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人类发展走到尽头也飞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类发展走到尽头也飞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里的“母星”当然不是地球,也不是“太阳”,而是整个浩瀚的“太阳系”。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115.html

确定这个问题后,我们再来看看:

人类发展到尽头,飞出太阳系的概率有多大?

答案是100%。

(条件是,有几个人飞到最近的某颗 系外 行星上,这种情况也算,而不是整个人类集体迁出)

太阳系当然很大很大,但人类的尽头也很长很长。

先说第一点:怎样才能飞到距离地球最近的某颗行星上?

比邻星b是一颗行星,位于南门二恒星系统。根据观测,发现其与母星的距离恰当,位于宜居带内。

系外行星比邻星b想象图,作者:ESO/M. Kornmesser

这颗行星距离我们4.224光年,这个距离相当于是:

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70000倍。

显然,以现在的化学推进技术,人类最多最多也就能载人到达木星或土星什么的。

但由于提问说的“人类发展的尽头”,那么遥远的未来,我们使用的,种种先进的推进技术中,恐怕核聚变发动机都只能算是最土的那一种。

2011年3月9日,旅行者1号的速度为17.062公里/秒,这个速度下每年飞过3.599个AU(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旅行者1号在这样的速度下得花上73600年的时间,才能飞出地球到半人马座比邻星的距离。(数据来自wiki“旅行者1号”的相关数据)

假设,核聚变发动机可让飞船的速度在旅行者1号的基础上提高100倍。那么,飞到最近系外行星的时间就是736年。

也许还能提高得更多,比如300倍,那么到达系外行星的时间就是245年。

考虑到刹车等因素,就算300年左右。

300年你以为很长,但在星际航行中,这属于最短最短的那一种。

作者:Antonio Justamante Jacobs

现在,我们就以“核聚变发动机”技术极其普及和成熟的条件下展开说。

推进技术解决后,人类到达系外行星比邻星b有多种可能的方式。

一、发展人体冬眠技术

当移民飞船飞出太阳系后,集体冬眠,只留下一个AI机器人值班。

二、人体胚胎的方式

几男几女带着5000个人类胚胎,还有几个AI机器人上路,300年前行的漫漫路上,不断有人逝去,但由于有新的胚胎孵化成人,所以,飞船上一直有人。

三、人工自然繁殖的方式

在冬眠技术未成熟之前,就是数男数女上路,一路上进行生殖,大伙儿“一家亲”。

…………

相对来说,第二种方式最靠谱,因为人体冬眠技术不知道最终能不能发展出来。

有人会反驳: 照你这么说,那核聚变发动机能不能发展出来也是一回事。

这里有本质的不同,因为人类已经利用上了核聚变,比如氢弹。现在也正在花着数十亿美元对聚变电站进行研究,比如ITER。但人体冬眠,现在未见成功的例子。

第三种方式的风险是,未来的系外行星,由于近亲繁殖等问题,人种上没有地球上的优越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zhishi/202412-49.html

如上,根据目前(2018年)的技术推测,人类终究能搞出核聚变发动机,并能在300年的时间里到达最近的系外行星上。

所以:

人类发展到尽头,飞出太阳系的概率几乎是100%。

因为,这里的“人类的尽头”,可以是20亿年后。

你说不对!可能1亿年后人类就是尽头了!!

好吧,那你说,在未来的1亿年里,人类搞不出核聚变发动机

别忘了,我们研究核聚变发电站已经很多年了。

建造中的ITER。

人类发展走到尽头也飞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110.html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强调一下,喜欢科学的朋友,在讨论问题的时候, 必须要用数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 !就是我们的有严谨的标准,才能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判断,否则任何结论虽然不能说荒谬的,但肯定是不科学的。

现在我们开看看题主的问题:人类发展走到尽头也飞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把题目中几个概念必须明确,确定统一的标准,然后再来做出答案。

第一 个 概念:母星,题主的母星概念是指地球,还是太阳系?银河系?还是现在我们所在的整个宇宙。

第二个概念:飞出去的定义为何?是离开“母星”一厘米呢?还是一万米?一光年?还是脱离“母星”的引力?

第三个概念:人类,是指人类中有一个离开就算呢,还是整体人类一起离开?

因为题主在题目中没有明确,那我就根据不同的定义分别来回答一下:

1、母星指地球,人类指只要一个人离开就算,飞出去指离开地球一厘米。那我双脚离地条一下,就可以算飞出去,然后一秒以后我又回来了;当然如果算上做飞机、热气球之类,我飞出去地球可以更长时间。同时也代表人类飞出去,所以在这种定义下,人类不用等到发展尽头,现在完全可以做到:“人类 飞出母星 ”。

2、母星指太阳系(银河系),人类指只要一个人离开就算,飞出去指离开地球一厘米。这个我在回答《人类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吗?》中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在赘述,但是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答案,人类肯定可以在飞出太阳系、银河系,而且不管是一万米,还是一光年,随着人类的发展一定可以实现。

3、母星指整个人类生存的宇宙,人类指只要一个人离开就算,飞出去指离开地球一厘米。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所以人类要离开宇宙才算人类飞出母星,那我的答案是:人类在发展尽头也不可能飞出母星。虽然现在有很多科学假说存在平行宇宙,但那毕竟是假说。

4、母星指地球,人类指只要一个人离开就算,但是必须飞出地球的引力影响范围。这种情况其实等效于第三种情况,因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的引力在整个宇宙范围内都会产生影响,所以答案也同上。

5、母星指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人类指全部人类离开才算,这种情况下,只有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毁灭或者不宜生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而以现在人类科学的认识,太阳系毁灭至少还有50亿年以上,在那时,人类肯定有能力全部移民或者建立太空城市,也就是题主说的飞出地球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人类(个人或者全部)肯定可以离开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一定距离,但是无法脱离他们引力影响范围,也无法离开整个宇宙。

这么长的时间,人类还未发现外星文明,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我们可以观测的宇宙空间真的是很窄很窄的,虽然我们会经常看到新闻说,我们发现了距离我们几十或几百光年外的行星或是恒星系,但是对于那里的实际情况,一切都只是模拟结果或是猜测,我们无法确定上面是否存在生命。

宇宙有多大呢?宇宙直径大约在920-930亿光年,甚至更大!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11.html

我们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在其一个旋臂上,太阳全力的发出那一点点微弱的光芒。 所以说,我们仅仅用了几十年而已,找不到外星文明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宇宙真的太大了,谁知道外星人藏在哪里? 况且现在的人类还无法飞出太阳系,外星人难道就比我们先进吗?我看不一定,即使它们比我们先进,好吧,它们可以飞出它们自己的星系,那又如何呢?

科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存在2万亿个星系, 当然这是推测的数据,因为我们目前可以观测到的星系在1000亿个左右。 这里所说的星系可不是咱们太阳系哦,说的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星系。

我们太阳系才多大一点儿,银河系中含有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 难道这么多类似太阳系的小小星系里面,真的没有另一个“地球”吗? 如果有,那就说明生命遍布宇宙空间!

人类会飞不出自己所属的太阳系或者是银河系吗? 在我看来,人类飞出太阳系难度不大,但飞出银河系就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了,需要提升人类的 科技 水平,不仅要造出飞得更快的宇宙飞船,还要学会如何利用宇宙法则。

我认为,只有那些懂得运用宇宙法则的文明才称得上是文明,不然,文明将永远处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出不去!

人类发展走到尽头也飞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按正常发展来看,未来100-300年内地球文明必定走出太阳系,即使无法跨越银河系,但去到离太阳最近的半人马座南门三星系或者巴纳德星系,是一件大概率的事件!

比邻星有一颗宜居行星,因此这个目的地的对于地球的吸引力极大。

当然地球文明的发展也并非一番风顺,人类 历史 上也有过不少灭绝性的大事件发生 ,比如中世纪的黑死病、十字军东征、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当然也不能说天灾或者人祸一无是处,当然在某一些角度上看也许是文明发展史上的必经之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科技 的发展。未来如果发生战争的话越来越趋向于毁天灭地,因为武器越来越先进,我们只有祈祷不要让如此事件发生。

另外来自与天际的威胁-小行星也不可小觑 ,对于现代文明,小行星的威胁尽管能在某些程度上减轻一些威胁,但并不能完全解除威胁,因此对于未来 科技 的走向,宇航 科技 要优先发展,因为在地球上的事件有主导权,但来自于宇宙的威胁我们只有被动接受,只有当威胁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好了应对措施才是王道。

来自宇宙的威胁我们现在尚无法有效应对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人类 社会 与 科技 将趋向于大一统,毕竟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挤挤也就过了,只有一条心殖民星际才是未来的发展之路,永远呆在地球上是没有出息的。

现在最先进的空间发动机是离子或者霍尔电推进,但要跨出太阳系还是有一些难度,因为即使加速到300KM/S(光速的0.1%),达到比邻星仍然需要4220年,这是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另一种尚未实现但呼之欲出的技术是核聚变发动机,理论上可以加速到1%-10%的光速,那么未来也许能在40-100年到达比邻星,这个时间尽管漫长,但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讲仍然可以接受的。

再比较久远的未来,这种曲速驱动的飞行器也是比较可期的,当然这样的技术就不用年来记时了,也许就是几天或者一两个星期即可来回。

当然这是我们地球文明一帆风顺的基础上做出的推测,我们的 科技 发展与100年前比较起来,确实有突飞猛进的感觉,但在燃料的利用以及推进技术的革新上,并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仍然以化学燃料为主,而且在推进技术上还是作用与反作用力,这个已经被相对论所框死在光速内,宇宙动辄数万光年,我们如果还在地球唧唧歪歪的话,也许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人类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也不能过早的说走到了尽头,现在不是已经有了登月这个良好的开端了吗?随着 科技 进步的不断发展总有一天人类将飞出地月系冲出太阳系。这只能是时间问题。当然地球 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再有远大目标也不能脱离唯一的温馨的家园。

要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澄清两点,第一就是人类发展到尽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是说人类灭亡吗?还是 社会 和 科技 停滞呢?首先说人类 社会 和 科技 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除非是人类的人口大规模减少,少到不足以支撑 科技 文明的发展,目前来看,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第二个说人类灭亡的可能性,虽然不能说人类没有灭亡的可能性,但是人类发展到如今这样的阶段,已经知道如何避免灭绝,和如何控制一些即将到来的危险,目前来看,世界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只要能控制好一些基因武器和能武器,以及一些高技术危险品,那么人类就基本上没有灭绝的可能,天文和宇航领域的发展也使得人类可以避免来自外太空的一些危险,所以至少在未来可见的数百年中,人类的发展进步,都应该是一种和平稳健的状态。

第二个问题就是题主提到的自己的“母星”,这个“母星”指的是地球吗?如果是指地球的话,那么其实人类已经登上月球了,而且地球外面的空间站也一直有人存在,所以人类早就可以离开地球了的,只是人数极少罢了,在可预见的几十年中,人类还可以登陆火星,而在未来的数百年中,人类将可以登陆其他,星球,甚至改造太阳系,使得金星火星等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zhishi/202412-86.html

那么如果说我们的母星指的是太阳这颗恒星的话,那就是要做太阳系外的星际旅行了,向太阳系外移民,或者是旅行也并非不可能,预计500年后的人类也可以做到,何况将来,如果地球来自太阳系中人类,数量特别多的话,就必须得考虑进行星系外移民了,如今我们人类就已经掌握了登陆月球和火星的宇航技术,那么经历数百年的发展,我们人类也一定能掌握离开太阳系进行星际旅行,或者是外星系移民的工作,这基本都是现在就可以预见的。

问题中所说的母星应该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太阳系),因为人类早已经离开地球登陆过月球!而人类的发展走到尽头应该不是指人类灭亡,而是人类永远都无法离开太阳系(原谅我这样猜测,题目本身就不太严谨)!那么接下来就聊聊人类离开太阳系的可能性有多大!

比较乐观也是比较现实的观点是,人类会有一天离开太阳系的!没有谁能肯定百分百,只是一种遥远的预期!但离开太阳系不会在近期,至少还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需要人类 科技 再有一次质的变革和提高!

太阳系的范围非常广,可以延伸至少1光年之外,1光年的距离听起来并不遥远,但你要知道旅行者2号飞行了40多年如今仍旧没有飞出太阳系,甚至还需要上万年时间才能真正离开太阳系!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zhishi/202412-28.html

这也能看出我们的宇宙有多么地浩瀚!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人类想要飞出太阳系,人类文明需要达到宇宙二级文明(卡尔达肖夫对宇宙文明的等级划分,目前人类文明只有0.7级),也就是说几乎掌控了太阳系里的全部能量来源,包括太阳本身。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13.html

但无论如何,飞出太阳系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即使飞出太阳系,想要到达下一个恒星系统更困难,因为有更浩瀚的宇宙距离等着人类。某种程度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至今人类没有发现外星文明,因为已经不单单是 科技 的问题了,地球只是宇宙浩瀚星空中的一粒尘埃(事实上连尘埃都算不上),外星人想要找到我们谈何容易?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zhishi/202412-111.html

人类一定能飞出太阳系,这是时空通讯坚定地看法。所以这个题目提出的问题:人类走到尽头也飞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认为可能性不大,这种可能应该不存在。

因为人类现在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飞天的时代,人类的足迹已经登临了月球,人类的无人探测器已经光顾过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如果题目所说的母星是地球的话,人类已经飞出了。

但如果题目说的母星是指我们的恒星太阳的话,这个就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了。 据我所知,目前人类至少有4无人探测器已经完成了太阳系内的探测任务,向着太阳系边缘飞去,它们是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

这几个飞行器早就飞跃了冥王星,进入了更远的星际空间。

原来有人认为冥王星是太阳系最远的行星,是太阳系的边界,那么人类的无人飞行器就已经飞出太阳系了。但更多的人认为奥特尔云才是太阳系的边界。这里距离太阳约有100个天文单位,即150亿公里。 这里布满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一些星云残骸,有许多不活跃的彗星冰块。 旅行者1号早就飞出了这个距离,现在确切的证据是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230多亿公里,早就过了这个区域。那么也可以说是飞出了太阳系。

由于这些飞行器早就超过了设计执行任务年限,电力已经用完,无法再联系,它们已经成了孤胆英雄,孤独的向太空深处飞去。

但科学界对太阳边界一直没有一个标准的认定,一些科学家认为要以太阳引力影响范围来界定,这样太阳系半径至少就有1光年。按目前人类太空飞行器的速度,每秒钟才十几公里,飞出太阳系则需要几万年之久。

目前,人类正在设法解决太空飞行速度这个瓶颈。百年星舰计划、突破射星计划、曲速引擎方案等都在深入的研究之中。改造火星的计划也已经开始启动。所以,人类太空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人类到现在为止,文明史才有几千年,而现代科学的进步才有几百年。尤其在近代一百年,科学进步日新月异,发展之快连自己都难以想象。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一个进步,都大大提高了人类飞向太空的能力, 人类的文明升级的间隔越来越短 。按照这种速率发展, 时空通迅相信,人类在百年内就可以实现载人太阳系外 探索 ,这样总算实现了人类飞出自己母星吧?

我还相信人类几百年内就可以做到太阳系外先遣殖民。如果能够有几千年时间, 人类文明就可以升级到宇宙二级文明程度, 就可以达到完全抵御重大地灾天灾的能力,在地球变得不宜居时,有能力组织人类逃离地球移民遥远的外恒星系。

时空通迅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人类自身的自律行为,只有团结和平发展,消灭核战争的威胁,并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损害,才能避免自己作死毁灭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发展 科技 ,提升文明等级,实现人类自身的升级换代翱翔太空之梦。

(时空通讯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版权。欢迎点评讨论,谢谢关注)

人类发展走到生命的边缘也飞不出自己的星球,纵然人类文明的进步包括 科技 的发达也便如此。这也是神的安排并不可抗拒,注定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生自灭。人类逃出母星的可能性在千万分之一的几率中徘徊。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母星指的是什么?很明显,题主这里指的母星应该不是地球,是太阳系或银河系。那么,拿银河系来说,我们感觉它很大吧,但它对于整个浩瀚无边的宇宙来说,却是小的不起眼。

再来看看人类发展到尽头是什么时候呢?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发展进化,发展到尽头,就是最高级的时候,最高级是一种什么状态,我们难以想象。那人类能够飞出太阳系或银河系吗?从现在的人类的文明来看,可能有点难度,但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后也许就有可能了,人类作为最智慧最高级的生物,大脑可是走着无限的可能,说不准千万年后会发展出怎样的高 科技 ,不仅仅是飞出银河系,恐怕一些河外星系都不在话下了吧。所以,我们还要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对我们人类自身也充满自信。

宇宙之宽广浩瀚,它有多么大呢?我们难以想象。作为它的一个非常小的一部分——太阳系,旅行者2号飞了40多年仍没有飞出,可见难度之大,更不用说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了。这不仅又打击了我们的信心,但我相信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 科技 的更加进步,多年后,我们一定能够飞出太阳系以致银河系的,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悲观。

更何况题主说人类发展到尽头,尽头是什么时候,谁也说不清,到那时候人类有多高级, 科技 有多发达,谁也说不准,到那时候人类飞不出自己的母星吗?那也不一定吧。#s#

大家认为人类能飞出自己的母星吗?欢迎评论哦 !

三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宇宙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揭示了宇宙主要是由看不见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的,另外两名科学家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通过研究宇宙诞生后的最初时刻,普林斯顿大学的詹姆斯·皮布尔斯对宇宙的演化搭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而这个理论框架使我们逐步了解了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哪些任何科学仪器都无法观测到的物质,却占宇宙的95%。

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日内瓦大学的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在1995年宣布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气体世界,它围绕着一颗距我们的太阳50光年的恒星旋转—这是第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的太阳系外行星。

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又发现了数千颗类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天文学家们现在普遍认为,我们的宇宙中包含的行星比恒星还多。

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乌尔夫·丹尼尔松(Ulf Danielsson)说:“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绘制了一幅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陌生、更奇妙的宇宙宏图,我们对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看法将完全不同。”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398.html

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从一个炽热的致密的“粒子汤”变成为尘埃、恒星和星系的集合,星系在一个巨大且不断扩大的空间中飞跃。

50年前,两位射电天文学家偶然发现了宇宙最初膨胀时期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一种弥漫在整个天空的微弱辐射形式。

诺贝尔奖评委会认为,这种辐射对物理学家来说就是“金矿”。通过分析这种古老余辉的微小变化,科学家们可以回溯到过去,了解宇宙的演化过程。

詹姆斯·皮布尔斯通过研究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来了解大爆炸中产生的那些物质。

加州大学天文台的工作人员、观测宇宙学家桑德拉·法伯(Sandra Faber)说:“从理论上讲,这为我们打开了 探索 宇宙起源的大门。它表明,现有的物理定律可以解释宇宙只有“一百秒”大的时候发生的事。这不是很神奇吗?”

詹姆斯·皮布尔还开发了一些工具来解释我们所知道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他说:“在大爆炸后不到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宇宙急速膨胀,在这个膨胀期间出现微小量子涨落,从而产生了物质这些“块”,最终演化成星系。”

这些“块”,以及依然神秘的暗物质,解释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系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詹姆斯·皮布尔通过电话采访时说:“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前行,苏联的研究人员为科学家理解宇宙的演化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说道:“自从1964年探测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后,对于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就在不断进步,但我也提出过很多错误的观点。”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36.html

最终,詹姆斯·皮布尔的理论引领了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发现,暗能量是一种推动宇宙膨胀的无形能量,而暗物质则是一种将星系聚集在一起的不可观测的物质。

詹姆斯·皮布尔获奖后与祝福者们通话。(路透社照片)

当下我们能触摸或看到的一切、科学仪器所探测到的一切、以及尚未被发现的一切,只占宇宙的5%。但即使是在这小小的5%里,仍有双眼看不到的东西。今年下半年颁发的物理学奖所涉及的科学理论就证实了这一点。

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所发现到的第一颗系外行星无法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天文学家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观察它如何影响它的宿主恒星来直观地了解系外行星的存在。

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行星并不围绕恒星运行;相反,行星和恒星都绕着它们共同的质心公转。如果一颗行星与它的太阳相比足够大,它就会造成恒星的些许摄动。

这种摄动使得恒星发出的光存在微小的位移变化,科学家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位移变化来确定行星的大小和距离。

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发现的第一颗系外行星被命名为飞马座51b,它与我们太阳系中的任何一个行星都不同。这颗行星和木星一样体积巨大且是气态的,但它离它的恒星非常近,只需要4天就可以完成一次轨道运行。它的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

当迪迪埃·奎洛兹回忆他第一次在他的数据中看到这颗行星的特征时说道:“我吓坏了,我以为是测量仪器出了问题。”

天文学家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重新分析,才使自己相信他们看到的是真实存在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说服世界上其他国家。这颗行星的情况与科学家们的预测大相径庭,许多研究人员最初对这一发现持怀疑态度。但后来的研究最终表明,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最初的猜想是正确的。

卡内基天文台的系外行星天文学家约翰娜·泰斯克(Johanna Teske)说:“新的科学理论很少是由一个人探究完成的,在探究完成之前和之后都有很多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的发现确实是该领域的一个转折点。”

很快,全球的天文学家开始了他们自己对系外行星的搜索,通过仪器扫描天空和查看大量的 历史 数据来探测系外行星的宿主“母星”的摄动。

通过地面和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发现了4000多颗已确认的系外行星,这对科学家关于行星系统如何演化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201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这是一架功能强大的太空望远镜,可以扫描整个深空,寻找围绕附近恒星运转的行星。这次发射任务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已发现的系外恒星很近的轨道上运行的岩石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

翰娜·泰斯克说:“当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在研究和寻找这些系外行星时,有人嘲笑他们的研究,并讽其为科幻小说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71.html。但看到这一研究一路发展到现在,最终他们二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也离发现和表征类地行星越来越近,这不但伟大同时也令人兴奋,甚至有点超现实的感觉。”

按照诺贝尔奖自身的惯例,在获奖名单的公布后引发了关于“获奖者缺乏多样性”的争论。在诺贝尔物理学奖100多年的 历史 中,只有3位女性获得过该奖项,且没有一位黑人科学家获得过该奖项。

特别是本次颁奖对詹姆斯·皮布尔理论的认可更是引发很多不满,因为证明暗物质存在的女性学者维拉·鲁宾(Vera Rubin)未曾获此殊荣。

天文学家埃米莉·莱斯克(Emily Levesque)曾对《天文学》杂志说:“卡耐基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正在与性别歧视斗争,维拉·鲁宾的研究也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维拉·鲁宾曾在2016年去世前被认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最有可能获奖的候选人(但诺贝尔奖不颁发给死者)。

约翰娜·泰斯克这样评价维拉·鲁宾:“她对天文学领域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她没有被诺贝尔物理学奖认可,这一点充满了讽刺意味。我认为,至少对我来说,这将永远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道伤疤。”

颁发这些奖项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告诉《自然》杂志,该组织已经采取措施,消除对女性和有色人种科学家的偏见,包括明确要求提名者考虑性别、地理和主题的多样性。因为今年的医学奖和物理奖的六位获奖者都是白人男性。

然而,桑德·拉法伯认为詹姆斯·皮布尔的成就是无可取代的,因为他合理的解释了宇宙演化的过程,而且他的研究范围从大爆炸到量子力学再到暗物质的本质。桑德·拉法伯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能够授予詹姆斯·皮布尔感到非常高兴。

一位和詹姆斯·皮布尔几乎同时进行星系形成和暗物质的研究宇宙学家说:“詹姆斯·皮布尔的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她,无论是在 情感 上还是在科学上。”她还说说:“这告诉了全人类,我们是根据物理定律出生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遵循这些定律来生活。”

正如詹姆斯·皮布尔的研究强调了我们地球人在宇宙中的渺小,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的发现有确定了我们的星球是多么的罕见和不寻常,因为过去二十年中发现的绝大多数系外行星与我们太阳系的任何天体都不同。

不过,诺贝尔委员会成员丹尼尔森(Danielsson)表示,在浩瀚而不可思议的宇宙中,在某个陌生而遥远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着其他形式的生命。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430.html

他说,这可能需要数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但是他仍然抱有希望,有一天,人类会在黑暗中找到证据,证明我们并不孤独。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26.html

参考资料

1.Wikipedia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sciencealert- X-inG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关于“人类发展走到尽头也飞不出自己母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