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国学必备常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学必备常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国学知识大全读后感

国学知识大全读后感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

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

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

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2.国学启蒙的内容简介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亦为国学启蒙宝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

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扩展资料 这本书是国学教育专家历时5年锻造,是迄今为止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国学影音诵读版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烈推荐的中华瑰宝,完全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

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少年儿童诵读经典,就如同师从贤哲,从人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展开人生。

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儒雅人格的基础。读古之人,与圣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学启蒙。

3.国学中应该先学习什么后学习什么

我觉得孩子从小就要开始学国学呢?因为学国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而且可以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

语言具有一种储蓄的功能,从小接受的知识,一点一滴积累在脑海里,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常识”;运用时,便可以任意支取、对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幼儿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

而国学,我们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必备,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 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基本结束了,这就表明孩子的聪明与否到七、八岁已基本定型了,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当他们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0-13岁的儿童约有24000万,目前大约有2500多万的儿童在学国学。

0-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

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童,学习国学一段时间后,境况会大为改善。 儿童诵读国学经典,在孝亲、礼仪、个人修养方面都得到提高,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父母和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是最好的亲子活动,读经典不止是孩子进步,家长也跟着一起进步教学相处能促进两代人的沟通与共乐,并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孩子从小学习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有助于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地提升,并能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毒害,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他们多是从小熟读中华经典,长大后才会善用中华经典,治国安邦,正如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标榜过的那样“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教育专家统计,凡参加过国学教育的少儿,无论在智力提升、知识积累、品行修养、才艺开发等方面都大大高于同龄人。 现在的孩子在拥有更多的物质条件后,仍然有很多让家长头痛的问题,作为家长,你有想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重拾中国传统的教育美德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们的孩子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发扬祖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

如何要学习国学教育的话,我推荐一个网站效果还是不错的,我的孩子也是在上面学习的,好像在谷歌里搜索小学国学启蒙打开第一个网站就是了,值得推荐。国学中应该先学习什么后学习什么?应当从最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学起,这个是比较好的,慢慢的随着深入难度一点点的加大,这样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的。

4.“国学”怎样“活”起来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望历史,国学曾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不过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学一度被忽略,被年轻人视作“古董”。

但是,国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并未被人们遗忘,曾有学者说:“为什么要推动青少年阅读国学名著?这首先基于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深刻危机。”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国学经典在当下的出版中逐渐成为一种热潮。

惟有了解小学生 才能走进小学生不过,眼下国学经典读本的出版看上去很多,而要从中选择一份好版本,却并非易事。尤其当国学经典遇见小学生,在出版内容的选择,以及质量、形式上,尤需挑剔的眼光和慎重的心态。

事实上,如果从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需求出发,应该多选择轻松易读的国学选本,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以求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个“轻松易读”的尺度把握最要功夫。

就目前的国学读本出版来说,大多采取的是简单注释加图画的形式,殊不知,今天小学生们接触的资讯和信息远远比这个复杂。如此简化国学经典,看上去是好事,却容易因为出版者缺乏足够多的创意和深入浅出地解读,而让小学生们的国学阅读停留在表面,结果是难以带动国学教育的深入进行。

我见过一套“小学生版四库”,包括《论语》、《诗经》、《孟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字经》等24册图书。能够如此明确是为了小学生的国学阅读而编辑,难能可贵。

这套丛书回避了传统国学阅读艰深晦涩的部分,又传播了经典国学中的智慧与知识,激发了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合适的引领孩子亲近国学的入门书。毕竟,国学还是要从阅读开始。

此外,吉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小学生国学背诵一本通》,则让小读者们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在轻松翻阅国学经典的同时,触摸先哲的灵魂。吉林摄影出版社的《小学生必备国学教程》和三秦出版社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以及**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国学经典选读》等丛书,也可以说是此类图书中不错的读本,让小读者们以身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人而自豪。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国学经典的小学生读本直接翻印自老版本,这样的出版简单易行,从读者角度来说书价又低,也不啻为一种选择。然而,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市场上出版的国学选本,又不免生出大都“面目相似”的感慨。

如何贴近今天小学生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分析受众情况,有的放矢出版国学读本?还需多费思量,不可一味贪多求快。怕的是哗众取宠 求的是潜移默化在看似繁多的国学读本中,对国学的误读其实不少。

一些所谓的“读国学”的活动,也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穿汉服端坐蒲团诵经,“打造”仿古学堂,在额头点上意为启蒙的红痣……国学的传承不讲究花架子,哪里需要那么多俗套的张扬?岂不知国学的要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累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学不是“成功学”,时下诸如“感悟经典,奠基一生成就”的言论不仅浅薄了点,无助于国学传承,而且损害了国学的优美和魅力,更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形成消极引导。出版国学经典读本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让小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并涵养文学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生阅读方面,不宜骤然进行艰深的国学知识教育,更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进小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的学**氛围里,达到阅读的目的——而这就格外强调了选本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的难易把握程度。除了编辑出版合适的版本提供给孩子们阅读,家长和老师还应该注重言传身教。

国学的影响力看似在生活之外,实则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因此,国学经典教育更适宜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探讨,如此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1905年4月,《绘图中国白话史》在刊登出版广告时说:“中史浩繁,编纂非易,新辑历史课本类皆文义稍深,初学未能领会。是书将五千年大事纯用白话演说,略通文义者即可读,此洵小学之佳本也。”

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的世界更为丰富,国学阅读也宜以新形式出现,如精彩纷呈的国学趣味故事、帮助孩子感悟经典的特色阅读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了国学常识,又锻炼了阅读能力。确实,优秀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读本,不仅应该是孩子课堂学**的延伸,更应该是孩子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渠道,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才是阅读国学经典所需要的。

国学教育无疑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既需要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生活**惯进行教学,也要发挥国学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国学通过各种形式润物细无声。只有当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贯穿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当中时,国学才会“活”起来。

这不仅是一种回归,还关涉到文化的复兴~。

5.“国学”怎样“活”起来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历史,国学曾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不过在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学一度被忽略,被年轻人视作“古董”。但是,国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并未被人们遗忘,曾有学者说:“为什么要推动青少年阅读国学名著?这首先基于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深刻危机。”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国学经典在当下的出版中逐渐成为一种热潮。

惟有了解小学生 才能走进小学生

不过,眼下国学经典读本的出版看上去很多,而要从中选择一份好版本,却并非易事。尤其当国学经典遇见小学生,在出版内容的选择,以及质量、形式上,尤需挑剔的眼光和慎重的心态。事实上,如果从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需求出发,应该多选择轻松易读的国学选本,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以求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个“轻松易读”的尺度把握最要功夫。

就目前的国学读本出版来说,大多采取的是简单注释加图画的形式,殊不知,今天小学生们接触的资讯和信息远远比这个复杂。如此简化国学经典,看上去是好事,却容易因为出版者缺乏足够多的创意和深入浅出地解读,而让小学生们的国学阅读停留在表面,结果是难以带动国学教育的深入进行。

我见过一套“小学生版四库”,包括《论语》、《诗经》、《孟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字经》等24册图书。能够如此明确是为了小学生的国学阅读而编辑,难能可贵。这套丛书回避了传统国学阅读艰深晦涩的部分,又传播了经典国学中的智慧与知识,激发了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合适的引领孩子亲近国学的入门书。毕竟,国学还是要从阅读开始。此外,吉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小学生国学背诵一本通》,则让小读者们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在轻松翻阅国学经典的同时,触摸先哲的灵魂。吉林摄影出版社的《小学生必备国学教程》和三秦出版社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以及**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国学经典选读》等丛书,也可以说是此类图书中不错的读本,让小读者们以身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人而自豪。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国学经典的小学生读本直接翻印自老版本,这样的出版简单易行,从读者角度来说书价又低,也不啻为一种选择。然而,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市场上出版的国学选本,又不免生出大都“面目相似”的感慨。如何贴近今天小学生读者的需求和特点,分析受众情况,有的放矢出版国学读本?还需多费思量,不可一味贪多求快。

怕的是哗众取宠 求的是潜移默化

在看似繁多的国学读本中,对国学的误读其实不少。一些所谓的“读国学”的活动,也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穿汉服端坐蒲团诵经,“打造”仿古学堂,在额头点上意为启蒙的红痣……国学的传承不讲究花架子,哪里需要那么多俗套的张扬?岂不知国学的要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累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学不是“成功学”,时下诸如“感悟经典,奠基一生成就”的言论不仅浅薄了点,无助于国学传承,而且损害了国学的优美和魅力,更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形成消极引导。

出版国学经典读本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让小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并涵养文学的审美情趣。在小学生阅读方面,不宜骤然进行艰深的国学知识教育,更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进小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的学**氛围里,达到阅读的目的——而这就格外强调了选本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的难易把握程度。除了编辑出版合适的版本提供给孩子们阅读,家长和老师还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国学的影响力看似在生活之外,实则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因此,国学经典教育更适宜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探讨,如此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1905年4月,《绘图中国白话史》在刊登出版广告时说:“中史浩繁,编纂非易,新辑历史课本类皆文义稍深,初学未能领会。是书将五千年大事纯用白话演说,略通文义者即可读,此洵小学之佳本也。”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的世界更为丰富,国学阅读也宜以新形式出现,如精彩纷呈的国学趣味故事、帮助孩子感悟经典的特色阅读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了国学常识,又锻炼了阅读能力。确实,优秀的小学生国学经典读本,不仅应该是孩子课堂学**的延伸,更应该是孩子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渠道,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才是阅读国学经典所需要的。

国学教育无疑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既需要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生活**惯进行教学,也要发挥国学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国学通过各种形式润物细无声。只有当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贯穿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当中时,国学才会“活”起来。这不仅是一种回归,还关涉到文化的复兴~

6.想让孩子更多了解一下国学、童谣、古诗等方面的知识买什么给他好点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增广贤

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亦为国学启蒙宝典[1],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幼儿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而国学,我们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必备,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

7.国学都有哪些书籍

1. 《三字经》: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蒙学经典,蒙学经典之首.

2. 《论语》:“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人,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3. 《周易》:中国古典哲学的源头

4.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经典著作,陈鼓应先生的注本是今人注释本中影响最大的。该书除原文外,均是简体横排本,便于今天的普通读者阅读。

5. 《孙子兵法》:兵学圣典

6. 《新批校注红楼梦》:中国古代小说的顶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7. 《国学读本》: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生前主编的最后一部著作.

8. 《古今名人读书法》:国学阅读必备教材.

100道经典国学常识题,你能答对几题?

 0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A、静脉 B、动脉

 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A、花之君子者 B、花之隐逸者

 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A、文章书画稿费

 B 、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 孔子 B 、屈原

 05、?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 B、医学界

 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

 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A、下棋 B、战场 C 、戏台

 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A、《汉书》 B 、《史记》 C 、《三国志》 D 、《左传》

 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A、 东 B、西 C、南 D 、北

  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 、颜回

 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A、 天空 B 、大海 C、草原 D 、高山

 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A、《淮南子》 B 、《庄子》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 B 、孟子 C、荀子 D、孔子

 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A、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A、 元稹的《莺莺传》 B、王实甫的《西厢记》

 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

 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 土地之神 B 、五谷之神

 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

 A、 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 、 李广

 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虎点秋香》

 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A、 长度 B 、面积 C、体积 D、重量

 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A、汉口镇 、景德镇 、朱仙镇 、佛山镇

 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

 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 C 、《天工开物》 D 、《梦溪笔谈》

 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A、《长歌行》 B 、《短歌行》

 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A、空穴来风 B 、三人成虎

 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

 A、名 B 、字 C、号

 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A、丝 B、竹

 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A、李白 B、杜甫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A、辛弃疾 B、李清照

 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 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 岳母刺字

 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三玉玺

 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A、道是无晴还有晴

 B、也无风雨也无晴

 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A、伍子胥 B、勾践

 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B)

 A、是 B、不是

 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A、期颐 B、耄耋

 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A、南狮 B、北狮

 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 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A、 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白居易 D、 杜甫

 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A、岳飞 B、辛弃疾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 B、泰山

 53、《齐民要术》是关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A、朋友 B、学生

 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A、秦朝 B、清朝

 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58、?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 B、《论语》 C、《庄子》

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 D、长颈鹿

 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A、十面埋伏 B、高山流水

 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 B、 孟子

 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A、咫 B、 尺

 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A、 伍子胥 B、范蠡 C、 屈原

 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A、韩愈 B、辛弃疾 C、庞统 D、 宋玉

 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

 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A、玄 B、皂 C、青 D、苍

 7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A、赵云 B、张飞 C、周瑜 D、鲁肃

 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

 A、班昭 B、蔡文姬 C、王昭君 D、李清照

 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

 A、满庭芳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

 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

 A、孔子 B、诸葛亮 C、班固 D、程顾

 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A、阴晴圆缺 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 D、春夏秋冬

 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

 A、苏轼;B、陶渊明

  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B)

 A、王安石; B、寇准

 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A、忠义; B、孝悌

 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8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

 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

 87、宣纸得名于它的:(C)

 A、用途; B、材质; C、产地; D、使用人群。

 8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

 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

 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 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

 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A)

 A、左襟压右襟; B、右襟压左襟。

 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A)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

 A、一位画家; B、八位画家。

 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A、菊; B、梅; C、竹。

 9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A、天、地; B、南、北; C、阴、阳; D、文、武。

 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

 A、欲把心事付瑶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

 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A势如破竹; 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 D渭分明。

 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吴道子。

 100、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C)

 A、清明上河图

 B、洛神赋图

 C、五牛图

 D、历代帝王图

关于“国学必备常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