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只因她在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不写作业?待到山花烂漫时,都在丛中写作业!”

作业,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的学生们逃不走,避不了,甩不脱的沉重心理负担。早在2011年,九江市3名小学生就因作业太多而相约跳楼;2013年,南京两中学生不堪作业压力自杀;上个月,四年级女孩小莉,因为抄作业被爸爸打,不幸身亡。就在这个月“六一节”后的第二天,合肥肥西县一名11岁女生疑因作业未完成又跳楼自杀身亡。

由此,作业本引发的各种“血案”让小编不得不质疑:现在学生们作业状况究竟如何?为什么孩子们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有这么多?海量的作业是否真是那么有必要?


作业为何“压死人”?

▍六一节前后,在关心素质教育的名义下,各媒体都对于学生作业负担进行了大量调查。

今日早报在杭州各兴趣班、培训班随机调查了近200名杭城一到六年级学生。其中,虽然各年级对作业量的衡量不尽相同,但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学校布置的作业比较合适。持这部分观点的学生占了压倒性的73%,而觉得作业多了的只有23%。

那么,那些“压死人”的作业到底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大量的课外辅导“额外”作业。

尽管学校布置的作业不多,但孩子并不会很轻松,“额外”作业在学生中非常普遍(占74%),其中有家长主动布置的,也有老师建议家长布置的。

读五年级的金同学,做作业速度比较快,除了在学校作业整理课上做的,回家作业一小时内肯定完成。但额外作业,做完就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左右了。虽然离小升初还有一年,他已经开始为报民办初中积累“资本”。一周的奥数题,基本量是50道,每天分分做,再加上一些阅读理解题目。

“我们这个(作业、培训)量,在班里算中等程度,比我们多的还大有人在。氛围这样,不管大人小孩都不敢落后。”金同学的妈妈无奈的表示。

然而,问题的关键似乎还在于学校布置的平时作业似乎也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学生家长周女士说,儿子天天就读一所小学一年级,作业多是写生字、组词,但是真正到期中期末考试时,语文题会出一些列举同义词、反义词的“高难”题,数学则偶尔会出现乘除法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看到这样的题常常要傻眼,“平时作业里都没有布置过呀。”


得失之间,家庭作业的终极悖论

▍那么,既然那么痛苦,效果还未必那么明显,作业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呢?

1994年,美国家庭作业研究专家库珀及他的同事们总结了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正、负两方面作用的影响。

正面影响在于,家庭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及信息加工等。

负面影响则在于会使学生易于对知识性材料失去兴趣造成身心疲惫,同时使学生不能参加一些课余活动或社区活动等。

库珀认为这两种影响是相对的。而他本人对家庭作业是持赞成的态度。在2006年的研究中,他就表示:“除了极少数例外,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量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呈正比,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

与此同时,对家庭作业持批判态度的人也有一些。如在2006年,本内特和卡利什合作出版了《反对家庭作业的事例:家庭作业如何伤害儿童,我们应该怎么办》,作者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家庭作业损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并指出,在如何设计家庭作业方面,教师们没有受过很好的训练,因而应建议教师减少家庭作业的数量并设计出有价值的作业。

即便反对声不断涌现,但可以看到的是,反对者并不一概主张取消家庭作业,而是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家庭作业提出了建议。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完全取消家庭作业的国家也不多。

应该说,在关于家庭作业是与非的问题上,纠结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是否要取消家庭作业,而是如何减少家庭作业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


作业回归“原点”,需要法治和社会的进步

▍调查报告、观察日记、阅读推荐,这些作业既有趣,又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何乐而不为呢?

但布置这样的看似“非主流”作业,往往却会被现实“束缚住手脚”。只要现今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变,老师想要改变作业,就会很难。

一位教育界业内人士就表示,教育中需要一些作业,学习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作业有它的价值。但之前,这个价值被过度放大了,变成大规模的操练、题海,造成学生提起作业就恨,打击了对学习的兴趣。

该业内人士认为,要改变机械操练、重复作业太多的现状,单纯控制作业量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大家还是瞄准做作业主要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分分计较,虽然对书面作业有硬性的规定,学校减了量,家长还是会增加量,教育文化没有改变,作业改变就很难有突破。

此外,法律制度上明确的监督和保护也显得更加重要。

我国在1988年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中曾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1994年国家教委《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又重申了上述要求。

然而,从上述的调查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规定中的条文并没有被严格、有效的执行。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旗下微信公众账号【民生浙江】(life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