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12月7日(IPS)——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信仰首次在科学、技术、国家和慈善事业旁边设立了一个展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讨论利用精神功德保护地球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可能性。

印度最大的精神圣地阿杰默·谢里夫的代表赛义德·萨尔曼·奇什蒂向IPS介绍了展馆的基本原理:“当我们聚集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时,我们被提醒正义和同情作为变革指导原则的重要性——这是本次会议的首要主题——需要在不同文化中发现的普遍价值观中进行真正的变革。”

阿杰梅尔·谢里夫神庙是13世纪伊朗苏菲派圣人和哲学家莫伊努丁·奇什蒂的陵墓,他把印度作为自己最后的居所。各种信仰的人都崇拜他的神社,它经常被描述为印度多元化的象征。

COP28的信仰馆还将各国首脑、宗教领袖、科学家和活动人士聚集在一起,共同应对迫在眉睫的气候变化威胁。出席开幕式的政要中有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他与精神领袖、气候活动家和全球智库代表并肩站在一起。

信仰伙伴联盟和美国都支持这一倡议,联合主办机构包括阿联酋宽容与共处部、阿布扎比穆斯林长老委员会的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法官和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地球信仰项目主任伊亚德·阿布莫吉尔。

COP28的信仰馆旨在利用信仰团体和宗教机构的力量来应对气候危机。各种各样的领导人聚集在一起,探讨灵性在应对环境挑战方面的潜力。讨论不仅仅是关于政策和技术;相反,他们深入到正义、同情和自觉转变的深刻领域。

“唤醒意识”活动小组邀请了国际代表,如美国多元文化合作国际学院创始人兼院长奥黛丽·北川;澳大利亚“统一地球”执行董事本·鲍勒;埃塞俄比亚联合宗教倡议的Mussie Hailu大使;Gurudwara Gurunanak Darbar在迪拜的主席Surender Singh Kandhari;还有来自加纳的音乐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和平大使洛基·达乌尼。

Chishty说,信仰馆的领导们强调了对自然的三种态度的培养:阳光般的优雅,河流般的慷慨,大地般的好客。他们认为,这些态度可以作为个人融入日常生活的蓝图。通过这样做,他们认为这些原则可以在集体服务他人方面弥合分歧和分歧。

他说:“我们的圣人纳瓦兹(Khwaja Garib Nawaz)也被称为穷人的守护神,他的教诲启发了我们,呼吁在多样性中团结。这是对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的庆祝,敦促每个人超越国界和背景,追求共同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奇什蒂说。

他补充说,COP28的信仰馆不仅是对话的平台,也是制定可行动战略的平台。

“领导人认识到局势的紧迫性,并承诺将讨论转化为切实的倡议。精神智慧、科学知识和不同信仰群体的集体意志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希望和目标感。”

据他说,这次会议标志着对气候变化讨论的传统方式的背离。

它承认,解决环境危机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和政策变化;它需要意识和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克里斯蒂说:“信仰馆证明了一种认识,即当信仰与共同愿景相结合时,它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变革。”

据他介绍,在信仰馆的讨论结束后,与会者带着新的目标感和共同承诺,采取具体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信仰、科学和行动主义的融合为全球应对环境挑战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这一篇章是用团结、同情和对地球上所有生命相互联系的深切敬意的墨水写成的,”Chishty总结道。

IPS联合国局报告

?Inter Press Service(2024)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