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小学数学一年级的题怎么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数学一年级的题怎么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年级这样的数学题,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小孩子总搞不清楚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加一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减一

这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来理解,那么就需要进行画图

即便是画图了,孩子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可能还是不会

所以不用着急,等到二年级的时候,这种题对于他们来说就很简单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情况,加一

加一的题是这样子的,比如说小朋友排成一排小明的,前面有三个人,小明的后面有四个人问你,这一排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所以你需要用3+4+1,这个依旧是小明,因为前面三个人,后面三个人都没有,包括小明,所以在计算总人数的时候,要把小明算到里面

减一的情况是这样子的

一排小朋友从前面数小,明排第三个,从后面数小明排第四个问你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这种情况需要用3+4-1=6人

因为小明从前面数数了一遍,从后面数又数了一遍,所以3+4里面有两个小明要剪去,其中一个小明那就是六个人了

一年级计数单位的题怎么做的

最近家长们在问填数练习的题目怎么给孩子讲解?

这类题目在数学中是很常见的题目,主要考察孩子的思维转变能力,经常做这类题目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

那么什么是填数练习呢?

1、加法算式,已知其中的一个加数,要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如:( )+6=7

那就直接用和减去已知的加数,即可求得另一个加数。

括号里的数就是7-6=1

也就是说,如果是加法算式的填数练习,直接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

2、减法算式

(1)已知减数和差,要求被减数。

如( )-1=3

那就用减数加差,得到的和就是被减数。

括号里的数就是3+1=4

(2)已知被减数和差,要求减数。

如8-( )=5

那就用被减数减差,得到的差就是减数。

括号里的数就是8-5=3

也就是说,在减法算式的填数练习,

如果括号是在减号的前面,那就用加法计算,

如果括号是在减号的后面,那就用减法计算。

一年级上次数学同步教学视频陆续更新中,家长可以给孩子学习一下!

一年级计数单位的题怎么做的如下:

我们要解决的是一年级的计数单位问题。

计数单位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涉及到数的认识和进位。

通常,我们用十进制来表示数,这意味着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代表的是不同的计数单位。

在十进制数中,个位代表1个单位,十位代表10个单位,百位代表100个单位,以此类推。

对于任何两位数,我们可以通过其十位和个位来确定其代表的计数单位。

对于三位数,我们可以通过其百位、十位和个位来确定其代表的计数单位。

例如:123代表100+20+3=123个单位。

456代表400+50+6=456个单位。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如何解决计数单位问题。

通过计算,我们得知数字456代表15个计数单位。当然可以。

首先,我们先明确数字456的每一位数分别代表多少个单位。

4代表400个单位,因为4在百位上,代表的是100的倍数。

5代表50个单位,因为5在十位上,代表的是10的倍数。

6代表6个单位,因为6在个位上,代表的是1的倍数。

那么,456=400+50+6,所以总共代表400+50+6=456个单位。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解决计数单位问题的方法是:

确定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个位、十位、百位等)。

根据每个位置代表的计数单位,计算出总计数单位。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计数单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除了上面的例子,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计数单位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字和其计数单位来找出问题。

比如,我们有一个数字46,它代表的是40个单位和6个单位,也就是46个单位。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将它与其他数字进行比较来找出它的计数单位。比如,46和50,50代表50个单位,比46代表的单位多,所以50比46大。

关于“小学数学一年级的题怎么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