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书法,自古至今的皇帝中,能超过唐太宗李世民的没有几个,甚至可以说是零个。
李世民酷爱书法,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动用一切力量,从全国范围内搜集、求购王羲之和其他书法大家的真迹。据记载他所搜集的书法真迹,“凡真、行二百九十四纸,装为七十卷;草两千纸,装为八十卷”。也就是说他搜集楷书、行书共70卷,草书共80卷,数量非常之多。
《兰亭集序》唐初就被搜集到皇宫中,到李世民当政时,他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朝夕相伴,睡觉、吃饭都带在身边,随时随地欣赏。
他还命书法家冯承素等人临摹《兰亭集序》数本,赐给皇太子和诸位皇子,以备欣赏、临摹之用。
李世民不仅酷爱、欣赏和把玩王羲之的书帖,他还潜心临摹,刻苦练习。为提高书法水平,他请了大书法家虞世南做自己的老师,虞世南的书法水平想必大家都清楚。虞世南死了以后,他又请大书法家褚遂良做侍书。褚遂良也不简单,既是大书法家又是王羲之的研究专家,当时民间搜集到的王羲之帖书,只有褚遂良能够判定真伪。
得到虞世南、褚遂良两位书法大家长期指导,李世民的书法水平大进,他书法得王羲之神韵程度,可以媲美任何一位书法大家。李世民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有贞观二十年的行书体《晋祠铭并序》,碑文共1203个字,书风飘洒,骨格雄奇,笔力遒劲,气象宏阔,曾被后人誉为仅次于《兰亭集序》的书法杰作。
李世民书法被评为“笔势惊绝”,他对自己的书法水平也很自信、自得,经常写书法作品赐给群臣。
贞观十八年二月,李世民召集三品以上官员赐宴于宣武门。宴后,李世民亲自操笔飞书,群臣借酒遮脸,哄抢他刚写完的书帖,甚至有人登上只有皇帝能坐的龙床去抢书帖,李世民并不以为杵,可见他对群臣痴迷于自己的书法是很得意的。
这就是李世民,爱好书法,同时也是书法理论家。最重要的是他嗜《兰亭集序》如命,李世民甚至觉得《兰亭集序》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今生今世都离不开它。
但人总归要死的,作为皇帝,生前自然可以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拥有《兰亭集序》,那死后呢?
李世民死后还想独享兰亭集序,于是就对太子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说:“吾千秋万岁后,与吾《兰亭》将去也”。意思是“等我死了,让《兰亭集序》陪着我一块去吧”。
等李世民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李治也酷爱书法,就想违背李世民的意愿,将《兰亭集序》据为己有。但褚遂良上书说:“《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于是《兰亭集序》就跟随李世民,永远地离开了世人的目光。单从此事看,褚遂良就是个罪人!
《兰亭集序》跟随李世民而去,其下落有两个可能:一是作为陪葬品埋藏于李世民的墓中;二是烧给了李世民,让他在阴间继续占有。
据说五代时曾有盗墓贼把李世民的墓打开,在墓中并未发现《兰亭集序》,若《兰亭集序》真不在李世民的墓中,那可能世人永远都无法再一睹它的面目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若国宝《兰亭集序》真在李世民墓中,且依然完好,它出土那天所造成的轰动简直不可想象!
斯人已逝,国宝成迷。朋友们,读了本文,对李世民和《兰亭集序》的关系肯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何感想?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