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代天文历法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天文历法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代历法

选自《古代汉语》

古代的历法,起於商代以前,後来逐步改进。经过天文学家祖冲之、僧一行、郭守敬等人的研究,到了清代,中国的历法已经到了完善的地步。这里简单地介绍中国古代的历法(1)。由於历法和天文有密切关系,同时我们也讲一些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常识。

一、年,岁

年和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2)。

十二个月为一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有354日(包括六个大月、六个小月),闰年有383日。

太阳一周天为一岁。所谓太阳一周天,是设想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3),复回到春分点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地球公转的一周期。古人所谓岁,也就是现代天文学所谓的回归年,又叫太阳年。这样,一岁就是365 1/4日(实际上是365.24199日)。《书经.尧典》上说:“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朞”是一周岁的意思,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是说一个整数。这实际上是阳历的年,中国历法上叫做“岁实”。

注:1.主要参考书:秦惠同《观象授时》(《皇清经解》第三十五卷)

2.年和岁,混用则不别。《尔雅》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3.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即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44.html

年是阴历,岁是阳历,所以说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中国的节气是阳历(下文)。中国的闰月是用来解决阴阳历的矛盾的(下文)。

岁的意义来源於岁星,岁星就是木星。岁星约十二年一周天。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个星次,岁星每年行一个星次。十二次的名称是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岁在星纪”,《襄公三十年》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岁在大火”,都是以岁星纪年。这是最早的纪年法。後人写文章,为了仿古,也采用这种纪年法,如潘岳《西征赋》有“岁在玄枵”。

由於岁星是逆时针由西向东运行,岁星纪年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方便。为此,古人设想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由东向西与真岁星“背道而驰”,把黄道附近由东向西分为十二等分,叫做十二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这就是“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与太岁纪年见下。

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了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馀由此类推。此外,古人又为十二辰造了一些别名,即摄提格(寅)、单阏(shan'e,音善恶,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协洽(未)、涒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困敦(子)、赤奋若(丑)。《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说,屈原生於寅年寅月寅日(1)。

注:1.最近林庚先生说,屈原并非生於寅年寅月。

据《尔雅》所载,摄提格等十二辰叫岁阴,另有纪年的十干叫岁阳。岁阳的名称是阏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已)、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甲子纪年起於东汉,较早的纪年法是以岁阳和岁阴相配,《史记.历书》有“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甲寅)”、“端蒙单阏二年(乙卯)”、”游兆执徐三年(丙辰)“、”强梧大荒落四年(丁巳)”(1)等等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17.html。後人仿古,也有采用太岁纪年法的,例如司马光《资治通鉴》。

木星绕天一周,实际上不是十二年,而是11.86年。所以每隔八十三年就会有一个星次的误差,叫做“超辰”或“超次”。(汉代刘歆已经发现了超辰,但他说一百四十四年超一辰。)由於超辰的关系,汉以後的岁星纪年法渐渐与实际不合,误差越来越大。所以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岁星纪年,实际上只等於甲子纪年。

注:1.焉逢即阏逢,端蒙即旃蒙,游兆即柔兆,强梧即强圉。

二、月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古人认为是日月相会,叫做辰(上辰下会,也写作辰),也叫做合朔。月球自合朔绕地球一周再回到合朔,所走的时间是29 499/940日(实际上是29.53059日),叫做一个月。这个数目不够30日,又多於29日,所以阴历有月大月小。月大30日,月小29日,大月和小月相间,也就差不多了。还差一点,所以有时候连接两个月都是大月。

古人有所谓月建,把一年十二个月和天上十二辰联系起来。依夏历:斗柄(北斗的柄)指寅,叫做正月(一月),斗柄指卯,叫做二月,辰是三月,巳是四月,午是五月,未是六月,申是七月,酉是八月,戌是九月,亥是十月,子是十一月,丑是十二月。但是依殷历,则丑是正月,依周历,则子是正月。三代的历法不同。《诗经.豳风.七月》是夏历和周历并用,其中所谓“四月”,“七月”等,是指夏历,所谓“一之日(一月)”、“二之日(二月)”等,是指周历。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直到清代末年,我国一直沿用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今天所谓旧历,也指夏历。

三、晦,朔,望,胐,弦

每月的最後一日叫做晦,最初一日叫做朔。朔就是日月合朔的日子。古人很重视朔,因为朔的日子定错了,时序就乱了。天子告朔於诸侯,诸侯告朔於庙。史官记事,遇事件发生在朔日,必须写明。《书经.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台以望。”後代史书记事,都沿用此法。

古代以干支纪日,史书上不记月之第几日,而记干支,所以我们必须查明该月朔日的干支,然後按干支纪日法(下文)顺推知道是月之第几日。可查杜预《春秋长历》和陈垣《二十二史朔闰表》。

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偶或是十七日)叫做望。这时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中间。由於太阳和月亮此升彼落,一东一西,遥遥相望,所以叫做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来源:https://sxphszu.cn/bkjj/202412-145.html。”後人以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蘇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1),蘇子与客乘舟,游于赤壁之下。”《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於临皋。”

每月初三叫做胐,《说文》:“胐,月未盛之明也,从月出。”“胐”是月亮出来了,但是还不十分明亮的意思。

月亮和太阳成九十度角,叫做弦。《释名.释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似张弓施弦也。”有上弦下弦之分。上弦指初七或初八,下弦指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商周时代,一个月分成四部份。第一部份叫做初吉,指初一到初七或初八,即朔日到上弦的一段时间。金文《(左弁右耳部)敦》:“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第二部份叫即生魄(也写作霸),指初八或初九到十四日或十五日,即上弦到望日的一段时间。《书经.武成》:“即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第三部份叫做既望,指十五日或十六日到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即望日到下弦的一段时间。《书经.召诰蠔》:“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於丰。”第四部份叫做既死魄,指二十三日到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即下弦到晦日的一段时间(2)。金文《兮伯吉浮盤》:“唯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又有哉升魄,指初二或初三。《书经.康诰》:“惟三月哉升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旁死魄,指二十五日(3)。《书经.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来源:https://sxphszu.cn/cshi/202412-112.html

一个月又分为三部份,叫做旬(甲骨文已有“旬”字)。十天为一旬,又叫“浃日(4)”。《国语.楚语》:“近不过浃日。”十二日为“浃辰”。《左传.成公九年》:“浃辰之间。”

注:1.一般注本都说《赤壁赋》的“既望”指的是七月十六日,其实是七月十七日,因为那年壬戌七月是大月。

2.这里所谓“既望”与後代所谓“既望(十六日)”不同。

3.关於“初吉”、“生魄”、“死魄”、“既望”这些名称,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今依王国维说。

4.古代以甲子纪日,称自甲至癸一次周转的十日为“浃日”。

四、日,时,刻,分,秒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日。古人以一昼夜为一日。一日分为十二时(时辰)(1),一百刻。

古人以十二辰纪时,所以後人又叫做“时辰”。从半夜算起,叫做子时。“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今人以夜里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的时间为丑时,三点到五点的时间为寅时,五点到七点为卯时,七点到九点为辰时,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下午一点到三点为未时,三点到五点为申时,五点到七点为酉时,七点到九点为戌时,九点到十一点为亥时。这是符合古制的。

古代计时,用铜壶滴漏法,受水壶裏有立箭,箭上划分一百刻,所以叫做“刻”。古代所谓“刻”,和今人所谓“刻”稍有不同。现在一昼夜分为九十六刻,而古人一昼夜分为一百刻(2)。

注:(1)现在我们依照国际习惯,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小时只有时辰的一半,所以成为“小时”。

(2)梁天监年间,曾一度改为九十六刻,但不久又改过来了。铜壶滴漏法每刻有十分;用钟表计时后,每刻是十五分,每分有六十秒。

昼夜长短,随著时节而不同。依《後汉书》,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东至昼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春分昼五十五刻八分,夜四十四刻二分。秋分昼五十五刻二分,夜四十四刻八分。这只是就中原地区来说,至於其他各地,昼夜长短是不同的(1)。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166.html

远在商代以前,古人就用干支纪日。以十干配十二支,得六十“甲子”。如下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前边已经谈到,先秦两汉,关於每月的日期,都不说初一、初二、初三等,而是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据後人考证,这个庚辰是鲁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十日,後来曾用初一、初二、初三等纪日法,但历史学家仍用干支纪日法。

六十甲子大致相当於两个月,但是由於大月小月合起来只有五十九日,所以每月的干支和日期的对应常常是不一样的。假定正月初一是甲子,则三月初一是癸亥,等等。

注:(1)据清代《协纪辨方书》,夏至昼五十九刻五分,夜三十六刻十分,冬至昼三十六刻十分,夜五十九刻五分;春分、秋分,昼夜各四十八刻。每日是九十六刻。这是按钟表计时核算的,与《後汉书》稍有不同。

五、四时,节,候

一年分为四时,近代叫做四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1)。

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古代叫做“节”,或叫做“气”。每月有两个节气,在前者叫做节气,在後者叫做中气。在正常的时候,二十四个节气和四时十二个月的配合如下表:

(一)春季

正 月(孟春) 立春 雨水

二 月(仲春) 惊蛰 春分

三 月(季春) 清明 谷雨

(二)夏季

四 月(孟夏) 立夏 小满

五 月(仲夏) 芒种 夏至

六 月(季夏) 小暑 大暑

(三)秋季

七 月(孟秋) 立秋 处暑

八 月(仲秋) 白露 秋分

九 月(季秋) 寒露 霜降

(四)冬季

十 月(孟冬) 立冬 小雪

十一月(仲冬) 大雪 冬至

十二月(季冬) 小寒 大寒

最初的时候,大约只规定了四个节气,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2)。简称“分至”(3)。在《书经.尧典》裏,叫做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下文)。後来增加到八个节气,即《左传.僖公五年》所谓“分至启闭”。“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最後规定为二十四个节气。在《淮南子》中,二十四个节气已经具备。

二十四个节气是一个太阳年的二十四等分,所以按阳历节气是固定的。一个太阳年共约365又1/4日,因此,每一个节气是15.2日有奇(4)。因此,一半阳历年上半年每月六日、二十一日是节气,下半年是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

比节更小的单位是“候”。每一个节气有三个候。一个候是五日有奇。古人所谓“时候”,就是指时令河节候。梁简文帝《与刘孝绰书》:“玉霜夜下,旅雁晨飞,想凉燠得宜,时候无爽。”古人所谓“岁候”,也是指时令和节候。《文选》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岁候初过半,荃惠岂久芬!”来源:https://fplkm.cn/xwzx/202412-90.html

降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所谓岁实,是一岁(一个太阳年)实行之数。八等分为八节(分至启闭),二十四等分为节气、中气,七十二等分为候。

古人凭什麼规定节气呢?凭天文。具体的办法是:昼测日影,夜考中星。

古人用土圭测日影。夏至日影一尺五寸,影最短;冬至日影一丈三尺,影最长。其馀节气由此类推。详见《後汉书.历法》。

所谓夜考中星,是观察初昏时刻的中天星座。白天见日不见星,所以要在初昏观星。《尚书.尧典》说: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来源:https://www.fplkm.cn/zhishi/202412-106.html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仲春、仲秋,指春分、秋分。中,指昼夜平分。日指昼,宵指夜。昼夜平分,则“日中”、“宵中”是一样的。仲夏、仲冬,指夏至、冬至。日永指夏至昼长;日短,指冬至昼短。仲春日中星鸟,是说春分初昏中星为鹑鸟(即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仲夏日永星火,是说夏至初昏中星为大火(即心宿);仲秋宵中星虚,是说秋分初昏中星为虚宿;仲冬日短星昴,是说冬至初昏中星为昴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他们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座标(5);日躔(chan,音缠,太阳经过的星座)在二十八宿中。二十八宿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我们观测到了初昏中星,也就可以推知日躔所在,同时也可以推知时令节气。例如《尧典》初昏中星是星宿,那麼日躔在胃,这是当时春分的季节。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注:(1)周历以子月为正月,所以四时都比夏历早两个月来源:https://sxphszu.cn/xwzx/202412-69.html。《孟子.滕文公上》:“秋阳以暴之。”“秋阳”指的是夏历五、六月的太阳。

(2)农历每年的节气,日期并不完全固定。

(3)“分”是昼夜平分的意思,“至”是极、最的意思。夏至日最长,日行最北,日影最短;冬至日最短,日行最南,日影最长。

(4)这里是所谓恒气,但实际规定的节气不是二十四等分。日行有迟有速,冬至日行最速,春分前三日已行天一个象限(九十度),等等。後人历法精密,以日行天的度数规定节气,叫做定气,与恒气稍有出入。参看下文《赢缩》。

(5)这里所说的赤道不是地球赤道,而是天球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为什么要学天文历法来源:https://www.sxphszu.cn/bkjj/202412-43.html

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就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有很多与“气”有关的概念,如节气,气候,气化,气势,气质,运气等。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概念就会发现,气是有属性的,在宇宙间没有无属性的中性的气存在。

气由阴气和阴气组成。后世将阴阳作为哲学概念应用得十分广泛,但追本求源,阴阳的观念最早只是起源于历法和季节的变化。

古人以为,气候的变化是由于阴阳二气的作用,阳气代表热,阴气代表冷。宇宙间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发生交替的变化,便反映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上。

夏季炎热时,属于纯阳来源:https://sxphszu.cn/bkjj/202412-4.html。冬季寒冷时,属于纯阴。阳气和阴气互为消长,春季阳气增长,阴气衰弱。

当阳气达到极盛时就是夏至,由此发生逆转,阴气渐升,阳气下降;当阴气达到极盛时就是冬至,这时再次发生逆转,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完成了一个周期的交替变化。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五行的看法与后世哲学上的五行几乎完全不同。

古人认为,五行就是一年或一个收获季节中的5个时节。这一说法在上古文献中记载更直接。

例如,《吕氏春秋》就把五行直接称为五气,也就是将一年分为5个时节之义。又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年“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而《管子·五行篇》则说:“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可见上古均是将五行解释成时节或节气。

古人用直观的5种物质的名称给五种太阳行度命名,就如以十二生肖给日期命名一样,符合古人朴素的思想观念。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同样具有天文学意义。五行相生,又叫“生数序五行”,其含义是后一个行是由前一个行生出来的,以至于逐个相生,形成一个循环系列,周而复始。五行相生是五行观念中使用最普遍,发展最成熟的一种排列方式。

按照《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的说法,木是五行的开始,水是五行的终了,土是五行的中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木行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所以木主生而金主杀,火主热而水主寒。

这是上古各类文献中,有关生数五行定义的通常说法,可见古人设立五行,开始时并不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而是借助5种物质的名称来作为一年中5个季节的名称。

木行就是一年中开始的第一个季节,相当于春季;火行为第二个季节,相当于夏季;土行为第三季,介于夏秋之间;金行为第四个季节,相当于秋季;水行为第五个季节,相当于冬季。

中国古代天文学从早期开始就与敬天的宗教崇拜密不可分。天文观测既是敬天的活动 ,也是 “通天”的手段。历法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观象授时”成为帝王统治的首要政治任务 。历法是“君权神授 ”的 “天命 ”象征 。改革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 ,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从敬天和观天的宗教天文活动中产生了 “法天”的思想 。帝王只要按照历法规定的 “月令 ”治理国家 ,社会就和谐有序。汉代的董仲舒提出 “天人合一 ”的宗教神学思想 ,把天文现象当作灾异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 。以观天象而占国家大事吉凶的中国占星术因此在中国古代宗教政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引 言

20世纪以来,东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众多而深入, 成果显著。大多数研究只是关注其 “科学的”方面 ,即从历史文献中抽出符合现代天文学的天文知识, 用现代科学尺度评价古代天文学的客观性和理性程度 ,在科学的框架下探讨其发明和发现,从而展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科学成就 。

这种研究不仅有意义 ,而且很有必要 ,因为这为理解中国古代天文整体图景提供了实在的数据和有用的见解。但是 ,当我们仅仅以 “科学”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时, 我们就会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有一种错误的印象, 以为古代天文学不过是现代天文学的比较粗糙的初级阶段而已, 并最终要发展为现代天文学。

这种众流归宗的 “目的论”指导下的天文学史研究并不能展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全景 ,有时甚至会扭曲它 。比如说 ,把占星术说成是封建迷信糟粕,把它与古代天文学的科学内容割裂开来,而事实上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时还会相互促进。中国古代天文学本来就不是孤立的 、客观的科学, 其构想和发展始终与古代中国复杂的文化整体结合在一起。脱离社会和宇宙论背景而一味取其 “科学 ”内容 ,会误导人们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认识 。来源:https://sxphszu.cn/cshi/202412-136.html

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中国古代天文学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征。李约瑟 (JosephNeedham, 1900—1995)提出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 “政治特征”。席文 (NathanSivin)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本质是 “为差不多是纯政治目的服务的 、实用而经验的技艺。”古克礼 (ChristopherCullen)曾从宗教政治的角度阐述汉代的太初改历。黄一农则从社会天文学出发,进行了很多有关中国古代占星术与社会政治的案例研究 。江晓原为了强调中国古代天文学与现代天文学的不同 ,把中国古代天文学叫做 “天学 ”, 以便探讨中国古代的 “政治天文学”。最近席文运用 “文化整体 ”概念 , 对授时改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考察改历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的 、文化的、政治的 、官僚的、以及个人因素的许多方面 。 这些研究表明,只有把中国古代天文学与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一并考察时, 才能揭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真正的面貌。

为对中国古代天文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应探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目的、动机 、方法 、体系 、宇宙论, 以及与哲学、宗教 、政治的关联是什么 ? 司马迁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以说是道出了天文学的终极目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天人关系 ,即宇宙与人间社会的种种关联的探索 。宇宙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体, 而是人间社会的对应或镜子 。天与人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对应关系 ,宇宙的秩序和模式在人间社会同样适用 ,天上的变化与人间变化是关联的 。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使得天文学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最为重视的科学 ,成为统治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 天文学的政治特征就尤为彰显 来源:https://www.fplkm.cn/xwzx/202412-23.html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探讨其在强调天人关系的社会文化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本文并不声称对这一问题作一个全面的研究,而是着眼于这一问题 ,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若干重要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

2

从敬天到观天到法天

中国古代文明中敬天的宗教由来已久 。据考古学家张光直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 (shamanistic)的文明, 把世界分成天、地、人、神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之间是可以沟通的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行这种沟通, 只有巫 、觋才有这种特权 。传说到了少昊之时, 九黎乱德 ,民和神混杂,人人都可以通天 ,这样社会就处在无序的状态。来源:https://sxphszu.cn/%E6%9C%AA%E5%91%BD%E5%90%8D/202501-219.html

到了颛顼 ,拨乱反正, “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 ,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使复旧常 ,无相侵渎, 是谓绝地天通。”也就是说, 在古代中国的巫觋文化中, 天具有崇高的地位, 谁控制了“通天”的手段,谁就握有统治的知识和权力。古代巫师沟通天地的手段有多种 。张光直指出有以神山 、树木 、龟策 、动物 、歌舞、音乐乃至药物等为工具来进行天地沟通 。不过 ,还有一个重要的沟通方式,就是对天象的观测,即天文观测 。通过观测天象而确定历法, 即 “观象授时 ”,成为沟通天地的最重要的标志,因而成为帝王统治的象征 。所以《尚书 ·尧典 》记录尧帝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 “乃命羲 、和, 钦若昊天, 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民时 。”

关于“古代天文历法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