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任何教育的初心都并非教会孩子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帮助孩子发掘自身的兴趣所在,从而激励他们自发的 探索 世界的未知。

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求知欲,它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关键。

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带动他们去主动思考呢?

福楼拜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总是在山脚分手,却在山顶相逢。”

对于孩子来说,这两者就像智慧的左膀右臂,一个塑造理性世界,一个丰富 情感 世界。

但它们看起来就是一副高大上且晦涩难懂的模样,想让孩子爱上思考、激发求知的欲望,不仅要从浅入深,趣味、新奇等元素均缺一不可!

《TEXICO》:程序性思维

这两年,编程、C++语言让很多鸡娃父母趋之若鹜,他们想给孩子的并非是程序员们的格子衫与斜顶,而是一份高薪的工作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巧了,日本的NHK教育频道也出版过一档节目《TEXICO》,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着手,用一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启发孩子的思考。

节目的最终目的便是培养孩子的“程序性思维”, 分解、组合、概括、抽象、模拟 ,便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全过程。

比如,在直轨上开动一辆电动车,走到卡尺处,电车会受阻,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会推动轨道向后移动。

那么,如果把轨道换成圆形,并在轨道旁边固定上一个三角形的立体积木,再次开动列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展示完发生变化的道具后,节目总会留出几秒空白时间,引导孩子在脑海中模拟该装置的运行轨迹,最后再用实验来揭晓答案。

但这又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就比如快递小哥们是如何决定自己一天的送快递路线的?

就像日本邮局的邮递员,每天早上的第一道工作程序便是“重组”。

把所有信件按照一张特定的表格进行重新排序,以此制定出最完美的送信路线。

也就是说,这是一条经过程序化设计的路线,而没有进行重组过的信件,散落在地图上极其杂乱无章,那么你的信件什么时候能收到,可就全看邮递员的心情了。

程序,就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设计和操作。

生活中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套解决方案,多用结果往前倒推,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这样的程序性思维了。

节目集数:共10集/每集10分钟

适合年龄:6岁+

播放平台:bilibili

《Do You Know》:生活版10万个为什么

爆米花是怎么做出来的?鸡蛋煮熟后为什么会变硬?消防水龙头是怎样把水喷出去的?旋转木马为什么被设计成上下运动?……

BBC的这部《Do You Know》是更加贴近生活的儿童科普纪录片,每一集主持人Maddie Moate都带着孩子们一起,在轻松逗趣的风格中,窥探身边的大千世界和生活百科。

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常识,却总能让孩子充满好奇和疑问,因此这套片子每一集都在围绕一个词 “为什么?” 来展开。

片中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摄像工具,教孩子们如何用这些工具观察暗夜、微观世界、慢动作等。

让孩子们不仅知道身边的事物是怎么构造、如何运作的,还知道如何使用观察和试验工具。

每一个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兴趣,他们总会连珠炮式的向父母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天为什么是蓝的?鸡是怎么下蛋的?飞机能在天上飞,那我也可以吗?……

既要鼓励孩子提问不打消他们的求知欲,又不能随便瞎回答,做父母的也真是难啊。

很多问题因为不了解相关的原理,只能赶紧掏出手机百度一下;有时候虽然懂得原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描述。

那么这部纪录片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节目集数:共15集/每集14分钟

适合年龄:6~12岁

播放平台:bilibili

《无厘头科学研究所》:花样作死科学救命

这是一档用生命来 搞笑 的宝藏科学节目,每一集都展示一些令人惊掉下巴的迷思行为,然后再一脸认真地分析其背后的科学,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作。

而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搞噱头,节目会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对危险动作进行示范和矫正,以此告诫孩子们那些看似玩闹的行为会有多么的致命!

愚蠢行为和科学在节目中硬碰硬,你平时想做却不敢做的挑战,失败了意外受伤的尝试,都有人录制下来,科学家依靠科学的帮助带你找出出错的关键和原因。

就比如网上总有一些挑战身体极限却失败的 搞笑 视频,背后的危险发生率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节目中解释了很多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力量和技能的巧妙平衡,但那些动作也加高了自己和支撑物的质量中心,质量中心越高就越不稳定。

就算选了一个看似稳固的支撑点,但只要稍微有一点偏移或扭转,就需要肌肉提供足够大的扭矩来调整,这对普通人而言简直太难了,而失败的后果也通常惨不忍睹。

再比如那些耍帅的背筐投篮,空间记忆、轨迹、发力大小,每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以下恶果:

被弹回的篮球会对人体造成多大的冲击力呢?这也在节目中用各种模拟人体进行了展示。

总之这是一部既交给了孩子很多科学道理,也兼顾安全教育的好片子。

节目集数:共10集/每集40分钟

适合年龄:5岁+

播放平台:bilibili

面对各种幼儿启蒙课程,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 曾谈到:

近年来数学思维网课铺天盖地,我发现这些课程真的很会包装宣传,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都是借用声光电效果和奖励机制来让孩子学习数学逻辑知识。

在高刺激和频繁奖励中,孩子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项目本身。

学数学更像是打 游戏 通关,答对一步获得一个奖励,这不是在给孩子数学启蒙,而是玩电子 游戏 启蒙。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失去了真正的学习兴趣,破坏了宝贵的专注力和内驱力。

孩子很容易厌倦朴素的课堂教学,难以延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0-7岁的孩子必须先通过三维立体的实物来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在5-7岁的时候逐渐发展出抽象的逻辑概念。

我们总喜欢把各种教育资源甩给孩子,却很少考虑那些教育的方式对于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理解、接受,是否能够真正开启孩子对未知的求知欲。

一个“好学”的孩子与“学好”的孩子有着本质上的差距,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新知带来的快乐,人生才会真正拥有更多的可能。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寒假片单:学龄前儿童动画推荐

作者:川妈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科学教育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也难怪为啥日本会出现“诺奖井喷”的现象——

迄今为止,日本已经获得了27个诺贝尔奖,而在迈入21世纪的最初20年里,更是平均每年都会获得1枚诺贝尔奖牌。

那日本的科学教育到底牛在哪呢?我觉得,或许从他们制作的这些儿童科普纪录片里,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1、啊!设计

2、像乌鸦一样思考

3、大科学实验

4、献给未来的科学家们

5、毕达哥拉斯装置 迷你特辑

6、王牌儿童科普节目 TEXICO

01 啊!设计

每集时长:15min

适合年龄:4岁+

NHK的一档经典设计节目,联合多位日本顶尖设计师,将复杂的设计美学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孩子听。

隈研吾、原研哉、深泽直人……还有大名鼎鼎的佐藤卓,日本设计界的半壁江山都在这儿了

这个节目把视角聚焦在 “生活应用” 上,让孩子透过生活物品、活动空间领会设计的基础内涵—— 设计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它的小版块很多,每个也就几秒钟,并不固定在每集出现;旁白也很少,主要是通过和视频,让孩子感悟设计之美。

①设计的观察

这个版块 用特写和对比的镜头,呈现出了事物本来的样子。

你发现了吗?同样多的水,倒在不同的杯子里,高度却不一样:

不同材质的球,滚动、掉落的速度和样子,也不一样:

可乐瓶、酱油瓶的设计,是不是很像我们的腰线?

谁说设计很抽象?它明明就在我们周围啊,难道不是吗?

什么材质、形状、大小……统统不管它,我们只要“看”就行了!

设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②拆解

从吃的到用的,万物皆可“拆”!

但这个版块又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一样,它拆得特别彻底,让人叹为观止。

铅笔和橡皮被拆解到谁都不认识:

葡萄君也有些凌乱了:

如此清奇的视角,孩子看着看着就上瘾了。就连咱们大人,也会折服于这样的思维,对它赞不绝口。

没有孩子不爱拆东西, 这正是他们 探索 和理解事物的方式。

③动线的设计

这个版块用简单的动画讲述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则,但它不会直接告诉孩子“就是这样”,而是用反证法让孩子理解其中的逻辑。

比如,电话线为什么一圈一圈、卷得跟麻花似的,就不能用直线吗?

我们这就来试试看:

哦,线不能太短,不然够不到远处的东西。

那就设计长一些,这下子不就解决问题了。

可是线太长,很容易把人绊倒,还会缠在一起。

所以,还是设计成弹簧圈式的。想拉长拉长,想放着就放着。用起来才方便。

孩子学会这种思考方式了吗?这可比我们唠唠叨叨说半天“你要开动脑筋”管用多了。

此外,节目里还有 素描版块 :让不同人从不同角度,把眼中所见画下来:

设计师访谈: 这些设计大师每人聊3个问题,包括最满意的作品、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怎样精进设计。

但每个人只能说几句,多了可不行。

原研哉说,多想想 “如果这样的话,会怎样” ~

柴田文江说, 凡事试着把感受转化成语言。

……

短短的15分钟,内容却很丰富。不仅孩子看了有收获,对大人来说也会有不少启发,而且看完超减压。

02 像乌鸦一样思考

每集时长:10min

适合年龄:5岁+

这部由日本NHK教育频道专门为小朋友打造的科普纪录片,名字取自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

节目开篇就播放了一只乌鸦是怎样通过观察、思考,把小石子一个个丢进水里,最后吃到杯子里的食物的过程。

乌鸦凭什么做到的?当然是智慧!那智慧是从哪儿来呢?当然是从“思考”中来的。

这部纪录片,就是要通过生动有趣、可视化的形式,告诉孩子“ 思考什么”“如何思考”。

和大多数科普纪录片不同, 它不会给孩子现成的答案, 而是会让孩子的小脑瓜一直转个不停,欲罢不能地思考下去。

每集10分钟左右,一共20集。包括 “观察中思考、德德尼翁、思考练习” 三个主要环节。

透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向孩子解释科学思考的4个步骤:

①观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观察的对象。

比如硬币、笔帽、列车、影子……有一集就带孩子观察了“ 浮在水面的硬币 ”:

把一枚一日元硬币放在水上,它会浮在水中央,即便把它推到边缘,过一会它还会回到中央。

作为对比,再放上木片。木片就没有像硬币那样浮在中间,而是跑到了水的边缘。

再放入一枚同等面值的硬币,两枚硬币紧紧挨着,飘在水中央。木块还是在边缘。

此时,再加入水,情况发生了变化:木块和硬币的位置对调了。

减少水量又恢复了过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就需要孩子们去思考、找答案了哦

正当我们思考前一波神操作时,3个德德尼翁小人儿登场了。

他们看到小水坑前有一条长线,长线的两侧,还有好多小短线。于是开始好奇,大开脑洞假设起来。

是恐龙行走留下的痕迹?

是前面一条蛇,后面跟着个蠢蠢的蜥蜴?

正想得热闹时,一个工人推着独轮车来了,留下的轨迹跟之前的一模一样。

好吧, 结果来得就是这么干脆。

德德尼翁的动画结束后,就迎来了真人实验。比如, 高低蜡烛

点燃一高一低两只蜡烛,再罩上玻璃杯。是高的先灭,短的先灭,还是同时熄灭呢?

这又会让孩子们主动去思考、找答案。

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呢?原来是:高的会先灭!

问题来了,为什么呢?

“关键在于二氧化碳,一般来说,二氧化碳是比氧气重的……”实验者还没解释完,节目就戛然而止了。

此时飘来一句旁白: “接下来请自己思考!今后,大家都是思考的乌鸦。“

想要现成的答案?对不起,这里没有。这部纪录片,让孩子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思考和 探索 。

毕竟,孩子不应该只是知识的“存储器”,而应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利用者。

03 大科学实验

每集时长:10min

适合年龄:5岁+

这是日本NHK电视台从2010年3月开始播放的系列科学实验节目。

它以 “不试不知” 为主题,通过看似夸张的大型实验对各种科学法则、自然现象进行验证。

“理所当然,就是真的吗?”科学需要质疑和探究精神,孩子们也不能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节目不使用CG特效技术,而是真实呈现实验的每个环节,场面壮观,过程好玩,能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 探索 的乐趣。

每一集都会提出一个“大挑战”,来验证科学原理的正确性,让人看起来会非常上瘾。比如, 有一集的主题是挑战“蛋上骆驼”。

在这一集中,先提出这样一个假设: 蛋壳只要受力均匀、数量足够,就可以承载一只骆驼。

然后,就开始动手准备材料。

先打孔吸出蛋黄和蛋清,再用橡胶皮把孔封住:

可千万别小看蛋宝宝,它在打过孔后可是特别强悍哦~

现在,让骆驼踩上来试试吧!

一个蛋,轻而易举就给踩破了:

四个蛋,还是行不通:

到底多少蛋足够呢?实验者随机取来10个蛋,每个承重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取其平均值——5kg。

那么,孩子可以算算了:骆驼重750kg,多少个蛋能承受它的重量呢?答案是:150个。

接下来,就要准备实验装置了。计划是这样的:

因为亚克力板重450kg,加上骆驼的重量将超过1200kg,至少需要240个蛋,实验者准备了500个!

500个,这工程也太浩大了~

当当当~骆驼闪亮登场了。

实验会成功吗?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看亚克力板缓缓下降:

最终,蛋壳承载住了1只骆驼的重量!实验成功了。

这个节目还挑战了“太阳能做饭”:

用静电作画:

用食盐做漂亮的婚纱:

不得不说,个个都是大工程!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04 献给未来的科学家们

每集时长:3~6min

适合年龄:6岁+

这部纪录片由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监制, 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出发,用一个个创意无限的小实验,向孩子展现材料物质里隐藏的“生命力”。

它把科学知识变成一系列可视化的创意,让我们印象中晦涩无趣的科学变得特别有意思,能充分激活孩子的创造力。

比如,第2集讲 “形状记忆物质” 。这种物质长什么样?记性很好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验者拿出一根用记忆合金做的金属丝,把它折得弯弯曲曲:

然后放到60度以上的水里,金属丝立马恢复了原样!

吃惊吧?还没等咱合拢嘴,实验者又拿来一个质地坚硬的紫色小薄片,怎么都撕不开:

但热水是它的克星。放水里轻轻一泡,不费力就拉开了:

那要是再放回热水里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拉伸变形的小薄片,恢复如初。

现在,你知道“形状记忆物质”的厉害了吧?它们都是用形状记忆材料做成的,只要遇上高温就可以恢复原状。

既然如此,你能猜到一根记忆弹簧被拉伸后,遇高温会发生什么吗?

答对了,弹簧会恢复原状。

那么,脑洞时刻到了。

做一个“蜡烛车”装置:用两根记忆弹簧架起轨道,把蜡烛车放在上面。轨道两端加挡块,防止小车跑出去。

这个时候,点燃蜡烛,会发生什么?

弹簧遇火会向上收缩,这个你肯定猜到了。之后呢?

之后,轨道的一侧被抬起,小车会滑向另一边。另一边弹簧收缩后,小车又会滑回来。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两根弹簧都恢复如初。

原来这就是“形状记忆物质”。节目中没有过多解释这种物质的概念、性质,它只让孩子跟着“看”,但孩子却懂了。

除此之外,节目里还讲了 “超导体物质”

“隐形的玻璃”

“超疏水材料”

……

节目组曾表达过制作这档节目的初衷,他们 不奢求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科学家,但希望大家能够把“看不见的科学”和“看得见的生活”联系起来。

希望孩子们都对这个世界多一些了解,也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永葆好奇的心。

05 毕达哥拉斯装置(迷你特辑)

每集时长:5min

适合年龄:4~7岁

这部科普片同样由日本NHK教育频道制作,它很擅长 挖掘日常生活创意,涉及物理、数学等有趣现象,利用生活化的场景和脑洞大开的设计,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自打2015年推出以来,它一直都在重播,深受小朋友喜爱~里面设置了很多巧妙的小版块,绝对能让孩子们尖叫起来

①毕达哥拉斯装置

在片头和片尾,都会有一个“毕达哥拉斯装置”。它用精密而复杂的机械组合,迂回曲折地完成一些非常简单的工作。

每次看到关键之处,都会不自觉屏住呼吸,生怕它会出什么差错。同时又会忍不住叹服节目组别具匠心的巧思和巧手。

②圆圈和三角形

大家来看看在站台上等车的这些人,他们被划分成了两组,并且头上被标注了不同的记号,有的是“圆圈”,有的是“三角形”。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性别?高矮?衣服颜色?好像都不是。

当一辆列车疾驰而过,他们的不同才一目了然。不知道你看懂了没?

生活中像这样的科学现象数不胜数,这部纪录片可以帮孩子去发现它们。

③会说话的黑盒子

这次的主角是一个会说话的黑盒子。很多工厂的生产线都会应用这种装置。

在计算机、机械工程、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也会研究“黑盒问题”。即,向某个系统输入A后,会得到B,但中间变化的过程无从而知,就像被装在黑盒子里一样。

有一期研究“螺柱零件”。当它朝上进入黑盒子时,是立着出来的。

朝下进入黑盒子,也是立着出来的。

即使是侧着,出来的时候也是立着的。

这个零件在黑盒子里经历了什么?揭秘时刻到了——

上、下两个边框装置将不同方向的零件立了起来。

侧着的零件,在通过小柱子时就改变了方向。

④这是什么动物

全黑的幕布下,一个白点在移动,接着出现两个点、三个点……

你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动物吗?

通过捕捉运动轨迹,让孩子换个角度看小动物,特别有趣,又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

此外,还有很多“突发奇想”的版块:

定格动画。 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现象,其实都有理可循。

只要拍几张朝不同方向转圈跳起来的照片,就可以做出悬浮效果了。

空间透视。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换个角度看,你就知道了!

一种新生物。 赋予某些小东西生命后,会发生什么?橡皮恐龙、吸管蚯蚓、锡箔变形怪......它们的故事有梗又有趣~

五秒理解。 科普小知识怎么都不理解?那要是直接“上手”呢

这个纪录片版块很多,并不会固定在每一集都出现。但这脑洞,开起来真心不怕孩子不喜欢。

06 王牌儿童科普节目 TEXICO

每集时长:10min

适合年龄:6岁+

这是 2020年NHK全新的王牌科教节目 ,可以培养孩子的 程序性思考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很简单,就是 做某件事前,先在脑子里过一遍步骤,把时间分配最优化。

程序性思维的本质,包括5个要素: 分解、组合、概括、抽象、模拟 。节目的每一集,都会通过好玩的小装置和生活现象,探讨其中的2~3个要素。

这里给大家说说我印象特别深的几个:

①发现规律(概括)

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很神奇的事,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比如,一个简单的逻辑小魔术。

魔术师先让参与者把一张纸平均分成9份。

然后,他随机选出一张纸,让参与者在上面写1-9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参与者写的时候,魔术师会转过身。

参与者写好心仪数字8后,再把其余数字写到其他纸片上。之后全部翻转,并打乱顺序。

最后,魔术师转过身,大展神威。一下子就找到了参与者心仪的数字。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9份小纸片,只有最中间的那张四周都是撕痕,其余则不是。魔术师看似随意选中的,其实早有预谋。

②组合(流程最优)

这个节目里有一个版块叫“分步小兵”,我特别喜欢。它简单直观,又特别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可以拆解为几个步骤的,但不同的排列组合,效率却不大一样。

有一集,小兵和主管一起清理垃圾。一开始,他们用了3个步骤:

但主管觉得效率太低。小兵们经过思考,改变了清理顺序——先横着推,再纵着推。

这样只要两步就够了,效率立马提升了。

③在脑海中过一遍流程(模拟)

这个版块会准备一些小道具,让孩子主动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一集,实验者先准备好轨道和门挡,再把玩具车放到轨道上。

小车遇门挡停下后,轨道开始移动,直到尽头。

根据这个规律,场景升级。在一个圆形轨道上,有门档,还有一个三角形。

移动三角形,轨道也会跟着动。

那么,此时放上小车会发生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在脑海里过一遍。

终于,实验者松开小车。发生的情景和你想的一样吗?

三角形木块很难进入想象吧?但孩子经过这样的练习,思路一定会更清晰。

好啦,这6部纪录片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

我们再回头看看文章最开始的问题,日本的科学教育到底厉害在哪里?

我想,那就是注重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 探索 和创新。

从一些诺奖获得者的感言里,我们也能看出日本科学教育的这一“精髓”:

第一次见这么爆笑的纪录片,娃看到停不下来,还好每集只有5分钟

10部小孩必看的动画片

小鼠提比 · Tip the Mouse

关键词 :生活教养启蒙、情商启蒙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一处人类居住地附近的草坪上,在那儿的角落里有个小村庄,村里有一栋小房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用我们丢失或扔掉的东西做出来的家具……身材小巧,异想天开又风趣好笑的小老鼠提比和他的家人们就住在这栋小房子里。动画中,我们将亲眼目睹这只小老鼠踏上一次次丰富有趣的探险,这同时也是现实生活里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面对的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看提比如何不走寻常路,如何快乐成长。

特别看点 :主人公提比和所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一样,好奇善良、勇敢聪明、还有点小叛逆,这样的提比正是让孩子深切认可的朋友。孩子可以在提比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通过提比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本片适合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看,故事里面鼠妈妈、鼠爸爸的很多教育方法更是可以拿来借鉴。

中文版播出平台 :爱奇艺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贾斯汀时间 ·?Justin Time

关键词 :探险、自然科学、人文地理

故事梗概 :动画讲述贾斯汀和奥莉、小布丁一起环游世界,在世界上不同国家时发生的奇妙之旅。探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曲折,但贾斯汀总是能从错误中学习,很快振作起来,在逆境中找到突破。

特别看点: 本片在教育界和动画界广受好评,所获奖项如下:

2013 日间艾美奖的杰出学龄前动画节目提名奖、2014 加拿大银幕奖的最佳学前节目奖、2014 安妮奖(提名)的最佳导演奖、最佳故事板奖、最佳学龄前动画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角色动画奖(注:安妮奖为动画片领域的最高奖项)

寓教于乐的自然+人文旅行,就连大人看了也受益匪浅,不经意间收获了很多自然科学和人文地理的知识!

中文版播出平台 :小米,优酷,爱奇艺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神童小语 · Wissper

关键词 :情商启蒙、解决问题

故事梗概 :小语是个很普通的小女孩,有时候有些机灵古怪。她有个小秘密——拥有和动物交流的能力!她能感知动物的感情,明白他们的难处,还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当动物们有困难时,小语会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小语自然成为了所有小观众心中的英雄!

特别看点: 动画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故事,朋友在欢乐和感动中收获的,是朋友相处之道、是人生小哲理、是日常小常识、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小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示出的能力和面对问题的态度,能帮助小朋友建立有问题可以自己解决的信心,学习坚持的价值,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性,自主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文版播出平台 :爱奇艺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兔子汪达与外星人·Wanda and the Alien

关键词 :魔法、友谊、想象力

故事梗概 :外星人因一次火箭紧急迫降,来到了汪达在森林里的家,从此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外星人用他的魔法,让我们能够以全新的视角来观察生活里的每一件东西,每一样事情。随着故事的发展,汪达也去了外星人的家园做客,他们发现彼此的不同,在欢笑中成长,他们明白了友谊是快乐的关键。

特别看点: 动画改编自获奖无数的英国童书作家及插画家苏.亨德拉的同名作品,通过外星人的魔法展现了一个奇幻美妙的世界,让孩子学会重新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此外,故事温暖有爱,画面活泼治愈,无论大人小孩看了,都会感到惊喜和美好!

中文版播出平台 :优酷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小蜜蜂玛雅 · Maya the Bee

关键词 :正面榜样、昆虫知识启蒙

故事梗概 :小蜜蜂玛雅聪明善良,热爱探险,对蜂巢外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于是选择独自生活在草地里。在这里,她和各种各样的昆虫做朋友,也要和可怕的蜘蛛斗智斗勇,当然每天的快乐生活还缺少不了她最好的朋友,威利……让我们跟着玛雅一起走进她的故事,体验精彩绝伦的冒险,感受奇妙的花草世界吧!

特别看点: 主人公玛雅身上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和能力,比如坚持自我、助敢于尝试、组织协调能力、追求公平正义,玛雅为年幼的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正面榜样。动画还介绍了形形色色的昆虫及其外表特征、交流方式、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天敌关系等等,把深奥复杂的昆虫知识描绘得妙趣横生,堪比一部迷你《昆虫记》,能激发孩子对昆虫以及自然世界的探索!

中文版播出平台: 爱奇艺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太空小子杰特GO!Ready Jet Go!

关键词 :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天文、地理知识科普

故事梗概 :动画讲述了波顿7号星球的三口之家来到地球,外星人小孩杰特很快和地球小孩希尼、肖恩、明迪成为好朋友,并一起用科学思维探索太空和地球的故事。

特别看点 :本片是一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专为3-8岁儿童打造的科普教育动画,被美国常识媒体授予“Common Sense Seal”印章以表彰其对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动画兼顾儿童认知特点,每集采用直观清晰的短视频动画+朗朗上口的英语儿歌形式,让孩子能很快理解并掌握物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同时培养孩子利用科学思维探究事物的能力。

中文版播出平台 :爱奇艺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星际大爆炸 · Astroblast

关键词 :人际交往之道、团队合作之道

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霜冻星球”的星际大本营,彗星、哈蕾、斯佩妮、雷达、杰特还有萨尔六人组成一个小团队,一起经营一家冰沙店。六个性格迥异的好朋友在冰沙店里的生活欢乐又热闹,充满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挑战和惊喜。

特别看点: 动画以冰沙店为背景,通过讲述六个角色的“合伙经营“故事,向孩子传达了团队成员相处之道、合作之道。此外,该片还展示了六个角色各种化解困难、消除矛盾的日常生活小故事,告诉我们要珍视友谊。本片被外国媒体评价为”关于友情与接纳不同的学龄前动画佳作“,”它能帮孩子认识到,人际交往过程中美好与摩擦并存,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也不例外。而有效沟通是解决矛盾和摩擦的关键。“

中文版播出平台 :爱奇艺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卡车小镇 · Trucktown

关键词 :友谊、解决问题

故事梗概 :著名童书作家,凯迪克奖得主Jon Scieszka所写的“卡车小镇”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那里所有的小镇成员都是卡车。喜欢探索、充满自信的杰克,在他最好的伙伴丹和迈斯的陪伴下,每天都会和小镇里的朋友们发明新游戏,到处玩耍。但在游戏中他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当这时,大家就会“全体集合”一起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

特别看点 :卡车成员间的友谊就好像孩子们童年时的友谊,能让孩子更加深切体会到朋友的真正含义。真正的朋友不仅是好玩伴,更是生活上的互帮互助的良师益友!此外,《卡车小镇》主人公是各式各样的卡车,能让孩子认识到各种卡车的特点和用途,备受男孩子们喜爱!

中文版播出平台 :优酷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好奇外星人 · Floogals

关键词 :探索认知规律、科学方法

故事梗概 :三个易拉罐大小的外星人弗雷克、弗洛和布莫乘飞船降落在地球的一个车库里,被小男孩当做玩具拿回家,好奇的外星人悄悄穿过屋子,记录着这个家庭的日常行为和生活用品。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看待我们的世界,而他们的新鲜视角也会给我们带来启发。

特别看点: 动画以儿童的视角展示了弗雷克、弗洛和布莫组成的小型研究团队在地球上的探索学习之旅。天生好奇的他们难免遇到激发他们好奇心的事物,于是通过疑问、预测、观察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把个人发现所得以短视频、动画、音频讲解的形式做汇报,加深孩子对探索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中文版播出平台 :优酷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扎克和呱呱 · Zack & Quack

关键词 :立体书、探险、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

故事梗概 :7岁的男孩扎克和好朋友呱呱生活在世上最神奇的立体故事书里,这里充满各种难以相像的惊喜。拽动拉片,打开锁扣,搬动撬杆,就会发生奇异的从未体验过的事情。扎克和呱呱将踏出他们的房子,进入花园开始探险。激动人心的新奇世界和不可思议的旅行将真真切切地在我们眼前展开。

特别看点 :你永远无法知道转动拉片、翻过一页后会跳出什么!这部立体书动画的情节构思和画面设计充满了无限的创意和想象,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欢乐,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设计灵感,启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文版播出平台 :腾讯视频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新·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Nils Holgersson

关键词: 友谊、团队、探险、地理及动植物知识

故事梗概: 尼尔斯原来是一个鲁莽顽皮的小男孩,有一天他被一只大胡子精灵变成了一个拇指般大的小人儿。尼尔斯变小后能听懂动物的语言,还可以骑在他的公鹅朋友马丁背上飞翔,现在他加入了五只野鹅的队伍,队伍里有队长阿卡,阿卡收养的老鹰戈尔戈和三个**妹索菲、普蒂温和格尔奈。尼尔斯将和他们展开一段又一段的冒险旅程。

特别看点: 改编自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所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该书是目前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该片让孩子跟着尼尔斯和马丁,一起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关于地理环境和动植物的知识,领悟友谊、信任和团队精神的真谛!

中文版播出平台 :爱奇艺

双语版播出平台 :小伙伴TV

一、《芝麻街》

通过孩子最喜欢的不同职业寓教于乐,画质感特别好。它是迄今为止,获得艾美奖奖项最多的一个儿童节目(71项)。

这个节目综合运用了木偶、动画和真人表演等各种表现手法向儿童教授基础阅读、算术、颜色的名称、字母和数字等基本知识,有时还教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例如,怎样安全过马路、讲卫生的重要性等等。其中许多的滑稽短剧和小栏目都已成为其他电视节目竞相模仿的典范。

二、《米奇妙妙屋》

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打造,金牌卡通作品,全新的《米奇妙妙屋》以3D画面,讲述有趣好玩的米奇家族以及他的朋友们,如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如何以独立思考的角度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以团体合作的方式克服困难的故事。

针对小朋友成长教育需要的知识融入其中,趣味无穷,互动性强,还可以寓教于乐。

三、《巧虎》

每一期的故事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伙伴,每一期故事都是独立的,时间也很短,但是教会宝宝好习惯。我的孩子从1岁开始就开始会给她看,真的非常喜欢!每次看都会跟着要拍手跳舞。

四、《小猪威比》

由英国BBC频道制作,根据英国作家米克·英克潘的儿童绘本改编。想象力丰富的宝宝一定不要错过,里面有美妙的歌声,可以引导宝宝进入梦幻的童话世界。

五、《神奇校车》

这是一部有趣科普动画,一位超有耐心老师弗瑞思,带着一群精怪顽皮的孩子们,对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驾着一部神奇的校车,历经一次接一次精彩又刺激的自然科学大探索的故事。

六、《雨果带你看世界》

是BBC儿童频道第一部关于学龄前哲学的动画节目。特别适合3-8岁孩子,每一集只有5分钟,不用担心孩子看太久伤眼睛!这个动画片好有意义!这是第一套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给小朋友们解释及其抽象的概念(什么是思考?什么是友谊?什么是记忆?什么是朋友?什么是英雄?为什么会难过?为什么要学习?)的动画。

九、《螺丝钉》

俄罗斯国宝级精品动画片,每集一个科学小故事,锻炼孩子大脑思考和罗斯思维能力。最大亮点是他的知识点都是从日常冰箱遥控器这些孩子熟悉的东西上给孩子普及常识和科学原理,让孩子轻松学到知识点。

十、《博博鲁探险队》

这个号称北美最火的科普益智动画,六个小伙伴去雨林、月球、海底探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片子用3D动画+实景拍摄,让孩子仿佛身临其境,可以很好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十一、《花园小子》

北美孩子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排行第一名,很多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也力推的动画片。

该剧有5位活泼可爱的小伙伴:巴勃罗、泰隆、优尼卡、塔莎、奥斯汀,依靠他们生动的想象力,将后院想象成为一处梦幻般的冒险之地,和朋友们一起踏上奇妙的旅程。每一次的冒险故事都从家里开始,进而幻想完全发展成为现实,最终刚好在吃零食的时间返回家中。

每集30分钟的节目都包含四首新的歌曲,孩子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会跟随着花园小子们一起在房间里唱唱跳跳,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学会创造性地表达自我。

十二、《小马宝莉》

由美国玩具商孩之宝于2010年10月10日在美国探索家庭电视频道开始播出的卡通影集,共221集。故事叙述了小马为了执行导师塞拉丝蒂娅公主给她的任务,与助手斯派克一起来到小马镇学习有关友谊魔法的知识,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她结识了五位好朋友。

并获得了真正的友谊,与朋友们共同守护小马国,这部动画片让孩子学习到社交能力,从孩子小耳濡目染,建立独立、自信的人格意识。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求知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