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种子)

  二、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教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

 (1)观察: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2)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

 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提问:红豆有几颗?(十颗)

 黄豆有几颗?(十颗)

 蚕豆有几颗?(十颗)

 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

 (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

 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教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

 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教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

 2.提问: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小结: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学习4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重难点分析:

 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人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

 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 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 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 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组织幼儿收起学具,自然下课。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双数的存在及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说出成双成对的物品,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4件衣服,每件衣服有4粒能系的扣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双数的另一种表达方法。

 教师伸出双手。教师提问:两只手还可以怎样说?了解两只手还可以说成一双手。引导幼儿理解每位小朋友都有两只手,还可以说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手。

 二、寻找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尝试用1说出成双成对的物品。

 请寻找自己身上有哪些部分是成双成对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成对使用。

 引导幼儿用1来说己找到的物品,如一双袜子、一对触角、一对眼睛、一副手套,等等。

 三、做游戏“小手真能干”,理解双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两名幼儿参加系扣子比赛。两组幼儿穿上衣服后,一组的幼儿用一只手系扣子,另一组的幼儿用双手系扣子,比一比哪组幼儿系得快。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两组幼儿交换系扣子的方法,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思考,在游戏中,哪种系扣子的方法快。并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双手一起做。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渗透在幼儿园中寻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猜测、证实橘子的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橘子若干,塑料筐,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橘子的数量。

 1、观察比较橘子的大小不同。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那么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幼儿讲述)哦,说得真好,是吗,我也喜欢吃xx水果。今天呀老师也带来一种水果,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水果(橘子)是几个?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呀,不用问你们都知道了。

 2、利用两筐大小不同的橘子比较

 老师不止带来了两个橘子,还带来了两筐橘子。看看这两个筐一样吗?看看筐里的橘子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是大橘子装得多,还是小橘子装得多,(幼儿讲述)那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3、数数,验证大小橘子的数量。

 我们先数什么大的,你们来数(老师一边拿,幼儿一边数)会不会数错呢?我们再来数一遍,好不好,现在我们换一种方法数,两个两个数,开始数,记住是8个。

 现在换小橘子来数,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然后再请小朋友接着往下数,最后再默数,什么叫默数呀,小橘子一共有几个。

 4、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现在小朋友知道了,是大橘子多还是小橘子多,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小橘子装得多,大橘子装得少?(幼儿讲述)因为小橘子个儿小占的空间少,所以可以装得多。

 二、猜测记录大小橘子的瓤数。

 1、猜测大小橘子皮里的瓤是一样多吗?可能各有多少片?

 又要考考大家了,你们说这橘子皮剥开,里面是什么?你们真聪明,那么这瓤长得是什么样的呢?(一片一片的像月亮等),我还想问问大家,这大小橘子的瓤谁多?是吗?那大橘子的会有几片,小橘子会有几片?

 2、记录猜测结果。

 这样我们猜一猜。然后老师把你们猜的记下来。我们先猜什么橘子,大的还是小的,在猜之前,老师先偷偷地撕一片,看看一片瓤的大小究竟有多大,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估算整个橘子有多少片瓤了,看好了,老师开始剥了,剥开一点点。好,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几片瓤,(然后观察小橘子)。

 三、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那么大小橘子究竟有几片瓤,你们想不想剥开来数一数,剥的皮放在篓子里,剥好后,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有几片瓤。现在就开始吧每个人选一个橘子。

 四、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小朋友都数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说说、数数,你的橘子有几片瓤,是大的还是小的,我们来验证一下。真的是12片,快点把它记下来,是大的还是小的?

 2、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先把橘子扳成两半,还有围着数,数不来怎么办,找个点数。

 小结;现在我们来看看记录表上记录的数字是大橘子多还是小橘子多,看得出来吗,哦没有规律。原来橘子瓤的多少和橘子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五、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果也有瓤。老师这儿有一个釉子,它是大大的,你们想一想它可能有几片瓤呢,好,下课后我们剥开数数。

  反思

 在活动中给予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很认真投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进入中班年龄段以后,在数理逻辑思维和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前期的排序活动,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但他们在合作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借助《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幼儿喜爱和熟知的动画片我设计了数学活动"快乐羊村",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感知学数学的快乐,掌握有规律的排序的方法,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排列的模式用语言与同伴交流,体验与同伴游戏和合作的快乐。

 2、学习从AABB排序规律,按照物品量的差异或颜色有规律地排序。

 3、能将物品有规律的排列,并和同伴相互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用AB、ABC排列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

 材料准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大小狼的脚印;从AABB规律排序的小路;从AABB规律排列的座位;规律排序课件;四种颜色的长方形纸条若干;设置栅栏场景;拱形门4干;不同形状的彩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观察地面上狼的脚印,复习ABAB的排列规律。

 羊村发现了狼的脚印(大一小一大一小一大一小……)三、观察羊村周围环境,探索发现有规律的物品。

 1.引导幼儿观察小路、座位的排列规律。

 教师:积木、棒棒糖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你们说说他们是什么规律排列的?

 2.播放电脑课件,学习根据物体的差异寻找规律进行排序。

 ①出示喜羊羊家玩具柜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的规律。

 教师:咦!喜羊羊家的积木摆的乱七八糟的,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看看这些积木原来是怎样摆放的?

 请小羊帮忙恢复,说出摆好后的`排列顺序(高积木一高积木一矮积木一矮积木一高积木一高积木一矮积木一矮积木一高积木一高积木一矮积木一矮积木……)②出示懒羊羊家食品柜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物品摆放规律。

 教师:咦!懒羊羊家的棒棒糖摆的乱七八糟的,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懒羊羊家原来的食品柜是什么样的?

 请小羊帮忙恢复,说出摆好后的排列顺序(大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小棒棒糖……)四、幼儿操作练习:根据物体不同颜色寻找规律进行排序。

 1.给羊村做栅栏,尝试按物体的颜色有规律的排列。

 教师设计各种颜色的长方纸条,重点指导幼儿进行有规律排序,并说出规律。如:黄一黄一绿一绿一黄一黄一绿一绿……或红一红一蓝一蓝一红一红一蓝一蓝……等)2.集体展示,查找不符合排列规律的栅栏,并进行纠正。

 3.幼儿分组做门帘,学习根据物体量的差异和颜色自由选择合作进行规律排序。请四个小朋友一组,制作门帘。

 看一看自己做的门帘是按规律排列的吗?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重复排列的?

 4.幼儿相互交流,幼儿感知有规律排列的物品。

 每组请一个代表说说制作门帘的排列规律。

 活动点评:

 活动中比较成功的地方:

 1.寓教于乐。本次活动借助了幼儿喜爱的"羊村"的游戏情景开展活动,很好的激发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环环紧扣。整个活动始终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ppt中感知排序规律到个体操作交流,再到分组合作交流,环节清晰、层次清楚,目标指向明确。

 3.突出了操作性。在活动组织中,教师为幼儿了丰富、充足的操作材料,很好的满足幼儿的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的需求。

 4.突破了重难点。能按照BB的排序规律来制作"羊村栅栏"和分组合作装饰"门帘",是本次活动幼儿应掌握的重难点。幼儿在教师的巧妙安排和引导下乐于合作且通过操作较顺利完成任务,有效的达成了活动预设的目标。

 需改进和调整的地方:

 教师的语言指导和语言有待进一步提高,表达应更清晰,指向要更加明确,让每个幼儿能听清楚并按要求去操作,有利提高活动的效果。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引导,还要关注幼儿的反应,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这是椭圆(图形)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椭圆,比较圆与椭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准备:

 1.塑料和纸圆(便于折叠用)、椭圆片,每个幼儿各一片,圆的半径与椭圆的短半轴相等,纸的和塑料的圆与椭圆一样大。

 2.细铁环1个。

 3.黑板上画一个圆(与细铁环直径相等),一个椭圆,并分别标上圆心和椭圆的中心。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细铁环,让幼儿说出它是什么样的图形,接着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圆,使铁环与圆重合,使幼儿明白这两个圆一样大。启发幼儿观察圆心,画几条半径,用小棒量半径给幼儿看,让幼儿懂得一个圆的每一条半径都是一样长的。

 2.把细铁环拉或压成椭圆,并使它与黑板上的椭圆重合。告诉幼儿这个圆形叫椭圆。画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并且量给幼儿看,长轴和短轴不相等。

 3.发给幼儿塑料和纸的圆以及椭圆。让幼儿先看一看,摸一摸塑料圆和椭圆,再把它们重叠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处。

 4.让幼儿把纸的圆和椭圆分别对折和四折,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5.小结: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半径)等长,椭圆中心到椭圆上各点距离不一定相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能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实物卡(水果、蔬菜群数1—7)、篮子(2个)、数字卡(1—7)、操作纸(按数量画圆圈)、口袋(36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数匹配实物,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索操作法;实物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

 1、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出示数字卡片,带幼儿复习3、4、5、6、7的数字。

 2、引导幼儿目测数群。

 出示实物卡。师: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谁来为这些实物卡送上数字朋友。

 3、组织活动:按数摆放卡片。(每组放两种数量的卡片)

 (1)出示红色、绿色的篮子。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3)提问:放得对不对?这个篮子里的卡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看数字卡片,认读数字。

 看,进行数量的目测,并说说、送送数字卡片。

 按要求放卡片。

 答:数量一样。

 个别幼儿送数字,大家一起检查。 通过认读游戏,来复习数字,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学习与操作中,让幼儿理解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组织幼儿开展操作活动。

 1、操作:给数字口袋送礼物。

 要求:每人拿一个数字口袋,看好口袋上是数字几,然后给数字口袋送上相应的卡片,卡片上的物品数量要跟口袋上的数字相等。一边送还要一边说:数字x,我送给你x只xx……

 2、操作:按数画圆圈。

 要求:看下面是数字几,然后在上面对应的格子里画上几个圆圈。一边画一边说:数字x,我送你x个圆圈……

 3、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学说句子:数字x,我送给你x只xx……

 练习空手画圆圈。

 进行操作,完成第一个内容后再操作第二个内容。 根据分组操作,巩固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进行活动评价。

 (1)师:“现在我们请几个小朋友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操作过程。”

 (2) 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 4、5、6、7的认识) 个别讲述操作过程。 幼儿讲述操作的过程,又进一步得到了知识的巩固。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按物体大小排序》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按物体大小排序》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将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物体的大小

 2、能够正确的将物体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积木块娃娃小熊及衣服卡片磁板等

 活动过程

 1、师生相互问候。

 2、课前小游戏:“风车转转转”。

 3、在操作探索中学习将物品按大小排序。

 (1)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风停了,小熊一定要去买东西,最大的熊排在前面,请你帮他们排好队。

 教师出示5只小熊,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大的、最小的,并试着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样排好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序的。

 (2)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

 创设情境:到了商店,大熊说: “小熊,你最小,哥哥们让你先选,你排在最前面、”我们试着重新给它们排队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5只小熊的大小,找出最小的、最大的,并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好,然后让幼儿说一说这些熊是怎么排队的。

 教师小结: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序的。

 (3)幼儿独立操作,为积木和套娃按大小排序

 教师:小熊先买了积木和套娃两样玩具,请小朋友也试着为它们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然后还要说一说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序的`。

 4集体操作,并渗透对应关系

 创设环境:小熊又买了几件新衣服,每只小熊应穿那件衣服合适呢?请帮小熊和它们的衣服按一定规律排好队,再帮它们穿上新衣服吧。

 5游戏:跳圈

 请幼儿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依次双脚跳圈。

 6、集体操作

 教师:看,这里的正方形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规律摆出一些美丽的图案,请你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形在磁力板上按大小的规律摆出漂亮的图案。

 7、结束

 教师:“小朋友,我们把美丽的拼板拿给别的班级的小朋友看一看好吗?我们出发吧。”(带领学生离开场地)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按物体大小排序》中班教案2

 一、教学名称;

 按物体大小排序的教学

 二、教学要求:

 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按物体大小排序》

 三、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大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大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