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幼儿园大班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中家的意义,萌发幼儿爱家爱国的情感。

 2、感知诗歌中美丽的情景和优美的语言。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大海、森林、果园、天空(只有线条,不上色彩。)

 2、小插图:小鱼、小鸟、星星、桔子、娃娃。

 3、中国的标志性建筑“长城”、“天安门”等。

 活动过程

 一、找家,感受“家”的含义。

 1、设问:小鱼要找家,鱼儿的家在哪里?为什么说鱼儿的家在大海?

 2、找家

 出示背景图大海、森林、果园、天空等(只有轮廓、不上色彩、天空中的星星可用白蜡笔先画上)。

 让幼儿帮小鱼、小鸟、星星、橘子、娃娃等找“家”,即贴入到相应的背景中。

 (娃娃不画家,用语言带过即可)。

 二、欣赏、体验“家”的美丽。

 1.教师边念儿歌,边挥笔在背景图上描绘美丽的色彩。

 (1)例如:“唰唰唰,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

 老师用蓝色绘出蓝色的大海,即时呈现给幼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家”增强幼儿对诗歌的感知理解力。

 (2)学习主要语句“各自的家”例如: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的果园是橘娃娃的家。

 2.重点理解“我们的家”

 启发幼儿讨论“我们的家在哪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叫什么?画上什么能表示我们共同的家。

 3.出示标志性的建筑“长城、天安门”这就是我们的家,叫中国。

 三、配乐散文欣赏

 可在每一个“家”的语句后配上相应的音乐,以烘托主题。

 可欣赏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

 延伸活动

 以祖国,居住的市、区、地区等标志性的事物,深化认识和情感。

 附:散文诗《找家》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甜甜拿起蓝色笔,唰唰唰,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

 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甜甜拿起绿色笔,哆哆哆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

 奇奇问:“你能给星星找家吗?”甜甜拿起黑色笔,唿唿唿,黑色的天空是星星的家。

 东东问,你能给橘娃娃找家吗?甜甜拿起**笔,哗哗哗,**的果园是橘娃娃的家。

 “呜呜——”谁在哭?噢,布娃娃没有家。甜甜拿起红色笔,轻轻一描,红色的玩具橱是布娃娃的家。

 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唰唰唰哆哆哆唿唿唿,哦!我的家——是中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 教学准备:

 1、“小泡泡找妈妈”游戏教育一套。

 2、英语磁带一盘、呼啦圈四个。

 二、 教学过程:

 (一) 识字游戏:《小泡泡找妈妈》;

 1、 教师出示“迷宫图”,讲游戏情景:“小泡泡找不到妈妈了,他很着急,小朋友你们能帮帮他吗?”

 2、 教师讲解玩法:支色子,挑战回答问题。答对了,小泡泡就往前走色子上显示的步数。

 3、 带领幼儿做游戏。

 (二) 识字游戏:《识字律动》;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放音乐,小朋友在呼啦圈周围跑,音乐一停,就走进附近的圈中,老师说圈前的字卡内容,这个圈内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中。

 2、 带领幼儿做游戏。

 (三) 活动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鼓励全班小朋友向他们学习,布置课下作业。

 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识字游戏,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汉字知识的愿望,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 锻炼幼儿积极思索,大胆发言,勇于在人前表现自我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培养幼儿的运算能力。

 2.激发幼儿学习10以内数字加法的兴趣。

 3.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

 难点: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扑克牌5-6副,并将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儿分成5人一组玩石头,剪子,布游戏,确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来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流摸牌,每人摸5张。

 2.从桌上的牌中再翻开5张摆放好。

 3.确定出要凑的数目(如凑10)

 4.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寻找是否有可以凑成“10”的牌(用两张或三张牌凑成“10”均可)。

 5.由能凑成“10”的幼儿出牌,并将凑成“10”的牌收为已有;不能凑“10”的小朋友可随意出一张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轮流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始终保持5张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张牌。

 7.根据以上规则继续玩游戏,最后得牌多的为胜。

  结束部分:

 小朋友分组按以上玩法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在家庭或活动区中继续玩此游戏。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属于游戏型活动。这一游戏,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定出要凑的数目,按对幼儿年龄特点,一般从5开始比较合适,以后逐渐增大到10;在游戏中可启发幼儿用多张牌凑出规定的数目如,3和2凑成5,也可用两个2和1凑成5,以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儿的运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这节课也可以做减法游戏,方法与其相反,另外,把这节课用别的教材来讲也可以,如;用各种水果模型来玩也可以,反正,无论用哪种方法来讲,幼儿理解而实际生活中运用每节课所学的内容,才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10的几种分解方式 ,为以后对数的加减的学习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有一些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在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

 在愉快的游戏和动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使学生能够掌握10的分解,能够在实物中表示出来,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在游戏、活动、实物中表示出10的几种分解方式

 教学难点:提高查数的能力,熟练掌握10的分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带笑脸的纸卡,剪刀,水彩笔,豆豆,跳绳

  活动过程

  一. 讲个故事提出问题

  二.学习10的分解

 1. 把带有10个笑脸的纸卡用剪刀分成两部分,可以任意分。

 2. 把几种不同的10的分解方式粘到黑板上,并板书:

 3. 总结10的几种不同的分解方式, 找学生说出你发现了什么?如:两个

 数可以互换位置;每增加一个数另一个数就减少了一个 ; 左边递加,右边就递减。

 4.师生碰球游戏: 我的1 球 碰几球? 你的1 球碰九球……(通过练习达到熟练掌握10 的几种分解方式)

  三.操练活动 (及时鼓励发放粘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1. 分实物。 把十根水彩笔分成两部分并说出10 能分成几和几。

 2. 跳绳游戏:(俩人一组) 合在一起是十

 3. 师生拍手游戏。 我拍你听,你拍我听,咱们合起来是十。

 4. 抢夹豆豆分放两个盒里。并说出你把10 分成几和几。

 四.对本节课做个总结: 给予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培养学生自信。

  教学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火热的夏天来临了,尽管烈日当空,动不动就出汗,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充满着无限诱惑、满怀喜悦的欢乐季节,她们会想象着吃吃香甜可口的冷饮、冰饮料,穿着清凉的衣服,或是尽情地嬉水玩耍……总之孩子眼里的夏天是“快乐”的代名词。在前期的观察和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夏天的季节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如“好热!”、“太阳晒在身上很烫”、“会下雷阵雨”等,因此借助故事《绿太阳》引出新主题《火辣辣的夏天》,将孩子们原有的零碎经验在分享中加以梳理、归整,激发幼儿对夏天更全面的了解,在过程中了解避暑的好方法并喜欢夏天。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在听辨夏天声音的过程直接感知并梳理夏天明显的季节特征;第二环节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的炎热并了解避暑的好方法;第三环节延伸部分老师和孩子一起走到户外,感受夏天、寻找树荫。

  活动目标:

 1.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炎热的气候特征。

 2.感知树荫给大家带来的方便,了解各种夏天避暑的方法。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在听辨声音的过程中梳理并感知夏天的气候特征

 1.今天我带来了几个与夏天有关的声音,听一听,猜猜是什么?

 ?听声音(蚊子、知了、雷雨声)

 ?引导幼儿猜测,并根据幼儿回答演示ppt

 小结:夏天来了,知了在枝头鸣叫;雷阵雨轰隆隆,轰隆隆,雨后的天空中有时还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呢,夏天真热闹!

 2.你们喜欢热闹的夏天吗?夏天还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3.是呀,夏天很迷人,但实在太炎热,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快受不了啦,今天老师带来一则故事,猜猜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理解感受——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的炎热并了解避暑的好方法

 1.倾听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太阳发烧了,发生了什么事?(大地和河水变得怎么样了?小树、鱼、狗、小鸟热得怎么样了?)

 怎么办?大家快来想想办法。(鼓励幼儿想办法,发挥想象)

 2.为什么大家要到大树下?大家为太阳做了什么?

 3.夏天真热啊,躲到什么地方会比较阴凉呢?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凉快?

 三、延伸——树荫下真凉快

 教师和孩子一起到外面活动,感受夏天太阳底下的炎热,寻找树荫,感受树荫下的凉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上下来之后,我有如下的感想:

 一、亮点。

 1、活动的立意“热”。这是我的一贯教学风格,喜欢把一些社会上的热点,借助学习活动来传达给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就很好的体现了。我抓住了现在新闻里每天在报道的大旱和大涝的热点,通过《绿太阳》这个活动,传达给孩子们造成这种自然灾害的是因为大面的绿化被人类破坏了。

 2、环节的设计“巧”。这次活动中,我巧妙地将多种形式融入到了每个环节中,使得整个活动看上非常丰富。第一个环节我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对“理解故事《绿太阳》”进行小结。第二个环节我是以的形式来对“没有树木和绿化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行小结。第三个环节我是以分类、动画儿歌的形式来对“学他,不学他”这个游戏进行小结。这样动静相结合就不会让孩子们在语言活动中感觉到单一乏味了。

 二、不足。

 1、对幼儿的前期经验还了解的不够。由于我一年没有带班的缘故,虽然我来上班已经有一个月,但是对我们班孩子发展情况还是了解的不够透彻。以至于我将本次的活动的目标指定得有些高了。只有几个能力最为突出的幼儿能够同时达到两条目标。

 2、在活动中对孩子的回答问题的时间还把握不好。这也是造成我本次活动超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班的孩子求知欲都非常强,所以常常在活动中会提出一些老师预想不到的问题,而我为了满足每个孩子都会尽可能的去回答他们。但这样一来,就会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我想这也是我在今后活动中,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3、在活动过程中环节进行的轻重欠佳。每个环节我都非常细致的展开了,其实应该是轻重相结合的。我应该把第一个理解故事的环节稍微快速一点过去,因为故事只是一个载体而已,重点放在第二个迁移内化故事的环节,这样就不会让人有好像什么都是重点的感觉了。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3、 能分析诗歌,培养想象力。

4、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 感受诗歌的意境

1、 出示(大海背景图)

(1) 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 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 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 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 欣赏诗歌《出海》

二、 理解学习诗歌

1、 提问:

(1) 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 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 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 学习仿编诗歌

1、 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 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

师:海龟有多少呀?

幼儿:海龟一只只。

3、 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 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

1、 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 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

五、 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课后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告诉幼儿,有一个小朋友到海上玩了,他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拍成了照片,想和大家分享。在给幼儿看前,我提出要求:“看的时候要找出这是在哪里?有些什么?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第一次欣赏后简单提问,再引导孩子进行第二次观察,要求他们说出特征。重点和幼儿一起观察了浪花 “卷”的特征。在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请幼儿边看配上文字的,边听老师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听完要求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句,并说出最喜欢这句的理由。

每当孩子说出一句诗歌时,我就再次出示相应的画面,和他们一起重温诗歌,就这样,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诗歌。接下来,我用“我念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朗读了几遍,再邀请几个能力稍强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

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出海?”教孩子折纸船,结束。

感悟:

1. 虽然成人感觉这首诗歌的意境很美,但是孩子并不能真正领会。如果能看到“出海”的动态录像,或在朗读诗歌时再配上音乐,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在孩子基本学会朗读后,播放音乐,让孩子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 活动延伸中有让孩子仿编诗歌的要求,可以带孩子在戏水池玩纸船,然后进行仿编。

小百科:海域是人类最先通向大洋的桥梁。海域对人类的作用不仅是提供丰富的各类可用资源,它里面的藻类也为调节整个地球水平衡发挥出重要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猜测、实验、记录中感知沉与浮。

2.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体会到水的科学知识。

4.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1. 在整理箱中提前装好水。

2. 石头、磁铁、乒乓球、积木等若干。

3. 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1)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材料的特征。

(2)设计游泳比赛的情景,请幼儿猜想、预测材料“跳人”水中的现象。“这么多的东西,要进行一个游泳比赛,它们跳到水里会怎样呢?”

2.简单操作,并记录。引导幼儿初步建立猜测、假设的概念。

(1)教师记录自己的假设,并详细说明怎样使用记录表。

(2)引导幼儿自己猜想、假设并记录。提示幼儿:“这些东西跳到水里会是什么样

的呢?我们来猜一猜。不要讲出来,先用笔把我们猜到的画下来。”(老师指导幼儿记录的方法。)

3. 实验操作。

(1)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体验“浮”与“沉”的概念。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是否和我们的猜测一样。

例如:把一个积木和石头分别投到水里,请幼儿观察积木在水里是怎样的。“我们用一个词来说一一“浮”,表示积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石头是“沉”的,表示石头在水底下。

(2)鼓励幼儿用图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实验结果。

提示:将结果画下来,必须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来画。

(3)幼儿自由操作,并记录结果。

先记好的幼儿将记录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测进行比较,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认识。

4.交流实验记录结果(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与他人分享与交流)。

请幼儿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记录。每一个符号表示什么。假设与实验是否一样。

5. 教师小结。

(1)引导幼儿将猜测、假设与实验结果对照,强调记录的真实性。

(2)与幼儿回忆活动中自己的操作与记录。

6.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提出延伸问题。

请幼儿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幼儿把家里的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还是浮的?试试看,并尝试自己做记录,带来与老师、小朋友们分享。

设计评析: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仍然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所以他们常常停留于游戏的表面,而忽略了实验内在的教育价值。本设计创设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引导给了幼儿积极、大胆参与和猜想、假设的空间。

小班幼儿记录的意识还未建立,记录能力相对较弱。设计中提供的记录表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支架。

鼓励学生尊重与倾听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学会互相学习。

记录表:(给幼儿使用时可放大)

编辑评析:

科学活动让幼儿直接参与是很重要的,让幼儿在直接参与中体会是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比较缺乏的。这个活动注意了这一问题。同时在科学活动中,注意幼儿的表征,注意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见到的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地方。从两方面来看,这一个活动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

但是这个活动有一些方面还值得进一步考虑:

这样的活动一定要小组进行,让幼儿单独自己实验、单独填记录表不是太合适。尤其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在小组里的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先集中表征他们的发现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这一科学活动虽然强调了幼儿用语言与别人交流,但在具体活动中对语言的强调并没有放在首位,而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语言交流发现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孩子们在实验前的猜想,也最好是先用语言表达。

小百科: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2、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辅助工具,如杯子,盆子,木制小。

2、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冰冻在冰块中。

活动过程:

一、小企鹅给我们送礼物。

1、引入:(出示企鹅卡片):今天有以为南极的动物朋友要来给我们送

礼物,南极是非常冰冷的地方。你们想知道企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

2、老师神秘地打开罐子。

师:哟!冰冰的。原来企鹅给我们带来夹心冰块送给我们。

3、教师提取几块冰块,请幼儿摸一摸,体验凉凉的感觉。

师:你们想不想摸摸这冰块是什么感觉?(让每位幼儿摸摸体验一下

冰的感觉,硬硬的。)。

4、你们在看看这冰块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冰块里有东西)。

师:我们没有把冰块打开,那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礼物,为什么

呢?(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述)。

教师小结:冰摸起来是冰冰的,硬硬的,看起来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冰块里面的东西。

二、拿出冰块里的礼物来看看。

1、引导想出打开冰块办法。

师;企鹅送给我们的礼物其实不是一块冰,原来企鹅是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了。谁来想个办法取出我们的小礼物呢?

师:怎样才能打开冰块?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如暴晒,放在水里泡,敲打等办法)。老师适当的用小朋友想出来的办法演示打开冰块的方法。

2、分发礼物。

师;企鹅给我们班每一位小朋友都准备了礼物。你们想要收到礼物吗?

师;打开罐子,取出冰块,将冰一块一块地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接到礼物要说:“谢谢”!

3、引导幼儿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来打开冰块取出冰块里的礼物。

师:请小朋友赶快用你们自己想到办法来打开冰块,看看你们收到的都是些什么礼物。

师:帮助,支持一些幼儿运用辅助工具将冰块中的礼物取出。

4、这么多的小礼物呀!你们是怎样取出来的。

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打开冰块的方法。

师:敲打的方法,原来冰很硬硬,但是又很脆落,敲打一下就会碎掉。

师;晒的方法;原来冰冰很冷,但是也很容易融化。随着温度的增高,冰就会慢慢的融化。

5、小朋友们好好玩玩你们的礼物吧!你们喜欢这些礼物吗?我们一起来对企鹅说声:“谢谢”吧!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夹心冰块里有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另一方面,对于冰块孩子们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对此活动极具兴趣,便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对幼儿的适当示弱,又使幼儿充满自信,乐于挑战,积极动脑思考如何将玩具从冰块中取出,调动了幼儿动手的积极性。最后利用热水,勺子,吹风机等方法将冰块成功取出,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此次教育活动中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如在幼儿动手的这方面,如果能准备更多的夹心冰块和勺子,热水,吸管等工具,将幼儿分组,同时进行,多种方法观察,必定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幼儿对借助融化冰块取出工具的认识。与此同时,也可通过校讯通发动家庭教育资源,请幼儿与家长回家后共同尝试,相信必定能够使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

小百科:冰块一般是指液体水被冰冻后制成的固体水。通常用来降温或制作冰饮。根据需要,还可将水倒入模具中,从而制作出有特定形状的冰块,如棒冰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中的愉悦情感。

2.发展音乐感受力和节奏感。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尝试创编歌曲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唱准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具:音乐光盘《大西瓜》、西瓜皮等。

心理准备:有过吃西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谜语导入,引起兴趣。(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吃完红瓤瓤,吐出黑籽籽。)

二、展开

1.发声练习。《西瓜歌》

2.出示半圆形的瓜皮,引导幼儿通过谈话理解歌词内容。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它的样子像什么?

(2)西瓜形状是圆圆的,怎么变成半圆的了?进行歌词理解,引导幼儿进行猜测,教师用歌词进行总结。

3.通过提问引出歌曲《大西瓜》,教师进行歌曲范唱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西瓜吗?老师把大西瓜编成了一首有趣的歌,我们一起听一下吧。

(2)教师范唱歌曲1—2遍,请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4.引导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教师进行评价。

(1)引导幼儿理解并熟悉歌词内容,跟随教师打节奏学歌词。

(2)请幼儿跟唱2—3遍,并通过分组、集体等方式进行练习。

(3)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歌唱。

5.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动作创编。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中的有趣情节,启发幼儿带着喜悦的情感演唱歌曲。

(2)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创编,播放音乐,进行集体表演。

三、结束

教师总结,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像音乐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另外要想让小班幼儿欣赏音乐,首先要考虑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那么选材就显得很重要。首先应选择一些具有明显音响特征和情感色彩的音乐让幼儿充分,培养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并从中得到陶冶。这些音乐中,歌曲所占的比重较大,因为歌曲中有歌词,幼儿容易理解。因此,本堂课我们采用了以《大西瓜》为题。西瓜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所以幼儿们很快就能接受并投入到中来。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总目标:

1、关注自己的身体,激发幼儿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

2、感受和体验五官的外形特征、结构和主要功能,发展感知能力。

3、能积极运用感官感知周围的世界,懂得保护自己的五官。

《我的耳朵灵》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可以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3、发展幼儿认真倾听的能力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铃铛、铃鼓、盘子、钟等能发出声音的物品。

2、教学挂图(大自然的背景图、流水、刮风、雷雨、鸟鸣等)。

指导要点: 1、游戏:耳朵耳朵听一听。

教师和幼儿边摸耳朵边念儿歌:“耳朵耳朵快醒来,听听我是谁?”念完儿歌,教师播放事先录好的幼儿熟悉的声音(如:汽车、摩托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常见小动物的叫声,人的笑声、哭声等等,或在桌子底下敲击幼儿熟悉的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幼儿猜猜是谁或什么物品发出的声音。

待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增加游戏的难度。这时,教师可请幼儿闭上眼睛并变换发声的位置,让幼儿说说声音来源的方向。

2、教师与幼儿讨论耳朵的用途:你是怎么发现周围的声音?耳朵有什么用呢?

3、出示大自然的背景图,依次播放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流水声、刮风声、雷雨声、鸟鸣声等),请幼儿根据磁带所播放的声音选择相应的贴到适当的位置。 4、讨论: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听过哪些声音?并请幼儿模仿出这种声音。

5、讨论:怎样保护耳朵。

(1)请幼儿说说没有耳朵会怎样?

(2)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

(3)说说怎样保护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活动延伸: 让幼儿寻找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各种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实物,将它们展示在科学区中,说说或演示它们发出的声音。

《我的眼睛亮》

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了解有关眼睛的常识,知道眼睛的主要功能。

活动准备: 1、教室中幼儿常见的物品3—5件,如玩具、彩笔、积木、剪刀等。

2、大块的布一块,桌子。

3、镜子、手帕、玩具水果、果篮若干等。

指导要点: 1、教师出示幼儿熟悉的物品,让幼儿说说这些物品的名称。

2、游戏:变魔术。

(1)请幼儿先看清楚桌上的物品,然后教师用布将桌上的物品盖住。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布覆盖住的物品之一抽出藏起,再请幼儿睁开眼睛,并将布缓缓打开。

(3)请幼儿说说桌上少了什么物品。

(4)待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可以增加或减少布内物品的数量再请幼儿猜;也可以请有兴趣的幼儿轮流上台担任“魔术师”。

(5)请幼儿说说是怎么知道桌上少了或增加的物品。

3、让幼儿拿镜子照照自己的眼睛和看看同伴的眼睛,说说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4、游戏:运水果。

(1)请两位幼儿,其中一位幼儿用手帕(或眼罩)蒙住眼睛,使眼睛看不见,然后再请这两位幼儿到“果园”将两篮水果运回来。

3、小塑料瓶(药瓶、胶卷底片盒等)若干,并在瓶盖上挖一个小孔。

4、流“鼻血”的娃娃一个,手帕等。

指导要点: 1、展示搜集来的有气味的物品,由搜集者介绍该物品,并请大家闻一闻。

2、游戏:神秘箱。

教师事先将前面展示的有气味的物品逐一放进神秘箱,让幼儿用鼻子在神秘箱的小孔处闻一闻,猜测箱内藏的是什么东西,最后教师打开神秘箱,与幼儿共同验证。

3、与幼儿一起讨论鼻子的用途,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并引导幼儿回忆:爸爸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平时用鼻子做些什么?还有爷爷、奶奶的……

4、游戏:找相同。

教师出示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瓶子,让幼儿将瓶子拿起来闻一闻,并把具有相同味道的罐子放在一起,并说说是什么物品的气味。游戏几次后,教师可适当增加装相同气味物品瓶子的组数,再按上述方式分组进行游戏。

5、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保护鼻子。

(1)教师出示一个流着“鼻血”的娃娃,教师提问:娃娃怎么了?娃娃的鼻子怎么会流血的?教育幼儿不能用手挖鼻孔,鼻涕流出来时,要用手帕来擦。

(2)请幼儿当“小老师”,教娃娃正确的擦鼻涕的方法。

《小嘴尝一尝》

活动目标: 1、通过味觉体验,使幼儿知道舌头可以感觉各种不同的味道。

2、品尝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

活动准备: 1、装有5种不用味道的水(如:柠檬水或醋、糖水、苦瓜汁、盐水、姜茶等)若干组,筷子或吸管(超过幼儿数)。

2、《教育挂图》(画有不同表情人物的脸谱

指导要点: 1、教师讲述《酸甜苦辣咸》的故事(见小小资料库)。

2、邀请幼儿当“大厨师”,试着找一找桌上酸、甜、苦、辣、咸5个小朋友躲在哪里。

3、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水杯,用筷子(或吸管)蘸一蘸水杯里的水,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并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味道。

4、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味道的感受,在挂图上把与味道相应的表情连线。

5、说说舌头对人们的帮助。

活动延伸:

请家长协助创造条件,让幼儿在家里当“大厨师”,自己动手拌凉菜。注意:在动手之前应让幼儿认识各种调味品,并提醒幼儿想一想自己要拌出什么口味的凉菜后再动手。

《我的五官》

活动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发现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称。

2、观察五官的相对位置和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保护五官的一般常识。3、能大胆地用语言向老师或同伴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残缺五官的脸谱若干、相应的五官,人手一面镜子。

2、幼儿学习包第 页(脸谱及五官拼图)。

※指导要点: 1、让幼儿拿镜子照自己的脸,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说说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自己身边小朋友的五官长在脸上的什么位置,和自己五官的位置一样吗?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4、游戏:我说你做。

教师说出一个五官的名称,请幼儿迅速、正确地用手指出。

5、游戏:看五官。教师出示五官残缺病人的脸谱底版及五官的有关材料,请幼儿当“医生”,为五官残缺病人看病:看看这些病人少了什么五官,少了这些五官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并帮助病人找到相应的五官粘贴在脸谱的相应部位。

6、与幼儿讨论五官的用途和保护方法。

7、智力游戏:摆五官。

提供脸谱及五官拼图,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操作,尝试摆五官,并说说五官的名称及五官对人的帮助。

活动延伸: 让幼儿照镜子作出各种表情,观察:当作出各种表情时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尝试动手粘贴带有各种表情的脸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初步感知春风吹过,大地的色彩和生气。

2、 借助图夹文的儿歌的提示,能有序的朗诵儿歌,并用绘画的形式尝试仿编儿歌。

3、 初步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若干。

2、 实物展示仪一台。

活动过程:

1、 通过提问的方式,初步感知春天的气息。

① 教师:春天到了,春风吹过来,春天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

② 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对春天的认识。

2、 教师将幼儿用书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幼儿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教师朗诵儿歌《春风》,提问:

① 春风吹过,树会怎样?

② 春风还会吹来什么?吹醒什么呢?

启发幼儿用儿歌中的句子讲述儿歌的内容。

3、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夹文儿歌,师生共同念儿歌。

4、 师生轮流念儿歌,教师念儿歌的前半句,幼儿手指图念儿歌的后半句。

5、 启发幼儿想一想:春风还吹来了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大胆的仿编儿歌。

6、 组织幼儿在幼儿用书上大胆地画一画“春风”,然后,让幼儿自主地与同伴交流,并念念仿编的儿歌画面。

7、 师生共同阅读画面《春风》,并完整的念儿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敲击乐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运用柯达依教学法,教幼儿认识节奏谱。

3、通过唱歌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护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

4、能随乐曲的歌词内容、快慢速度做出相应动作。

5、培养幼儿 跟老师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一张小朋友的,打击乐器每人一个,音乐磁带《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建议:

1、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请幼儿认识身体器官。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小朋友在老师的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呢?接下来我来快速说出名称你们的小手就往那摸好不好?看谁的耳朵最灵!

(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指示的速度由慢到快,但要以幼儿适度反应为准。)

师:我们来一起来说说我们眼睛、耳朵、膝盖、嘴巴等等这些五官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身体的部位都用来做什么?没有了这些部位会怎么样呢?)

小朋友的身上都有头发、肩膀、膝盖,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身体,平时在走路、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害我们的身体,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伤害别的小朋友好吗?

3、出示节奏谱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许多卡片,他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卡片的颜色和上小朋友身上什么器官的颜色是一样的?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按照歌曲中的顺序将节奏谱排列。

4、打击乐器。

师:我们的小卡片都跑到黑板上去了,小朋友,在你的椅子下面有各种的小乐器,他们很想和你一起做游戏,快把他们拿出来吧。

每组的小朋友手里的乐器都不一样,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乐器?

我们的图谱有不同的形状,月牙形的卡片代表的是串铃,圆形的代表砂锤,我们分组来演奏好吗?

头发、肩膀――月牙――串铃

膝盖、 脚 ――圆形――砂锤

眼睛、耳朵、鼻子、嘴――齐奏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演奏。

6、引导幼儿自己创编歌词。

师:我们现在来当一回小音乐家好不好?我们把刚才学的歌曲用我们自己认识的身体部位来唱出好听的歌曲来吧!咱们唱一唱、拍一拍看谁能当长一个能干的小音乐家好不好?(在仿编歌词时老师用夸张动作让幼儿慢慢将看到的套入音乐,音乐的旋律不变,只变换歌词。)

附歌词:《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头发肩膀膝盖脚,

膝盖脚,膝盖脚,

头发肩膀膝盖脚,

眼睛耳朵鼻子嘴。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ww.dongtai-mach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