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小麦的栽培技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麦的栽培技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麦繁育与种植

小麦的管理大致分为四块:一、播前准备;二、冬前管理;三、春季管理;四、后期管理

一、播前准备

1、肥料

依据是国家作物施肥指导意见。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结合豫北和浚县土壤情况K不用在撒施(06年我做了此类课题,由于一直秸秆还田,K肥充足)底肥需(18N:46P)二铵50斤,追肥(46%)尿素50斤。

2、种子处理

辛硫磷+多菌灵或小麦种衣剂拌种,用量根据产品的说明来用。如用机械拌种,用辛硫磷+多菌灵效果最好、成本低,杀虫及防病理想。由于合作社没有机械,只用小麦种衣剂,全部人工来完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人工完成必须注意种衣剂与水的比例与现场监督搅拌均匀,播种前一星期来做这个工作,要晾晒不能暴晒,种子充分吸收这些农药,种子干燥即可。

3、深耕整地

整地要求:①深耕深度15~30厘米;②土地平坦;③上虚下实。注意事项:土壤板结或者由于地面过车太多,地面坚硬如石,需先深翻,然后旋耕,耙出来的地同样可以达到整地要求;如果土地深翻后晾晒时间过长表面出现白色大硬块,旋耕下,耙出来的地块依然漂亮。

旋耕适合沙性土壤或者抢播种。

4、播种

播种期是寒露到霜降前。有一句谚语:“寒露播种最及时”。抢墒播种的话可以提前三四天。由于在浚县前年前期流转老百姓土地有的就深耕过早,墒情不好,抢墒播种。去年就很顺利从寒露开始播种霜降前播种完。播种前一定调试机械,不然在地里太耽误时间。

二、冬前管理

从播种到起身期这一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年前(从出苗到越冬)和年后(返青期到起身期)。

1、冬灌水 日平均气温稳定3~4度,达到夜冻日消。墒情好或者苗弱不适合浇冬灌水。由于所在合作社浇水是大满灌需提前浇水,从11月份中旬开始浇水,半个月后正好浇完,这时正是开始夜冻日消的时间。如果地里有蚜虫必须浇冬灌水,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前期温度异常高去年11月上旬发现麦苗根部有蚜虫发生,经过虫情调查50点有10点就发生蚜虫,采取的是五点取样法,二百亩地为一单位,打药不理想都在土壤表层根部,只好浇冬灌水。

2、苗情调查

分蘖有两个高峰期:年前11月底至12月中下旬是分蘖盛期和2月底三月初。如果年前或年后调查一次即可,主要指导来年的水肥管理。采取五点取样,二百亩地为一单位,一米双行调查主茎的叶片数、分蘖头数,根系数(在这点里随机拿10个麦苗查根系数)。鹤壁小麦返青期2月15号,春节过后我做的调查,在这个返青期前两天开始调查,两个人用了四天。水肥适合时期:壮苗拔节期、弱苗返青期,旺苗拔节期后。

3、病虫害防治 从返青期到起身期是防治病虫最好的时机,今年特殊,天气干燥,经过调查病虫害结合农业局病虫情测报决定不打农药。除草剂采用机械喷洒,从起身期开始2月25号开始打除草剂,3月20前必须结束。选用都是复配的除草剂,这样除草范围广。除草剂需注意事项:小麦拔节后是不能打除草剂,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三、春季管理

从返青起身期到抽雄这一阶段。

1、水肥管理 按苗情标准执行浇水施肥时期,弱苗返青期,壮苗拔节期,旺苗拔节期后。由于合作社水利设施落后,土地面积大,不能按理论指导实践,从三月初开始浇水施肥,三月底结束。尿素一次全部撒施,亩用量50斤。

2、群体调查 三月底四月初在原有的点上继续调查看群体有多大,调查内容同上(苗情五点取样)

3、病虫害防治 四月初打药有麦苗都已经拔节,全部人力背壶打药,现场要监督,杀虫剂氯氰菊酯、乐果和杀菌剂叶面肥掺着打,粉剂和乳油搭配不会发生反应,农药只要酸碱性一样就可以掺着。主要防治蚜虫和粘虫。叶面肥最佳时期是后期5月后半月,考虑到费工只有掺到农药里。

四、后期管理

从抽雄开花到成熟这一阶段。

1、水肥 5月份需要及时浇水,合作社拥有的土地正在修路,以修路为主,种地为辅,墒情差,5月中下旬老天下场及时雨,下透了,不用在浇地了。麦黄水必须在收获前15天浇完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墒情的土地不需要浇否则会贪青。

2、去杂 去杂工作分两次:①抽雄开花期②灌浆期。过高过低明显与群体不一样一定要拔掉,不能留在地里把它带到地边。去杂需考虑人工问题。本合作社有长工不需要考虑这块只是需要交待如何去杂,经常种地的老百姓都懂得这些东西。

3、收获 籽粒形成分三个期:①乳熟期 籽粒有很多水分和糖分未转化成淀粉,籽粒一掐有股白色水;②蜡熟期 此期灌浆停止,小麦最适宜收获时间时期是蜡黄末期期,籽粒颜色呈坚硬,手捏不能成片状,九层熟十层收,此时收获产量最高;③完熟期 现在都是机械收割,老百姓懒得晒粮食,麦穗头耷拉,成弯曲状。机械此时期开始收获,十层熟九层收。

4、测产 在原有的点上继续调查,这时需要调查内容是麦穗数,从中随机选出10个麦穗 ,然后乘以小麦品种的千粒重,以此算产量。

小麦免耕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方法简单、省力省工、增产增效、易于推广等突出优势,尤其适宜在秋季多雨、揭板整田难度大情况下采用。其技术要点为: 1、开沟起厢、播前化除。 水稻收获后,按1.8--2米宽开沟起厢,厢沟宽25—30厘米、深20—25厘米。从沟内起出的泥土尽量敲碎,均匀地撒于厢面,同时开好腰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流畅。播前2—3天清理厢面,每亩用灭生性除草剂“克无踪”200—250毫升兑水60公斤,均匀喷施于厢面杂草与残茬上,杀灭杂草与残茬,随后播种。 2、酌施底肥、增施磷钾微肥。 小麦播种前,每亩均匀撒施小麦专用肥或优质复合肥40--50公斤做底肥。若自己配肥,注意增施磷、钾、微肥,控制速效氮肥用量,特别是不能用挥发性强的碳氨做底肥,以减少肥料的挥发与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此外,免耕小麦还应注意化肥用量不可过大,防止“烧种”及肥料无效损耗。 3、药剂拌种、增加播量。 小麦播前晒种1—2天,然后再根据当地病、虫、鼠害发生情况用杀菌剂、杀虫剂或防鼠剂拌种。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有立克秀、适乐时、粉锈宁等,杀虫、防鼠剂有甲基异柳磷、辛硫磷、氧化乐果等,拌种后随即播种。由于免耕小麦盖籽较浅,为防止鼠害,保证一播全苗,播种前最好用敌鼠钠盐拌麦粒制成毒饵将老鼠诱杀。 免耕小麦虽然落籽浅、分蘖位底、蘖多、成穗率高,但播种时未整地,播种环境差,加之易遭鼠害、虫害、甚至雀鸟危害,因此综合考虑,播种量应比翻耕栽培增加5—10%,一般每亩均匀撒播麦种10公斤左右。免耕小麦最佳播期与翻耕栽培基本相同,低山以10月15—25日为宜,高山应适当提早。 4、播后盖土、地表盖草。 小麦播种后,必须用肥土或腐熟农家肥将麦种基本盖严,随后再用半干的稻草、麦秸或其他粉碎的秸杆均匀盖于厢面,标准以薄盖不露土为度,亩用草量约200--250公斤。免耕小麦地表盖草,在减少小麦种子外露同时,还可起到保温、保墒、保肥,抑制杂草、促进出苗,增进地力、改良土壤等多重效果,是一项重要的配套增产措施,值得大力推广。 5、注重追肥,防止早衰。 免耕小麦底肥用量受到限制,加之根层浅、易早衰,要提高产量,必须加大追肥用量。 一是早施苗肥。一般在小麦2叶1心时,亩追尿素5—6公斤,促苗早发稳长,尽快搭起丰产苗架。二是重施拔节肥。一般田块,在小麦拔节后,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若小麦返青期叶色淡、长势差、群体小,可适当提早追肥、并增加肥料用量;若底肥足,麦苗长势旺,则应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每亩撒施50--75公斤草木灰即可。三是补施粒肥。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或灌浆期,用“喷施宝”、“惠满丰”、“恩益碧”等叶面肥,加0.3%的磷酸二氢钾与1%的尿素液叶面喷施,每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叶面喷肥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 6、防草防倒、防治病虫。 免耕小麦与翻耕栽培相比,病、虫、杂草发生相对较重,而且后期容易倒伏,必须加强防治。 防治免耕小麦病害,除采取播种前药剂拌种外,出苗后应重点抓好赤霉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治。 免耕小麦虫害,重点要注意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小麦播种前后可用毒饵诱杀。春季麦苗起身后是地下害虫又一活动高峰期,可用“甲基异柳磷”、“专杀地老虎”等杀虫剂兑水在厢面上泼浇。 控制免耕小麦田杂草,除采取播前化除外,小麦出苗后还应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在杂草2—3叶期,喷绿麦隆、扑草净、骠马、巨星、使它隆等除草剂进行防治。 防止免耕小麦倒伏,一是要控制施氮,增施磷、钾肥;二是在麦苗两叶一心前后结合化学除草喷施多效唑;三是在冬、春季要结合清理“三沟”,将沟内碎土起出撒于厢面;四是年后严防基部病害。只要采取综合健身栽培措施,增强小麦抗倒能力,就能减轻倒伏损失。

关于“小麦的栽培技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