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通辽农村牧区大地的各个角落坚守着,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守着一段唱词,或是一把旧琴,吟唱着他们心中古老而纯粹的歌谣;
他们,像散落在浩瀚夜空不引人注目的星星,在各自的星系里或说或唱,或弹或舞,毫不张扬地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芒;
他们,是科尔沁最朴素的乡土艺人,也是最可敬的民间曲艺传承人。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他们——
□本报记者都冷额日德木图
2014年1月15日晚上,在我市举行的“科尔沁·2014蒙古语网络春节晚会”上,我市著名民间艺术家吴黑小登台献艺,给观众表演了自己创编的好来宝,观众对这位年事已高且经历传奇的四胡老人给予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说起吴黑小,内蒙古东部地区喜爱民歌、四胡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吴黑小说和唱的很多经典民歌、四胡乌力格尔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没有电视、网络甚至连收音机也很罕见的偏僻农村,黑小老人的民歌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甘露。
1941年11月,黑小老人出生在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前查干道布格嘎查,在这蒙古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故土上拿起了四胡,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民间艺术家。现在的黑小老人与他的侄儿图布沁在此生活。
据黑小老人与侄儿吴温都苏回忆,黑小老人在两岁的那一年,因染病而双目失明。为了让儿子以后能自食其力,黑小的父亲在黑小十多岁的时候,拜四胡艺术家西吉日夫为师,后来投师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耶西仲乃的门下,学习乌力格尔。即便健全的人学习四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何况是双目失明的黑小!调四胡、拉四胡,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其间的难度,对于什么也看不见的黑小真是难上加难,每次学习,黑小都是急得满头大汗,老师也苦不堪言。好在师傅和徒弟都很有耐性,聪慧的黑小渐渐掌握了技巧,终于能像模像样地拉起了四胡。可是,当他拿起乌力格尔书时又犯难了,面对唱词,他什么也看不见!所幸,村里有一些读过书的人,黑小就求他们朗读一遍,就这样把乌力格尔书的内容记在心中。都说上帝是公平的,关上一扇门,就多开一扇窗。黑小老人从小记忆力超群。据老人回忆,老师给他拉四胡时说了一遍商朝的乌力格尔,他当场就能够全部记住,并在乡亲面前拉起四胡流畅地说起这段乌力格尔,得到了大家的赞叹和喜爱。就这样,他拿四胡说起了唐朝的五传、大西凉、商朝的乌力格尔、齐朝的乌力格尔、宋朝的乌力格尔等23个乌力格尔,还经常被邀请到各苏木嘎查说乌力格尔。黑小在当地声名远播,一年中有大半年都要到外地应邀演出,在那达慕、婚礼上出演增添气氛。在此期间,他还制作了很多自己即兴作词的作品,可惜的是因无人记录收藏,很多的作品都已丢失。
1978年,吴黑小到哲盟(现通辽市)系统地学习了乌力格尔乐谱后,说唱乌力格尔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受到了更多听众的欢迎和喜爱。他说全大乌力格尔38次,成了说全商朝乌力格尔的为数不多的四胡家之一。1982年,哲里木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唱的《罗日嘎日玛》《娜布其公主》等十几个曲子,还录制了《金朝的乌力格尔》。“电台录制歌曲和乌力格尔时给了我几百元的报酬,这让我很高兴。”老人回忆道。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吴黑小老人列为我区民间文化的优秀继承者,肯定了他对民间艺术做出的贡献。
塔木苏:在蒙古长调里诗意栖居
□本报记者都冷萨楚仍贵通讯员呼吉雅
天分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更需要爱好的驱使,只有同时具备天分和爱好的人才能至死不渝地为之迷恋一生。塔木苏老人就是这样的人,为了采访她,我们来到了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宝日胡硕嘎查。
74岁的塔木苏老人在院门口迎接了我们。她戴一副灰褐色的老花镜,头上缠着纱巾,面容慈祥。她手脚灵便,话语清脆,几乎看不到她心灵上的老态。
出生在格日朝鲁苏木呼和格图嘎查的塔木苏老人从小就在蒙古歌曲的旋律中长大,她的父母、叔叔都是当地有名的歌手。每到逢年过节,父老乡亲都聚在她家里听那清脆的笛声、嘹亮的琴声、悠扬的长调。塔木苏不到十岁就已经能记住并会唱蒙古民歌和蒙古长调,她一亮嗓子就把村里人都吸引住了。唱歌对塔木苏来说是极享受的事儿,她的歌声像山间小溪般清亮、像草原上的百灵鸟一样清脆,乡村举办那达慕、聚会、婚礼都少不了塔木苏甜美的歌声。蒙古长调词少易记,塔木苏过耳不忘。小时候听过的《春寒料峭》《圣主成吉思汗》《奔贝的梁》《沼泽地的柳条丛》等歌曲至今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塔木苏17岁那年,嫁到了宝日胡硕嘎查拉扎布家。“嫁人以前挺能唱歌,为人妻之后哪有时间唱啊?19岁那年已经当了妈妈,被生活琐事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就不唱了。1959年建了大队,牲畜都收回去了,原先每年‘七一’举办的牧民节日也取消了。没过多久就是文化大革命,不能在公共场合唱歌,我只好放牧的时候哼着走。我是没拥有过可以随便唱歌的美好时代啊……”塔木苏老人说到这里满脸遗憾。
噩梦般的时代过去了,迎来复兴和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好时机,跟着牛群才能哼上几首长调来满足自己的塔木苏也迎来了歌唱的春天。塔木苏的“金嗓子”被人们重新提起,邀请到各种那达慕、婚礼、聚会上唱歌,老人唱歌的热情重新被燃起。人们尤其喜欢听她唱蒙古族长调,那悠扬、沧桑、千回百转的曲调似乎能穿越草原,穿越尘世。“不止在婚礼、那达慕唱,有时候在会议室也唱。刚开始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唱《金色的宝格达山梁》,后来人们喜欢听我唱《春寒料峭》,唱着唱着现在不少人都会唱了。我先后嫁出7个女儿,所以唱得最多的是《沼泽地的柳条丛》。我没见过什么世面,我就是一个一辈子没走出农村的老太婆——”聊起长调来,老人的脸上露出笑容,话语也多起来。
塔木苏老人一点也不寂寞,家里经常有来访的客人。有喜欢唱歌的乡亲来请老人教歌,有内蒙古大学等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学生专程赶来录制歌曲,也有一些有名的歌手前来记录被遗忘的长调歌曲歌词……对这些来“取经”的人们,塔木苏老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蒙古长调艺术传承方面还不够好,会唱会说的越来越少。最近我们旗召集50岁以上的歌手,举办一次汇演,近百名参演者里面岁数最大的已经79岁。如果以后没有人传承,有些文化艺术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老人语重心长,话语里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2011年,塔木苏老人被评为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传承人,现在已申报自治区级长调传承人。老人共有9个孩子,2个儿子,7个女儿。她的孩子们也非常喜欢音乐艺术,听到采访老人的消息后都闻讯赶来了。老大巴雅尔给我们唱了从母亲那儿学的歌曲《摔跤手西拉嘛嘛》,老六现场演唱了《金色的宝格达山梁》。“孩子们虽然不经常唱,但是都会唱。我都教过他们。”老人对孩子们颇有信心。
采访要结束的时候,塔木苏老人亮开了清脆的歌喉,唱了一曲《春寒料峭》,虽然年事已高,可是她唱得那么娴熟自然,悠长顺畅,整支曲子优美完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老人的歌声中……
尼格木图:跳最美安代舞精彩人生
□实习记者张永炜
出生在“库伦沟”,进城一年便下岗返乡,但他却是库伦旗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代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就是库伦旗库伦街道“草根文化艺术团”的尼格木图。
尼格木图从小受长辈熏陶,中学时期在安代艺人王桂花、额尔敦巴拉老师的指导下,对安代舞的舞姿及动作要领极有天赋,从此与安代舞结下不解之缘。2009年,库伦街道成立“草根文化艺术团”,尼格木图如鱼得水,他和热爱安代舞的人们齐聚于艺术团,集资筹建练舞场所、购置服装道具,一起编排、改进舞蹈等。安代是一门艺术,是民间和民族的文化。尼格木图和他的舞伴们为了弘扬安代文化,静下心来学习安代潜藏着的文化,他们来到安代舞的发祥地养畜牧村,虚心向前辈取经,深化安代的内涵,让安代的魅力更加绚丽多姿。
尼格木图对安代舞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他和舞伴们自编自导自演了六种形式的安代舞:激情安代,活力四射;健身安代,强健国民;舞台安代,美轮美奂;广场安代,舒展身心;传奇安代,情节曲折;传统安代,延续了原滋原味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个被充实了的安代舞团队,开始了最传统、最直观、最有效,也是最为艰苦的安代舞推广过程。“草根文化艺术团”是自发组建的,成员也大都是农牧民,每次演出的经费都要靠自己筹集。没有专业的调音师、没有绚丽的舞台、没有后勤保障,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寻常的民间艺术团,用他们的绵薄之力默默地为我们传递着正能量。
现为库伦旗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代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尼格木图,2012年和他的舞伴们将安代舞带上了国际的舞台,在“多彩秋韵”国际中老年舞蹈大赛韩国站演出时,激情四射的安代舞带动起韩国观众们的热情,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跟着舞动起来,火红的安代舞红了一片天,也舞热了所有舞者和观众的心!尼格木图和他的安代舞不仅感染了观众也震撼了评委,当之无愧地摘取了舞蹈大赛特等奖的桂冠。
吴宝柱和他的“哈萨尔”民间四胡乐团
□实习记者张贺
走近吴宝柱,犹如走进一座艺术的宫殿,他的面前摆满了各种荣誉。当然,他的个人荣誉都和“哈萨尔”民间四胡乐团密不可分。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民间艺术家,他钟情于四胡,只要拉起心爱的四胡来,那种陶醉忘我的表情似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也忘记了岁月的痕迹。
吴宝柱,男,51岁,家住科左中旗宝龙山镇宝海力锦嘎查,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乐器四胡演奏家。8岁起跟随父亲学习四胡,近40年里,曾多次参加大型四胡比赛和文艺演出,率领艺术团连续两年亮相我市春节联欢晚会。如今,他已经记不清收了多少徒弟,走过多少地方。他演奏的《得胜歌》,被收录在内蒙古民族艺术精品系列之《四胡》的草原音乐光盘中,畅销于网络。
2008年,他组建了科左中旗第一支民间四胡乐团——“哈萨尔”民间四胡乐团。说起那段经历,吴宝柱感慨颇深。当初的乐团只是嘎查的一个小组合,出资出力,七个人手拿自己的制作的简朴乐器,开始四胡演奏之旅。不管风风雨雨,吴宝柱说他只要演奏起四胡,心情就变得敞亮无比!他说,四胡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之一,表现力丰富,技艺自成一体,旋律悠扬、古朴,沉淀着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
在吴宝柱的介绍下,记者还见到了一群可爱可敬的人,那就是“哈萨尔”民间四胡艺术团的团员。“哈萨尔”民间四胡艺术前身是“哈萨尔”民间四胡乐团,2014年联合老年艺术团、清韵练舞房三方申请,正式更名为“哈萨尔”民间四胡艺术团。在这个艺术团里面,有演奏扬琴、高音四胡、中音四胡、低音四胡、三弦、笛子的民间艺术家,群星荟萃,载歌载舞,充满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在2008年“哈萨尔”民间四胡乐团举行的乐团成立仪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四胡协会会长、通辽市文联领导、市民族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等都到了现场,见证了科左中旗第一个民间四胡乐团的成立。
目前,这个民间四胡乐团正在排练演奏由四胡演奏大家孙良创作的《八音》。“《八音》共有50多种演奏方式,我们已经练会了20多种。没有乐谱,不会指法,只能凭借多年的演奏经验,从九个调值一个一个琢磨。民间艺术的快乐,就在于它能够自由无拘无束的表达演奏者的情感。”吴宝柱说起四胡来津津乐道。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四胡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给吴宝柱和他的艺术团极大的信心和鼓舞。2010年9月6日,“哈萨尔”民间四胡艺术团组织宝龙山民间四胡艺人参加了由1151名民间艺人共同演奏《嘎达梅林》《韩秀英》等5首传统名曲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为我市乃至全区赢得了荣誉。
■评论
在坚守与传承间延续
□任志鸿
科尔沁文化历史悠久,异彩纷呈,科尔沁叙事民歌已成为蒙古族民歌艺术的经典,安代舞、马头琴更是享誉全国。在科尔沁大地上,正是因为有了吴黑小、塔木苏这样的乡土艺人,才百花齐放。他们当初能够与民间曲艺结缘,有的是为生活所迫,有的是因为祖上家传,有的是出于喜爱和天赋。不管是什么原因,正是他们的传唱,才把科尔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文化部已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为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发放传习补贴,以便更好地带徒传承,让艺术源远流长地传下去。我市在这方面也采取了有力措施,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科尔沁文化,目前启动“100名传承科尔沁文化名人”测评活动,四个专家小组分赴各旗县乡村,从50周岁以上的乡土艺人里选拔发现才艺突出的“传承科尔沁文化名人”。测评工作小组一进乡村,立刻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身怀绝技的乡土艺人们踊跃报名,无论是年过半百的“壮年派”,还是年逾八旬的高龄老人,都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纵情放歌,将陪伴他们多年、也隐藏多年的才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编辑这些稿件时,编者似乎看到了无数的民间艺人为继承科尔沁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促进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不计名利地隐匿在乡村或是自己的心灵舞台上,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为了不让民间文化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如何留住民间文化的“血脉”,让遗产真正“活”起来,值得每一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