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第一部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第一部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190.html。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323.html。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249.html。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390.html。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155.html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142.html。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140.html。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96.html。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38.html。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学家对这个地球工程的质疑有哪些
可以用科技来改变全球变暖吗?人类完全可以用科技来改变全球气候变暖。但是,不是现有的科技就可以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而是我们人类必须提出更新的思想,更新的理论,更新的设想,更新的技术,更新的措施,更新的意识,还需要有更新的新一代科技人才,才有可能逐步的去改变全球气候变暖。例如,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业余进行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早在1968年就发现了水从空中来,1978年又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天然的天文气象观测站,1988年提出人工诱发小旋风致雨的设想,1998年提出中国需要12333工程的设想,2008年提出塔里木人工造海的设想,2009年提出空中水网建设的设想,2010年提出激活阿拉伯海暖湿气流的设想,2011年提出两个里海工程的设想,2012年提出人工气候规划,人工气候设计,人工气候管理的设想,2013年提出三个温带雨林区域的设想,2014年提出借一个长江年流量9600亿立方米的水,到中国北方常年干旱半干旱区域,来解决中国北方缺水用水问题的设想,2015年提出激活气候记忆的设想,2016年提出把长江流域的植被,移植到黄河流域的设想,2017年提出柴达木人工造海的设想,请问主管领导:我现在应该咋办,才能把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捐献给国家?请问网友:你看我能不能成为世界顶级的大科学家? 我告诉你,我的人工改造气候的科学研究,不但可以改变全球气候变暖,而且还可以将沙漠逐步的变成森林,甚至还可以将热带沙漠气候变成热带雨林气候,甚至还可以将亚热带温带的沙漠也改变成温带雨林区域,如果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也可以促进学术交流,甚至还有可能促进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311.html
再例如,我的2013年提出的三个温带雨林区域的设想,就是在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流域,祁连山和青海湖周边,黄河河套罐区和狼山阴山一带,分别建立三个温带雨林区域,如果在三个温带雨林区域栽活一颗树,相当于在别的其它地方栽活100颗树的功效,如果能让三个温带雨林区域的森林面积扩大一倍,三个温带雨林区域的“吸引”能量就可以增加一倍到三倍,这样再通过“空中水网”“三个温带雨林区域”,将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暖湿气流”,“吸引”到中国的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再通过“空中水网”将中国南方的“暖湿气流”“吸引”到黄河流域,“吸引”到海河流域,“吸引”到华北大平原,来解决中国北方常年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缺水用水问题,就容易的多了。同时,也可以将塔里木盆地改变成塔里木人工造海,还可以将柴达木盆地改变成柴达木人工造海,只有这样,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的大量的增加,西北地区的湿地面积大幅度的增加,是不是西北地区的气候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
科学家给地球降温的设想和地球工程学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zhishi/202412-49.html
一、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很多科学家就开始不事声张地研究关于全球变暖的对策.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全球气温开始持续上升的时候,科学界在遏制全球气温变暖的方面,还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成为许多自然灾害源头的这些年来,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了若干个规模宏大且着眼于长远的解决办法,如在地球轨道上搭建“阳伞”,让地球降温;营造更广阔的云层反射阳光;让大海吸收更多的温室气体等.其时,这些科学家的建议被视为异想天开,成了气候学中的奇谈怪论,并一度为主流科学界所不屑.遥想当初,几乎没有一家体面的科学杂志肯刊登他们独出心裁的文章,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机构愿意拨专款对此进行可行性的研究.环保主义者和主流科学家坚持认为,人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面,及时阻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应是当务之急.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275.html
地球表面把接收到的阳光的大约30%反射回太空,吸收的阳光占70%.一些科学家的意见是,只需稍微增加地球对阳光的反射,就可以轻松地抵消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从而实现地球的降温.
二、形形色色让地球降温的设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布勒克建议,在大气层的平流层内释放二氧化碳.据他计算,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动用几百架大型喷气飞机.不过,这种做法会加剧酸雨的形成.1997年,给地球降温的设想获得了一位头面人物的支持,他就是氢弹的主要发明者之一爱德华特勒.特勒在媒体撰文提议,向平流层投放能够散射阳光的微粒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何不试一试?但政府主管部门通常不主张让科学家琢磨这些不着边际的研究课题,尽管这些课题和地球未来的安危密切相关.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大气物理学家约翰莱瑟姆说,这些年来,他和同事们一直在着手试验向海面上低空云层喷洒盐水的办法,增加云层对阳光的反射率,但没有收到什么实际的效果.还有形形色色让地球降温的设想,比如在沙漠上覆盖反射膜,用白色塑料制成飘浮在海面上的岛屿.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还有一种设想是让海水富营养化,让海洋植物超量地繁殖,以便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对通过这些人为方式给地球降温的人士认为,应尽量避免让全球的气温继续变暖,这比采取不明后果的补救办法更有实际意义.他们呼吁减少地球矿物能源的利用,研究清洁的发电手段,以此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不过,类似《京都议定书》这种国际社会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集体措施并没有取得令人欣慰的效果.科学家估计,照此下去,本世纪地表温度最高可能要上升2摄氏度到3摄氏度.
三、一门新学科——地球工程学闪亮登场.现在,主流科学家的态度发生了令人瞠目的转变.全球一些最有名望的科学家指出,由于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忧与日俱增,那些异想天开的建议值得认真对待.这些环保领域的带头人对地球面临的潜在危机心存忧虑,不断呼吁各国政府和科学团体,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新办法.
这些计划以及相关研究是被称为“地球工程学”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领域的一部分.地球工程学所研究的是对地球环境进行大规模的人为干预,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美国大气化学家、国家科学院院长拉尔夫奇切罗内在《气候变暖》杂志上条分缕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具体行动支持对地球工程学的研究.奇切罗内还呼吁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地位的科学家也加入到地球工程学的研究中来.不久前,受奇切罗内邀请,亚利桑那大学著名天文学家罗杰安杰尔阐述了一项在地球轨道上安装透镜的计划,以从地球轨道上反射阳光.据他测算,恐怕需要安装数万亿个镜片才能奏效.这种透镜每个镜片的直径为60厘米,镜片很厚,但重量很轻,和一只蝴蝶的体重相去无几.奇切罗内还加入了一场有关是否应该发表诺贝尔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保罗克鲁岑提出的、有关地球工程学的主张的争论.保罗克鲁岑是大气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1995年因证明工业气体正在破坏地球臭氧层而获得诺贝尔奖.在奇切罗内的支持下,保罗克鲁岑的见解得以见诸公众.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301.html
转变思路的科学家们相信,地球工程学并不是潘多拉盒子,如果实施得当,可以起到遏制全球变暖的作用.科学界应学会区别有益的建议和无效、危险的建议.奇切罗内说,“有人不赞成地球工程学的主张,但是我们需要对这门学问进行思考和辨别”.不少环保人士相信,这些新念头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使得地球工程学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切实可为,进而还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也就是各国***也许有一天会考虑采取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来遏制全球气温的上升.
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第一部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