哲学、文学的派别,对各派别之源流发展以及区别都作出了系统地梳理。因为此书是章先生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故而文字浅显易懂,读者能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就能对国学各派别有比较清晰的一个框架认识。附录之中,也有很多关于国学的精辟论文,值得一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再好不过的了解国学的入门之书。

2,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中华书局版

此书也是章太炎先生的讲演辑录,但与《国学概论》又有所差异。《概论》偏重对国学之派别的分析梳理,而此书对国学各部的分析更加全面详尽。

书中分别阐述了对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学以及文学的略说,不仅有对其派别的梳理,对各派的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发展源流等,章先生都给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有争议的一些话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读此书确实让人启发颇多,受益匪浅。

3,曹伯韩《国学常识》

中华书局版

本书就像是一本关于国学知识点的百科全书,对于国学的诸多方面都有所涉及。

《国学常识》一书,对与国学有关的常识进行了十分详细全面的介绍。首先概述国学,描绘出一个国学的基本轮廓;之后阐述研究国学所应有的基本方法,即对小学、考证学相关知识的阐述;再之后则分述国学中的经、史、子、集四部的基础知识,并分别详细阐述其发展演变,同时也分析了佛学相关的知识;最后略述中国历史上的科学艺术。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内涵丰富,多个学科相结合,可谓包罗万象。

4,钱穆《国学概论》

九州出版社版

钱穆先生是自成思想体系的大家,对于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此书是在其开设的《国学概论》一课讲稿基础之上校勘修订而成。

正如先生自己所言,本书的目的即是“使治国学者知古今学术流变之大趋”,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学术(经学)方面的发展脉络,从孔子与六经发端,一直梳理到清末民国之际的主要学术思想,在字里行间阐发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对于意欲了解中国几千年来学术流变以及研究钱穆先生思想的读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著作。

5,胡怀琛《怎样读古书》

中华书局版 “跟大师学国学”系列

《怎样读古书》其实是由两本书合为一本的,都是胡怀琛先生的作品,分别是《古今读书法》和《中国先贤学说》。前一本书向读者介绍了阅读古书的意义何在,不仅提供了自己阅读古书的方法,而且罗列了许多工具书和文献资料,提出读古书要做到“精、博、通”三点;后一本书则论述了自己对于中国古代先贤学说的梳理和个人理解,虽然并不能代表主流意见,但是可备一说。

我个人而言是只推荐前一本书的,但是如今市面上只有合订本,似乎还没有单独出现的版本,只好向大家推荐此本。对于后一本书,大家可以略看,了解即可。

6,梁启超《读书指南》

中华书局版 “跟大师学国学”系列

梁任公此书,同样是两部书的合订,前者是《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列举了思想类、政治史、文献学、韵文、小学等典籍的重要书目及对于各类书籍总的阅读方法;后者是《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对于《论语》、《孟子》、《韩非子》、《荀子》、《史记》、《左传》乃至《诗经》、《楚辞》等经典文献,做了详细的解读和指点,对于著作的成书、谋篇布局、以及该如何去深入阅读这些传世经典的方法门路,都不厌其烦的予以说明。不仅如此,书后附录中有梁任公关于研究国学的门径之谈,可谓高屋建瓴,给后世学者以启发。

总之,此书与《怎样读古书》既有相近之处,又有独到的阅读方法,二者结合阅读,便可认识到阅读古书的具体方法了。

7,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版

欲研究一门学问也好,了解一部经典也好,都需要阅读,而阅读的,无论典籍还是研究著作,都属于文献范畴。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是许多学校文学院的必备教材,由此可见其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先生此书,既概括的解释了何为“文献学”,文献学的研究目的为何,又对于目录、版本、校勘等具体的学问进行了阐发。

此书因为专业性较强,一般读者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过此书之后,再阅读文献时,就会产生主观判断,比如文献的真伪、版本问题,甚至对于选购收藏古籍,都会有所帮助。

8,柴德赓《史籍举要》

北京出版社 “大家小书”系列

很多朋友对历史感兴趣,常常会问我怎么选择历史书籍,读什么样的书好。我也曾专门写文章列举过史学方面的推荐书目,但是又有人说,那么有什么好的古代史学典籍推荐吗?对此,我就不推荐了,因为《史籍举要》一书,已经推荐的很详细了。

作为陈垣先生的学生,柴德赓先生《史籍举要》一书,分门别类的对于古代的史学典籍列举了经典之作,分为“纪传体类”、“编年类”、“纪事本末体”等类别,恰似一本史学工具书,当读者不知道该看什么书时,便可以翻开这本书,根据自己喜欢的类别,来进行选择阅读。

我们要擦亮眼睛,择好书而读,不要被某些自称大家的畅销之作而迷惑。

但潜心研读,莫急功近利!

1.百家讲坛 国学知识笔记

我认为国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

什么是国学?虽说百年来不断在讨论,但是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新名词。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东渐,产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初用新学和旧学、中学和西学这样不同的名字来区别。后来又提出国学的名词,其实也就是中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旧学,因为它是国产的。在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文化都加上“国”字,比如说中国的绘画称国画,中国的武术称国术,中国的戏剧称国剧,中医称国医。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小渔村

高楼林立的广州夜景

国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现代的学科分得很细,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考古等等。哲学里面又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但国学应该归哪一学科呢?国学包括了文、史、哲,政、经、法等许多内容,是个综合的学科。因此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国学很难作为单独的学科确立它的“名分”。我先简要回顾一下历史:

国学这个概念刚出来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就是章太炎(即章炳麟—编者注)。他以传统的小学作为国学的基础。小学是中国古代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也就是阅读古籍基本的方法。从这里入手,再学经、史、子、集四部,章太炎认为这就是国学。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中国文化的传统,如果我们追根求源,都在这里。这是比较传统的说法。梁启超的思想就更开放一些,他认为国学应该是中国历代学术的思想史。后来钱穆传承了梁启超的说法。他讲的国学讲义录和章太炎先生讲的不一样:钱穆先生主要讲国学思想的转变。到了胡适先生那里,国学的范围就更扩大了,他心目中的国学就是国故学,也就是说一切属于中国传统的学问都叫国学。

在那个时代,知名学者对国学的理解就是不同的。还有这些知名学者研究的路线、范围不一样,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态度、目的也不一样。章太炎、梁启超、钱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把优秀的成分传承下来。胡适先生研究国学,他自己讲得很清楚,从故纸堆里刨垃圾,把它们扫除掉。

我觉得给国学定义很难。比如有人认为国学就是西方的汉学(以汉文字为载体的就是汉学),但中国自己也有研究所谓“汉学”的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把中国所有的学问都叫作国学,那范围就太大了,应该要把国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传统文化里。

尽管这些传统文化里有“道”、“器”、“艺”的分别,但是每一种文化里面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地区的、国家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信仰习俗等。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而文化又是历史的载体。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我们哪有历史?所以,文化在整个历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历史又是我们认同这个国家的最核心的东西。鸦片战争前,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很有研究。他研究这段历史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训:“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也就是说,后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知道历史就不认同这个民族、不了解这个国家。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后了,于是大家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怪,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上面去。一个民族失去了自主性,盲目追求别人的东西,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为别人的附庸。

2.一篇国学知识学习笔记(800字以上)

钱穆先生在其《国学概论》开篇说“学术本无国界。

‘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

“国学”一词的最早出现,应该是以1905年,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杰成立“国学保存会”,创办《国粹学报》为标志。上述学者提出“保存国学”的主张。

目的是强调学习西方决不能丢了自己立国之根本,立国之精神。 国故派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章太炎20年代作《国学讲演录》,将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五个部分。 稍后,胡朴安的《国学汇编》,又将国学内容分为六大类:哲理、礼教、史地、语言文字、文章、艺术。

上个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自然国学”的概念,就是将传统中的“科技”文明纳入“国学”范畴。张岱年认为:国学除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外,还应包括天算、兵学、法学、农学、地学、医学等。

他甚至认为: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也属于国学范围。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冲突,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科学精神的会通是人类新文化创造性发展的途径。

国学,是以我国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 。

3.钱穆扎实的国学功底和妙趣横生的演讲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钱 穆:扬弃新史学的史学大师 视“文化”为“皮”、“存在”为“毛”,或有被认为“唯心史观”之嫌;断言中国传统的仁义道德“比西方的共产主义更进步更高明多了”,显然不能被许多人接受。

可谁能否认,钱穆在这里提出的,实在是所有中国人——以及崇尚中华文化乃至追求世界大同的所有人——在21世纪不能不正视、不能不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呢? (中国)新通史应简单而扼要,而又必具备两条件:一者必能将我国家民族已往文化演进之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者所必要之知识;二者应能于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中国种种复杂难解之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者所必备之参考。前者在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之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消极的指出国家民族最近病痛之证侯,为改进当前之方案所本。

此种新通史,其最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已尽之责任,而油然生其慨想,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钱穆(《国史大纲·引论》,1940) 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以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

我们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1948) 近代中国人都好说中国二千年政治没有变,试问古今中外,哪有如此理?亦哪有如此事?……只因我们此刻不看重历史,不研究历史,所以说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政治都是一样,都只是专制两字已可包括尽了,其实是不然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5) 钱先生毕生所发挥的是整个中国学术传统,不是他个人的私见。过分强调或突出他个人的作用,不是抬高或扩大他,而是降低或缩小他。

——余英时(《敬悼钱宾四师》,1990) (1895.7.30.~1990.8.30.) 清光绪廿一年(乙未)六月初九日生,终年95岁 有论者把钱穆跟鲁迅、胡适相提并论:“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周作人的苦茶、林语堂的菜谱,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鲁迅的社会批判、胡适的自由思想与钱穆的严谨学业?三者合一,应该成为我们向学生介绍30年代知识分子的三种主要形象”。〔注1〕此言自有道理。

可是其一,所举除鲁迅外,另两位都大大超越了“30年代”,从寿数看尤其如是:胡适的“自由思想”延至60年代初,钱穆的“严谨学业”更持续到世纪之末。其二,单就“严谨学业”言,到底该由钱穆,还是陈寅恪、李济等人文学者,或者胡先骕、梁思成等科学家和工程师,乃至由不止一人做代表,似也不无商榷之余地。

重要的是,钱穆的影响,远非“严谨学业”四字能概括。方克立说:“钱穆可以说是在史学领域高举现代新儒学旗帜,反对‘尽废故常’的历史虚无主义,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第一人”;钱穆创办的新亚书院,是后半世纪“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堡垒”和“第二阶段现代新儒家传道授业的一个大本营”〔注2〕。

美国学者邓尔麟说:“钱穆与—些倾向西方启蒙并摈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同”,其“‘对立面’既不是文化的过去,也并非‘现代的’今天;被钱穆认为与中国现实格格不入的,乃是西方文化所颂扬的真理标准”;他“并不一味地依恋传统,而是在深思反省之后,看到某些中国传统价值仍然能使中国文化独树一帜而不同于西方文化”,“他看到传统文化价值能在政治和经济大变动中仍然得到传播,从而巩固加深了他对这些价值的信仰和理解”。〔注3〕汪学群说:钱穆“来自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乡村,正是中国社会乡村民间的朴实无华,铸造了他既平实又坚韧的人生与学术。

他是从乡土中国走出来的一代史学巨擘,一位营造‘文化中国’的先驱。”〔注4〕王晴佳称:钱穆“以史学成名,但他学问之淹博,已经使他的治学超越了史学的范围而成为所谓‘国学大师’。”

〔注5〕——虽然,钱穆自己早在70多年前说过:“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

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

(《国学概论·弁言》)。

4.钱穆做出的与主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选择具体指哪些

钱穆:用“温情与敬意”诠释历史郝一默 在人人追求“进步”的激进年代,多数人沉浸在将传统一股脑扔进“历史的垃圾桶”的豪迈中,为了更光明的明天,他们可以对昨天毫无眷恋,甚至全部抛弃。

钱穆是少数对旧世界钟情的顽固派,他做出了与主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选择。 钱穆自学成才,36岁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基本上解决了学术界长期聚讼的公案。”

他在乡间当了18年小学、中学老师,然后走向大学讲台。推荐他的人是顾颉刚。

作为中国学术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顾颉刚与钱穆素昧平生,但读过他的作品后,对其史学功底大加赞赏:“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 1930年,因为顾颉刚的鼎力相荐,钱穆进入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为他把“M”楼改为“穆楼”。

之后,顾颉刚又把钱穆推荐给了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我想,他如到北大,则我即可不来,因为我所能教之功课他无不能教也。”后来,钱穆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与胡适并称“北胡南钱”。

钱穆所处的年代,西学东来,势不可挡,儒家被认为是“弱国愚民”的根源,国学渐渐失宠。中国人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

台湾学者胡昌智曾对这种认同危机做过形象的说明: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有一次欧阳锋忽然忘了自己是谁,像得失心疯一样,把石壁上的影子当做敌人来打。 近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这段故事有相似之处,而不同在于,人们不是忘了自己是谁,而是想去忘掉自己是谁。

面对汹涌而至的新思想,钱穆坚持不为时代潮流裹挟而去,他选择在古籍世界里寻找另一个世界。他始终相信,没有什么比历史更能寄托中国人的智慧与情感。

他写了《国史大纲》,他说:“我把书都写好放在那里,将来一定有用。” 在《国史大纲》的开篇,钱穆对读者提出了四项对待国史的殷切期待,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本国历史要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而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让钱穆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中最具中国情怀的一位,他的学生余英时说,钱穆的一生,是“为故国招魂”的一生。

“做一个现代中国的士”,是钱穆的理想和志业所在。 他曾经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讲题,以王安石、司马光为例,阐述弘“道”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得出结论:“士是中国社会的中心,应该有最高的人生理想,应该能负起民族国家最大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内心修养上,应能有一副宗教精神。” 钱穆认为,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只接受了西方的权利观念,没有接受他们的宗教精神,只讲个人权利,不讲仁爱与牺牲。

避居香港后,钱穆赤手空拳创办了新亚书院,它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 在租来的仅有的4间教室里,钱穆想努力保存中国文化的气韵。

“新亚”之名由钱穆所起,他希望借此提倡“新亚洲”,为在香港的中国人争取稍微光明的未来。 新亚书院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的奇迹之一。

而办学的16年,是钱穆“生平最忙碌之十六年”。之后,钱穆到台湾“谋建一家,以求终老”,得到了蒋氏父子的礼遇,蒋介石为他建造了素书楼,蒋经国则聘请他为“总统府”资政,在钱穆之前,没有学者出任过此职。

晚年的钱穆依然坚持在素书楼传道授业。有一次,他在家中为学生讲课时突然说:“其实我授课的目的并不是教学生,而是要招义勇兵,看看有没有人自愿牺牲要为中国文化献身!” 但是在“现代”的冲击下,“传统”早已无招架之力,钱穆所赞美的那个“礼”的世界早已崩溃。

这让钱穆的学术生涯走得格外寂寞,他期待国人对历史拿出温情的诉求,却无法获得商业市场的认同。 钱穆生前曾对妻子说:“自古以来的学人很少有及身而见开花结果的。

在今天讲文化思想,似乎不像科学家的发明,不论别人懂与不懂,即可获得举世崇拜,因为科学有一个公认的外在价值,而讲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来支持自己向前,静待时间的考验,故其结果往往要在身后。”钱穆始终认为,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失去信心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危机,学校偏重自然科学,崇洋蔑己,更是中国文化的隐忧。

(选自《都市·翻阅日历》2010年第10期,有删改) 1.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钱穆提出的对国史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英时评价钱穆的一生是“为故国招魂”的一生,请指出“为故国招魂”的含意并概括其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穆认为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失去信心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危机,根据这一观点,你如何评价现今的国学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广东省模拟题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1.①在西学东渐势不可挡的形势下,作为中国人,要有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认同感,不要一味苛求古人,多些情感,多些亲近,不可全盘否定历史。

②历史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不可推翻,后人应怀着敬畏之心,尊重历史,不可把自己所处时代当成历史最高点。2.“为故国招魂”指的是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精魂。

具体表现: ①在抛弃传统的新思想潮流中。

5.国学是什么

鄙人虽不才,可我认为国学就是我们沉积了大约五千年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历史、科技、地理、伦理等各方面的民族硕果,尤其突出表现为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现在我国掀起“国学热”,原本国学就无所谓“热”与“不热”,他是属于我们民族特有的,是我们血液里就流淌着的“文化”,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就有权利和义务去学习、去理解、去领会、去体悟这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并把他们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等);可是由于在面对民族危难、国家统一与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放弃、漠视了我们自己的宝贵财富,而盲目追求别人的东西,甚至由于冲动和无知我们曾经践踏,甚至是糟蹋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如今在外国研究员、国际学者不断研究探问中华民族文化与国内环境日趋需要、全球华人渐趋觉醒的背景之下,全国各地都渐渐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能再丢了,也丢不起,因而才掀起“国学热”,应该说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否则我们将没什么留下给我们的子孙了!“国学”,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他所包含的为人处世(事)方略、方法,自我的调节,他所包含的心理调节、养生之道等甚至优于当前的社会的心理学、社会学等,至少也是相当的,当然人与人是不同的,同样的知识和文化,不同的人理解是不同的,这就像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想只有正面的而无反面,都是正反相对阴阳相差的,中华文化更是如此,就卡你则你怎样理解怎样实行了,正面书籍触手可得,反面人物处处可见。

6.我们平时所说的“国学”都是指哪些方面的著作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经部——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其中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 *** 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 、《慎子》 、《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关于“大一学生必读书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