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期间,东西方士兵基本上都采用了钢盔,就像武器弹药一样,是士兵身上不可缺少的装备之一,钢盔可以有效地保护士兵头部,在一定距离上能抵挡手雷或炸弹的破片,甚至还能抵挡步枪跳弹或者手枪弹,在战场中戴上钢盔可以大大提升士兵的生存率。
那下面就来为大家盘点14种二战期间最著名的钢盔,其中美军的M1和德军的M35最耐看。
M1938坦克盔在上世纪30年代装备美军装甲部队的坦克车组,因为外观问题,还被士兵们称为“大狗帽”。但这种头盔最早并非是军用,而是棒球帽,属于一种体育用品。
但后来经过改进,安装了舒适的内衬,设计了多个通气口,还加装了护耳和下巴带,并在帽子的前部安装了一个护目镜,因此就成为了坦克兵的“大狗帽”。在炎热的夏季,帽子能为头部通风,冬季两侧的护耳还能起到保暖作用,当时的大狗帽深受美军坦克兵的喜爱,而且外观也能让人接受。M1938坦克盔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使用到60年代才被淘汰。
M1917钢盔完全模仿英军的MK系列头盔制造,它的生产工艺十分简单,直接使用一块钢板,通过模组冲压而成,外观和英军的MK系列完全相似,它还被美军士兵们作为“飞碟头盔”。
M1917钢盔,最开始装备美军的国民警卫队、早期的海军陆战队、防空部队、以及海岸防卫部队。这种钢盔早在一战期间就开始使用,并一直沿用到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期,但M1917不太适合美军士兵,而且体积大,重量沉,甚至连做工质量都要比英国的原版MK钢盔相差不少,后来,M1917被美军最成功的M1钢盔所代替。
M1作为世界最经典的军用钢盔之一,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美军,并取代之前仿制英国MK系列的M1917“飞碟钢盔”。M1的制作工艺要更好,使用一整块锰钢冲压而成,内衬比之前的M1917更舒适,而且也可以拆卸,能根据不同的气候或者环境,装备更合适的内衬,陆战队士兵和空降兵使用的M1还带有布制护罩或者套网,能防止在作战时出现反光等问题,也增强了隐蔽性。
M1钢盔的防护效果非常强大,不仅能抵挡弹片攻击,正面坚硬的部位甚至能挡住9毫米手枪弹的攻击。M1钢盔也不仅可以穿戴,必要时还能当作工具盒,甚至是野战锅,能炖肉,煮食物等用途,二战美军士兵及盟军士兵,都对这种头盔非常信赖,并从30年代一直沿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被现代化战术头盔所取代。
SSH40是前苏联军队使用时间最长的钢盔之一,在SSH40的研制过程当中,也经过不少的过渡型号,比如SSH30、SSH35型等,而SSH40就是在过渡型号当中,进化出来的一个最终完美版,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诞生,并开始装备,虽然看起来有点单薄,但是防护性不比美军的M1或者德军的M35差。
SSH40周围也带有帽檐,大体看起来很像美军的M1钢盔,但是耳朵的位置突出一块,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对于内衬部分有些简单,使用三块人造皮和松紧带链接,并支撑起来,佩戴起来并不是很舒服,而且在冬天的时候,不能单独佩戴,需要扣在棉帽子外部,否则头发容易和钢盔粘在一起,会对士兵造成伤害。虽然SSH40比较粗糙,但到现在,这种钢盔仍在一些落后的地区中装备,并在外面套上了迷彩护罩,充当在现代化头盔使用。
M35是二战期间最帅的军用钢盔之一,基于德军一战时期M16型头盔的基础框架研发,大体外形比较相似,但M35的帽檐和两侧对比M16不再那么拉胯,看起来更舒服。M35钢盔在1934年设计,1935年正式定型,并成功取代老旧的M16和M18钢盔,几乎成为了二战德军的标志性装备之一,后期还根据原有基础,原有外形,衍生出M40和M42等加强型钢盔。
M35的内衬采用牛皮和海绵制成,佩戴起来很舒适,而且使用的材料分布比较合理,在作战时不会有那种沉甸甸的感觉,钢盔两侧还带有透气孔,在炎热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士兵头部的舒适度。
M35钢盔正常情况下是灰色涂装,后期还有灰绿色、草绿色、土黄色、卡其色等,在二战末期还根据斑点迷彩服,能佩戴迷彩护套或者伪装网。M35钢盔在二战期间也不只有德军在使用,还包括芬兰军和国军也在使用,而且M35也是现代化战术头盔的先驱,就比如现代美军的PASGT头盔,就深受二战德军M35的影响。
M1936钢盔代表着二战德军精锐的标志,主要装备德军空降部队。M1936型使用的材料和M35相同,钢盔主体也均为镍钢合金,但M1936的外形独特,没有帽檐设计,也没有护耳部位,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四周增加了更多透气孔,由于是伞兵钢盔,重量也减轻了许多。
头盔内衬使用一整块牛皮制成,并中间带有10个宽大的透气孔,两侧与下巴带连接,虽然做工简单了一些,但实用性更强,佩戴更方便。在作战时,M1936伞兵钢盔还能佩戴迷彩护罩,前部还能佩戴护目镜,在各方面都要比步兵的M35强很多。
M56在二战末期定型,之前叫做B-II型,本该作为德军的新一代头盔,用于取代M35型,但是M56的外形很丑陋,遭到“元首”的嫌弃,认为这是有损德国军队的威严,所以M56钢盔被彻底打入了冷宫,选择继续采用经典的M35钢盔。
直到二战结束,M56钢盔才被东德军队重新采用,虽然它的外观很丑陋,但是防弹效果很完美,钢盔采用60度倾斜式设计,当子弹击接近后,有很大几率会被弹开,而不是穿击表面,很快,这种钢盔又被欧洲、非洲和亚洲多个地区采用。
M33是二战意大利陆军所采用的一种钢盔,外表看起来与二战苏联的SSH40十分相似,但M33的外形要显得圆润,尺寸稍小一些,表面涂装的绿色油漆也很光滑。
钢盔内衬设计得比较简易,使用牛皮和细绳制成吊篮,在佩戴时会紧紧地套住士兵头部,而不会接触到头盔的金属,在冬天时还能附带棉花内衬,可以起到保暖作用,但M33的防护性能一般,使用的材料比较薄。
M23-41是二战丹麦军队所采用的一种钢盔,它的外形古怪,甚至还有点丑,显得十分拉胯,尺寸也很宽大,头小的士兵佩戴起来就连看路都困难,左右还挡视线,当时的丹麦士兵对这种头盔比较嫌弃。
钢盔内衬使用人造皮,并制成六片叶子形状,中间使用细绳缠绕在一起,做工比较简单,佩戴起来不太舒适,而且钢盔尺寸大,重量较高,更重要的是,在战斗时不便于隐藏,还没等士兵暴露,但很有可能钢盔已经先暴露了。
90式钢盔在1930年装备日军,别名叫做“铁兜”。外形显得对称,最大特征就是钢盔前部带有一颗金黄色五角星,颜色一般分为土黄色和绿色,在作战时还能套装与军服颜色一样的布制护罩,可以起到防止反光的作用,还有的可以安装伪装网。
但由于当时的日本工业匮乏,所生产的90式钢盔,材料使用的不是很到位,而且还是铸铁,所以这种钢盔的防护性并不是很好,只能在一定距离上,抵挡破片的攻击,在距离上,如果要是点45口径手枪弹或9毫米手枪弹都能轻易击穿。内衬部分使用了麻布制成的悬挂网,佩戴起来并不是很舒适,还需要使用下巴的护带来固定在头部。
日军98式钢盔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推出,当时有少量装备陆军,但一大部分都装备海军陆战队和在太平洋作战的日军士兵,它对比90式使用的材料要更厚,外观对比前者也不太一样,98式增加了比较明显的短帽檐,内衬部分使用了厚皮革,佩戴起来比90式相对舒适一些。
为了增强实用性,98式钢盔取消了五角星,可以在上面覆盖一层布制护套,还能加装额外的伪装网,在草丛和丛林中作战,可以在伪装网上铺满草叶用于伪装。
Wz.31是二战早期波兰陆军所装备的一种头盔,它仿制于二战美军的M1钢盔和二战苏军的SSH40钢盔,前部采用一个短帽檐,耳朵的位置两侧向外突出,Wz.31型的外表比较粗糙,而衍生型Wz.31-50的外表比较光滑,还分为深绿色和草绿色两种涂装。
钢盔内衬使用牛皮制成,并形成一个悬挂网,中间使用松紧带来固定,在佩戴时内部也有皮带,可以固定在士兵的头部,外部也带有下巴护带,在作战时可以加固,防止在运动奔跑时脱落。在二战结束后,Wz.31是继续被沿用,一直使用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淘汰。
MK2是在英军一战托尼MK1钢盔的基础上研发,经常被士兵们称为“锅盖”。MK2和MK1型的外观对比没有明显区别,但是MK2钢盔的顶部取消了纽扣,也不能套装帆布护罩,但可以安装实战效果更好的伪装网,不仅可以防止钢盔反光,还能在网上放置草叶等进行伪装。
托尼MK2的钢盔内衬采用悬挂式设计,使用皮革和铁丝,作成十字架形状,在佩戴时刚好能固定在士兵的头部,钢盔也带有帆布制成的下巴护带,但是没有设计透气孔,这在炎热地带作战时不太舒适,但托尼MK系列的头盔,对士兵头部的保护作用很到位。
亚德里安M1915钢盔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由亚德里安将军设计,在1916年率先装备法军,随后包括沙俄、波兰、以及欧洲和亚洲等地区都纷纷采用。M1915的外形看起来比较古怪,从侧面看,钢盔顶部凸起一块,有点像中世纪的感觉,并外观呈现灰蓝色。
但你可能不知道,亚德里安M1915是世界上第一种军用钢盔,它的设计灵感起源于一口拯救士兵生命的行军锅,因为在一战前期,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军用钢盔,有些比较聪明的士兵,经常使用行军锅来挡子弹,虽然效果肯定是不尽人意,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后来被法军的亚德里安将军重视起来,随后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款军用钢盔,亚德里安M1915型,
钢盔顶部凸起的部位被法军士兵叫做“青筋”,有很大的用处,不仅可以加固钢盔自身,还能阻挡经过的骑兵砍刺,中间两侧还各留有一个小缝隙,可以起到透气的作用。亚德里安M1915钢盔从一战中期开始使用,一直沿用到二战结束才被淘汰。
那本期有关二战14种著名钢盔,就为大家盘点到这里,如果你对此还有哪些不同想法或者想要补充的,请在评论中表达,想要了解更多武器装备内容,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为大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