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2)”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2)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6: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1、五四运动爆发原因:1919年,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时间、 口号 :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3000多名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3、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运动的主体:6月以前,主要是学生,6月以后,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体。斗争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

5、运动的结果: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了曹汝霖等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6、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

7、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8、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3)各地***早期组织的建立

9、成立:1921年7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10、大会内容:(1)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11、建议:中国***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2、1922年党的二大,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7: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在苏联和中国***的帮助下,1924.5,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

2、北伐时间、目的: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北伐的对象、主要战场: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4、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5、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7月15日,汪精卫背叛革命。他们大肆屠杀***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

6、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在中国***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秋收起义。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3、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并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的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9:红军不怕远征难

1、1933年10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虽然英勇奋战一年,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红军长征过程:1934.10,党中央、中央红军八万人,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 大雪 山、草地——进入甘肃,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在会宁,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时间1935.1,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到来。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 历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

★ 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

★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中常考历史内容整理归纳总结

学考历史知识点

1.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武则天统治的措施:

 (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列入其中;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5)设北庭都护府,巩固和开拓边疆。

 3、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4、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新的灌溉技术——筒车,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手工业方面,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超过前代。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2.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

 1.618年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 暴,导致农民起义,隋朝灭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内容:

 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

 ②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③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罚。

 意义: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 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 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 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

 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评价

 (1)积极:

 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2)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 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即位: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3.统治

 (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四、开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措施

 (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五、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安史之乱

 1.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 败。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七、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 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4.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

 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

 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 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

 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暴 政引起民愤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 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 暴,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5.初一历史下册期末必考知识点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四、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五、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六、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

 历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七、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八、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九、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十、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2、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随着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高中会考的成绩的地区也越来越重要,那么学考历史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学考历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学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孔子观点:思想的核心是仁;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观点: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本善?。

 荀子观点: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张?性本恶?。与孔孟相比,增加了法治的内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

 为了推广儒学,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此后,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理学:

 南宋:朱熹,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观点: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著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离经叛道?的李贽,自称?异端?,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共同观点:反对君主专制独裁,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主张?经世致用?,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学考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而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已有的美德。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但丁,长诗《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得救;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影响: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法国:(领袖)伏尔泰?君主立宪、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峰,之后,又传播到其他国家。

 启蒙思想的进步意义:①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②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学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春秋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作出?楚辞?体,又称?骚体?。他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称为?赋?。东汉的张衡代表作《二京赋》,是汉赋中的佳作。

 唐朝的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等;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多情自古伤离别?出自柳永的《雨霖铃》,?花自飘零水自流?出自李清照之手。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到元代,有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中国的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的短篇小说称为传奇;宋代说话艺术盛行,编出了许多话本,供说书人做底本;明清时期,小说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众多的作品中,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四大名著)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汉字:源于图画,至商代形成完整体系。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魏晋的楷书具有定鼎之功,王羲之贡献最大。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

 草书具有审美价值,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也备受世人喜爱。

关于“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2)”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