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人物故事,分享职场法则;

学古人智慧,思考处世哲学!

——懒虫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原名姬旦,又称叔旦、周文公,约公元前1080年生,属相约为鸡,星座约为处女座。陕西岐山人,西周朝首任总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采邑在周,又称周公。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因年幼仅15岁(也有史料说13岁),由周公摄政。摄政七年,周公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为后来的‘成康之治’和周朝八百多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周成文

周公为什么不自己当王呢?

要知道当时老爹周文王还在世时,就对周公姬旦赞誉有加,曾说到:“以你过人的才华,应该接我的班,当继承人,可惜你不是长子。”

周公急忙伏跪于地,泣道:“父王,旦从无继位之心,旦可指天发誓。辅佐好兄长姬发,诛灭暴纣,兴盛我大周,这才是我毕生之志啊。”

周文王非常感动,一直都很重用周公,只要是重要的事情都会找他商议,就连周公亲自招聘来的姜尚,都能快速得到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

当王有什么意思?危险系数高,责任大,还非常的操劳。

当时西周是商的眼中钉肉中刺,纣王一直想找机会干掉周文王,把他抓去囚禁了七年,为了试探周文王,还把他大儿子伯邑考剁成肉酱熬汤给他吃,这才轮到老二姬发当太子。(后来的周武王)

果然老二姬发当王后,刚搞了一场‘牧野之战’弄死了商纣王,就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缠绵病榻没两年就去世了。

周武王去世前找来周公说:“我觉得我快不行了,我担心周要毁在我手里,我的儿子诵年纪太小了,在许多兄弟里,你最有才能,将来我去了,就把国家交给你了。”

周公一听,急忙摇头说道:“你的身体挺好的,别胡思乱想,肯定有办法的。”

后来周武王死后,周公辅佐15岁的太子继位,就是后来的周成王,自己做摄政王,七年后,还政给长大的周成王,回到自己的地盘养老去了。

对于周公这种有能力的人来说,事业心大过名利心。

从他后来做的事情来看,他更多的是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比如完善宗法、分封、礼乐等制度,提倡‘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有孝有德’的思想。

当不当王,只不过是个名称而已!

事实上,不管是周文王还是周武王都很信任周公,对他提出来的建议都很重视,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找他商议。

在他摄政的七年,周公已经是实际上的掌权者,他的主张得到充分的贯彻,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周朝后来几百年、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官僚制度,礼仪制度,君臣主张都有周公的影子。

后来的孔子就是周公的头号狂热粉丝,他盛赞周公的才华,就连做梦都梦到周公,还有孟子,称周公为‘古圣人’。周公是儒学的奠基人,要知道孔孟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

牧野之战

想要实现理想,得到王的信任才是关键

当周武王觉得时机成熟,做好准备即将攻打商纣时,请出太史占卜凶吉。

要知道商周时期,所有人还是比较相信有鬼神的,就连统治者颁发政令都要借神明之说来达到目的。

周武王原本想得到个吉兆鼓舞一下士气,不料占卜为大凶。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所有人都觉得神明不同意啊,老天最大,老天说不行,这可怎么搞?

哪知道周公突然站起来,拂起衣袖,奋力将占卜用的龟壳、艾草从神案上一扫而下,这还不够,他抬起右脚踏住龟壳,高声说:“枯骨死草,知道什么凶吉?快快出兵,不要因为这等弄鬼的小技,妨碍我们东征的大事。”

这话正中周武王下怀,于是看了周公一眼,赞许的轻点一下头,对众人说:“殷商有重罪,不可不伐。”

周公立即走出大营,站上高台,下令:“百官回朝,大军出发东征!”

周武王虽然坚定要打商纣王,可是对刚才大凶的卜卦还是有点不安,于是等大军出发,他上了王车叫来周公说道:“王弟,你今天在军营讲的话正合我意,你把道理给我听听。”

周公多聪明啊,知道王担心什么,于是回答:“顺天行事不一定成功,反之未必失败。如果人事安排不当,错失良机,那就一定会败亡。天道鬼神是什么东西?看不见,听不着,占卜这种事,聪明人并不会把它当成法则,只有愚昧的人才被它拘泥住手脚。要打胜仗,关键是用人!如果敬贤用贤,用人得当,不凭借卜卦也能把事办好,不祈告鬼神也能获得幸运。”

这话放在当时,是多么的惊世骇俗又大逆不道,也幸亏周武王不是迂腐之人,听了他的话,反而尤为安心。

北伐(牧野之战)大捷之后,周武王越加信任周公,许多的政令,演讲稿都是周公所写,比如后世闻名的周武王战前动员演讲《牧誓》,就是周公所作。

其实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说这话的不是周公,而是周武王,那么文武百官就会觉得王不敬神明,一意孤行,这就大大影响了周武王的威信和形象。(古人讲究君权神授)

所以在职场,想要得到老板的信任,一定要帮老板说出他不方便说的话,急老板所急,想老板所想。

周公辅助周成文

那么,周公真的如他所说看不起占卜,不相信鬼神吗?

事实刚好相反,他是周朝占卜技术最溜的那个,凡大事他都会占卜一番,甚至周文王所著的《周易》都是他补全的。

他用鬼神占卜不可信的言论获得周武王高度信任,他又用占卜神明的方式获得周成王的全心相待。

这就是在职场要根据老板性格,用不同方式搞定他。

考虑问题只考虑对自己有利,其他说辞不过方法而已。

事情怎么回事呢?

话说周武王死后,留下一堆烂摊子,殷商还有余孽心有不甘伺机反扑(比如纣王儿子武庚);北边和东边还有一些诸侯国没有归降;几个有功之臣势力越来越大(比如姜尚);几个兄弟蠢蠢欲动(比如老三管叔鲜);刚臣服的俘虏又太多太杂,需要安置教化……

周成王才十几岁,不能担事,一切都要靠周公来处理,忙得他焦头烂额。

洗个头发都被打断好几次,有时候揪着湿发就去处理事情。

吃个饭也不安心,有时候食物来不及咽下去,就去接待拜见的人。

忙成这样,偏偏其他几个兄弟和大臣官员还不理解,都说他有不臣之心,想要干掉侄子,自己当王。

周公一听气得不行,他真要有心可轮不到你们说,既然有这些谣言,肯定是有心人在使坏,必须解决这些人才能遏制住谣言。

周公立刻提前给周成王举办冠礼(原本成年男子20岁才举行冠礼,当时周成王才15岁),又将手里的工作交代了一番,就偷偷去了洛邑调查事情真相。

到了洛邑一调查,发现事情跟老三(管叔)和老五(蔡叔)有关,他们是受了武庚(商纣王儿子)的挑唆。于是他就派人去叫他们两人来谈话,两人担心周公会弄死他们不敢来。

人不来事情就没办法解决,周公很无奈,经过他几天的思考,得出一个结论:这事的关键在于周成王的想法,如果周成王信,就算他解决了谣言的源头也没用;如果周成王不信,别人就算说破了天又如何?

想清楚事情的关键,周公就有办法了。首先他写了一首诗“鸱鸮”,让人送给周成王,以表白自己的忠心。

诗中将武庚比喻成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把管叔和蔡叔比喻成小鸟,把周比喻成鸟巢,小鸟被鸱鸮捉了去,现在还想来毁我的巢,我们只有趁着天晴没下雨,快点修好门窗,储存好冬粮,我已经为此累得满身伤,但是还是担心我们得窝不安全。

周公还考虑到周成王年纪小,所以写的诗浅显易懂又感情丰富,果然周成王看了后非常感动,可是还是有点不放心,万一周公要篡位他小胳膊小腿的,肯定干不过,心里慌啊!(鸱鸮原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百科)

接着发生了一件事,让周成王彻底的消除了内心的不安,与周公前嫌尽释

周公册封诸侯

某天,突然刮起了大风,雷声撼天动地,大雨犹如瓢泼,大树都被连根拔起,眼看快收获的庄家都被刮倒了,很多房屋也不能幸免,百姓抱头痛哭。

接着就有个大臣给周成王说,这可能是上天发怒了,警示我们做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的错事,我们必须检查占卜室,看看有什么事情我们违背了上天的旨意。(懒虫怀疑这人是周公安排的托儿)

周成王一听急忙答应,于是穿上正式的朝服,带着一众大臣官员,去占卜室检查之前的祷文,正巧发现一个密封的小柜,打开一看,有两封周公写的祷文。

一封是周武王病重昏迷时,周公占卜并祈求上天和祖宗的祷文。

大意是:列祖列宗,请用我的身体来代替周武王吧,我忠厚老实,又多才多艺,肯定能侍奉好你们,所以请不要把周武王带走,他还要治理天下,在人间帮助你们保护子民,周族的事业不能没有他,请答应我的请求,我把白璧和玉珪献给你们,等着你们的召唤。

还有一封是周成王生病的时候,周公占卜后祈求河神的。

大意是:周成王还不懂事,如果做错了什么事,都是我这个做叔叔的错,如果要惩罚他,就惩罚我吧,要死也让我先死吧!

可想而知,一个十几岁没了父亲的少年看到这样两封情真意切的祷文,心里是多么的感动和愧疚?!

当时眼泪就簌簌的往下掉,周成王哽咽着说:“不用找了,这就是上天对我们动怒的原因,叔父对病重的父王如此忠心耿耿,对我有诸多爱护,后来料理国事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怎么会有坏心呢?都怪我年幼无知,听信谣言,一时糊涂中了小人的圈套,怀疑叔父。现在天帝来惩罚我了,我必须改过自新,赎回罪过啊!”

说完话就让人备车,冒着大雨去洛邑迎接周公。

不得不佩服周公,真是了不起啊!两篇祷文一首诗就挽回了小老板的绝对信任,一个字“高”!

后来周公帮助周成王管理新都城洛邑,甚至还代替周成王册封了71个诸侯王,利用周成王实现了政治抱负,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一一落到实处。

就算死后,周成王也是按照王的礼仪厚葬,后世都盛赞周公为第一“贤相”“忠臣”,世世代代被人敬仰尊崇。

做臣子做到这份上,上下五千年周公这也是独一份了,都已经这样了,还当什么王啊,做王的男人不香吗?

如果你的老板能事事听你的意见,完全相信你,给你等同他的权利,你每年拿钱也不少,你还想自己创业当老板吗?

孔子都羡慕周公,向往他的事业,做梦都想成为周公,你说这样谁又不向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