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某村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某村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甘洛县坪坝乡巴洛村农田水利建设工程。

(二)项目地点:坪坝乡巴洛村2.3组果园及中药材种植基地。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巴洛村300亩李子、50亩大樱桃、80亩红富士苹果、30亩红赛果、250亩花椒和120亩中药材的灌溉、机耕便道等问题,集中打造巴洛村果园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提升果园及中药材产品质量和数量,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带动老百姓发展水果和中药材产业,最终实现巴洛村乃至坪坝乡水果和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5立方水塔2个,100立方蓄水池3个,可灌溉830亩果园及中药材的喷灌设施设备1套、作业便道2千米。本项目总投资需56万元。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村委会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程序和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已批准的项目计划、设计、工程建设进度等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建立专帐进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公示,接受相关部门及村民的监督管理,切实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政治效益。

二、巴洛村基本情况

(一)巴洛村概况

坪坝乡巴洛村位于甘洛县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80公里,海拔1950米,是一个典型的高山农林牧业村。巴洛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5℃,生长期年平均200天,无霜期年平均195天,最长226天,最短165天。0℃以上持续期286天(一般为2月20日~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885毫米。

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90户350人(实有居住人口65户,205人),其中贫困户60户,185人。现有耕地2100亩,林地3600亩。农作物以玉米、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李子、花椒、苹果、大樱桃及中药材为主。畜牧以猪、牛、羊、鸡为主。2017年末牛存栏50头,出栏12头;

猪存栏160头,出栏156头;

羊存栏850头,出栏218头;

鸡3200只,出栏2100只。2013年建有覆盖全村的水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甘洛县富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300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8年预计脱贫人口52人,2019年退出贫困村,摘掉贫困村帽子。

(二)巴洛致贫原因

巴洛村地处边远山区,交通通讯设施滞后。村上大多数村民都是最近几年从附近自然条件更差的村搬迁过来的贫困户,物质基础薄弱,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土地贫瘠、无支柱产业或是产业缺乏技术支撑没有发展起来、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老百姓发展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是抑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从具体情况来看,婚丧嫁娶费用、因病透支家庭开支欠下外债等是导致老百姓返贫的重要原因。没有致富产业,年轻劳动基本外出务工,到相对发达地区安家落户,剩余的就基本是3869人员。

三、项目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巴洛村水果、中药材发展现状:巴洛村现有各类果树710亩,其中可采摘集中的果园有480亩,果树品种均为新品种,现市场行情较好。

2.巴洛村水果、中药材发展优势:巴洛属高山地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照比较充足。巴洛村远离污染,具有阳光、空气、土地、水源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检测,巴洛水果、中药材品质已达国家有机标准,目前销售供不应求。

3.巴洛村水果、中药材产业发展瓶颈:一是果农不懂果树的经营管理,仅凭经验,管理粗放,产量极低;

二是欠缺少果树的修剪技术,村上仅有几个人懂得果树修剪技术,但也仅凭自身摸索;

三是老百姓没从水果中尝到甜头,积极性不高;

四是水果、中药材种植不成规模,形不成产业,创不了品牌;

五是巴洛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果树处于半干渴状况,需引水喷灌。

4.巴洛村水果、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村请了富瑞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每季度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种植户对果树进行修剪,提供技术服务、产业指导、品牌包装、产品销售。一方面从现有可采摘水果、中药材的710亩做起,本着做有机产品走中高端产品路线的理念,切实实行规范化管理,从提高产量、提提高收入、建设标准化果园做起,打造坪坝乡水果、中药材产业的标杆,用效益说话,引领老百姓自发种植,带动贫困户脱贫。另一方面初步选定脆红李、五月脆、汶川大苦李、当归四种适合高海拔种植的产品,用最经济、最见效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实现规模化种植。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巴洛村2019年脱贫时间在即,产业发展时不我待。巴洛村老百姓具有种水果、药材、养鸡的习惯。巴洛村有种植水果、中药材的历史,说明了水果药材在巴洛村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巴洛村土质松软、肥厚,无重金属,可达有机标准。水源优质,清澈透明,且远离污染源。产品因海拔高、气候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产品口感和糖分较高。从环境与品质检测结果证明了巴洛村具备了发展有机水果、中药材的先决条件。仅在目前相对落后的水果、中药材管理技术的支撑下,巴洛村每年水果、中药材均无存货,也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巴洛村的水果、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和发展空间。

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提升巴洛村水果、中药材示范园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带动效益,是有效缩短水果、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巴洛村未实施过农田水利建设,果园区地理位置集偏高,没有水库、没有蓄水池,纯属“靠天吃饭”,农业用水十分困难,灌溉问题一直是抑制巴洛村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喷灌节水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中。这项灌溉技术宜在经济作物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具备节水、节能、易管理等优点,既能满足作物根部对水分的需求,又能调节田间温度和湿度,特别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灌溉。喷灌有利于提高水果、中药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园区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植条件,扩大种植规模,可以增加种植面积420亩,全村达到种植果树778亩,其中:苹果38亩,李子310亩、 樱桃50亩;

增加经济林青花椒、红花椒380亩、中药材472亩。盛果后,水果按产地批发价最低7元/公斤计算,种植水果亩产值达5000元,总产值可以达到389万元。花椒按亩产350斤,单价30元/公斤计算,产值可以达到252万元,中药材亩产2000斤,单价5元/公斤计算,产值可以达到236万元,水果和经济林年及中药材销售收入预计可以达到877万元,人均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2500元,年均增收预计达15000元。实现规模效应后可以提交村集体提留,强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增加农户收入,特别是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推进脱贫减困,以产业支撑防止脱贫户返贫;

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后可以留下部分青壮劳力,减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让社会更加和谐,对建设美丽和谐新农村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什么药适合南阳种

种植药材国家并不会给予补贴,但各个省市的政府对这方面的种植项目会有扶持补贴政策,各地的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接下来介绍一下几个省份的具体补贴标准。河南省:针对的扶持对象为注册时间在2年以上的农民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或国有林场,且已有两年以上的林下种植经验。

种植基地规模不少于300亩,农户数不少于30户。补助的资金标准为每个项目的额度不得超过20万元。广西省:针对的扶持对象是从事林下种植经济项目的家庭林场、农民合作社、林场企业、龙头企业等。对于已经建好的种植基地,申请的补助资金不得超过核定的合理投入金额的40%,高不超过80万元;对于新建的项目,申请的补助资金不得超过核定或实际投入金额的40%,高不超过50万元。

中央财政对林下种植中药材补助试点资金3.8亿元,在各个地方,对林下种植药材的补贴标准都不一样,基本是在100-500元/亩之间。下面以甘肃、河南、安徽、广西为例来说明一下:

1、甘肃省对于林下种植药材补贴的标准

扶持对象: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示范主体和农户(农户实施项目须以乡镇或村申报)。

扶持范围: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发展。

补贴标准:每个项目申报省级财政资金不超过30万。

2、河南省对于林下种植药材补贴的标准

扶持对象:注册2年以上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国有林场,且从事林下中药材及其他种植业2年以上。林下种植基地规模不少于300亩,带动农户数不少于30户。

补助资金:每个项目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额度不超过20万元。

3、安徽省对于林下种植药材补贴的标准

扶持对象:注册2年以上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国有林场,且从事林下中药材及其他种植业2年以上。林下种植基地规模不少于300亩,带动农户数不少于30户。

补助资金:每个项目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额度不超过20万元。

4、广西省对于林下种植药材补贴的标准

扶持对象:从事林下经济的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企业、良种繁育场(站)、相关科研单位。

补助标准:先建后补。项目,不超过核定的合理投入金额的40%,总额最高不超过80万元。

新建项目:不超过核定的合理投入金额或实际投入金额的30%,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法律依据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第五条

建立中央、地方、社会多方投入建设机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家投资渠道和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努力争取拓宽投资来源,吸引金融、社会等资本参与建设,为规划实施提供基础保障。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信息监测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可追溯体系等建设。加大对标准化基地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中药企业自建基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或与地方政府联建基地等有稳定销路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南阳中药材十大种植基地

一.辛荑花种植基地:

以我市南召县为主体,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开展辛荑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力争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辛荑花基地面积由现在的9万亩、11万亩,产量由现在的42万公斤分别达到70万公斤、85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840万元分别达到1400万元、1700万元,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由现在的70%分别达到75%、80%。计划在南召县小店、云阳、皇后三个乡镇建立辛荑花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区1.5万亩,争取纳入国家中草药开发重点基地。利用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的机会,以河南省中药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组织开展国家级项目子项辛荑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申报研究,着重以辛荑花良种选育技术,辛荑规范化栽培技术,辛荑外观性状、内在成份分析,辛荑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优化辛荑品种结构,提高品种产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加快科技长入辛荑产业的步伐,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优质辛荑商品生产基地出口创汇基地。

二.山茱萸种植基地:

西峡现有山茱萸面积22万亩,重点分布在太平镇乡、二郎坪乡、双龙镇、军马河乡、米坪镇、石界河乡、桑坪镇、陈阳坪乡、寨根乡等9个山区乡镇。年产量保持在1600吨左右。历史以来,西峡产山茱萸以其皮大、色红、肉厚、地道、有效成份含量高而驰名中外,名扬四海。1999年、2001年曾先后两次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山茱萸还被国家质监总局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西峡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名特优经济林-一山茱萸之乡。今年,西峡县山茱萸GAP基地建设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现场验收。目前,山茱萸正处于采收加工阶段,药农和商客多持观望态度。市稳,但购销不畅,每公斤收购价在35元/左右。西峡县正申报无公害山茱萸产地认证。

三.桔梗种植基地:

以桐柏县为主体,建立桔梗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力争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桔梗基地面积由现在的0.5万亩分别达到3万亩、5万亩,产量由现在的130万公斤分别达到780万公斤、1300万公斤,年产量由现在的1300万元分别达到7800万元、1.3亿元,把我市建设成国家级优质桔梗商品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以桐柏月河镇、大河镇、朱庄乡、城郊乡、平氏镇、固县镇等为中心地区,相对集中连片建设5万亩桔梗生产基地,其中每个乡镇都要按GAP标准建设3000亩以上的规范化示范基地,重点乡镇每个村建立300亩高效示范区,从而带动桔梗种植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力争把桔梗基地纳入国家中草药开发重点基地。加强科研开发力度,组织开展国家级项目子项桐柏桔梗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开发,争取获得国家科技开发资金支持,围绕桔梗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对桐桔梗种植资源保护和提纯复壮研究,桔梗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等。

四.栀子种植基地:

以唐河为主体,建立我市的栀子种植基地。争取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栀子基地面积由现在的1.8万亩达到4.2万亩、6万亩,产量由现在的90万公斤分别达到380万公斤、600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900万元分别达到3800万元、6000万元。以唐河的马振扶、祁仪等山区乡镇为中心地区,全面开展栀子品种选育研究,推广优良品种,普及科学栽培技术;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以栀子为原料的栀子**素提取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2003年在基地建成一条年产量9吨的色素提取生产线,并开发生产栀子饮料和保健品等。

五.麦冬种植基地:

 麦冬,别名寸冬、麦门冬和沿阶草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以肉质根入药,是一味名贵传统中药材,为养阴生津之要药,泽枯润燥乏上品。自东汉以来为历代医药肘后之物。麦冬古为野生,今以家种为主,栽培品原产于浙江慈溪、四川绵阳地区。

邓州市位于南阳盆地西南侧,属于亚热带北缘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9天,日照2007.2小时,全市有耕地面积240万亩,市内有湍河、赵河、严陵河、刁河等河流穿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沿河的沙质壤土尤其适应麦冬生长。因此,邓州市从1963年开始引种,所产麦冬产量高,而且肥大质柔,色泽黄白,气味香甜,药用成份含量高,疗效确切。到80年代已形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并有出口。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全国药材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位置,被誉为邓麦冬。2002年,南阳市确定邓州市为麦冬生产基地县。

邓州麦冬生产从1964年引种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年前为初试阶段,只是一般的种植。1979年前麦冬市场价格较为合理,每公斤4.2元,全县麦冬种植面积也由3亩迅速发展到3800亩,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左右;1979年后,由于全国麦冬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单价降到每公斤2元左右,全县种植面积随之压缩到200多亩。l981年后为第二阶段。自1981年,麦冬市场再次出现紧缺,单价猛升到1985年的每公斤10元左右,当年种植面积猛增至10390亩,结果市场又出现温饱和状态,1986年单价猛跌到每公斤1.2-1.4元,种植面积随之最低降到300亩。近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本地名优药材生产,加上2003年麦冬价格暴涨至每公斤24-26元,全市麦冬种植面积又扩大到2000亩左右,平均亩产量也达到了350公斤,高的可达400公斤。 

六.杜仲规范化种植基地:

以镇平、内乡为主体,建立杜仲规范化种植基地。计划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杜仲基地面积由现在的5万亩分别达到20万亩、30万亩,产量由现在的25万公斤分别达到100万公斤、200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500万元分别达到2000万元、4000万元。以镇平寺山、高丘、二龙等乡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杜仲生产,建立高效示范园区,开展杜仲种植技术研究和技术人员培训,推广华仲l-5号等杜仲优良新品种区域化、规范化种植,提高杜仲品质和产量,取得规模效益。

七.半夏种植基地:

以唐河县为主体,建立唐半夏生产基地。计划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半夏基地面积由现在的500亩分别达到3000亩、5000亩,产量由现在的5万公斤分别达到以30万公斤、50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75万元分别达到600万元、1000万元。以唐河源潭乡马沟村为扶植重点,加强唐半夏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和规范化种植等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

八.天麻种植基地:

西峡县现有天麻800万穴,重点分布于西坪镇、重阳乡、丁河镇、五里桥乡、双龙镇、二郎坪乡、太平镇乡、军马河乡、米坪镇、石界河乡、桑坪镇、陈阳乡、寨根乡等13个乡镇。年产量保持在1200万公斤左右。西峡产天麻经国家农业部长春参茸检测中心检验,天麻素含量超法定质量标准5倍多。目前,西峡县正申报无公害天麻产地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西峡县天麻市价在每公斤40元左右。

九.黄姜种植基地

内乡县目前黄姜种植面积12万亩,分布在15个乡镇(城关镇除外),280个行政村,均为一年生,2003年平均亩产1210斤/亩,总产72600吨。

内乡黄姜90%以上选择珊瑚状盾叶薯蓣,属于高含量、高熔点、高产量的优质品种。按地力的好、中、差分别为每亩0.8、0.7、-0.6万株;起垄、搭架、配方施肥,很少与其它作物间作。

目前种用一年生黄姜价格0.8-1.0元/千克,且成交量很少。主要原因是受皂素价格下跌影响,市场饱和,外界种用黄姜需求量锐减,群众不愿出售,等待观望,盼价回升。

为加强内乡县黄姜生产基地的建设,控制规模,优化布局,稳步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黄姜皂素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为根本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和对企业扶持力度,强化全程服务,全力推动黄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内乡县下一步将生点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

1.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变一年生黄姜为二年生的商品姜。

2.把提高黄姜皂素含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广专用配方肥、叶面微肥、搭架等项高含种植技术,全力提高皂素含量及商品姜的竞争力。

3.逐步筛选建立特色种植区域:通过监测对比,选择皂素含量高的优势种植区域,进行重点扶持,其它区域限制种植。

4.扩大招商引资,培植龙头企业,在拉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网络,以抵御市场风险。

5.逐步建立黄姜GAP生产基地,提高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营造产业竞争环境。

十.丹参种植基地:

方城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隅,地处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南阳盆地和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为南北气团进出南阳盆地的走廊,俗称“五界一口”。全县总人口100万,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150万亩。境内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221无,日照2147.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据调查,全县共有中草药380余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裕丹参以其品质上乘、疗效显著等优点,成为这座天然药库中的一支奇葩。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验,裕丹参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标准,丹参酮IIA含量在0.60%以上,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1991年荣获张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003年9月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研究的《无公害仿野生裕丹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荣获南阳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据史料记载,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因方城古称裕州,故名裕丹参,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据《名医别录》记载:丹参生桐柏山川谷,此桐柏山乃淮水发源之山。方城位于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交界处,是淮河支流的发源地。早在明清时期裕丹参就远销广州、上海、武汉及东南亚国家,在民间流传着“丹参工、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之留洋”的歌谣佳誉。

为把裕丹参这一事业做大做强,2001年方城县把以裕丹参为主的中草药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决定对12个山区乡镇实行封山育参,保护野生资源,严格按照中药材GAP标准和《裕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种苗基地500亩,种植裕丹参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使裕丹参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方城县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把裕丹参的深加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华丰中药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中、低档裕丹参保健茶和生命抗氧化剂等系列降脂降压保健产品。

关于“某村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www.aczc88.com/sh/202501-2613.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zsbk/202501-1880.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kp/202501-2754.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bkdq/202501-1824.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bkdq/202501-1787.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kp/202501-2612.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bkdq/202501-2675.html 来源:https://longhuajy.com/lhbk/202501-2232.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tt/202501-2085.html 来源:https://www.aczc88.com/tt/202501-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