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地震科普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震科普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地震科普知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地震等级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二、地震发生的原因

 发生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人工地震、地质结构性地震、地下雷电引发的地震。

 灾害性强地震主要是因为岩浆潜流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的潜流物质胶合在一起,相当于线圈之间的?短路?现象,此时?短路?部位就会出现?地下雷电?,会使局部磁场出现不规则变化,导致地壳局部失去引力平衡而引发地震。

 如果岩浆潜流与局部地壳内壁存在巨大的相反电荷,岩浆潜流也会与地壳内壁直接发生局部放电产生?地下雷电?引发地震。局部出现磁场的不规则变化现象同时可导致?地震云?与?地光?的产生。

 强烈的地下?超极雷电?放电现象可直接以接近光的速度撕裂局部地层,产生强大的爆炸冲击波(纵波),持续的放电过程还可产生?扭波?,从而产生极其强烈的地质灾害。

气象杯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卷答案(小学组)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地震的预防·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如何逃生·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防止次生灾害·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逃生不忘灭火·由于地震带来的火灾而致死亡人数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一旦发现稍有震动,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顾及火源。·尽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由于强烈震动,煤气管有可能脱落。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室内其它配管破损情况。·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危险性很大,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首先要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否则,还在运转的机器连同工作人员会成为火灾的牺牲品。·因地震发生的火灾,当火势变强时,在空中可能会形成漩涡形,风向会千变万化。但火源总是固定不变的。看清火的源头,辨明火的燃烧方向后,再逆风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过后外出时,切勿走近不大坚固的楼房,因为建筑物受地震摇撼后,随时可能倒塌。地震火灾的预防·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生产、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应该与居民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为防止地震时发生火灾,凡性质互相抵触的易燃易爆物品,都要分别贮存。放在架子上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将容器和架子固定,以防震时倾倒。凡遇到震动、撞击、摩擦就会起火的易燃物品,应当单独处理,放在稳固的容器内,用沙子围护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对贮存大量易燃液体的贮罐,应当采取加固措施,防止震倒、震裂、倾斜。地上油罐,不要设在太高的地方,也不要设在沿近河岸的地方,要在油罐附近筑砌护堤,以防油罐震裂后,石油溢出引起大面积火灾。对煤气站、液化石油气站、加油站,要加强检修,发现跑、冒、滴、漏以及支架不牢等情形,要及时采取加固和封闭措施。接到地震预报后,应及时将易燃气体钢瓶运到安全地点,来不及运走的要卧放,并要采取防震措施。·加强对火源的控制平时养成习惯,不要在火炉附近存放易燃物品。夜间封火的生活用火炉,最好坐上一锅水,在接到地震预报后,要尽快把火熄灭,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灶具的要立即关闭阀门。凡有特殊要求,震时不能停火的生产用炉,要有抗震措施,确保震时不发生火灾。防震棚尤应注意防火。不要随便吸烟、乱扔烟头,尽量不用油灯、蜡烛照明,需用时,得放在盛有沙土的盆内或桶内。·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修电杆杆基要牢固、夯实,拉线埋深一些,严防震时倒杆,高压线下、变压器下不要支搭防震棚,不要堆放易燃物品,大型的浸油式变压器最好不架在柱上,设在室内的浸油式变压器应设置事故油池,万一地震时变压器被砸毁,保证流出的油安全泄入油池,不致随处燃烧,造成严重后果。在接到地震预报时,要及时将电气开关的电源切断,尤其是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工具一定要及时拔下插销,切不可慌张离去。凡震时不能切断的电源,确保震时不致发生火灾。·做好灭火准备工作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方案,要尽量多的准备一些灭火工具,如水缸、水桶、铁锹、沙土等,要注意天然水源(如水井、水池、湖、泉、河)的保护和利用,地震时,万一人工水源遭到破坏,这些简易灭火工具和天然水源,对于扑灭火灾是十分重要的。支搭防震棚要考虑到灭火的需要,不要覆盖住消防水源(如消火拴等),不要挡住消防车通道。地震逃难法在经常会发生地震的地方,人们都积累了一些预防地震的经验。当然,有预报地震的健全设备和机构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损害的。对一般家庭来说,当发生地震时,该怎么办呢?现列出九条注意事项,供参考:1、不要惊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暂时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子底,最好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2、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3、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4、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5、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意外。6、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7、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9、遵守秩序,注意卫生。在平时,预先准备好各种避难的工具和装备:1、水;2、五日左右的粮食(准备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够食用的粮食);3、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存款薄,各种证件以及必要的印鉴等);4、手电筒、蜡烛、火柴等;5、收音机;6、毛毯;7、手巾、绳、草纸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药品;9、背囊等用品。这些用具应平时整理好,以便需要时可以马上携带走。如果有婴儿或幼儿的家庭,要准备好婴儿用的尿布、奶粉、伞、席子等其他小孩子用品、最重要是根据家庭的需要,随时准备好可以足够两至三天生活的各种应急日用品或食物。

“气象杯”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卷(小学组) 县(市)区_____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一、判断题(30分,每题1分)。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对)

3、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4、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错)

5、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错)。

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级。(对)

7、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8、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对)

9、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对)

10、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错)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错)

12、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错)

1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22℃”,其中,10℃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对)

14、一年中平分白天黑夜(昼夜长短一样)的节气是春分、冬至。(错)

15、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错)

16、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17、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对)

18、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对)

19、冬天不会打雷。(错)

20、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21、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对)

22、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错)

23、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对)

24、赤道地区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对)。

25、“神舟”飞船选在晚上发射的原因,是便于飞船发射升空时地面人员和设备的观测。(对)

26、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对)

2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颜色依次为蓝色、**、橙色和红色,红色气象灾害代表特别严重。(对)

28、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对)

29、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对)

30、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对)

二、单项选择题(70分,每题1分)。

1、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C)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 B、9月 C、10月

2、每年的(A)为“世界气象日”。

A、3月23日 B、1月21日 C、12月1日

3、丽水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A)三部分构成。

A、名称、图标分级、含义 B、名称、图标和颜色 C、颜色、图标和含义

4、丽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最高气温是(C)℃。

A、45.1℃ B、44.5℃ C、43.2℃

5、露,是水汽冷却(C)而成。

A、凝华 B、冻结 C、凝结

6、森林火险等级预告为五级时,林区需要注意什么:(C)

A、林区要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B、林区要控制野外用火 C、林区要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7、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A)程度的物理量。

A、冷热 B、潮湿 C、多少

8、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C)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 B、桥下 C、大树下

9、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中的大量微小(C)。

A、细沙 B、尘土 C、水滴

10、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装或形状不规则的(C)降水。

A、自然 B、液态 C、固态

11、霜,是(B)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A、水 B、水汽 C、冰

12、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B)的作用。

A、地日吸引力; B、地月吸引力 C、地转偏向力

13、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进小房间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14、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A)的天气称为高温天气。

A、35℃ B、38℃ C、40℃

15、雷击、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发生后,我市的气象灾情报灾热线电话是(A)。

A、800-6571-323 B、800-6571-321 C、800-6571-121

16、拨打以下哪个电话号码可获得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B)。

A、121 B、96121 C、51121

17、天气预报中常提到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B)天气。

A、凉爽 B、晴热 C、温暖

18、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B)。

A、30毫米 B、50毫米 C、100毫米

19、当某气象台发布了红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B)以上。

A、37℃ B、35℃ C、40℃

20、我市制作并发布天气预报的单位是(B)。

A、广告公司 B、气象局 C、电视台

21、下列哪种手段不能起到抗旱的作用。(C)。

A、人工增雨 B、植树造林 C、农业开发

22、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来自(C)。

A、南极洲 B、欧洲 C、北极及西伯利亚

23、晴天时一日之中最低气温常出现于(C)。

A、上午6时 B、凌晨 C、日出前

24、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雪花的基本形状与冰分子一样都是(C)形。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25、下面哪一组(A)属于气象能源。

A、风能、太阳能 B、风能、核能 C、水能、太阳能

26、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B)的现象。

A、异常降温 B、异常增温 C、没有变化

27、下列哪种天气现象(C)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A、露 B、霜 C、雾

28、全球(C)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

A:天气系统 B:气候系统 C:陆地系统

29、(A)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A:气候资源 B:煤炭 C:石油

30、台风生成于(A)。

A、热带洋面 B、温带洋面 C、青藏高原

31、土壤能含蓄大量雨水,土地上的森林植被是土壤最有力的保护者,失去这种保护,土壤就会沙化,或者发生严重水土流失。因此(A)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A、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B、保护耕地,保护水源 C、保护森林,保护生物

32、(A)对地面气候有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 B、氦气 D、氢气

33、下列城市中被称为“雾都”的是(C)。

A、东京 B、纽约 C、伦敦

34、夏天,水泥墙、水管“冒汗”,预示天气的变化是(B)。

A、天气将变得晴朗起来 B天要下雨了 C、出现大雾天气

35、泥石流是我市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产生泥石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C)。

A、降水 B、高温 C、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36、气象上常用的候温,是指(B)天的平均气温值。

A、10 B、5 C、15

37、空气污染与天气条件关系密切,在一天当中,一般(A)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38、短时强降水在山区容易造成(A)。

A、山洪 B、鼠灾 C、内涝

39、下列哪一个城市不属于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A)。

A、上海 B、南京 C、重庆

40、气象上以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侯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C)℃才定为夏季。

A、18℃ B、20℃ C、 22℃

4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候现象。(B)

A、开花 B、洪水 C、蝉鸣

42、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创始者,他是(B),他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A、叶笃正 B、竺可祯 C、涂长望

43、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近中心风力达(B)级以上。

A、10 B、12 C、8

44、热带气旋根据强度来划分,以下等级最低的为(A)。

A、热带低压 B、热带风暴 C、台风

45、看到人工增雨作业后落下的火箭残片,错误做法是(C)。

A、报告老师或家长 B、报告当地气象部门 C、拿回家保管

46、在相同区域内,草地的温度比水泥地的温度要(A)。

A、低 B、高 C、一样

47、丽水属于哪个气候带(A)。

A、亚热带 B、温带 C、热带

48、为了安全,施放气球应使用(B)气体。

A、氢气 B、氦气 C、氮气

49、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是(B)年发射的。

A、1976年 B、1988年 C、2000年

50、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离地高度为(C)。

A、8000千米 B、16000千米 C、36000千米

51、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A),保护地球生物生存。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52、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是什么能源?(A)

A、可再生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 C、不属于能源范畴

53、(C)级以上的大风与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A、四 B、五 C、六

54、彩虹一般出现在(C)。

A、早晨 B、晚上 C、雨过天晴

55、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表示近(B)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并可能持续。居民应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

A、1小时 B、3小时 C、6小时

56、天空中出现(B)时,容易发生雷阵雨或冰雹等天气现象。

A、高积云 B、积雨云 C、卷云

57、雷雨天气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给朋友打电话 B、坐在汽车里 C、平躺在田野里

58、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A)。

A、气温急剧下降 B、气温急剧升高 C、气温无变化,出现大风降雨

59、寒潮一般出现在一年中的哪些季节(A)。

A、春季 秋季 冬季 B、春季 夏季 冬季 C、夏季 秋季 冬季

60、大禹治水的功绩在于(A)。

A、疏通黄河 兴修水利 B、建筑提防 填高洼地 C、建筑提防

6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B)。

A、郊区温度高于市区温度 B、市区温度高于郊区温度 C、市区温度与郊区温度一样

62、2006年哪一个台风穿过我市庆元县,并对庆元南部造成严重影响(B)。

A、云娜 B、桑美 C、悟空

63、避雷针的作用在于(B)。

A、避开雷电的侵扰 B、把雷电引向自身以避免其他物体受到侵害 C、使雷电远离避雷针周围物体

64、雷击是有选择性的,以下那些建筑物不易遭雷击(B)。

A、高大建筑物 B、木质平房 C、靠近河、湖、池、沼地区的建筑物

65、在高海拔的山区煮不熟饭是由于(C)。

A、气温低 B、湿度大 C、气压低

66、我国最近发射的气象卫星是(B)。

A、风云二号C B、风云二号D C、风云二号A

67、泥石流到来前有何预兆?(B)。

A、雨后道路泥泞 B、暴雨过后山谷中传来雷鸣般的响声 C、山上树叶向同一个方向晃动

68、冷空气、强冷空气、寒潮,哪种过程降温幅度最大?(C)。

A、冷空气 B、强冷空气 C、寒潮

69、建房或买房时,在利用气候资源方面主要考虑的是(A)。

A、日光和降水 B、降水和风向 C、日光和风向

70、坐汽车时遇到强雷电,下列哪种措施是正确的(B)。

A、迅速开门下车 B、安稳地坐在车里 C、打开车门,但不下车

关于“地震科普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