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比赛主题 医学科普类文章范文

9月17日,中国康复医学会2023全国科普日康复科普联合行动于世界级生态岛上海崇明正式拉开帷幕,大会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承办,以“康复赋能 科普惠民”为主题,线上线下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康复医学科普体验。第五届上海崇明健康康复大会同期举行。开幕式同期举办科技部重点项目老年主动健康智能照护平台应用示范基地——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揭牌仪式,旨在广泛推动主动健康与康养融合、科技养老理念的落地崇明。

今年是第二十个全国科普日,为充分发挥科普日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国康复医学会聚焦创新发展,坚持联合联动,践行科普为民,汇聚各分支机构、地方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多方科普资源和社会力量,精心举办康复科普主场活动、线上云科普大讲堂、线下科技志愿服务等系列行动,推动实现学会全国科普日活动数量、规模、质量、效益大丰收,着力打造具有康复医学特色的科普盛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彭明强回顾了学会近年来在整合科普资源、组织科普活动、提升科普服务能级等方面的成效,并针对全面推进学会康复科普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一是强化价值引领,履行使命职能;二是健全机制模式,夯实康复科普发展基础;三是创新内容形式,提升康复科普工作能力;四是坚持服务社会,聚力康复惠民活动。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虞涛表示,市卫健委聚焦健康上海建设,打造医疗机构健康科普主阵地,建强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主力军,鼓励更多医务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区域特色的科普活动,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共同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行动助力。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表示,学校和附属医院将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推动科普资源开放共享及社会科技资源科普化,以“科普+”理念赋能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康复医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表示,大会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又一次创新实践。推进科普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和机制创新需要凝聚各方智慧,探索实现共赢的路径和桥梁。

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长、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恩喜宣读本年度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已达138家,涵盖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通过此项科普创新品牌,有效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立体康复科普网络,让康复科普知识“接地气、聚人气”,深入人心,提升百姓健康素养。

为进一步提升崇明区口腔疾病防治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岛内医务人员口腔康复与科普水平,引导民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提升口腔健康素养,在中国康复医学会技术力量支持下,新华——崇明医联体社区口腔科普能力提升培训于本次全国科普日正式启动实施。

大会同期为第五届康复科普创新作品大赛科普图文与短视频作品、首届口腔疾病预防与康复科普图文作品获奖个人代表进行表彰。勉励获奖个人和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向公众播撒康复医学的种子,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创作、人人传播的浓厚科普氛围,构建“开源、众创、传播、共享”的科普创作传播格局。

大咖论坛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书记唐国瑶,我国儿童康复领航人、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晓捷、主任委员唐久来、候任主任委员姜志梅、副主任委员庞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康复研究院院长单春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党委书记翟华,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毅,中国康复医学会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仁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陈文华等国内知名健康管理、口腔疾病预防、儿童康复、脑科学、科普创作领域专家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健康科普经验、融汇康复发展思路,积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用科普的语言分享康复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康复服务高效提质,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了86场云上科普大讲堂、线下科普活动近百场,累计超250所医疗机构和高等院校400余位医生、治疗师、护士、高校教师、医工交叉研究人员组成强大的科普讲师团,让大众足不出户便可“云”享24小时不落幕的康复健康知识课堂,线上线下受众人数已逾500万人次,科学知识传播影响广泛。

“感谢学会将本次专项科普活动走进崇明,探索科技,燃梦未来,展示多维度科普成果,让康复知识广为知晓,深入人心,让崇明百姓充分感受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康复带给生活的变化”,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副院长杜青说。

中国康复医学会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日活动号召,并以此为契机,每年举办多样化系列科普活动,彰显学会科普品牌力、影响力,树立典范,增加优质健康科普知识供给,积极构建覆盖广泛的康复科普服务网络,推动康复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康复科技需求和科普需求,打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为实现全民健康素养的“升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赵立荣

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