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跪求高1历史人教版所有的问答题和答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跪求高1历史人教版所有的问答题和答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近代史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 ①背景原因 ②鸦片对中国的巨大危害

2.中国政府的禁烟 ①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②虎门销烟

3.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①简单经过: 1840年6月:广东→福建→浙江→天津

1841年: 香港岛→广州虎门(关天培)→厦门→定海(三总兵)→吴淞(陈化成)→南京三元里

②结果:《南京条约》1842年 a.内容 条约——五项 附件——三项 b.危害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开始进去半殖半封社会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独立主权国家→半独立,主权受侵害——半殖半封建经济结构→资本主义,封建经济并存——半封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主要农民与地主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封建→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原因 ①外国商品销路不畅 ②三国提出"修约"要求被拒

2.借口与有关国家

3.战争的简单经过1856~1858 广州→天津《天津条约》1859~1860 天津→北京《北京条约》(大沽口) (火烧圆明园)

4.条约内容及其危害

5.沙俄乘机攫取中国大片领土

6.中国政局的变动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①那拉氏发动"辛酉政变"1861年11月 ②那拉氏控制下中国政局的特点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放弃中立(英,法)愿协助剿(法,俄)

三,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核心:反清,反传统

2.洪,冯二人赴广西传教——紫荆山——思想,组织的准备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4.永安建制: 天王—洪秀全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西王—肖朝贵 东王—杨秀清 冀王—石达开

5.太平天国的顺利进军,与定都天京(1853年3月)

6.《天朝田亩制度》

7.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太平天国后期的战争

①政治上——洪仁玕《资政新篇》李秀成——江,浙,上海:天京保卫战

②军事上 陈玉成——安徽:安庆保卫战

9.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0.历史评价

①失败原因 农民的局限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②历史作用

③性质

四,洋务运动

1.洋务派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①二个过程

②群体

③认识

④主张与目的

⑤代表性人物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经营方式(官办)与特点(三性),口号(自强),作用〕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教育,引进西方科技 ④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海军(1884年)→北洋舰队(1888年)〕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阶级力量的成长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时间,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与特点 ①处境:受压迫,受束缚

②政治特点: a.革命性 b.少,小,弱 妥协性 不彻底 软弱性

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①早于资产阶级(三个来源) ②政治特点: 集中→团结 苦→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③早期斗争→自发性经济斗争

六,中法战争

1.法国挑起战争的背景原因

2.战争的主要经过(二线三个战役)

3.结果——中国不败而败——《中法新约》

4.台湾省的设立(1885年)

七,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的背景状况:中日出兵朝鲜,就撤军问题产生分歧

2.日本突袭清军,挑起战争

3.战争的主要经过:国外——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国内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4.结果:《马关条约》

①时间,地点,人物

②内容:割地,赔款,开埠,设厂

③危害

5.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形式及其危害 ①开设银行 ②政治贷款 ③修筑铁路 ④投资设厂 ⑤开采矿山

2.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特点

3.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①强占租界地 ②划分势力范围

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九,戊戌变法

1.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点 ①维新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③维新派的政治特点根由——接受双重教育(传统+西学)表现——政治上进步,但比较软弱,反对根本革命

2.维新派的活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代表) ①办学与讲学(万木草堂) ②多次上书(公车上书) ③创办刊物(《中外纪闻》) ④组织维新团体:强学会,保国会

3.戊戌变法的实行及落实状况 ①光绪帝下诏变法(1898.6.11) ②变法的主要内容 ③变法法令受到严重的干扰与阻碍 a.各省(除湖南省外)拒不执行 b.那拉氏打击维新力量,组织发扑准备

4.戊戌变法的失败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片面抗战路线:(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2)原因:阶级本性决定

2、抗战概况:(1)37、8—11月淞沪会战——失败;(2)37年太原会战(国共配合较好战役)——失败。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3)38年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李宗仁指挥

3、评价:(1)抗战态度比较积极,挫败日本速决战企图,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在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是抗日的主力)(2)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正面战场丧师失地、一溃千里。

四、敌后战场的抗战:

1、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秋中共洛川会议确定,即人民战争路线。

2、抗日根据地建立:八路军建立的第一块是晋察冀;陕甘宁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五、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年春 驳斥了“速胜论”、“亡国论”论调,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胜利属于中国,途径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标志:1938年秋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同时表明日本速决战企图破产

2、原因:从日本方面看:(1)日本战线过长,兵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2)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从中国方面看:(1)正面战场连续溃败;(2)人民抗日力量尚需壮大

3、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1)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前以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军事打击为辅(前军事进攻为主) 影响:汪精卫公开投敌(38年底)建立南京汉奸政权(40年);蒋介石国民政府政策开始反对;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2)对***:集中兵力进攻***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影响:造成抗日根据地困难。

二、日本在沦区的统治:

1、经济掠夺:政策(策略)——以战养战;总方针——把沦陷区经济为它的附庸经济。表现:(1)农业: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2)掠夺劳动力;(3)“统制”工矿交通运输业 目的:原料基地、战争需要、利润。 (4)金融方面:抢占金银、现款;开设银行;苛捐杂税。 2、思想文化:奴化教育——目的:摧残民族意识,实现其同化政策 3、殖民统治:政策(策略)——以华制华;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原因:(1)直接原因——日本政治诱降政策(2)根本原因——蒋介石国民政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性(3)重要原因——英美等劝降政策

2、标志: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 说明其政策重心由对外开放抗日为主转为对内反共为主——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路线。

3、政策两面性:对日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对共想反共又不敢决裂 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的交织

二、内外政策表现:

1、对日本侵略:(1)政策(路线)消极抗日;(2)事件:1940年枣宜战役——张自忠牺牲(被周恩来誉为“全国军人的楷模”);1944年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主要原因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日本称之为“大陆交通线战役”——直接目的是援救南洋的孤军)

3)影响:造成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2、对***:(1)政策(路线)积极反共;(2)事件:1939年底1940年初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初制造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说明蒋介石既要反共又不敢和中共决裂):叶挺被扣、项英牺牲——中共回击:政治上揭露;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说明中共已经成熟;中共以斗争求团结;说明中共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3)影响: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着统一战线。

明朝历史知识问答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 朱元璋定祖训,规定自己的后代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偏旁必须是以五行为首,那么从他的孙子那代算起,这个五行偏旁是什么样的顺序轮回的? 火土金水木

2 郑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的什么时期?当时哪位皇帝执政? 永乐时期/成祖朱棣

3 于谦被哪位皇帝所杀? 明英宗朱祁镇

4 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位后宫的皇帝是谁? 明孝宗朱佑樘

5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宦官(至少三位)。

王振、刘瑾、魏忠贤

6 请列举明朝比较有名的首辅(至少三位)。

解缙、杨士奇、张居正

7 明成祖朱棣总共几次亲征蒙古? 五次

8 请列举明朝历史上的盛世(至少三次)。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 万历中兴

9 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哪位皇帝自缢身亡?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10 明朝的都城是在北京,但是明朝还有一座陪都,请问明朝的陪都是哪座城市? 南京

11 1619年明朝与女真展开了一场大战,这次战争的名称叫什么? 萨尔浒大战

12 明朝实行三种征兵制度,是哪三种? 世兵制、募兵制、征兵制

13 明朝辽东防御体系共分几级?从级别大小顺序来回答。

共分五级/镇、卫、所、堡、路

14 明朝历史上使用年号最长的是哪个年号?使用了多少年? 万历/48年

15 明朝经济在万历前期是不是达到了最顶峰? 是

16 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是谁? 明武宗朱厚燳

17 明朝皇位继承的制度是什么?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若无子嗣,兄终弟继

18 明朝存在的时间现在有争论,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灭亡,持这种说法的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第二种说法是明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之后明朝灭亡,而持这种说法的又认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 277年(1368——1644)/316年(1368——1683)

19 崇祯皇帝当初封吴三桂什么称号? 平西伯

20 朱元璋建国后,派了两名大将北上灭元,这两名大将分别叫什么名字? 常遇春、徐达

21 请列举明朝的武将(至少十位)。

徐达、常遇春、秦良玉、戚继光、吴三桂、李成梁、刘綎、郑成功、满桂、赵率教、毛文龙

22 广宁之战后,明朝哪两位官员退保山海关,导致辽西全部沦陷? 王化贞、熊廷弼

23 李定国在清军侵入中原后与南明合作,誓死抗清,请问李定国原隶属于谁的部下? 张献忠

24 标志着明朝在关外的统治权全部丧失的一战是哪场战争? 松锦大战

25 请按在位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答出明朝皇帝的在位时间、年号以及皇帝的名字。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 48年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45年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31年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 23年

明成祖永乐帝朱棣 22年

明英宗正统/天顺帝朱祁镇 22年(两次登基)

明孝宗弘治帝朱佑樘 18年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17年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燳 16年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 10年

明景帝景泰帝朱祁钰 8年

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 7年

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 6年

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 4年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 10个月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 1个月

关于“跪求高1历史人教版所有的问答题和答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