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百科全书》古典科技名著是什麼?”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百科全书》古典科技名著是什麼?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百科全书在规模和内容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几乎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常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高质量的百科全书的编纂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东方百科全书 中国编撰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不同於现代西方的百科全书,类书基本上是重要文献的选辑,分类编排,主要是供仕途举子采缀参考而编,有的还带有某些辞书成分.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类书是西元220年由魏文帝主持编撰的《皇览》,现已散失,后来编撰的著名类书还有杜公瞻编的《编珠》,欧阳询编撰的《艺文类聚》100卷,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徐坚等人编的《初学记》.宋朝李昉奉宋太宗命组织编修《太平御览》,后来经重修曾改用活字版印刷.《册府元龟》(1013 )著重历史和传记内容,篇幅之大几与《太平御览》相当.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 1292)於1267年编撰的《玉海》,是一部重要的百科著作,1738年曾重印,共240卷.明初编成的《永乐大典》,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22,937卷,可惜大部分都已散失.1963年影印出版了残存的730卷.明代王圻父子所辑《三才图会》106卷,插图丰富.清康熙年间奉敕修撰的《佩文韵府》及其补篇《韵府拾遗》,是中国文学百科全书.其他敕撰的类书还有《骈字类编》和《子史精华》.1726年陈梦雷等编的洋洋巨篇《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包罗了中国的全部文化遗产.清代的其他类书还有∶汪汲的《事物原会》(1796),陆凤藻的《小知录》(1804),陈炜的《经传绎义》(1804),王承烈的《齐名记数》(1806),戴兆春的《四书五经类典集成》(1887),魏菘的《壹事记始》(1888),刘可毅的《九通通》(1902).中国第一部现代百科词典是民国初年陆尔奎主编的《辞源》(1915). 日本自德川时代已出现受到中国影响的类书.现代类型的百科全书出现於1926年以后.主要的有∶《大百科事典》(28卷,1931 1935),《国民百科大辞典》(15卷,1934 1937)和《世界大百科事典》(24卷,1955 1968).1972年开始出版《大英国际大百科事典》(28卷). 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伊本 古泰拜(Ibn Qutaybah,828 889)编撰的《传统菁华》(Kitab Uyun al-Akhbar).他引用传统的格言,史实和古诗歌来解释所述的事物.伊本 阿卜德(Ibn Abd Rabbih of Cordoba)改进伊本 古泰拜的著作,编成《珠鍊》(Iqd).波斯学者夸里兹米(al-Khwarizmi)於975 997年编的《科学之钥》 (Mafatih al-Ulum),分为该国知识和外国知识两部分.埃及历史学家安努韦利(an-Nuwairi)编出马木路克时代最著名的百科全书《文艺知慧之的》(Nihayat al-arab fi funun al-adab),全书近9,000页,1923年出合卷本.於1876 1900年间黎巴嫩的布斯塔尼(Butrus al-Bustani)及其子编著《百科全书》(Dairat al-maarif),1923 1925年出第2版,1956年出第3版.1955年阿伯特 里哈尼(Albert Rihani)出版单卷本《阿拉伯百科全书》。

关于“《百科全书》古典科技名著是什麼?”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