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小学一年级排队问题数学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一年级排队问题数学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排队问题数学题如下:
题目:小明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解释:小明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4个人,那么小明前面和后面的人数共计7人。再加上小明自己,这一队就有8人。
答案:这一队一共有8人。
这个排队问题数学题是用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排队时如何计算人数的。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他们可以学会如何计算排队的人数,即在队列前面和后面的人数加上队列中的人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重要的是要确保不要忘记排队中的人自己,以免得出错误的答案。
排队问题数学题还可以扩展到更复杂的场景,例如多个排队行等,但无论场景多么复杂,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解排队的顺序和数量,并使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的重难点:
1、数的认知和计数: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数的认知和计数,包括认识数字、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法等基本知识。
2、简单的加减法: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等。
3、形状和测量: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形状和测量知识,如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形状,以及使用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
4、时间: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如认识时钟、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等)以及时间的简单计算等。
5、简单的统计: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统计知识,对数据进行分类、计数和排序等。
这些重难点知识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后续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实物演示、互动式教学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练习题和作业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趣味数学小知识内容
1. 数学小知识0是
数学小知识0是 1.数学小知识0的来历
巴比伦的文献记载中有0的萌芽。
但是与现在不同的是,0的符号是用空位来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伦写作11。 第二,在古印度数学中,发现0的最早记载是公元876年,欧洲许多数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
公元6世纪,印度人就开始用“·”,后来变成了一个圆圈。到了公元九世纪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
第三0的故乡在中国。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0的记载,只不过当时0的意思是“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
在我国远古时代的结绳记数法中,0是在对“有”的否定中出现的,意思是“没有”。魏晋时期,多国著名的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时,对0的解释非常清楚。
我国古代的历书中,用“起初“和”开端“来表示”咖“。珠算的空挡是表示”咖“的。
古书里缺字用“□”来表示,数学上记录“0”时也用“□”来表示。一方面为了把两者区别开来。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古代用毛笔书写。用毛笔写“0”比写“□”要方便得多,所以0逐渐变成按逆时针方向画“0”。
在我国古代,0叫做金贺数字,表示珍贵之意。
2.数学中0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0”的性质分散在各部分内容里.现集中起来,简述如下: (1) 0是一个数,并且是一个整数。 (2)在十进制记数法中,0起占位的作用. (3)0是一个偶数. (4)0是任意整数的倍数. (5)任何数与0相加,它的值不变,即a+0=0+a=a (6)任何数减0,它的值不变,即a-0=a (7)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差等于0,即a-a=0 (8)任何数与0相乘,积等于 0,即a*0=0*a=0 (9)0被非零的数除,商等于0,即 如果 a≠0,那么0÷a=0 (10)0不能作除数. 例如:3÷0,0÷0,这类式子是没有意义的. 随着数学知识的扩充,0的性质也将进一步扩充.比如,当引进负数之后,0是唯一的中性数,即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引入绝对值的概念后,0的绝对值等于0,即|0|=0;引入指数概念后,任何非零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如果 a≠0,那么a°=1;等等. 你说的应该是在高等数学中的意义,在高等数学中,0/0指的是一种极限类型,并非是一种比值关系这个极限的求法是用罗比达法则,分子分母直接求导数,然后得到极限是-1
答案补充
那里有-0的题目,只不过是在求极限的时候有从左边趋于零的说法而已初等数学根高等数学是不太一样的不要总拿初等数学的观点看待高数的问题
3.急求
0是极为重要的数字,0的发现被称为人类伟大的发现之一。0在我国古代叫做金元数字,意即极为珍贵的数字。0这个数据说是由印度人在约公元5世纪时发明,在1202年时,一个商人写了一本算盘之书,在东方中由于数学是以运算为主(西方当时以几何和逻辑为主),由于运算上的需要,自然地引入了0这个数。在中国很早便有0这个数字很多文献都有记载。
在1208年时将印度的 *** 数字引入本书,并在开头写了“印度人的9个数字,加上 *** 人发明的0符号便可以写出所有数字……”由于一些原因,在初时引入0这个符号到西方时,曾经引起西方人的困惑, 因当时西方认为所有数都是正数,而且0这个数字会使很多算式,逻辑不能成立(如除以0),甚至认为是魔鬼数字,而被禁用。直至约公元15,16世纪0和负数才逐渐给西方人所认同,才使西方数学有快速发展。
0的另一个历史:0的发现始于印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已有“0”这个符号的应用,当时的0在印度表示空的位置。约在6世纪初,印度开始使用命位记数法。7世纪初印度大数学家葛拉夫.玛格蒲达首先说明了0的性质,任何数乘0是0,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0得任何数。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提到以命位记数法来进行计算的实例。也有的学者认为,0的概念之所以在印度产生并得以发展,是因为印度佛教中存在着“绝对无”这一哲学思想。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学家在访问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期间,将印度的这种记数法介绍给了 *** 人,因为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 *** 数字。这套记数法后来又传入西欧。
4.关于0有些什么知识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自然数。
0是偶数;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0是最小的完全平方数。
0的相反数是0,即,—0=0。 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即,∣0∣=0。
0乘任何实数都等于0,除以任何非零实数都等于0,任何实数加上0等于其本身。 0没有倒数和负倒数,一个非0的数除以0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0除以0有无穷多个解。
0的正数次方等于0,0的负数次方无意义,因为0没有倒数。 除0外,任何数的的0次方等于1 0不能做对数的底数和真数。
0在多位数中起占位作用,如108中的0表示十位上没有,切不可写作18。 0不可作为多位数的最高位。
当0不位于其他数字之前时表示一个有效数字。 0的阶乘等于1。
0始终是坐标系的原点。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任何数*0都得0。 0目前是自然数。
分式中分母为0无意义。
5.数学中,0有什么作用
“0”在数学中的作
“0”在数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单独来看, 0可以表示没有。在小数里, 0表示小数和整数的界限; 在记数中, 0表示空位; 在非0整数后面添一个0, 恰为原数的10倍…… . 除此而外, 0还有特殊的意义。
(1)表示数的某位上没有单位:如305、0.05中的“0” 即表示某位上没有单位。
(2)表示起点:如在尺的起点刻度线标个“0”。
(3)用于编号:如0068,就会使人知道最大的号码是四位数。
(4)表示界限:我们常说某一气温为0摄氏度, 水平面的高度为0米。在这里, 0摄氏度不 是没有温度, 0米也不是没有高度; 0在这里起一个数量界限的作用。
如温度零上和零下的度数以“0”为界;向东、向西以原点“0”为界;正负以中性数“0”为界。
(5)表示精确度:如0.50表示精确到百分之一。
(6)记帐的需要;如3元通常记作3.00元
6.小学一年级数学:0表示什么,还表示什么和什么
0表示“没有”可能是0最早的意思吧,也就是0的本义。
如某种商品库存数为0,也就是这种商品在这个仓库中已经没有了。但0除了这种意思之外,它还可表示: ①数位。
如10、100等,这里的0就有位置意义。 ②精确度。
0.2、0.20、0.200等,这里分别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 ③分界线。
如0摄氏度,这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④临界点。
水温为0度时,这是水与冰的互相转化的关键温度,是临界点,关节点。由此可以看出,0不仅仅是没有的意义,而是有多种具体的、确定的内容,比其它数字的内涵更丰富。
作为数学教师,把0等同于没有,那么就会闹笑话,如果今天早上最低温度是0度,那么今天早上就没有温度了。所以,数学老师不要眼睛只盯着数学课本,因为小学课本当中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约定,只适合小学生学习,拿到课堂外就不完整了,因此数学老师也要多学点数学课外知识,备几本数学杂志或资料,扩大知识面。
7.给我一个数学小知识,200字左右
零的历史
数学史家把0称作“哥伦布鸡蛋”,这不仅是因为0的形状像鸡蛋,其中还含有深刻的哲理。凡事都是开创时困难,有人开了端,仿效是很容易的。0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发明之前,谁都想不到,一旦有了它,人人都会用简单的方法来记数。
我们知道,零不仅表示一无所有,它还有以下的一些意义;在位值制记数法中,零表示“空位”,同时起到指示数码所在位置的作用,如304中的0表示十位上没有数;零本身还是一个数,可以同其他的数一起参与运算;零是标度的起点或分界,如每天的时间从0时开始。
在古代巴比伦,楔形文字的零号已起到现今位值制中0号的作用,它一方面表示零位,另一方面也指明数码的位置。然而他们还没有把零看作一个数,也没有将它和“一无所有”这一概念联系起来。
印度人对零的最大贡献是承认它是一个数,而不仅仅是空位或一无所有。婆罗摩笈多对零的运算有较完整的叙述:“负数减去零是负数,正数减去零是正数,零减去零什么也没有;零乘负数、正数或零都是零。……零除以零是空无一物,正数或负数除以零是一个以零为分母的分数”。每一个学过除法的人都知道,零不可以作除数,因为如果a≠0而b=0,那就不可能存在一个C使得bc=a。这个道理尽人皆知,但在得到正确结论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我国自古以来就用算筹来记数,早就用算筹来记数,用的是10进位值制。巴比伦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制。印度到公元595年才在碑文上有明确的10进位值制的记数法。位值制必须有表示零的办法。起初,中国使用空格来表示零,后来以○表示零,后来印度的0就传入了中国。
在我们眼里,零的存在是那么自然、简洁,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零,却也有这么一段颇不简单的历史。
8.数学常识中什么是成为零数字和非成为零数字
非成为零数字的意思就是,这个单词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一个无论在哪儿都不是零的量。
例如:在表达式+1中,答案永远不会是零(即使当;C是零或是一个负数时)。表达式'的答案被叫做“成为零”,因为如果:C=0,那么,表达式的答案就会“消失”为零。
?什么是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有理数或分数最常被看做是整数的除数(也就是比)。通过创造一个分数 (用另一个整数去除以一个整数),一个有理数就产生或者是除尽的数字或者是循环小数。
例如等于2.05等于0.333 33……。这两个都是有理数。
另一方面,“无理数”是所有可以写成非循环小数,无穷小数的数。无理数也被叫做非有理数,它们包括“派”(即:3.141 592……)。
最后,有理数和无理数一起构成了“实数”。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数字都是实数。
1. 一年级小学生趣味数学小知识(一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一年级小学生趣味数学小知识(一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1.一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趣味题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0条,因为他钓的鱼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7.应该修理时钟;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2.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
1、蜗牛何时爬上井?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
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
我已经在这里过了多年了,很久没有看到过太阳,就更别提想吃天鹅肉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 “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
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
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
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你能猜出来,蜗牛需要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 2、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古依木,雇了一个叫扎克的长工,答应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到了年底,古依木对扎克说,你的工钱存在我这儿,将来可以办大事。
老实的扎克同意了。一晃19年过去了,扎克年老力衰了,大地主古依木就想把他辞退。
一天,古依木把扎克叫来,说:“你在我家做了19年,现在我给你19斤油,你走吧!”扎克一听急了,说:“老爷,你讲的每年给‘一头牛’的工钱,怎么变成‘一斤油’了呢!”古依木两眼一瞪,咆哮说:“那是你听错了,老爷还会赖你吗?”不容分说就把他赶出了门。 扎克提了19斤油呆呆的坐在路旁。
这时正好看见阿凡提骑着小毛驴过来了。扎克连忙把这事告诉阿凡提,请他帮忙算回工钱。
阿凡提想了片刻说,好,我和你一起上古依木家里去评理。” 古依木在家里正在喝酒,冷不防阿凡提和扎克走了进来,古依木心里有点慌,装着笑脸道:“阿凡提先生驾到,不知有何贵干?”阿凡提说:“扎克想做个小生意,特来借三两银子,由我作保,不知老爷肯不肯。”
古依木一听,心宽了,连说:“有阿凡提先生作保,当然可以。扎克是老实人,年息对本对利就行了。”
于是,三对六面写好了借据。古依木正要去拿银子,阿凡提拉住了他说:“办事情要公平,借你的钱是对本对利,那么,阿凡提每年一斤油存在你这里,也应该对本对利。”
古依木眼珠一转,暗想十九斤油的利钱能有多少,大不了几百斤油吧!就说:“好吧,看在阿凡提先生的面上,算出多少,我照付就是了。” 于是,阿凡提拿过算盘说:头一年,工钱1斤,第二年加利息1斤,加工钱1斤,共3斤,第三年是7斤,第四年是15斤……不到一刻工夫,算出了结果,把大地主古依木吓得目瞪口呆。
最后连连央求:“阿凡提先生,请你向扎克说说好话,我情愿还他19头牛的工钱!” 扎克拿到了19头牛的工钱,三两银子当然不借了。 请问小朋友,每年一斤油,按照古依木对本对利的算法,19年的本息账,到底是多少? 3、辨方向 早晨起床面向阳,开动脑筋想一想; 前是东来后是西,左是北来右是南; 伸出左右两只手,东南西北记得牢; 地图方位有规定,上是北来下是南; 左是西来右是东,小朋友们要分清。
4、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题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
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 (2)燕燕比芳芳小1岁; (3)燕燕比阳阳大2岁。 ( )最大,( )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年纪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
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 (1)中班比小班少; (2)中班比大班少; (3)大班比小班多。 ( )人数最少,( )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 甲说:我比乙高; 乙说:我比丙矮; 丙:说我比甲高。
( )最高,( )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
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 )>( )>( )>( )。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 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 )、( )、( )、( )。 8、有四个木盒子。
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 )盒子,( )盒子,( )盒子,( )盒子。 9.张、黄、李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 (1)甲。
3.一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
1、小松鼠要过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 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 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 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6-9=7(个)。
2、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高斯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算算看,题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为学生们必然会安静好一阵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将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想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但算式重复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3、鸡兔同笼你听说过“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4、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是多少呢?
4.求小学一年级数学故事趣味题 并求答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老虎认亲故事
哼哼对怎样算出来比例一样,不大明白。
老虎挺了挺胸说:“这个容易,这个正方形有4*4=16个方格,你看看黑色的占了多少方格,就可以算出比例来。”
哼哼把头一歪,问:“有的黑色的占了多半个方格,有的占小半个方格,这怎么算啊?”
老虎说:“凡是黑色的占够了半个方格就算一个方格,如果不够半个方格就算0个方格,也就是不算啦!”
“1、2、3……11,你的黑色花纹占11个方格;1、2、3……11,
前是一家人,是亲戚!亲戚亲,亲戚亲,砸断骨头还连着筋!”
哼哼上下打量一下老虎,问:“唉,上一次我见到你还挺笨,怎么一转眼变得这样聪明啦?”
老虎乐呵呵地说:“那是有聪明的狈帮助嘛!”
“聪明的狈是什么东西?”哼哼追问。
老虎自觉说走了嘴,赶紧改口说:“不,是我变得聪明了呗!”
“聪明得这样快?不对,我要考你一个问题。”哼哼说,“在一个大笼子里装有野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子里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老虎立即答出:“一只也没有啦!”
哼哼一皱眉头问:“怎么回事?”
老虎说:“都叫我吃啦!”
哼哼一瞪眼睛说:“这是做算术题,不许吃!”
老虎眼珠一转,说:“你等一下,我去找个安静地方算一算。”说完就消失在密林中。
老虎找到狈,说:“哼哼考我一道题,我不会做。”接着把题目说了一遍。
狈干笑了两声说:“这是‘鸡兔同笼’老问题。有现成的公式:兔数=
12=23(只)。”
“兔子12只,野鸡23只,我这就去告诉小花猪。”老虎扭头就往回跑
5.一年级数学小故事50个字
1. 猴子捞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
2. “0”与“1”的小故事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
3. 小松鼠要过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 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 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 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6-9=7(个)。
4. 阿凡提的故事
这天,阿凡提骑着他那心爱的小毛驴从外面回来,远远就看见家门口站着一高一矮两个人。
“阿凡提回来了!”高个子和矮个子都迫不及待地迎上去,请阿凡提为他们算算五个铜币该怎么分。阿凡提笑着说:“啊,两位先生,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怎么为你们算呢?”这两人说了一阵子,阿凡提把事情弄清楚了。原来这两人今天合伙做饭吃,高个子拿出了200克大米,矮个子拿出了300克大米。饭做好后,两人正准备吃,忽然来了一个过路人,这个过路人向他们提出了把煮的饭让三个人吃的请求。结果三人一起把饭吃完。过路人临走时,向高个子和矮个子道谢,还留下了5个铜币作饭钱。可5个铜币两人怎么分呢?矮个子说,他出了300克大米,就拿3个铜币,高个子出了200克大米,就拿两个铜币。可高个子说,这5个铜币是过路人给他俩的,应该平分,每人拿两个半铜币。两个人算过来算过去,都不知怎样算才对。
阿凡提告诉高个子和矮个子说:“好办。依我看,应当这样分。”阿凡提说出了他的分法:高个子得1个铜币,矮个子得4个铜币。两人听了非常吃惊,后来在阿凡提讲了这样分法的道理后,他们都很信服,高高兴兴地走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阿凡提为什么要这样分吗?原来是这样的:
因为5个铜币是一个人的饭钱,吃饭的是三个人,所以三个人的饭钱应为15个铜币。这顿饭共用500克大米,那么100克大米的价钱应为3个铜币。高个子出了200克大米,按钱算是6个铜币,他一起吃饭的,应扣饭钱5个铜币,所以他只应得1个铜币。矮个子出了300克大米,按钱算是9个铜币,他也一起吃饭的,也应扣饭钱5个铜币,所以他应得4个铜币。
6.一年级数学小窍门知识
一年级的数学主要就是加减,多练习即可。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接受一种新的知识,主要实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跟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下课之后要及时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去问,在做作业的时候,先把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回想一遍,还要牢牢的掌握公式及推理过程,尽量不要去翻书。
尽量自己思考,不要急于翻看答案。还要经常性的总结和复习,把知识点结合起来,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大量做题是必可避免的,熟练地掌握各种题型,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成绩。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先以书上习题为主,答好基础,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开拓思路,练习各种类型的解题思路,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应该记录下来,反复加以联系。
在做题的时候应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形成习惯,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的时候,大部分的题都是基础题,只有少数几道题时比较难的题,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心态,鼓励自己,在做题的时候认真思考,不要浮躁,在考试之前做好准备,做一做常规的题型,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增加做题速度,要有条不紊的进行。
7.一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1.小松鼠要过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 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 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 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6-9=7(个)。
2.高斯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算算看,题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为学生们必然会安静好一阵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将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想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但算式重复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关于“小学一年级排队问题数学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www.ynyjfc.com/news/56271/ 来源:http://www.qx978.com/news/show/171209/ 来源:http://www.sxmx.net/news/51207/ 来源:http://www.zjjhh.com/news/56988/ 来源:http://www.sxmx.net/news/51294/ 来源:http://www.zjjhh.com/news/56805/ 来源:http://www.qx978.com/news/show/171360/ 来源:http://www.jiujiufan.com/news/78790/ 来源:http://www.qx978.com/news/show/171150/ 来源:http://www.jiujiufan.com/news/7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