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

 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营养评定就是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营养评定,可以判定机体的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下面看看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

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1

  一、 SGA

 主观整体评估法是最通用的营养评估法,问题涉及六个方面,也较易于操作。

 A等级越多表示营养状况越好,B、C等级多表明营养不良。应激表示发热等身体上的症状。

  二、 微型营养评价法(MNA)

 MNA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如果是中青年人则不适用。MNA-SF是MNA的简化版,题目较简单。

 分值12-14分,提示营养状况良好;

 分值8-11分,提示营养不良风险;

 分值0-7分,提示营养不良。

  营养评价方法

 (1) 临床检查:①病史采集;②体格检查。

 (2) 人体测量:①体重;②身高;③体质指数;④皮褶厚度与臂围。

 (3) 生化及实验室检查:①血浆蛋白;②氮平衡与净氮利用率;③肌酐- 身高指数;④3-甲基组氨酸;⑤免疫功能。

 (4) 营养不良的诊断:①营养不良类型;②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5) 人体组成测定:①生物电阻抗分析法;②双能X线吸收法;③总液体滴定法;④总体钾含量法。

 (6) 综合性营养评价指标:①预后营养指数;②主观全面评定;③微型营养评定;④营养评价指数;⑤营养危险指数;⑥住院患者预后指数。

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2

  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

  (一)病史询问

  (二)营养调查

  1.全面的营养调查

 应包括:

 ①膳食调查;

 ②体格检査和体格发育评价;

 ③实验室检查。

 只有正确完成此3项内容,才可能对受检儿童的营养状况作出可靠、全面的评价。

  2.膳食调查

 儿童的膳食调査是从其每日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中计算所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然后参照国家规定的相应年龄儿童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分析其膳食平衡状况。

 (1)调查方法:

 ①称重法;②记账法;③询问法。

 (2)膳食调查结果评价:

 无论采用何种调査方法都是从总能量供给、蛋白质摄入量与动物性蛋白质所占比例,以及三大产能物质的.比例来评价。一般要求全日摄入食物的总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均应达到推荐的同龄儿供给量的80%以上,且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应占总蛋白的50%,至少不低于30%;三大产能物质的比例应是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5%~30%、糖类占50%~60%。

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3

 营养评估是对营养状况的定量评价。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6个部分:

 1、膳食史,并与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

 2、病史和用药史

 3、体格检查

 4、生长和人体测量

 5、实验室检查

 6、干预和监测

  营养评估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1、体重:体重变化可直接反映营养状态,但应排除脱水或水肿等影响因素。标准体重与性别、身高及体型有关。

 2、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

 3、上臂肌围(AMC)。

 4、握力。

 5、内脏白蛋白测定。

 6、淋巴细胞计数。

 7、氮平衡测定。

 8、肌酐/身高指数。

  营养不足分类:

 营养不足,又称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症,是一种以机体组织消耗、生长发育停滞、免疫功能低下、器官萎缩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症。

 1、能量缺乏型以能量不足为主,表现为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和内脏器官萎缩,称为消瘦型营养不足,又称marasmus综合征。

 2、低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而能量尚属正常称为水肿型营养不足,又称Kwashiorkor综合征,恶性(蛋白质)营养不良。表现为血浆蛋白质水平下降、水肿、皮肤病、免疫功能受损等。后期可发生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可合并神经系统症状。

 3、混合型营养不良能量与蛋白质均缺乏者称为混合型营养不良,这是最常见的营养不良。

诊断营养不良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是体重 还是血清白蛋白降低 还是血清清蛋白降低 有血清清蛋白这词吗?

可以通过以下角度评估营养不良:

Ⅰ度营养不良:其测量方法是:在腹部脐旁乳线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和与皮肤表面垂直在90度角,将皮脂层捏起,其厚度在0.8~0.4公分,此时腹部,躯干和臀部的脂肪变薄,内脏功能无改变。体重低于正常15~25%。

Ⅱ度营养不良: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在0.4公分以下,胸背、四肢、臀部脂肪消失,面颊变薄,消瘦明显,内脏功能降低,患儿烦躁,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疾病。体重低于正常25~40%。

Ⅲ度营养不良:全身皮下脂肪层几乎消失,消瘦更甚,内脏功能减退明显,出现精神不安,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易发生各种疾患,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

营养不良的诊断:

1.病史 应掌握小儿的膳食摄入情况,饮食习惯,进行膳食调查以评价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情况,有无影响消化、吸收、慢性消耗性疾病存在,并了解家庭的一般状况,家属的生长模式、家长的身高、体重和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2.临床症状 常有两种典型症状。消瘦型(marasmus),由于热能严重不足引起,小儿矮小、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皮肤推动弹性,头发干燥易脱落、体弱乏力、萎靡不振。另一种为浮肿型(kwashiorkor)由严重蛋白质缺乏引起,周身水肿,眼睑和身体低垂部水肿,皮肤干燥萎缩,角化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头发脆弱易断和脱落,指甲脆弱有横沟,无食欲,肝大、常有腹泻和水样便。也有混合型,介于两者之间。并都可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的表现。

3.体格测量 体格测量是评估营养不良最可靠的指标,目前国际上对评价营养不良的测量指标有较大变更,它包括三部分。

(1)体重低下 儿童的年龄别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体重低下,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体重低下,此指标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单凭此指标不能区分属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2)生长迟缓 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生长迟缓,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生长迟缓,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3)消瘦 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标准相比,低于中位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消瘦,如低于参照人群的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消瘦,此指标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关于“营养评估的常用的方法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