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晒晒咱的国之重器19

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悟空”正在遨游。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501-170.html

每天,这颗1米见方的小小卫星绕地飞行大约15圈,用“火眼金睛”努力探测着宇宙高能粒子的踪迹。

这只“孙猴子”到底在找什么?

其实,浩瀚的银河系中,除了恒星、行星等这些我们肉眼可见的天体,还可能存在许多看不见的暗物质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123.html。科学家们推测,它们不发光、也基本不与其他物质有相互作用,在一般光学手段观测下,犹如“隐身”。

不过,当一对暗物质粒子偶然碰撞时,可能会湮灭,并放出电子、正电子和伽马射线等高能粒子。如果能够精确“捕捉”到这些粒子的信息,就可能反推出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4.html

2021年9月7日,“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向全球公开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70.html。自2015年12月17日成功飞天,“悟空”一次次所发布的宝贵数据令世界瞩目,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进一步认识。

这只“孙猴子”到底长什么样?

这颗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生产的卫星,体积比一张办公桌大不了多少,像一个倒立的银白色四层蛋糕,有效载荷却达到1.4吨,内部集成了近8万路电子学信道。从上到下,“悟空”装备有四大探测器: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径迹探测器、BGO(锗酸铋)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其中,BGO量能器包含300多根60厘米长的锗酸铋晶体。这些漂亮的“水晶棒”犹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对入射粒子的能量能进行极为灵敏的测量。

它的视力究竟要多强,才能称得上“火眼金睛”?

据“悟空”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介绍,“悟空”号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宇宙线探测器,也是我国第一颗空间天文卫星。它平均每秒就能“捕捉”60个高能粒子,可以对GeV到数十TeV量级之间的电子、伽马射线等宇宙线粒子进行测量。

这是什么概念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11.html?1GeV是10亿电子伏特,1TeV是1000GeV,即1万亿电子伏特。而人眼所能接收到最敏感的可见光能量,仅仅约为2电子伏特。

飞行6年多,“悟空”号已经完成全天区扫描超过11次,获取了百亿个高能宇宙射线事件。每天清晨和傍晚,这只“孙猴子”都会飞过中国的上空。位于北京密云、新疆喀什和海南三亚等处的接收站每天接收着“悟空”号传回的数据,透过这些数据,暗物质的面纱已陆续被揭开……

2021年5月,“悟空”号团队绘出迄今最精确的高能氦核宇宙线能谱,并观测到能谱新结构。这是“悟空”号继精确测量电子能谱、绘制高能质子宇宙线能谱后,第三次发布重要科学结果,标志着我国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已跻身世界最前列!

国际物理学界普遍认为,揭开暗物质之谜,将是继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及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次基础科学变革。

踏入暗物质探测竞赛的前沿,中国科学家们相信,借助“悟空”“火眼金睛”的广大神通,我们将可以窥见崭新的宇宙面貌,离逮住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也许不远了!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80.html

宇宙,是一个神秘而未知的领域,自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无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人类也由此进入了研究、探秘宇宙奥秘的时代。

而随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深入研究,但却至今还未能正真的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宇宙如何诞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为何地球能有生命存在等等,没有谁能正真的解释,大多都是停留在理论认知阶段。

如今,很多人认为,宇宙的形成,是由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18.html。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近些年来,随着天文、航天等 科技 的不断发展,人类捕捉认识到了更多宇宙中神秘存在的东西,如这几年来逐渐进入科学家研究视野的引力波、暗物质等物质,每一项的发现,都给天文学领域带来惊人的发展。

最近,科学界又有一个新的发现,它的发现,为认识宇宙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bkjj/202412-88.html

在宇宙汇中,高能宇宙射线粒子不断地轰击地球,当其中某个粒子与大气层中的分子发生碰撞时,产生级联的次级粒子,统称为宇宙射线大气簇射。

近年来,多信使天文学开始使用称为宇宙射线和引力波的高速粒子对宇宙进行观测。而今年,另一位“信使”加入了这个行列:中微子,一种微小、几乎没有质量的粒子,非常难以观测。为了捕获这种系外粒子,研究人员在南极下方制造了一块一立方公里的冰块,用光探测器装饰,以记录由中微子引发的微弱闪光。这个巨大的探测器被称为冰立方( Ice-Cube),之前已记录了许多中微子。

“冰立方天文台”位于南极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它是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由86根装备了传感器的电缆所组成,这些电缆一头连在地表实验室中,另一头从冰洞向下延伸至2.5公里的深度。该天文台耗资2.79亿美元,是同类天文台中最大的一座,它的使命是去搜寻可以穿透几乎所有物质的神秘亚原子微粒——中微子。

因为宇宙射线是一种以接近光速运行的高能量粒子流,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空气中的原子发生碰撞,产生电荷进而引发闪电及雷暴现象。宇宙射线中的高能粒子轰击其他物质的原子时,将会产生辐射和中微子,而中微子是宇宙中除光子之外最多的粒子。但它们不带电荷且几乎没有质量,以致于它们可以穿过岩石、金属,甚至人体,因此很难探测到中微子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xwzx/202412-8.html。在极少情况下,中微子会撞到原子,然后产生一种被称为μ子的粒子以及一种蓝光闪烁,“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的探测器就可以捕获这闪烁。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zhishi/202412-40.html

早在2013年,天文学家宣布利用埋在南极冰下的粒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但并未追踪到其来源。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122.html

2017年9月22日,中微子与冰中的核相撞,光传感器很好地确定了它来自的方向。2018年7月,研究人员报道,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在检测到中微子的几天后,发现了一个非常明亮的耀变体。这是中微子望远镜第一次检测到中微子的星系外来源。

那么,中微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呢,为何中微子会被称为“幽灵粒子”呢?

中微子,又称“幽灵粒子”,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亚原子粒子,质量极小,几乎不与其他物质作用。由于中微子能自由穿过人体、行星和宇宙空间,难以捕捉和探测,科学家也将它称为宇宙中的“隐身人”。

它之所以被称为“幽灵粒子”,是因为它不存在于我们的三维世界中,只能在另一个与我们这个世界“相反”的世界中寻找,为了找到“幽灵粒子”,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争相创造可能存在外尔费米子的人工环境。2014年12月,我国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方忠研究小组发表论文预测,“幽灵粒子”可在人造材料钽砷中发现。四个月后,该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通过向钽砷晶体发射同步辐射光源首次检测到了外尔费米子。

而首次发现了宇宙高能中微子的来源,这项突破性进展将为认识宇宙提供一种新方法,推动多信使天文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这是自宇宙射线、引力波、暗物质之后的认识宇宙的又一新方法。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zhishi/202412-17.html

要知道,在中微子之前,物理学家便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的存在,可以极大的扩展人类的视野,为宇宙大爆炸提供了仅有的可能,同时还为多宇宙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方式。

来源:https://www.atermamicrowave.com/cshi/202412-2.html

不管是引力波还是中微子,我们从未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观察宇宙。在这个新窗口中,我们不再是以电磁场、物质粒子作为观察宇宙的凭借——我们感受的,是宇宙本身的颤动!

这几年来,不断发现的宇宙神秘物质,让我们从未有如此的更加接近、了解宇宙的真实面貌。

关于““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