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 ,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代替对抗,而和谐意识在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抓住点滴不断渗透,就会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求知旺盛的中学生在被感染的同时和谐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加强了。例如,在讲秦朝的历史时,通过史料的补充,指出早在秦朝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有进一步认识和重视。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的《田律》大意为: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上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可知这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启示后代,今天我国执行的“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休鱼期等等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都源于此。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至今泽被川西,这其中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吸取。

近代工业文明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有关,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只要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教材中已有的史料与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人对自然的依赖亦应是征服与掠夺代之于有序补偿和保护,天人合一,然而跨入21世纪的人们,绝大多数都带着在20世纪中与大自然搏斗、与灾害搏斗的疲惫。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调理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如何弥补人类在以往年代所犯的过错,如何充分发挥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积极作用,这些显然都是极端严肃的课题,需要人类认真地思考。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指出了鼓励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2010年,结合发生的重大的实事,引导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来源:https://fh04.cn/cshi/202412-527.html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包括来源:https://fh04.cn/cshi/202412-694.html

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策略论文

  一、生态文明教育

 1.生态文明教育概述来源:https://www.bijckbb.cn/xwzx/202501-3472.html

 生态文明体现着人们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体现着人类对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认知。它有客观物化形态、文化伦理形态和社会形态三种,并且包括体制文明、生态文明和素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顺应社会发展的正确决策来源:https://fh04.cn/bkjj/202412-19.html。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相互促进,是培养生态文明素养的有效手段。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通过系统的引导,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详细的解释,提高人们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规律的自觉性,通过制定计划和详细的组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和协调,促进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2.生态文明教育特点

 ⑴综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通过多个学科的合作共同完成的,从其主要内容中就能够了解到。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人与人、人的心理的和谐。⑵多样性。生态文明教育应当结合生态现状,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实现教育的深刻性和高效性。⑶社会性。生态文明教育与全民生活息息相关,必须通过全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应当对生态文明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⑷全球性。生态环境关系到全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可能对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气体排放这种扩散性较强的环境问题。

  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中学生处于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研究起步晚、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在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我国的生态教育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使得我国对生态文明的教育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造成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为:⑴生态教育流于形式。在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的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但是有些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教育方式偏向于形式化和即兴化,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施教方式也比较随意,存在很多不足,并且由于脱离了实际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⑵家庭、学校、社会之间没有有效沟通。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外界的有效交流,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并且很难得到家庭的支持,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阻碍。⑶生态教育不够深入。当前生态教育的实现方式大部分是通过自然科学的课程教育来实现的,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自主研究和认识,不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当中,导致生态文明意识难以提高。⑷生态文明教育没有针对性。生态教育应当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旦脱离实际就很难实现其意义。但是当前的教育中,缺乏公共生态教育的认知。

 2.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表现

 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著作和论文,并与中学生交流后发现,当前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这表现在: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有强烈的生态求知欲、生态感知能力增强等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意识的增强是促进生态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迎合学生的心理,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总结

 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对其生态文明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指导教师的适当引导,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结合当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这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经济建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学校应当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提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努力。

;来源:https://fh04.cn/cshi/202412-464.html

为什么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来源:https://fh04.cn/cshi/202412-3140.html

一、风景园林系统。

1、风景园林系统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和群众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生态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多得的优势。

2、生态健全的风景园林绿地,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师和教具。大量接受过规划设计、植物繁育养护、风景园林绿地管理等不同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构成了具备较高生态素养和良好知识结构的团队,为开展综合性的生态教育,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学校。

1、学校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知识和理念,个别学校利用公园、植物园进行体验性和实践性的生态教育来源:https://fh04.cn/cshi/202412-1582.html

2、学校传授的生态环境知识,大约只有10%可以转化成环境意识,而生态环境意识又只有大约10%转化为对环境友好的行为。来源:https://bkvjgel.cn/cshi/202412-657.html

三、社会团体和民间环保组织。

1、社会团体和民间环保组织大多是利用讲座、媒体宣传以及到实地体验自然的方式做科普宣传。

2、公众的生态素养较低。公众大多不具备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方案决策、监督生态建设进程及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能力,甚至缺乏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对城市绿化及其生态效益了解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弱,为满足个人需求而损坏绿地的行为仍然存在。来源:https://cqywqc.com/xwzx/202412-115.html

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高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高校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并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教育教学活动。来源:https://fh04.cn/xwzx/202412-239.html

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体系,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定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来源:https://www.fh04.cn/cshi/202501-5147.html

扩展资料

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生态教育是提高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明的塑造,依赖于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

2、生态教育状况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来源:https://fh04.cn/bkjj/202412-220.html

生态教育的目标是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调整人的行为,建立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道德观念,教育人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的规律及其价值,提高人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

来源:https://fh04.cn/cshi/202412-2555.html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