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王维因山水田园诗歌而享有盛名,实际上王维边塞诗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在他现存的近400首诗歌中,涉及边塞的作品约有40首,占诗歌总数的十分之一。盛唐诗人多具有浪漫气质和英雄气概,这在王维的边塞诗中也有所体现。

虽不及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的边塞从军生涯,王维也有两次出使边塞经历。第一次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秋至二十六年(738年)夏之间,他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据《新唐书》载:“是年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及吐蕃战于青海,败之。”王维受命出使河西宣慰崔希逸及边地众兵士,时间长达一年,名作《使至塞上》就作于此。第二次出使的时间不甚明确,《王维年谱》的编纂者陈铁民认为在天宝四年(745年),王维出使新秦、榆林等地,出使的时间应该是春季,因诗人《榆林郡歌》中有:“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

盛唐时期国力强大,边塞的戈壁沙漠、万里边关、羌笛秋月都让豪情满怀的诗人们充满了向往。在真正前往边塞之前,王维也写过一些边塞诗,这些诗歌均来自于他的想象,主要是赞美边疆风光的壮美和将士们的骁勇善战。比如写于这一时期的《李陵咏》《燕支行》,“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这两首诗均写于诗人20岁前后,热情歌咏了他心目中理想的舍身报国的将士形象。还有更广为人知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少年行》也是作于此时。

真正体验边塞生涯之后,王维的边塞诗与早期诗作相比有了变化。宋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主要是针对其山水田园诗进行品评,不过若是用这几句话来评价其边塞诗,也未尝不可。王维的边塞诗给人很强的阔大、壮美的画面感,如人们都熟悉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尤其是颔联、颈联几句,一幅豁朗雄壮的边塞图如在目前。《红楼梦》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评价颈联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除了说用字精准之外,也言明了诗歌的画面感。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一首《出塞作》鲜活地展现了居延胡儿在秋日射猎的情形,呈现丰富的画面感。白草、野火、蓝天、黄沙几种颜色交汇的画面在辽阔的边塞铺展开来,令人感受到无限壮阔。

除了“诗画一体”之外,王维边塞诗有较为独特的一个特点是音乐感。如果说画面感是从视觉上呈现边塞生活,音乐感则是从听觉上体现。画家、诗人的身份之外,王维还具有深厚的音乐造诣,诗歌创作中有意无意地将韵律、声音融入其中。典型的作品如《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诗中聚集了各种声音,从阵阵号角声、敌军吹响的胡笳,到战马嘶鸣、践踏河水的声音均在其中,给读者营造了战争如在耳畔的氛围感。

即便是写边塞中的常见意象——羌笛,王维的视角也与其他诗人有所不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在多数诗人笔下,“羌笛”总是和思乡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王维这首《凉州赛神》却不一样:“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这首诗描写的是边塞中迎赛神会的场景,是一种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塞神的边塞军士敲鼓吹乐,与城东骑射一绝的大神共同比赛。在诗中,羌笛的曲调不再哀怨悲凉,而是营造了热情的氛围,充满了人声鼎沸的烟火气。这是作为音乐家的王维,对边塞生活另辟蹊径的观察角度。

王维的一些送别诗也被归到边塞诗中,因其送别的亲人和朋友多是远赴边疆。这其中的代表作是《送元二使安西》《送刘司直赴安西》,诗中也有想象中的对边塞风光的描写,更让人动容的是诗歌流露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劝勉友人为国立功的情怀。这类诗作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认为的边塞诗,不过也是边塞诗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