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上/观/山水

飞云岭/中/飞/岭峰

——此作系何词牌的“词律”?

平仄出律、失替、失对,还理直气壮犯三字脚孤仄非律调之一,平仄不拘的单纯词性对偶能是对仗联吗?

偷梁换柱,混淆视听,不学无术,不懂装懂,滥竽充数,徒增笑耳!

108万征观音山下联,而不是征词,有人企图偷梁换柱用所谓“词律”取代鉴别楹联平仄律、替、对客观量化标准

平仄律替对与词性对偶,是科学鉴别诊断楹联与单纯词性对偶的客观量化标准!

对联始于桃符,成熟于格律诗对仗联。因为,律绝中的两个对仗联,就是两幅名副其实的楹联。所以,正规诗词网站高科技平仄工具,可检验对联律句的真伪。例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按平水韵平仄标准,可正确标出如下相应平仄: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律、替、对,是联律的基本规则,是科学鉴别律句真伪的客观量化标准,实践检验结果面前人人平等!

对仗联共两句,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对称,语法结构相同,句中双数位置平仄交替,音步整齐,节奏鲜明,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忌孤平和三字脚非律调

词、曲,词牌各异,句数多样,字数不等,词性不对称,语法结构各别,平仄押韵随词牌变化不定,没有同一的“词律”可言,这是不争事实!

对比分析可知,楹联“联律”绝不是“词律”、“字律”“意律”而是句律。平仄的律、替、对,才是格律诗对仗联与楹联共有的基本规则,是格律诗四种基本律句的客观规律,对仗联的联律,是科学鉴别对仗联与单纯词性对偶的客观量化标准

句中单数位置平仄不支持孤平三字脚非律调变格,简称“”,否则出律

句中双数位置平仄交替,简称“”,否则失替

上下句双数位置平仄相反,简称“”,否则失对

楹联与格律诗对仗联共同之处,在于使用格律诗四种基本律句,不支持非律调(句)变格。例如:

观音山上观山水,

云岭岭峰。

上下联所使用的平仄句式标注如下:

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平,下联出律失替失对,都是精通“词律”的后果,照妖镜下六耳猕猴原形毕露!

楹联与对仗联区别在于,没有平声押韵的要求,上下句脚可平可仄。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相对应的平仄联律如下:

平仄仄平平(上联平脚),

平平仄仄平(下联平脚)。

真金不怕火炼,事实胜于雄辩!

由此可见,“上联仄脚,下联平脚”不是楹联规律,而是楹联习惯!仄韵诗上联平脚,下联仄脚,古已有之。例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翁”,平脚;“雪”,入声字为仄脚。

例句使用的句式标注如下:

平平平仄平(上联),

仄仄平平仄(下联)。

下联用了五言四种正格律句之一,难道凭《联律通则》“下联仄脚出律”,剥夺柳宗元入围下联的资格吗?可见将楹联权威个人只言片语写进“通则”,使之合法化从而垄断话语权的蛮横无知!

学术探讨,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真理,不能以身份、地位、人气取代平仄律、替、对基本规则和客观量化标准。实践检验结果面前,人人平等,楹联权威个人只言片语也不能例外地垄断话语权取代楹联平仄律、替、对基本规则!

是真金不怕红炉炼!

三字脚孤平、孤仄,属于非律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