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植物科普知识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植物科普知识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植物的种类有很多在,关于植物的知识也有很多,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植物科普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植物科普知识大全: 笑树

 非洲东部卢旺达的首都基加利,有个芝密达兰哈德植物园,园里有一种会发出“哈!哈!”笑声的树。笑树是一种小乔木,能长到七八米高,树干深褐色,叶子椭圆形。每个枝杈间长有一个皮果,形状像铃铛。皮果内生有许多小滚珠似的皮蕊,能在果皮里滚动。皮果的壳上长了许多斑点般的小孔,每当微风吹来,皮蕊在里面滚动,就会发出“哈!哈!”的声响。

 植物科普知识大全: 百岁叶

 在非洲西南部靠近海岸的狭长沙漠带中,远远望去,零零落落地生长着一些像大树桩一样的东西,它叫百岁叶。

 百岁叶的长相十分古怪,像树桩的东西是它的茎,高不到30厘米,然而很粗,直径约有60厘米左右。百岁叶虽然只有两片叶子,但和它的生命共存亡,能生长100多年,所以叫它百岁叶。这是植物王国中最长寿的叶子了。

 植物科普知识大全: 纺锤树

 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远远望去很像一个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纺锤树有30米高,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里面贮水约有2吨。雨季时,它吸收大量水分,贮存起来,到干季时来供应自己的消耗。

 纺锤树和旅人蕉一样,可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人们只要在树上挖个小孔,清新解渴的“饮料”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解决人们在茫茫沙海中缺水之急。

 花卉基础知识

 花卉的形态特征

 关于花结构的本质,比较一致的观点倾向于将花看作一个节间缩短的变态短枝,花的各部分从形态、结构来

 看,具有叶的一般性质。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德国的诗人、剧作家与博物学家歌德(Goethe 1749-1832),他认为花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这一观点得到了化石记录以及很多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证据的支持,并且能较好地解释多数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因而延用至今。

 花的形状千姿百态,大约25万种被子植物中,就有25万种的花式样。但是所有的花仍有共同的结构图式,它们的组成通常为:

 1、花梗(花柄):是连接茎的小枝,也是茎和花相连的通道,并支持着花。有长、有短、或无。

 2、花托:是花梗顶端略膨大的部分,着生花萼、花冠等部分,有多种形状。

 3、花萼:花最外轮的变态叶,由若干萼片组成;常绿色,有离萼、合萼、副萼。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4、花冠:花第二轮的变态叶,由若干花瓣组成;常有各种颜色和芳香味。有离瓣花、合瓣花。可吸引昆虫传粉,并保护雄蕊、雌蕊。

 花被:花萼和花冠的合称。常分为两被花、单被花、无被花(裸花)三类。

 5、雄蕊群:一朵花内所有雄蕊的总称,有多种类型,但每个雄蕊的结构如下: 柱头、花药、花柱、花丝、花瓣、萼片、胚珠、子房、花托、花柄;

 6、雌蕊群:一朵花内所有雌蕊的总称。可由一个或多个雌蕊组成。组成雌蕊的繁殖器官称为心皮,包含有子房,而子房室内有胚珠(内含雌配子)。一个雌蕊可能由多个心皮组成,在这种情况下,若每个心皮分离形成离生的单雌蕊,即称为离心皮雌蕊,反之若心皮合生,则称为复雌蕊。雌蕊的黏性顶端称为柱头,是花粉的受体。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是花粉粒萌发后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虽然上述结构体现了花的“典型”构造,但自然中各植物的实际构造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对于被子植物的进化具有重大意义,并被植物学家广泛用于确立各植物的种间关系。例如,被子植物的两个亚纲可以通过其花瓣数加以区分:双子叶植物通常有4或5(或者4或5的倍数)片花瓣,而单子叶植物多为3或3的倍数。

 大多数植物的花都如上所述,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这在植物学上称为“完全花”、“两性花”或者“雌雄同花”。不过,也有一些植物的花是“不完全花”或“单性花”,即只有雄蕊或雌蕊的花。此种情况下,如果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则称为“雌雄异株”。相反,如果单性的雄花和雌花同生于一植株,则称为“雌雄同株”。

 有些植物的花单生于植株上,而有些植物的花则簇生于植株,对于后者而言,这些花若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于花轴上,便形成了“花序”。在这一点上,必须要注意“花”的实际概念。从植物学角度看,一朵菊花或向日葵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头状花序,即由许多小花组成的花序,而且其中的所有小花都具有前文提及的结构。有些花具有辐射对称性,亦即如果其花被以任何角度通过中央轴线一分为二,所得的两半都是对称相等的,称为辐射对称花或整齐花,例如月季和桃花。还有些花只能按一个角度切得两个对称面,则称左右对称花或不整齐花,例如金鱼草和大部分兰花。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区的高大乔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区,只能做温室盆栽观赏,如白兰、印度橡皮树,以及棕榈植物等也被列入广义花卉之内。

 花卉的生物特性

 不同的花卉,其生物特性各不相同。它们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习惯上常根据这些不同,把花卉人以下四种类型。

 一、喜阳性和耐阴性花卉

 (一)喜阳性花卉 象月季、茉莉、芍药、石榴等大多数花卉,它们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这种花卉叫做喜阳花卉。如果光照不足,就会生长发育不良,开发晚或不能开发,且花色不鲜,香气不浓。

 (二)耐阴性花卉 象玉簪花、绣球花、杜鹃花等,只需要软弱的散射光即能良好地生长,叫做耐阴性花卉。如果把它们放在阳光下经常暴晒,反而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二、耐寒性和喜温性花卉

 (一)耐寒性花卉 象月季花、芍药、金盏花、石竹花、石榴等花卉,一般能耐零下3-5?C的短时间低温影响,冬季它们能在室外越冬。

 佛教传说,美人蕉是佛祖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

 (二)喜温性花卉 象大丽花、美人蕉、茉莉花、秋海棠等花卉,一般要在15-30?C的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它们不耐低温,冬季需要在温度较高的室内越冬。

 三、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花卉

 (一)长日照花卉 象八仙花、芍药、瓜叶菊等,每天需要日照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叫做长日照花卉。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特定条件的要求,就不会现蕾开发。

 (二)短日照花卉 象菊花、一串红等,每天需要12个小时以内的日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现蕾开发。如果日照时间过长,就不会现蕾开发。

 (三)中性花卉 象天竺葵、石竹花、四海棠、月季花等,对每天日照的时间长短并不敏感,不论是长日照或短日照情况下,都会正常现蕾开发,叫做中性花卉。

 四、水生、旱生和润土类花卉

 (一)水生花卉 象睡莲,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水生花卉。

 但因为科技的发展水培花卉出现在在中国市场正在发展,水培花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手段,对普通的植物、花卉进行驯化,使其能在水中长期生长,而形成的新一代高科技农业项目。水培花卉,上面花香满室,下面鱼儿畅游,卫生、环保、省事,所以水培花卉又被称为“懒人花卉”。

 (二)旱生花卉象仙人掌类、景天类等,只需要很少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长以育,叫做旱生花卉。

 (三)润土花卉象月季花、栀子花、桂花、芍药、大丽花、石竹花等大多数花卉,要求生长在湿度较大,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叫做润土花卉。润土花卉在生长季节里,每天消耗水分较多,必须注意及时向土壤里补充水分,保持温润状态。

有趣的科普知识精选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中国的植树节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立,最初确定在4月5日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是以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生态环境而设立的节日。与其它庆祝性质的节日不同,植树节需要各机关、单位高效地组织进行相关活动,方能更好地达到植树节设立的初衷。1984年2月,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国植树节标志,以提高中国植树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方便民众有组织地参与绿化活动。

 小伙伴们每天都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可我们是不是忽了身边有趣的小知识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趣的科普小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有趣的科普知识精选

 1、每年我国产生多少垃圾?(8000多万吨)并且每年以多少速度在增长?(10%)

 2、垃圾有什么危害?(1、污染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3、195年1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两个月内造成1.万多人死亡,请问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原因是什么?(燃煤产生的废气污染)

 4、在离南极最近南美洲的海伦娜岬角,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如羊会得白内障变成盲羊,猎人随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飞的野鸟因视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误闯百姓家里,就连河里的鱼也是盲鱼,许多在这里居住的人得了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植物生产缓慢,农作物减产,请问。这是为什么?(这一地区的上空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紫外线过强所造成的)

 5、臭氧层离地面有多高?(0?30公里)

 6、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使用的化学材料如氟里昂等挥发到空气作用的结果)

 7、每年的国际臭氧层日是那一天?(9月16日)

 8、过多的紫外线伤害会导致什么疾病发病率最高?(角膜炎、白内障)

 9、1亿人口是多少?不妨给出一些形象的说法:如果中国人手拉手站在地球的赤道,可以绕地球多少圈?(50圈);全国人民一天吃掉多少万吨粮食?(78万吨);多少万吨肉?(4万吨)。

 10、现代家庭居室中存在什么污染?(人体污染,建筑材料污染、家电污染、厨房污染

 有趣的科学科普小知识

 1. 没有太阳的星球。

 流浪行星 (Rogue planets) 是指漂浮在宇宙中,不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

 2. 古时候曾经有巨大的蜻蜓。

 巨脉蜻蜓 (Meganeura) 约在3亿年前出现,差不多和海鸥一样大,双翅展开约有65公分长。昆虫通常不能长到这么大,科学家仍在寻找他能长到如此巨大的原因。

 3. 在百万年前,一天的时间因为月亮而比现在要短。

 因为我们地球和月亮间距离的改变,地球自转变慢了。 它曾经转得很快, 导致一天变得比较短。当初一年大约有385天, 一天不到23小时。而这是由地质证据证明的。

 4. 世上差点没有代糖 (Splenda) 。

 三氯蔗糖 (Sucralose) 是代糖的主要的化学成分,因一位科学家请同事“测试这个化学物质” (test this chemical) 而被发现。他的同事将测试 (test) 听成尝尝 (taste) ,之后就发现了。他也是蛮幸运的,还好这只是三氯蔗糖而不是其他有毒物质。

 5. 在明尼苏达州有一个神秘的洞穴。

 在恶魔的水壶 (Devil?s Kettle) 有一个瀑布顺流到底下岩石的深洞中,但之后流到哪去呢?没有人知道。

 6. 火漩涡其实很像水龙卷风。

 旋转的风可以拾起火焰及水,但这会形成燃烧的龙卷风。

 7. 最高悬崖记录就在某颗卫星上。

 最高的悬崖被称为维罗纳断崖 (Verona Rupes) ,坐落于天王星的天卫五 (moon Miranda) ,被测出高达 5-10公里,大约是大峡谷的10倍深度。因为天卫五的低重力,要掉到谷底需要花费整整 12分钟。

 8. 小行星若是要制造大灾难,不一定要真的“撞到”地球。

 在1908年时,一个小行星撞进地球大气层,落在俄罗斯中央,虽然它在8.5公里高空解体,但它有150个广岛原子弹威力的冲击波,依然破坏了800平方英里的西伯利亚森林。

 9. 所有太阳系中的行星能塞在我们与月亮之间的距离之中。

 集合所有太阳系行星的直径大约为376369公里,听起来很长。而地球距离月球则是384955公里,完全塞得进去喔!

 10. 地中海曾几乎干涸成一个小点。

 约在530万年前,地中海在结构性转变后完全被其他海域隔绝。事实上,它开始蒸发。但当直布罗陀海峡被开启,大西洋开始向地中海盆地注入海水形成犯滥,被称为赞克尔洪灾 (Zanclean Flood) 。

 11. 太阳的大气层比太阳本身还热。

 太阳的大气层,或称作日冕,大约是太阳表面的600倍热。科学家仍在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12. 除了下雨之外,还会“下动物”。

 动物真的能从天上掉下来。主要的理论指出动物被水龙卷风卷上去,再掉到其他地方。这张图显示发生在1861年位于新加坡的“鱼龙卷风”。

 13. 地球其实与“它”共用了轨道。

 地球跟随了一个被称作2010 TK7 的物体,它也在太阳周围,并位于同样的轨道路径上。这物体也被称为“木马” (Trojan) , 它是唯一一个盘旋在地球旁的物体。它不是卫星, 因为卫星的轨道会绕着星球,不是绕太阳。

 14. 有一座湖一天到晚都闪电交加。

 在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 (Lake Maracaibo) 总是闪电连连。科学家不知道为什么,但这似乎是气流结合当地地形导致许多雷暴产生。

 15. 我们的太阳系有一个物体长得像这样:

 这个椭圆形的矮小星球可以用3种不同的视角观看,被命名为妊神星 (Haumea) 。它会有这样的形状是因为它转得很快,快速旋转导致实际星球的形状被扭曲。

 16. 俄罗斯比冥王星还大。

 俄罗斯面积有1700万平方公里,而冥王星只有1657万平方公里。你可以将俄罗斯包住整个冥王星,还能剩下一点空间。

 17. 龙虾可以活很久。

 龙虾会因为蜕皮、被吃掉或被伤害而死亡,他们能活到70岁而不显老,若上述3项死亡因素没有发生,他们还能继续永久地活下去。

 18. 你可以利用面包测量闪电的功率。

 一个闪电就有足够的能量烤出10万块面包的能量。

 简单有趣的科普小知识

 1、人的一生大约要喝多少吨水?(80吨)。

 2、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会浪费多少吨水?(7吨)

 3、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4、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权利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白头叶猴属于我国哪一级保护动物?(一级)

 6、请说出造成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灾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雨量过大;人祸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断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第三,必要的防洪措施跟不上,城市防洪标准偏低)

 7、1980至1995年间,全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了多少?(1.8亿公顷)

 8、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每年我国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少?(100多亿元,400多亿元)

 9、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3%)

 10、目前我国受污染的河流的比例达到多少?(90%)

 11、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今世界人均供水量已经比25年前减少了1/3,请问,如今世界的缺水现象已经影响到多少个国家?(80个国家)

 12、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我们称这样的关系为什么?(食物链污染)

 13、据科学家们观测,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生产活动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4、如果缺少什么?地球上所有生物将会全部灭绝,人类也不例外?(空气和水)

 15、一氧化碳气体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强250倍,它很快抢占血液中氧气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造成大脑和躯体缺氧,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16、烟尘是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很小,其中小于10微米的可以长期在空气中飘浮,叫什么?大于10微米的,能较快地降落地面上,叫什么?(飘尘、降尘)

 17、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北方有一座城市被烟尘遮盖了城市上空,在卫星拍摄中失去了踪迹。这座城市的名称叫做什么?(本溪市)

 18、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6月5日)

 19、污染者负担原则是什么?(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20、我国七大水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请你按污染的严重程度顺序排列(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关于“关于植物科普知识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