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埃及罗马帝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埃及罗马帝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埃及历史年表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从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从纳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焦瑟统治时代是权力和胜利的开始,此时出现了以沙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建筑群为代表的恢宏壮观的石头建筑。该建筑群的设计师、作家兼学者的伊姆荷泰普成为史书上首批出现的伟人之一。这一时代是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得以发展的时期,君主坐于孟斐斯,分派各省总督统治全国。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在达夏尔,梅顿和基萨修筑的金字塔显示出王朝的治国有方、经济繁荣。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从乌斯卡夫(Ouser)到乌纳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萨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金字塔墙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铭文。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从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比(Pepi)二世。

虽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显赫一时,曾组织过远至非洲南端的军商远征,但一些省督不断膨胀的全历史中央集权的孟斐斯备受威胁,而引发了内乱。

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无文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图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统一全国,从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统治了整个埃及。这虽然使他们的故乡底比斯城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统治者适时尚须来回旅行,并在十二王朝时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处修建了行宫,和诸如伊蒂—塔维的小城。王朝在不放弃底比斯的同时向北转移权力中心,显示出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逐渐恢复。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图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约2040年统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门埃玛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女王塞贝克内菲卢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稳定总是和动乱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权势力和其他历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势力,毁灭了从第十二王朝传续下来的底比斯政权,埃及分裂成许多的诸侯国。

第二过渡时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约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统治。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只不过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称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于三角洲东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两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周围地区。他们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后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开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斗争。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王国(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从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位图特摩斯,四位阿门诺菲斯。王后阿谢普苏、阿肯纳吞(Akhenaton)和图坦卡蒙,都属于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蒂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赛特纳克特(Sethnakht)之外,其余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过渡时期(公元前1085~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统治的有斯门代斯(Smendes),普苏赛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统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纳杰姆。

另:我最爱古埃及文明

埃及与罗马是什么关系

法老(希伯拉文:?0?2?0?6?0?0?0?6,希腊文:Φαρα?0?4,埃及文转写:pr ?0?63)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

法老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是神的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威。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近乎疯狂,仅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法老死后,其尸体被制成干尸,即“木乃伊”,放在金字塔内部的墓室中。金字塔即埃及法老的陵墓,它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大多建筑于古埃及王国第三到第六朝统治时期(即公元前2800——前2300年)。埃及境内约有70多座金字塔,其中坐落在吉萨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为雄伟壮观。塔高146.5米,绕一周约1公里,占地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0000块石块砌成,平均每块石头重达2.5吨,其中最大的有15吨重。石块之间无粘着物,全靠石身的重量紧紧地压在一起。至今已历时近5000年,塔基还十分牢固。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也相当复杂,恰似一个规模十分巨大的宫殿。

人们在图坦卡蒙墓中发现了几处图坦卡蒙的诅咒铭文,有一处写道:“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还有一处写着:“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这坟墓的,我要像扼一只鸟儿一样扼住他的脖子。这个最年轻的法老的墓门被开启的同时,神秘伴随而来。先是卡特宠爱的金丝雀被一只眼镜蛇吞掉了。随后,卡尔纳冯伯爵死于由蚊子叮咬而传染的不知名疾病。被叮咬的部位正是图坦卡蒙脸上那块伤疤的位置。而去年9月,埃及文物最高委员会主席哈瓦斯在图坦卡蒙墓给木乃伊做CT检查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据埃及《消息报》报道,当时帝王谷狂风大作,刚从美国买来的先进仪器竟无端失灵了一个半小时。报道说,哈瓦斯是不信“法老的诅咒”的,他还安慰工作人员说:“不要怕,不会是法老的诅咒。”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他妹妹打来的:“我丈夫突然去世了!”。民间相传有埃及法老的诅咒,有待考证。

古埃及新王国第19王朝法老,塞提一世之子,统治埃及67年,是古埃及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法老,标志着埃及帝国的权力达到顶峰。坐在战车上的他英姿飒爽,也寓意着他统治生涯的血雨腥风。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II)是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他是个伟大的建筑师,也是个了不起的勇士。在他统治埃及的66年间总计生了100个小孩。拉姆西斯二世总共有8个正式的妻子,还有将近100个妾。他死于西元前1212年,享年90岁。

拉姆西斯二世的小孩中有12个比他短命,当他终于肯让出王位给他第13个儿子时,他已经是个糟老头了。

1881年拉姆西斯二世木乃伊在帝王谷(Deir el Bahri)被发现混在40个木乃伊中。将近100年后人们将他的木乃伊运往巴黎治疗时(因为被细菌感染),还特别给了他一本护照,护照的职业栏中填上:国王(已经死了)。

经X光检查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发现他的鼻子中塞满了胡椒,推测是用来使他那漂亮的鹰勾鼻外型能够好好维护保存。另外还发现了他有腰骨关节炎,心脏病,口颚间也有脓肿。

如果图坦卡门(Tutankhamun)是最著名的法老,那他的岳父阿肯纳顿(Akhenaten)就是最引人争议的法老了。除了外表看起来像女生外,最让埃及人觉得生气的就是他推翻了常规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仰。

阿肯纳顿的爸爸——阿曼霍特普三世(AmenhotepIII)是最喜欢吹牛的法老,他吹牛说曾在一次打猎游戏中一举杀了56头野牛。

拉姆西斯三世派人造了大船,然后经由陆地拖到红海,最后由红海出发航往索马利亚,目的是去取一种供神用的树脂香料。

西元前15世纪时的图特摩斯三世(TuthmosisIII)应该是第一个穿耳洞的法老。他打猎技巧很不错,曾唬烂说在一个小时里就杀了120头大象跟120头野牛,以及曾在一眨眼间就杀了7只狮子。

图特摩斯三世(TuthmosisIII)很讨厌他的母后哈谢普苏(Hatshepsut;哈谢普苏是图特摩斯一世之女,二世之妻;图特摩斯三世则为二世后宫妃子所生),所以就到处破坏她的纪念性建筑物,包括在她的方尖碑周围筑起高墙,并骗说这是为了保护后代子孙。

阿曼霍特普二世(AmenhotepII)是著名的大力士,他的弓强劲到没有任何一个士兵能拉得开。曾有一次节庆他一连射了300箭,而且每一只箭都深深穿透铜制的靶心。

阿曼霍特普三世(AmenhotepIII)大概是最自以为帅的法老了,他的自画像比谁都多,另外还做了大约1000座的雕像,好让人家知道他有多帅。

阿曼霍特普三世最著名的雕像就是位于路克索的那两个曼农巨像(Colossi of Memnon)。他们都是用一整块石英石刻成的,大约21公尺高,石头是从400公里外的亚斯文采石场运来的。有个古老的传说是其中一个曼尼巨像会在清晨跟黄昏时发出呜呜的哭咽声,还曾经因此吓到好几个来参观的罗马皇帝。

自以为帅的阿曼霍特普三世娶到了一位伊拉克公主,这位公主嫁到埃及时,除了大批的嫁妆外,还带了317位宫女一起来服侍她。阿曼霍特普三世为了取悦这位公主,还特地在15天内挖了一座1700公尺长的人工湖(位于现今路克索之卡纳克神庙内)。

阿肯纳顿(Akhenaten,也就是阿曼霍特普四世)推翻了常规的多神信仰而改尊崇一神信(阿顿神;Aton太阳神,外形为红色日盘),还要人家叫他类似摩西的先驱者或耶稣的先驱者之类的称号,让埃及人气的半死。

阿肯纳顿外表及身体都很特殊,像女生,19世纪时有位古埃及历史学者还宣称阿肯纳顿可能是女扮男装的法老。

阿肯纳顿的神庙和纪念馆在他死后就遭到图坦卡门以及唾弃他的人有系统的拆除,甚至将他的名字从碑文及其他历史纪录中一一抹去。

法老诅咒的科学理论:

类似的事还可以举出很多,人们不禁要问: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死去的,法老的诅咒又是怎么回 事呢?有人认为,古代埃及人可能使用病毒来对付盗墓者。1963年,开罗大学医学教授伊泽廷塔谊 发表文章说,根据他为许多考古学家做的体验,这些人均带有一种能引起呼吸道发炎的病毒。他认为进入法老墓穴的人正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引起肺炎而死的。 1983年,法国女医生菲利浦提出了又一见解。她认为致命的不是病毒而是霉菌,由于法老陪葬物中有众多食品,日久腐败,在墓穴形成众多的霉菌微尘。进入墓穴者不可避免地要吸入这种微尘,从而肺部感染,痛苦地死去。

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为何如今不复存在,原因很简单?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马克-安东尼刺杀恺撒后,罗马帝国就是安东尼掌权了,之后罗马帝国分裂了,就分裂成(安东尼掌管的)西罗马,(克莉奥帕特拉掌管的)埃及,东罗马等等.

屋大维我就不说了.

古罗马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国,然而现在说古罗马文化,是泛指欧洲文明的一个统称,没有确切到哪个国,很多原因导致现在罗马不能够传承至今。

埃及和印度也常常自称数千年的文明古国,比中国还要早一两千年。但国际社会普遍并不认为今天的埃及人和古埃及人是同一个民族,也不认为今天的埃及人传承了古埃及人的文化。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今天的埃及人从民族来说主要是阿拉伯人,文化来讲更是阿拉伯文化占绝对主导,和古埃及人已经关系不大了。古埃及时期的文化遗迹,如象形文字之类的,和今天的埃及主流民族文化基本没有关系。

至于印度也是类似的,现在的印度文明最多能上溯到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之后(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更古的印度古文明和今天的印度基本没有太多的关系。即便是雅利安人入侵之后的印度古文明,到今天也数次被外族入侵所打断和洗牌,当然并没有像之前的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的文明那样在今天的印度文明中基本看不到踪影,其留下来的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等影响深远,构成了今日印度文明的基本面,虽然后来又多次被外族入侵和洗牌,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认可那个时代的印度文明延续了下来的,另外一个例证是今天的印度最大的官方语言印地语是古代梵语演化的产物(不过今天印度人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梵语的,是听不懂也看不懂梵语的)。

由此可见,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把自己的历史往古老、绵延不绝的方向说的倾向,有面子嘛(法国人自称高卢雄鸡,其实现代法国往上追溯是法兰克文明征服了罗马化的高卢地区后的产物,和高卢人关系不大;马其顿共和国最早的国旗沿用了亚历山大时期的马其顿标志,后来被希腊人抗议而作罢,其实现代马其顿共和国是斯拉夫人和古马其顿王国没有半毛钱关系;至于棒子我就不提了?)。但你自己怎么吹是一码事,人家认不认是另一码事。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语言、文字这些基本要素并不是不变,但其变化是连续和可考的,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对之前的继承和扬弃,而不是割裂。

以这个思路来看罗马,罗马延续了下来吗?从文化上来讲,拉丁文已经成为了宗教和典籍专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有人使用,但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均属拉丁语族(罗曼语族),与古老的拉丁文之间有传承的关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罗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日西方文明中鲜少看到残余。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可能是罗马法和宗教,罗马法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影响极大,而罗马的国教基督教更是开花散叶,繁茂至今。但前者在法国民法典和德意志民法典之后便被束之高阁成为专门学者的研究对象,基督教则并非罗马自身的产物。当然,这些都不能否认罗马文化的很多方面流传到了今天,并且对今日影响极大,但也要看到,这种延续到了现代西欧诸国身上,古罗马的影子当然还可以不时寻觅到,但这种影子被各国各民族用自己的方式改造和淡化了很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罗马的文化在罗马覆灭之后,时至今日,其对整个欧洲文明的影响犹在。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一点:罗马覆灭后其延续性不够强,但也不是如同古埃及、古印度达罗毗荼人那样就戛然中断、湮没无闻了。不过有一点,古罗马文化在被西方各民族挑选、继承、融合后对整个西方文明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古罗马只有文明是延续了下来的。在我看来,罗马分崩离析之后再也没有合起来过(最后一个统一整个罗马帝国的罗马皇帝是提奥多西,395年去世)。这对于文明的传承无疑影响巨大,各个不同的城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相互对抗,自然要发掘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以标志自己不同于别国。试想如果广东地区会发展出一种不同的拼音系统来应对粤语的九种声调,甚至会根据粤语读音发展出其他地区人看不懂的文字,那岂不是乱套了。

欧洲人从来没有忘记幅员广阔的罗马帝国是何等辉煌,只不过每个国都以为自己才是新罗马的中心。

关于“埃及罗马帝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