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现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现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孩子有时候会说谎,这让人很头疼,怕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形成不良的品质。我也有被这个问题困扰,特意找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来读,还挺有感触的,分享给大家我的心得。

1、正确看待谎言。

说谎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诚实,但我们想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谎言。

想想我们小时候,自己也说过谎话吧,抄了别人的作业却说是自己做的,想买某样东西而编造一些理由,违心的夸赞老师,因为不敢指出老师哪里不好。

成年人的世界里谎话就更多了,比如同事买了一件不怎么好看的衣服,询问我们的意见时,我们大概率还是会说好看,因为买都买了,说不好看只会让她徒增烦恼。

见到一个长时间未谋面的老同学,我们会客套的说,你还是那么年轻有精神,实际上我们心里可能正在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所以,对于说谎这个现象,我们首先要做到不要那么着急,认识到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2、谎言的背后

谎言是一种普遍存在,而且说谎也并不全是负面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会分析谎言背后的心理原因,提高对谎言的感知能力与辨别能力。

那么对于孩子的说谎,我的感觉先不要着急,让我们试着去洞察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撒谎,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需求。

来源:https://www.hexox.com.cn/cshi/202502-188.html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没有人是愿意撒谎的。因为人说真话的时候,他只需要调动大脑的七个板块,撒谎的时候要调动十四个板块。所以说,你说这个谎啊,其实是一件比较费脑子的事儿。说一个谎要加上一千个谎言去圆它,人的大脑确实没有那么多资源去说谎的。

来源:https://www.hexox.com.cn/bkjj/202412-134.html

从孩子这个年龄说,撒谎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父母过度管束,就是管的太多太严,总是说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我们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要求。爸爸妈妈不答应,孩子又提另一个要求,爸爸妈妈还不答应,孩子就开始编一些理由,反正想办法让爸爸妈妈去答应他的想法。

(2)当下的利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没有成年人的思维或者是品德,规范做人的原则,他没有这些东西的。更多的孩子只是属于一种当下的利益。我当下想要干嘛,我想要吃这个东西,我想要买这个玩具,我想开心,我不想学习,我就想玩游戏。

(3)逃避惩罚。做错了事,我可不想受到惩罚呀,算了吧,我还是撒个谎过去吧。理解了孩子背后的心理动机,消除他的顾虑,当我们的孩子没有了这种撒谎的需要了,他就自然而然的不撒谎了。

(4)孩子身边的人说话随意。关注一下孩子周边成长的这些人,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没有说话很随意的时候啊。比如说,我们跟孩子说,宝贝儿啊,下礼拜带你去公园看长颈鹿。我们可能这么一说,但是到了下个礼拜没时间了,或者把这事儿忘了工作出差了,那孩子就会感觉大人们说话很随意呀,根本没有把这个当回事儿,也是敷衍了事。所以更多的我们要看一看自己对孩子的影响,要小孩子不撒谎,我们做父母的就应当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注意自己生活的表率。来源:https://hexox.com.cn/xwzx/202412-13.html

(5)父母陪伴太少,缺乏安全感。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或者直接丢给爷爷奶奶带,心理学上说,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因为在小的时候他会感觉到爸爸妈妈的遗弃或者是觉得自己不够可爱,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才把我经常放在爷爷奶奶家,不愿意和我在一起。这样的孩子特别缺爱,缺乏父母对他的爱。所以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原因,缺爱的状态下,那他可能撒谎更多的来源于想去讨好爸爸妈妈。妈妈问我这个到底是怎么回答呢,我怎么回答才会让他们高兴呢,他们高兴了就会更加喜欢我。

3、如何做?

分析了几种孩子说谎的心理原因,那么孩子说谎怎么办呢?

来源:https://www.hexox.com.cn/bkjj/202412-29.html

首先需要要得到我们家长的理解和接纳,然后考虑怎么去引导,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一些能力。

孩子出现说谎等现象时,我们心里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陪伴也不够,要先理解,慢慢的来做慢慢地陪来源:https://www.hexox.com.cn/cshi/202412-71.html。让孩子可以参与到我们家庭当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爱说谎。因为每一句谎言的背后都有让一个孩子说谎的理由和原因。每个说谎的孩子都有一个值得我们父母去关心和关注的内心。父母要帮助我们的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让孩子不再依赖说谎,还是依赖于自己的父母。相信父母是无条件接纳他的全部,爱他的。

作为父母了解孩子信任孩子特别重要,观其心才能知其行,多和孩子在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当我们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时候,教育和沟通起来就会更加的便捷。

儿童的说谎要如何看待?

1.成人要以身作则

  学龄前的儿童,模仿能力特别强,幼儿的许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由模仿他人的言行而习得的,观察他人作出行为选择时所获得的榜样行为、行为情境以及行为结果的知识,能使幼儿获得替代性强化,影响其自身的行为选择。然而,现实中有些家长常常有意无意地“指示”幼儿说谎,如“来电话时说我不在”“邻居来借东西说没有”,这无异于训练幼儿有意说谎,成人所表现出的这种不诚实行为对幼儿进行了负诱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类似成人的说谎行为模式,并在幼儿的心里埋下了说谎的种子,随时可能生根、发芽。所以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首先不能说谎,更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错误的引导孩子。总之,家长、教师一定要做到诚实、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幼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2.坦然面对孩子撒谎

德国教育家克雷奇默认为,说谎是由于幼儿对成人尤其是父母的不信任,如果父母能采用理解的方式对待幼儿的说谎,便可避免幼儿出现最初的有意说谎。成人首先要信任幼儿,并向其说明“做错事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改正”,让幼儿感到改正了说谎的缺点依然能得到成人的信任。另一方面,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大胆说真话的气氛和环境。幼儿由于说谎而担心受到斥责,不想辜负父母对其的期望,如果父母不顾一切地“逼”其坦白,结果只能让其“自圆其说”,有意说谎。那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幼儿说谎的做法,只能加重幼儿有意说谎的动机,强化其有意说谎的行为来源:https://www.hexox.com.cn/cshi/202412-22.html。家长在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以后,一定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懂得撒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问题,谁都不喜欢撒谎的孩子。

3.适当的鼓励

  当孩子做了错事,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实话。当孩子真的说了实话后,要就事论事,首先要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他的错误。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说出了所犯的错误而狠狠惩罚他,致使他以后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再报告实情来源:https://www.hexox.com.cn/zhishi/202412-139.html。对于这种类型的说谎,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不分原因的责备和体罚孩子,该懂得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希望他做错事,但爸爸妈妈更不希望他撒谎。然后,给孩子承认错误的机会:理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孩子的错误结果,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总之,对于惧罚型撒谎的孩子,父母要调节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式,给孩子改正的机会,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不要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4、侧面引导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故事和故事中的任务特别感兴趣,所以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说谎是错误的,并且可以把孩子说谎的事情编到故事里,暗示说谎是坏习惯,这种委婉的引导会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 同时成人也可以利用一些传统的童话故事如:《狼来了》《长鼻子》等有代表性的故事来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去理解说谎后所带来的危害等等,这样幼儿会自发主动的改掉说谎的坏习惯。

5.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想像

当孩子想像与现实分不开的时候,家长只需要用正确的语言给孩子表达一遍,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的用语言表达。对于孩子充满幻想的“谎言”,也不必要大惊小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自然就会消失来源:https://www.xn--gnro6f3ybz9cf40b52n92d1s3et5a.cn/zhishi/202412-39.html。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父母应该满足孩子想象力方面的表现欲。鼓励孩子自编一些故事,或者经常与孩子玩假扮游戏。如:可以将家里的一些玩具作为道具,可以把一些童话故事续编等,使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地释放,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这会损伤孩子的创造与想像意识,或者对孩子的表现听之任之,会使孩子习惯性地将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导致孩子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隐患。总之,幻想型撒谎往往没有什么目的性,有时是很即兴、很随意的,对于这类孩子应注意启发与引导,用时间和耐心帮助幼儿慢慢分清现实和想像。

6、重视幼儿的第一次“说谎””

抓住幼儿说谎时的矛盾心理。幼儿说谎的实质是幼儿出于恐惧心理所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的措施。幼儿第一次说谎时内心其实很矛盾,想认错但又害怕失去信任,缺乏认错的勇气。此时,成人应消除幼儿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抓住幼儿第一次说谎时的矛盾心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成人千万不要轻易定位“说谎”。5岁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期,武断的言语和行为等处理方式很容易导致幼儿的心理创伤,因此不能轻易将幼儿的某些不诚实的行为或不真实的陈述定位为“说谎”,不要贸然作出判断,否则会给幼儿带来道德上的压力。这时成人要给予幼儿“爱”的抚慰,缓解心理压力。幼儿有过失时最怕失去爱,所以矫正幼儿的有意说谎行为,成人首先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其犯错,并通过一些动作向幼儿传递”爱”的信息与暗示,以缓解幼儿的情绪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7、引导良好社交,强化诚实行为

幼儿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同伴,“同伴的交往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影响,出现更多的分享,友好的说话,会促进幼儿的社交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因此,成人要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诚实守信的幼儿,成人要及时表扬和鼓励,给其他幼儿以正向影响。

除了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往外,还可以让幼儿多与品行正直、优秀的成人打交道,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明白对与错、好与坏的道德判断标准,强化幼儿诚实的良好行为。

总之,成人要直面孩子的说谎行为,根据原因,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和纠正,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说谎行为,也不要夸大其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家长、老师一定要学会对症下药,耐心、细心的教育幼儿,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来源:https://www.hexox.com.cn/xwzx/202412-23.html

(1)说谎有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之分。学前儿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而造成了说谎,这属于无意说谎。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意说谎会逐渐减少来源:https://www.hexox.com.cn/zhishi/202412-86.html

(2)有些儿童,由于种种原因,经常故意编造谎言,这就是有意说谎。例如,幼儿做了错事,怕受到惩罚,于是编造谎言,以掩盖自己的过失,这时,说谎成了幼儿免遭惩罚的自卫手段。

(3)幼儿由于自卑、想对别人进行报复,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时也会说谎。这有可能构成严重的品行问题,才是成人要关注并解决的说谎。

关于“如何对待孩子说谎的现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