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巧妙地读绘本?”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巧妙地读绘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芬芳老师:北大硕士,现居美国。英语教育出身,曾任北京某外国语小学英语老师。

2013年初芬芳与1岁大宝走上英语启蒙之路;从此专注于家庭英语启蒙,创办公众号:美娃英语启蒙(qxmmwyf)。

每一位爸爸妈妈和宝宝每天都很忙,尤其是上了学的孩子。如果在每天作业+兴趣班的重重围击中还能坚持亲子阅读,那是非常宝贵而有价值的亲子时光。但是在亲子共读中,有些妈妈反映说,只是读一读,总感觉缺点什么,怎样才能和孩子读透一本书呢?

如果你也有此疑问,不妨来看看美国教育专家Mr. Milby的建议。在Scholastic的专栏中,他建议家长们在亲子阅读中学会提问,具体来说,就是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进行以下七个提问。下面我就把七个问题列出来,同时加上我的实践经验作为例子,帮助各位爸爸妈妈们更好地理解。

01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ppen in this story?

在开始读书前,在给孩子展示绘本的封面时,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抛出来问一问孩子。这样问的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孩子从封面的书名和插画中寻找线索从而进行合理的推论。当孩子带着自己的思考时,他就急于想从阅读中进行自我验证,想要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阅读了。

比如下面这本绘本,That's (not) mine.

在看到这两个毛茸茸的小家伙挤在一把椅子上时,作为俩娃妈妈,我一下子就轻松了下来,觉得太真实太好玩了。我拿着封面问俩娃:There are two fuzzy creatures sitting in one chair.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ppen in this story?

快七岁的大娃会通过书名进行推论,但是书名里有一个小括号,那到底是That's mine? 还是That's (not) mine? 他就有些疑惑。

三岁多的妹妹就很喜欢观察封面上任务的表情:“They are mad.”观察到位, 我立刻补充一句:“Yes, they're mad at each other. What do you think might happen in this story?”

在这里,妈妈可以耐心等等孩子的回答,孩子回答中文或英文都可以,如果孩子没有回答,妈妈也不用非逼着孩子说,妈妈可以自己回答,给孩子做个示范,孩子通过你的示范,就知道要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了。

02

What word do you think should come next?

这个问题适合有启蒙基础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妈妈把某一个单词给盖住,问孩子这个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句法技能,因为孩子需要通过这一句话来思考这个被盖住的词是什么样的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和前面某个词押韵的词?他会根据自己的思考从自己的语言词汇储备中挑出一个合适的词汇。同时,对于孩子的观察力也是很好的训练,因为他需要通过书中的插画给出的线索进行思考。

如果觉得在初次读书时,问这个问题对孩子有难度,那妈妈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把这个问题放在多次反复阅读时,再来问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孩子对绘本有了了解,在熟悉的内容中更愿意进行大胆的尝试。

比如Down by the bay这本绘本,我在《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妈妈试试这些小东西》一文中就提到了“便笺贴”的方法。

比如绘本中的一句:Have you ever seen a snake baking a __cake_____. 用便笺贴贴住snake和cake两个单词。孩子通过这一句话中的a来判断被贴住的是两个名词,同时可以根据,猜测出snake和bake.

03

What was that character's name again?

这个问题是问书中中出现的人物叫什么名字?这是一个关于细节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问孩子这个问题,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训练他的记忆能力。

比如我家快七岁的老大现在在读My weird school,里面有很多人物,学生:A.J., Ryan, Andrea Young等,老师:Miss Daisy, Mrs. Roopy, Ms. Hannah等,校长:Mr. Klutz. 在读的时候,有时人物容易混淆,问问这个问题就能清晰很多。

在一些科普性书籍中,比如廖单中的绘本Dinosaur Encore,里面出现了很多的恐龙名称,说实话咱们大人可能读到后面前面的就忘了,这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回想一下,说不定孩子会用他强大的记忆力来帮助你呢,哈哈,当然也可以翻回去回顾一下。

04

Which words do you think best describe this character?

这个问题是问孩子:你认为哪些词可以描绘出书中人物的特征。

听起来好像这个问题很有难度,是不是?可能有妈妈会担心孩子词汇量不足,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没关系,其实用中文回答也可以啊。并且有些绘本天然就非常适合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廖单中Is your mama a Llama?这本书就非常适合这个问题。

这本书用儿童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了bat, swan, cow, seal, kangaroo, llama这些动物的特征,孩子可以通过阅读这本绘本来学习描述性的词汇语句,学习如何描述动物的特征。

类似的绘本还有,peek-a-boo zoo, peek-a-boo farm等

采用了猜谜的方式来描述特征,孩子可以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猜测出是什么动物,同时学习描述性的词汇语言。

05

Does anything in this book seem familiar to you?

这是一个联系自己生活的问题:Can you mak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at's happening in this book and something in your own life? 孩子通过这个问题,能主动思考书中内容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比如绘本I'm a bunny

孩子会在阅读中注意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妈妈可以引导孩子与自己所处的季节的联系,让孩子说说现在咱们是什么季节啊?你喜欢哪个季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妈妈甚至还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为什么会有一年四季的变化等等。

06

How might this story be different if it was told from another character's point of view?

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高度,能把孩子的思维提升一个维度:从另一位人物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会有什么不同吗?

我们读一个故事,就是从一个视角来读,但是如果换一个视角呢?会有什么不同吗?

比如David goes to school这本,读过以后,你会发现全文都是老师的口气。

但是孩子读着读着,尤其是小男孩,会发出会心的一笑,嚼口香糖、不举手、涂满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等等这些淘气行为,真是写进了孩子们的心窝里。所以这本书孩子接受度很高。

这时,如果你抛出这个问题,从David的角度来讲今天这一天在学校里的故事,你觉得会有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假设你就是David,你来给妈妈讲讲这个故事吧。这时,你就静静等待孩子给你惊喜吧,不论他是中文讲还是英文讲,都是对口头语言表达的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07

Can you make up a different ending to this story?

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你能想一个不同的结局吗?但是这种“想”不是天马行空的想,妈妈可以提醒孩子需要根据原有故事的起因、发展等一系列发展过程来思考,根据故事中的冲突,思考出另一种解决方案。

比如Llama Llama red pajama一书,故事的起因是妈妈和llama llama互道晚安后,小llama llama就睡下了,妈妈下楼做家务。故事的发展是Llama Llama睡不着想让妈妈来陪她,故事冲突是妈妈在接电话,Llama Llama想立刻就让妈妈来陪她。

如果妈妈的电话一直打不完,或者妈妈真的离开的家,你能想一想这个故事还能怎么发展下去吗?妈妈引导孩子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对于孩子有难度,妈妈可以启发孩子:Llama Llama会不会下楼去找妈妈?如果下楼后发现妈妈还在打电话,Llama Llama会做什么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以上这七个问题,有细节性问题,也有开放性问题,妈妈了解了以后,可以根据不同绘本的特点来变换地采用不同的问题。所以不必一本绘本把七个问题都问一遍,也不必一定在第一次读某本绘本时就问个不停。妈妈心中有数,再根据绘本和孩子的情况,灵活掌握。

我手工自制了一个海报,虽然比较粗糙,但是在亲子阅读时,我都会扫一眼这些问题,给了我很好的提示,使我能在恰当的时机把某些问题引出来,以便和孩子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但是我还想再强调一下,不要强迫孩子一定用英语回答。你可以用英文去问问题,也可以用中文去解释你的问题,孩子有了语言准备自然会用英文回答你,如果用中文回答,完全没有问题。语言只是媒介,观察力、推断力、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竞争力。

问题一:什么是科普类文章 科普是普及科学或科学普及,也就是把道理深刻的科学道理勇浅显,明了的语言,让科学知识水平较低的人群易于接受,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应用。著名的科普作家,比如前苏联的伊林,其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极大的推进了中国的科普进程,而近期科普代表作要数霍金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相对论和物理,宇宙知识。

科普类文章的写作要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并且语言功底要扎实,表达描述能力要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些在《十万个为什么》您可以有深刻的体会。多阅读一些科普文章会有不小的帮助!

问题二:什么是科普文章 ①确实,科学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来的,必需要付出汗水与努力,而对于我们这样一群学生,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科学,去了解科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接近科学了解科学呢?我把汗水撒给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气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回事?我们能不能跨越时空?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为了解开这些我不懂的“迷”我选择了《学生探索百科全书》,我希望它可以给我带来这些我不懂得的问题的答案。

科普读物读后感这本《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共分为三章――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三章的排版都做的很好,让读者很容易便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三章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分为若干节,各节在结构设计上均采用场面宏大的主图以及精彩纷呈的配图以增强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准确的文字描述、严谨的原理揭示中愉快地踏上新奇的探索之旅,轻松地掌握的百科知识。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对我带来的好处。

首先我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等等等等,这些知识又是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可以通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等等等等。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可以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平平的道路

看吧!一本知识读物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在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的话,我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渐渐的遗忘,我们只会一点一点的落后,选择一本好的科普类读物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②儿童读物读后感《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

问题三:科普文章有哪些 著名一点的 看云识天气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伐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卷层云由冰颗粒形成......>>

关于“如何巧妙地读绘本?”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