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一场关于市场与政府计划的大论战,一方为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者;另一方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巴罗纳、波兰经济学家兰格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者,这场论战无果而终,却成为新自由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里程碑。其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绎出众多学派思想和理论体系。狭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外,还包括以哈耶克、弗里德曼、斯蒂格勒、科斯等为主要成员的芝加哥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卢卡斯、巴罗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哈耶克是当代新自由主义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他是一位出生于奥地利的著名的经济家、理论家。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他所有新自由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来源。他长期活跃于反凯恩斯主义、反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中心: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经济学院。他既是主张经济自由的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芝加哥学派的核心成员,同时也是奥地利学派的骨干。他认为,自由是一个最高的政治目标,是追求文明社会的崇高目标和私人生活安全的保证。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应尽量运用自发力,而尽量少用强制力量处理事物。他强调,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个人的“积极性”只有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对私有财产进行限制和管理,用国家干预代替市场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效率的损失、个人“积极性”的受挫、资源配置的失调,而且最后会走向“极权主义统治”,走向对个人的“奴役”。哈耶克把社会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都归结为极权主义,提出法西斯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来源:----https://www.nanren30.com/zhishi/202412-100.html
货币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保守主义经济学派。该学派领袖人物弗里德曼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笃信最为理想的经济制度应遵循自由市场的古老法则,因而成为经济学中自由放任思想不遗余力的鼓吹者和捍卫者。他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之所以不稳,是货币受到扰乱,所以货币最重要,货币是支配资本主义产量、就业和物价变量的惟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不需要政府干预私人经济,应让市场机制完全地充分地发挥作用,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是可以稳定的。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是理性的,总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经济变量的未来情况事关自己的选择和利益,个人会凋用自己的智力和资源,对它进行尽可能准确的推测。人们会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可得的信息,按照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经济变量的未来情况做出预期。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市场机制能确保充分就业均衡,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要么归于无效,要么加剧经济波动,是不必要的,因此,得出了古典式的结论:国家不会比个人或企业做得更好,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他以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和理性预期假设为前提和立论基础,用货币周期模型论证和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并得出了凯恩斯主义政策无效、无需政府干预经济的结论,他强调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引发了一场“理性预期革命”。
公共选择理论含义来源:----https://wzwebi.com/xwzx/202412-101.html
1、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 来源:----https://www.62v5.com/cshi/202501-179.html
高斯(C.F.Gauss,1777.4.30-1855.2.23)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先后当过护堤工、泥瓦匠和园丁,第一个妻子和他生活了10多年后因病去世,没有为他留下孩子。迪德里赫后来娶了罗捷雅,第二年他们的孩子高斯出生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份,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1806年迪德里赫逝世,此时高斯已经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成就。
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是力于母亲和舅舅。高斯的外祖父是一位石匠,30岁那年死于肺结核,留下了两个孩子:高斯的母亲罗捷雅、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弗利德里希富有智慧,为人热情而又聪明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他发现姐姐的儿子聪明伶利,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若干年后,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舅舅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天才"。正是由于弗利德里希慧眼识英才,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象高斯一样很幸运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罗捷雅直到34岁才出嫁,生下高斯时已有35岁了。他性格坚强、聪明贤慧、富有幽默感。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来源:----https://www.62v5.com/zhishi/202412-15.html。当丈夫为此训斥孩子时,他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
罗捷雅真诚地希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对高斯的才华极为珍视。然而,他也不敢轻易地让儿子投入当时尚不能养家糊口的数学研究中。在高斯19岁那年,尽管他已做出了许多伟大的数学成就,但她仍向数学界的朋友W.波尔约(W.Bolyai,非欧几何创立者之一J.波尔约之父)问道:高斯将来会有出息吗?W.波尔约说她的儿子将是"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为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7岁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学了。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Buttner),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E.T.Bell)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
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孩子们都错了。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
高斯的计算能力,更主要地是高斯独到的数学方法、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使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J.M.Bartels)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
1788年,11岁的高斯进入了文科学校,他在新的学校里,所有的功课都极好,特别是古典文学、数学尤为突出。经过巴特尔斯等人的引荐,布伦兹维克公爵召见了14岁的高斯。这位朴实、聪明但家境贫寒的孩子赢得了公爵的同情,公爵慷慨地提出愿意作高斯的资助人,让他继续学习。
布伦兹维克公爵在高斯的成才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这种作用实际上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模式,表明在科学研究社会化以前,私人的资助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高斯正处于私人资助科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社会化的转变时期。
1792年,高斯进入布伦兹维克的卡罗琳学院继续学习。1795年,公爵又为他支付各种费用,送他入德国著名的哥丁根大家,这样就使得高斯得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勤奋地学习和开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1799年,高斯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到家乡布伦兹维克,正当他为自己的前途、生计担忧而病倒时—虽然他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了,已被授予博士学位,同时获得了讲师职位,但他没有能成功地吸引学生,因此只能回老家-又是公爵伸手救援他。公爵为高斯付诸了长篇博士论文的印刷费用,送给他一幢公寓,又为他印刷了《算术研究》,使该书得以在1801年问世;还负担了高斯的所有生活费用。所有这一切,令高斯十分感动。他在博士论文和《算术研究》中,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献词:"献给大公","你的仁慈,将我从所有烦恼中解放出来,使我能从事这种独特的研究"。
1806年,公爵在抵抗拿破仑统帅的法军时不幸阵亡,这给高斯以沉重打击。他悲痛欲绝,长时间对法国人有一种深深的敌意。大公的去世给高斯带来了经济上的拮据,德国处于法军奴役下的不幸,以及第一个妻子的逝世,这一切使得高斯有些心灰意冷,但他是位刚强的汉子,从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窘况,也不让朋友安慰自己的不幸。人们只是在19世纪整理他的未公布于众的数学手稿时才得知他那时的心态。在一篇讨论椭圆函数的手搞中,突然插入了一段细微的铅笔字:"对我来说,死去也比这样的生活更好受些。"
慷慨、仁慈的资助人去世了,因此高斯必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由于高斯在天文学、数学方面的杰出工作,他的名声从1802年起就已开始传遍欧洲。彼得堡科学院不断暗示他,自从1783年欧拉去世后,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的位置一直在等待着象高斯这样的天才。公爵在世时坚决劝阻高斯去俄国,他甚至愿意给高斯增加薪金,为他建立天文台。现在,高斯又在他的生活中面临着新的选择。
为了不使德国失去最伟大的天才,德国著名学者洪堡(B.A.Von
Humboldt)联合其他学者和政界人物,为高斯争取到了享有特权的哥丁根大学数学和天文学教授,以及哥丁根天文台台长的职位。1807年,高斯赴哥丁根就职,全家迁居于此。从这时起,除了一次到柏林去参加科学会议以外,他一直住在哥丁根。洪堡等人的努力,不仅使得高斯一家人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高斯本人可以充分发挥其天才,而且为哥丁根数学学派的创立、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数学中心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标志着科学研究社会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215.html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或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或加上欧拉)。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份。
高斯的研究领域,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研究风格、方法乃至所取得的具体成就方面,他都是18—19世纪之交的中坚人物。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虽然数学研究、科学工作在18世纪末仍然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高斯依然生逢其时,因为在他快步入而立之年之际,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科学研究。随着拿破仑对法国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重视,俄国的沙皇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也开始对科学家、科学研究刮目相看,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高斯获得了不少的荣誉,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泰斗都把高斯当作自己的老师。
1802年,高斯被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喀山大学教授;1877年,丹麦政府任命他为科学顾问,这一年,德国汉诺威政府也聘请他担任政府科学顾问。
高斯的一生,是典型的学者的一生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256.html。他始终保持着农家的俭朴,使人难以想象他是一位大教授,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先后结过两次婚,几个孩子曾使他颇为恼火。不过,这些对他的科学创造影响不太大。在获得崇高声誉、德国数学开始主宰世界之时,一代天骄走完了生命旅程。
2、瑞士数学家列昂纳德·欧拉
瑞士数学家列昂纳德·欧拉(1707-1783)在其一生中,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留下了886篇论文和著作,几乎在数学的每个部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聪明来自劳动,天才出于勤奋”,智慧的金花不会为懒汉开放。1735年,当欧拉还只有28岁时,就瞎了一只眼睛。1766年,另外一只眼睛也瞎了,但是他仍然以高度的毅力坚韧不拔地从事数学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是大量和杰出的。晚年,他口述其发现,让别人把它笔录下来,为人类文明史谱写了许多光辉的篇章。
在欧拉的886种著作中,属于他生前发表的有530本书和论文,其中有不少是教科书。
由于文笔浅显,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甚至在今天读起来也毫无困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所编写的平面三角课本,采用了近代记号sin、cos等,实际上他的讲法已经成为最后的形式,三角学到他手里已完全成熟了。
欧拉在数学上的贡献多得不胜枚举。经常为人称道和引证的有几个例子。一个是所谓“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由于欧拉解决了这个历史上流传甚久的趣题,因而被誉为“拓扑学的鼻祖”。另一个例子是多面体的欧拉公式v-e+f=2(v是多面体的顶点数,e是边数,f是面数)。第三个例子,差不多任何关于复数的课本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它,即:eix=cosx+isinx.任何科学都有其相关性。尤其在中学时代,学好语文,对于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家的欧拉也高度重视这一点。怎样列出代数方程来解文字题,虽是十分古老的题材,但是它在数学发展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促进了代数学的发展。和牛顿的观点一样,欧拉并不认为解决这类初等数学问题是有损尊严的事,在他的名著《代数基础》中就着意搜集了许多题目。
下面就是他的一个题目:“一位父亲临死时叫他的几个孩子按照下列方式瓜分他的财产:第一个儿子分得一百克朗与下剩财产的十分之一;第二个儿子分到二百克朗与下剩财产的十分之一;第三个儿子分到三百克朗与下剩财产的十分之一;第四个儿子分到四百克朗与下剩财产的十分之一……依此类推。问这位父亲共有多少财产?他一共有几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多少?”最后发觉这种分法简直太好了,因为所有的孩子分得的数字恰恰相等。中国有句老话说:“一碗水端平”,真是平得不能再平了。
这道题也可能有多种解法,下面只是给出其中的一个。设每个孩子分得的数字是x,总的财产是y,则根据题意,第一个儿子分得的份额是:第二个儿子的份额是:第三个儿子的份额是;依此类推可以看出,老大与老二(老二与老三,老三与老四等等都一样)的差额是根据题意,这个差数应当是0,于是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的结果是
x=900,于是y=8100.所以这位父亲有九个孩子,他共有财产8100克朗,每人分到900克朗。
下面我们不妨再列出两个欧拉提出的趣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思考一番: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245.html
1.骡子与驴子身上各背着几百斤的重物,它们互相埋怨着。驴子对骡子说:“只要把你身上所背的重量给我一百斤,我所背的就是你的两倍。”骡子回答道:“不错!可是如果你把你背的一百斤给了我的话,我所背的就是你的三倍”。问它们各背了多少斤的重物?
2.三个人在一起做某种游戏。第一局结束时,甲输给了其他两个人的东西分别等于他们手中所有的东西。第二局收场了,乙输给甲、西两人的东西也正好等于他们那时手中所有的东西;第三场结束时,这回却轮到丙是输家,他输给了甲、乙两人的东西也恰恰是他们两人那时手中所有的东西。他们结束了这种游戏,最后竟然发现三人各自手头有的东西正好一样,都是24个。问比赛前这三个人手中各有多少个东西?
3、德国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
希尔伯特,D.(Hilbert,David,1862~1943)德国数学家。
他于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新世纪数学家应当努力解决的23个数学问题,被认为是20世纪数学的制高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尔伯特领导的数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学界的一面旗帜,希尔伯特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146.html
(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也是问题之一,以陈景润为代表的中国数学家获得了重大突破,但还没有彻底解决。)
希尔伯特
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前苏联加里宁格勒)附近的韦劳,中学时代他就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对于科学特别是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灵活和深刻地掌握以至应用老师讲课的内容。1880年,他不顾父亲让他学法律的意愿,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并于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取得讲师资格和升任副教授。1893年他被任命为正教授,1895年转入格廷根大学任教授,此后一直在格廷根生活和工作。他于1930年退休。在此期间,他成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并曾获得施泰讷奖、罗巴切夫斯基奖和波约伊奖。1930年获得瑞典科学院的米塔格-莱福勒奖,1942年成为柏林科学院荣誉院士。希尔伯特是一位正直的科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拒绝在德国政府为进行欺骗宣传而发表的《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字。战争期间,他敢于公开发表文章悼念“敌人的数学家”达布。希特勒上台后,他抵制并上书反对纳粹政府排斥和迫害犹太科学家的政策。由于纳粹政府的反动政策日益加剧,许多科学家被迫移居外国,曾经盛极一时的格廷根学派衰落了,希尔伯特也于1943年在孤独中逝世。
希尔伯特是对二十世纪数学有深刻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领导了著名的格廷根学派,使格廷根大学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重要中心,并培养了一批对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数学工作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他几乎都集中精力研究一类问题。按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不变量理论、代数数域理论、几何基础、积分方程、物理学、一般数学基础,其间穿插的研究课题有:狄利克雷原理和变分法、华林问题、特征值问题、“希尔伯特空间”等。在这些领域中,他都做出了重大的或开创性的贡献。希尔伯特认为,科学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
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希尔伯特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通称希尔伯特问题,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尔伯特问题中有些现已得到圆满解决,有些至今仍未解决。他在讲演中所阐发的想信每个数学问题都可以解决的信念,对于数学工作者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他说:“在我们中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呼声:这里有一个数学问题,去找出它的答案!你能通过纯思维找到它,因为在数学中没有不可知。”三十年后,1930年,在接受哥尼斯堡荣誉市民称号的讲演中,针对一些人信奉的不可知论观点,他再次满怀信心地宣称:“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1899)是公理化思想的代表作,书中把欧几里德几何学加以整理,成为建立在一组简单公理基础上的纯粹演绎系统,并开始探讨公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研究整个演绎系统的逻辑结构。1904年,又着手研究数学基础问题,经过多年酝酿,于二十年代初,提出了如何论证数论、集合论或数学分析一致性的方案。他建议从若干形式公理出发将数学形式化为符号语言系统,并从不假定实无穷的有穷观点出发,建立相应的逻辑系统。然后再研究这个形式语言系统的逻辑性质,从而创立了元数学和证明论。希尔伯特的目的是试图对某一形式语言系统的无矛盾性给出绝对的证明,以便克服悖论所引起的危机,一劳永逸地消除对数学基础以及数学推理方法可靠性的怀疑。然而,1930年,年青的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哥德尔(K.G?del,1906~1978)获得了否定的结果,证明了希尔伯特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正如哥德尔所说,希尔伯特有关数学基础的方案“仍不失其重要性,并继续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希尔伯特的著作有《希尔伯特全集》(三卷,其中包括他的著名的《数论报告》)、《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与其他合著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逻辑基础》、《直观几何学》、《数学基础》。
4、瑞士数学家雅格布·伯努利
伯努利,J.(Bernoulli,Jakob)1654年12月27日生于瑞士巴塞尔;1705年8月16日卒于巴塞尔。数学、力学、天文学。来源:----https://nanren30.com/cshi/202501-219.html
雅格布·伯努利(Jakob
Bernoulli)出生在一个商人世家。他的祖父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位药商,1622年移居巴塞尔。他的父亲接过兴隆的药材生意,并成了市议会的一名成员和地方行政官。他的母亲是市议员兼银行家的女儿。雅格布在1684年与一位富商的女儿结婚,他的儿子尼古拉。伯努利(NikolausBernoulli)是艺术家,巴塞尔市议会的议员和艺术行会会长。
雅格布毕业于巴塞尔大学,1671年获艺术硕士学位。这里的艺术是指“自由艺术”,它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数理音乐的基础,以及文法、修辞和雄辩术等七大门类。遵照他父亲的愿望,他又于1676年取得神学硕士学位。同时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在数学上的兴趣遭到父亲的反对,他违背父亲的意愿,自学了数学和天文学。1676年,他到日内瓦做家庭教师。从1677年起,他开始在这里写内容丰富的《沉思录》(Meditationes)。1678年雅格布进行了他第一次学习旅行,他到过法国、荷兰、英国和德国,与数学家们建立了广泛的通信联系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169.html。然后他又在法国度过了两年的时光,这期间他开始研究数学问题。起初他还不知道L.牛顿(Newton)和G.W.莱布尼兹(Leibniz)的工作,他首先熟悉了R.笛卡儿(Descartes)及其追随者的方法论科学观,并学习了笛卡儿的《几何学》(La
géometrie)、J.沃利斯(Wallis)的《无穷的算术》(Arithmetica
Infinitorum)以及Ⅰ。巴罗(Barrow)的《几何学讲义》(Geometrical
Lectures)。他后来逐渐地熟悉了莱布尼兹的工作。1681—1682年间,他做了第二次学习旅行,接触了许多数学家和科学家,如J.许德(Hudde)、R.玻意耳(Boyle)、R.胡克(Hooke)及C.惠更斯(Huygens)。通过访问和阅读文献,丰富了他的知识,拓宽了个人的兴趣。这次旅行,他在科学上的直接收获就是发表了还不够完备的有关彗星的理论(1682年)以及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重力理论(1683年)。回到巴塞尔后,从1683年起,雅格布做了一些关于液体和固体力学的实验讲课,为《博学杂志》(Jounal
des
scavans)和《教师学报》(Actaeruditorum)写了一些有关科技问题的文章,并且也继续研究数学著作。1687年,雅格布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用两相互垂直的直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的方法”,这些成果被推广运用后,又被作为F.V.斯霍滕(Schooten)编辑的《几何学》(Geometrie)的附录发表。
1684年之后,雅格布转向诡辩逻辑的研究。1685年出版了他最早的关于概率论的文章。由于受到沃利斯以及巴罗的涉及到数学、光学、天文学的那些资料的影响,他又转向了微分几何学。在这同时,他的弟弟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一直跟其学习数学。1687年雅格布成为巴塞尔大学的数学教授,直到1705年去世。在这段时间,他一直与莱布尼兹保持着通信联系。
1699年,雅格布被选为巴黎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701年被柏林科学协会(即后来的柏林科学院)接受为会员。
雅格布·伯努利是在17—18世纪期间,欧洲大陆在数学方面做过特殊贡献的伯努利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数学上的贡献涉及微积分、解析几何、概率论以及变分法等领域。
5、数学史上的一则“冤案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对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则是进展缓慢。古代中国、希腊和印度等地的数学家,都曾努力研究过一元三次方程,但是他们所发明的几种解法,都仅仅能够解决特殊形式的三次方程,对一般形式的三次方程就不适用了。
在十六世纪的欧洲,随着数学的发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数学文献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称为“卡尔丹诺公式”,这显然是为了纪念世界上第一位发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诺。那么,一元三次方程的通式解,是不是卡尔丹诺首先发现的呢?历史事实并不是这样。
数学史上最早发现一元三次方程通式解的人,是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另一位数学家尼柯洛·冯塔纳(Niccolo Fontana)。
冯塔纳出身贫寒,少年丧父,家中也没有条件供他念书,但是他通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十六世纪意大利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由于冯塔纳患有“口吃”症,所以当时的人们昵称他为“塔尔塔里亚”(Tartaglia),
也就是意大利语中“结巴”的意思。后来的很多数学书中,都直接用“塔尔塔里亚”来称呼冯塔纳。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冯塔纳利用十分巧妙的方法,找到了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的求根方法。这个成就,使他在几次公开的数学较量中大获全胜,从此名扬欧洲。但是冯塔纳不愿意将他的这个重要发现公之于世。
当时的另一位意大利数学家兼医生卡尔丹诺,对冯塔纳的发现非常感兴趣。他几次诚恳地登门请教,希望获得冯塔纳的求根公式。可是冯塔纳始终守口如瓶,滴水不漏。虽然卡尔丹诺屡次受挫,但他极为执着,软磨硬泡地向冯塔纳“挖秘诀”。后来,冯塔纳终于用一种隐晦得如同咒语般的语言,把三次方程的解法“透露”给了卡尔丹诺。冯塔纳认为卡尔丹诺很难破解他的“咒语”,可是卡尔丹诺的悟性太棒了,他通过解三次方程的对比实践,很快就彻底破译了冯塔纳的秘密。
卡尔丹诺把冯塔纳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写进了自己的学术著作《大法》中,但并未提到冯塔纳的名字。随着《大法》在欧洲的出版发行,人们才了解到三次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由于第一个发表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人确实是卡尔丹诺,因此后人就把这种求解方法称为“卡尔丹诺公式”。
卡尔丹诺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并且据为已有,这一行为在人类数学史上留下了不甚光彩的一页。这个结果,对于付出艰辛劳动的冯塔纳当然是不公平的。但是,冯塔纳坚持不公开他的研究成果,也不能算是正确的做法,起码对于人类科学发展而言,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公共选择理论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 (public choice theory)是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它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可以把公共选择理论看作一个政策科学学派,看作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实际上,它被称为 “政治的经济学”或 "新政治经济学")。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
公共选择理论有不同的名称,如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集体选择” (collective choice),"公共选择经济学"(economics of public choice),"新政治经济学"(new political economy),"政治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或“政治的经济理论”(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s)等。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而产生的,并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 "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易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用其奠基人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把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按照另一个公共选择学者缪勒的说法,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研究,或简单地定义为将经济学运用到政治科学,它所使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其基本假定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即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公共选择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这有两层含义:一是集体性。单个人自己的决策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集体决策就不可避免,因而公共选择成为必需的;二是规则性。决策就是制定规则,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决定规则以使人们的行为协调起来,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偏好的规则。公共选择研究的集体决策范围包括国家、政府、国防、警察、消防、教育、环境保护、财产权、分配等等政治问题。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大体上从1948年以来,公共选择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发展起来了"(布坎南语),而它作为一个学派或思潮的兴起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事。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建至今仅仅50余年时间,但是它不仅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而且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特别是政府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1、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经济日益依赖于政府干预的现实,给经济学家们和政治学家们提出了重大的研究课题。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三个年轻的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和保罗·萨缪尔森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政治领域,力求解释民主政治和社会选择 (公共选择或公共政策)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人所共知的公共选择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而在这三种理论中,当今影响最广泛而且争论最大的要算公共选择理论了。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不同于作为新主流经济学的凯恩斯理论的解释。凯恩斯理论完全肯定政府经济的干预,认为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必然导致经济衰退和严重失业,而国家的干预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惟一良策。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人们必须破除凡是国家政府都会全心全意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观念,不应视政府为应公众要求提供公共物品的机器,而要看到政府既是由个人选出的,也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此,选举规则和个人的多元目标追求是决定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任何不合理的选举规则下产生的政府以及政府官员为满足不合理的个人追求而采取的行动,都将把经济状况和社会福利引人恶化的境地。当时,公共选择理论对这些社会 "疾病"给予了独树一帜的分析,其主要创建人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为此还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渊源
(1)维克塞尔的财政理论。维克塞尔被布坎南认为是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先驱。他对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影响,是他用公共选择方法和立宪观点解释了公共财政问题,这集中体现在他的《财政理论研究》(1896)一书中。该书在方法论上奠定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个人的理性行为和政治是一个复杂的交易过程。来源:----https://nanren30.com/cshi/202501-209.html
(2)意大利的公共财政学派。其主要影响在于它提出了两种国家模型,一种是垄断的专制的国家模型,其中各集团都是自私的,对于统治集团的决策,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接受或抵制,故统治集团会选择一个被统治集团抵制最小的财政结构;另一种是民主的或合作的国家模型,其中公共决策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每一成员都既是决策的参与者又是决策后果的承受者。这两种模型以民主模型为主,都被现代公共选择理论接受。
(3)18-19世纪的投票数学研究。这个时期,一批数学家孔多塞、博尔达等人对投票过程的数学分析进行了研究,迈开了公共选择理论发展的第一步。
(4)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他们注重分析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经济行为,这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特色。
(5)美国开国元勋们的联邦主义观点与宪法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影响到公共选择学派中的宪制经济理论。
3、公共选择理论的学派及主要代表人物
根据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观点上的差别,可以把公共选择理论分为三个学派,它们是罗切斯特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
(1)罗切斯特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赖克(William Riker)在1962年应用博弈论来批评道恩斯的民主的经济理论,始为人所知。除赖克外,沃尔德舒克(Ordeshook)、布莱姆斯(Brams)、黑利希(Hinich)、阿兰森(Aranson)等人也可划归这一学派。他们都喜欢称自己的治学领域为"实证的政治理论"(positive political theory),并善于用博弈论等抽象的语言来描述选举、政党策略、投票机制、共谋行为、立法活动和官僚体制等现实的政治、法律过程,但批评者常常指责他们的理论离现实太远。
(2)芝加哥学派。公共选择理论的芝加哥学派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上的芝加哥学派是部分重合的。对制度现实的关注是这一学派一贯的传统。芝加哥学派的学者们,包括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贝克尔(Becker)、佩尔茨曼(Peltzman)、巴罗(Barro)、兰德斯(Landes)和波斯纳(Posner),将价格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直接用于对政治和法律过程的分析之中,对美国的司法活动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
(3)弗吉尼亚学派。以布坎南和塔洛克为首的弗吉尼亚学派对公共选择这一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如果说前述众多学者是因为用了经济学的方法和原则来分析政治、法律问题而被认为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话,布坎南和塔洛克则是以他们有意识地建立和完善"公共选择"这一独立研究领域的持续不断的努力而著称的。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和方法
1、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
公共选择所涉及的是政治或公共决策的主题领域。按照缪勒的说法,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学的主题是相同的,涉及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和官僚机构等。按照荷兰学者德尔和韦尔瑟芬的说法,公共选择或政治决策的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几个主题是:一个团体中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不同权力集团的交易过程中的价值分配,政党争取选票的竞争及官僚机构行为对政府政策的影响。法国学者勒帕日认为,公共选择理论涉及如下四个基本主题:(1)研究政治制度和最佳经济状态之间的关系;(2)发展出有关官僚体制的经济理论;(3)深人研究代议制政治制度运转的逻辑及其缺陷;(4)力求找出能够说明某些政治制度历史发展的经济因素,尤其是对国家、合法性、正义等概念的逻辑探讨。
由于上述主题的探讨,公共选择学者提出了种种的理论,如非市场决策论(公共决策论)、代议民主制经济理论、国家理论、政党理论、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官僚制理论、政府扩张论、政府失灵论、俱乐部理论、以脚投票论、财政联邦制论、立宪经济理论等。核心是公共决策或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理论。
2、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范围
皮科克 (Alan Peacock)把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范围划分为三大政治市场:初级政治市场、政策供给市场和政策执行市场 (但是,他又认为,公共选择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如国际政治学、组织内部政治学)。在初级政治市场上,政治家把政策卖给选民,选民则为政治家支付选票。这个市场上的供求分析构成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包括分析各种不同的投票制度的结果,如一致同意的选举制度、少数服从多数的选举制度、中间投票人定理等。在政策供给市场上,官员为了实现当选政府的政策目标将提供不同的行政手段。对这些手段的供求分析构成官员经济理论、政府增长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等。在政策执行市场上,主要分析政策执行给一些人带来的影响。如纳税人、领取福利的人、获得行业补贴和养育补贴的人、向政府供给商品的人,这些人或多或少被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法律的要求。
3、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是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它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经济人"假设。众所周知,经济学分析是建立在 "经济人"假设之上的。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总是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去获取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坚持经济学对人性的这一概括,把 "经济人"假设扩大到人们在面临政治选择时的行为分析。
(2)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从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因为个体是组成群体的基本细胞,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了集体行为,在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带人政治学之前,传统的政治理论一直主要采用集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3)交易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用交易的观点看待政治过程,把政治过程看作是市场过程。只不过市场过程的交易对象是私人产品,而政治过程交易的对象是公共产品。进人政治领域的人们也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偏好,这些价值观和偏好都应受到承认和尊重。
(四)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来源:----https://wzwebi.com/cshi/202501-163.html
法国学者亨利·勒帕日把货币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合称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他认为,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
1、公共选择经济学家们成功地把 "经济人"范式用于大量非商业性的社会领域(如政治领域),公共选择理论著作有助于增加 "经济人"范式的科学用途。
2、公共选择理论填补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空白之一,即自由主义者过去没有充足的理由来驳斥对手们对公共行动功效的盲目信赖。而且它避开了著名的阿罗定理对整个现代政治思想造成的障碍 (阿罗定理的结论是:从逻辑上说,人们不可能建立完全协调一致的集体选择制度;没有一种投票制度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沟通个人和集体,因而十全十美的民主政治是不存在的)。公共选择理论在个人行为和集体选择之间重新架起了一座桥梁。来源:----https://62v5.com/bkjj/202412-36.html
3、公共选择理论最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之一,是对国家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解释。人们可以把这些解释概括成非常简单的一句话:西方民主政体是一种过时的政治技术的俘虏,这种政治技术的逻辑使得现代国家的增长和发展只有利于特权公民阶层,即官员阶层。公共选择理论的这些解释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现代国家规模增长的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虽然是一种颇有争议的学说,在 "经济人"假设和个人主义等方法论上有些走极端,它的一些理论还有待检验和证实,但是它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公共选择活动和政治行为,把经济学和政治学纳入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是有积极意义的。公共选择己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及方法论成果,它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范围己经远远超出了主流经济学和正统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它几乎涉猎了当代所有的社会热点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公共政策研究具有可供借鉴之处:
1、公共选择学者从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入手来研究政治和公共决策问题,为公共政策和政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新的研究途径;它用方法论个人主义来取代作为传统政治学主导途径的方法论集体主义,是对公共政策研究政治学途径的有益补充或扩展。
2、公共选择学者丰富了当代政策科学和政治学理论,如它的非市场决策理论、政府失败论、国家与政党理论、投票规则的损益分析、官僚体制与代议制民主的分析,扩展或补充了当代政策科学和政治学的理论研究。
3、有助于对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政策过程的本质及其局限性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人类公共决策过程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关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