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6级本科生(不信查我IP地址),我们学院有四个专业:考古学、文物保护、文物建筑、博物馆学。
文科生被录取进入本学院,默认专业是考古学,到大三可以选择继续学考古,或者学博物馆学,也就是说考古学和博物馆学是到大学三年级才分家的。
理科生被本学院录取,默认专业是文物保护或者文物建筑,但这两个专业是隔年交替招生的,即2006年招文物建筑,2007年招文物保护,2008年再招文物建筑……
理科生可在入学时提出转专业,改学考古。文科生可在招文物建筑专业的学年提出转专业,改学文物建筑,但不能改学文物保护。
具体一点:来源:https://shiyua.com/cshi/202412-42.html
学院必修:考古导论、文物保护概论、文物建筑导论、博物馆学概论
考古专业课:中国古代史、中国考古学、素描……
文物保护专业课:各种物理课、化学课
文物建筑专业课:中国建筑史、建筑设计、素描、色彩
博物馆学专业课不太清楚,因为前两年跟考古是一样的,我想差别不会太大
我个人认为博物馆学是这四个专业中相对最没意思的。
考古学专业
北京大学考古学科创建于1922年,现今作为国家该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教授和副教授,考古教学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中心来源:https://liuxinsheng.com/cshi/202501-183.html。本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进行考古学和文化遗产学的初步研究。毕业生既能够从事考古、文物和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学专业
博物馆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该专业依托于首都北京为数众多的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和高水平的专家队伍,现拥有一座现代化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与国内外博物馆学界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密切联系。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除了博物馆学的理论课程外,还开设了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藏品管理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此外,文物研究、文物保护、工艺美术等方面的课程,更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博物馆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了进入各级政府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或成为各类博物馆的业务骨干外,还可以继续攻读博物馆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文物保护专业来源:https://shiyua.com/bkjj/202412-60.html
文物保护专业方向是我院适应国家文物事业的需要而创办的按专业对待的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拥有自己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多种分析仪器及研究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专业科研成果丰富,所承担的古代竹简的保护、土遗址防风化保护、文物风化机理及保护材料、脆弱纺织品保护加固材料等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有的课题已有突破性的进展。本专业方向招收理科考生,毕业生既能够在国家文博系统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等专业技术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还可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考古学专业(文物建筑方向)
文物建筑专业方向是应国家文物事业的急需于1998年设立的专业来源:https://shiyua.com/cshi/202412-48.html。主要培养文物建筑保护、维修以及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和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建筑学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学、考古学和文物保护的方法和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和美学修养。毕业后能够从事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工作,并为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毕业生除了可以继续攻读文物建筑方向的研究生外,还可以选择到国家文物部门所属的古代建筑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等工作单位。
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含动物考古)
主要研究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和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变迁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等,研究早期人类的历史。旧石器考古需要利用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来源:https://www.drill-pipe.com/cshi/202412-18.html
新石器时代考古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革命、农业起源、文化体系、社会复杂化、文明和国家的形成的研究等;夏商周考古的主要内容有:中国早期王朝的形成、夏商文化研究、西周文化研究、东周文化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的技术与艺术、中国政治等级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考古学观察等。
汉唐考古
中国大一统帝国形成的考古学观察、秦汉至南北朝考古材料的分区分期研究、秦汉都城与陵墓、战国至南北朝的非佛教艺术等。隋唐五代考古材料的分区分期、不同文化的交流互动、考古材料反映的隋唐社会制度、人类行为和思想观念来源:https://www.shiyua.com/zhishi/202412-124.html。实物材料与文献材料结合去探索这一辉煌时代的历史。来源:https://liuxinsheng.com/zhishi/202412-49.html
宋元明考古
宋元辽金考古材料的分区与分期、宋至明清的都城与陵墓、手工业遗存与宋至明的社会经济、艺术成就和组织结构等社会问题来源:https://www.drill-pipe.com/cshi/202501-1116.html。
佛教考古
通过对中国佛教石窟、印度佛教石窟、犍陀罗与秣荼罗艺术、佛教寺院遗址、汉文佛教典籍的分析与研究,补充和推进中国佛教史。
中外文化交流考古
研究对象主要为青铜时代直至郑和下西洋的外来文化、宗教、艺术。有四门主要课程:一、中外文化交流考古;二、西域艺术考古;三、外来宗教考古;四、碑铭所见中外文化交流。这些门课程以中外史料和考古发现为依据,讨论丝绸之路重大考古发现以及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较为系统的知识。
陶瓷考古来源:https://www.drill-pipe.com/cshi/202501-1036.html
中国古代瓷窑遗址的分布规律;中国古代陶瓷器的制作工艺;中国古代陶瓷器在国外的发现;外国(主要是韩国、日本)陶瓷考古概要;陶瓷考古研究的新成果。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获取考古学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如何通过调查和发掘等方法获取考古学资料,以及通过地层学、埋藏学、和沉积物学解释遗址堆积物形成过程的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
把握现实社会发展对博物馆形成的挑战和机遇,跟踪国际博物馆学发展趋势,深入系统学习和研究博物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博物馆主要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规范、技术和发展热点,探讨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途径和手段,掌握适应当代博物馆状况和发展条件的博物馆学理论和工作方法。
博物馆藏品研究
结合考古学研究和古代文献,吸取传统古器物学的合理成分,从文化意义、性质和社会历史功用以及形制演变等方面分门别类地研究玉器、青铜器、印章、碑帖、陶瓷器和书画等古代文物,并涉及文物鉴定。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考古学与建筑史学专题研究、遗产地保护规划设计、传统建筑修缮与复原设计来源:https://shiyua.com/bkjj/202412-12.html。来源:https://www.shiyua.com/bkjj/202412-145.html
科技考古
考古年代学(测年技术的精确化和测年手段的多样化)、碳十三与人类食谱及农业起源、元素及同位素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冶金考古等。
文物保护科学
文物腐蚀劣化规律的研究;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文物保护基础理论及文物保护原则。
来源:https://liuxinsheng.com/cshi/202501-169.html关于“关于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来源:https://www.drill-pipe.com/cshi/20250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