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6、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22、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23、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2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8、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14、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17、含有淀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 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18、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21、用图表归纳本单元内容

第三单元 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8、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9、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10、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1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1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1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1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

18、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1000亿—2000亿)个(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成为(河外星系)。

1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20、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21、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7、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有40多个。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

14、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15、(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7、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 填埋的方法:优点(比较方便,成本较低)缺点(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较慢,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焚烧的方法:优点( 占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热量可以利用)缺点( 消耗电能,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18、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

衬垫:防止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19、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0、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21、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1)洗手洗脸用水盆;(2)淘米水用来洗碗;(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根据之一。放大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薄、透明的(凸透镜),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是:

 (1)移动放大镜: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人眼和观察对象直接来回移动,直至图形大而清晰;

 (2)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观察对象,直至图形大而清晰。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使用观察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5、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6、(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许多(荧光点)主成,彩色屏幕的色彩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8、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的肢体,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9、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3、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4、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5、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6、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8、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9、探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假设实验: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3)、实验材料: 三个盘子、三枚铁钉、水和菜油;

 (4)、实验方法:将三枚铁钉分别放在三个盘子中,其中两个盘子分别装上水和菜油;

 (5)、实验现象: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的铁钉有点生锈,放在水盘子中与水和空气接触的铁钉生锈较多,浸没在菜油盘子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6)、实验结果: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其中水的作用较大。

 10、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1、用长柄金属汤匙去一小勺白糖,在蜡烛火焰上慢慢的加热,白糖会发生物理变化(熔化)和化学变化(碳化)。

 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1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答:

 (1)制成合金;

 (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第三单元 宇宙

 一、填空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4、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

 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6、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7、月相变化图:

 初一 初四 初八 十二 十五 十八 二十三 二十七 三十

 8、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9、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右面;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左面)。

 10、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1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12、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3、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14、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15、“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

 16、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1000亿—2000亿)个(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银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成为(河外星系)。

 17、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18、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

 19、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20、日食的形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看到太阳的一部分货完全看不到,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形成时三球位置图:

 太阳 月球 地球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7、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有40多个。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受到污染。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

 14、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

 15、(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7、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 填埋的方法:优点(比较方便,成本较低)缺点(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较慢,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焚烧的方法:优点( 占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热量可以利用)缺点( 消耗电能,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18、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19、减少垃圾的方法有:

 (1)减少丢弃;

 (2)重新使用;

 (3)回收利用。

 20、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

 (1)洗手洗脸用水盆;

 (2)淘米水用来洗碗;

 (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21、说一说对家乡自然水域治理的建议:(三条)

 22、说一说环境保护措施:(三条)

 23、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么做?答: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24、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被称为“地球的盔甲”。

 25、联合国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的口号是“只有一个地球”。

 连线题

 1、 物理变化:

 面包发霉

 铁生锈

 水结冰

 化学变化: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

 火柴燃烧

 铁钉弯折

 2、用线把下面的人名和所做的贡献连起来。

 袁隆平

 列文虎克

 罗伯特.胡克

 巴斯德

 培根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3、用线把下面昆虫的触角和形状连起来:

 蚕蛾 棒状

 天牛 丝状

 蝴蝶 鞭状

 蚂蚁 羽状

 蝗虫 膝状

 画图:画出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图:

外研版(三起)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学完一个单元,都要进行单元知识点汇总,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生字:

 挪[nu?] 蒸[zhēng ] 秧[yāng] 萎[wěi] 番[fān] 锻[du?n] 雅[yǎ] 勃[b?]

 二、词语盘点:

 挪移[nu? y?] 蒸融[zhēnɡ r?nɡ] 游丝[y?u sī] 插秧[chā yānɡ] 枯萎[kū wěi] 基业[jī y?] 幸而[x?nɡ ?r] 一番[y? fān] 考验[kǎo y?n] 锻炼[du?n li?n]

 转化[zhuǎn hu?] 优雅[yōu yǎ] 赤裸裸[ch? luǒ luǒ]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 zh?] 无缘无故[w? yu?n w? ɡ?] 语重心长[yǔ zh?nɡ xīn ch?nɡ] 狂风暴雨[ku?nɡ fēnɡ b?o yǔ] 勃勃生机[b? b? shēnɡ jī] 邯郸学步[h?n dān xu? b?] 哲理[zh? lǐ] 英俊[yīnɡ j?n] 惊羡[jīnɡ xi?n] 幅度[f? d?] 慌乱[huānɡ lu?n] 艰难[jiān n?n] 喧哗[xuān hu?] 附和[f? h?] 冒险[m?o xiǎn] 消受[xiāo sh?u] 机敏[jī mǐn] 堂皇[t?nɡ hu?nɡ]

 名义[m?nɡ y?] 薄弱[b? ru?] 附庸[f? yōnɡ] 刹那间[ch? n? jiān] 座无虚席[zu? w? xū x?] 意想不到[y? xiǎnɡ b? d?o] 惊心动魄[jīnɡ xīn d?nɡ p?] 养尊处优[yǎnɡ zūn chǔ yōu]

 三、多音字:

 缴[jiǎo(缴纳) zhu?(弓缴)] 为[w?i(作为) w?i(因为)] 将[jiāng(将来) ji?ng(将领)] 藏[c?ng(躲藏) z?ng(宝藏)] 空[kōng(空虚) k?ng(空地)] 散[sǎn(散文) s?n(散会)] 种[zhǒng(种子)zh?ng(种树)] 倒[d?o(倒退) dǎo(吹倒)] 喝[hē(喝水) h?(喝彩)] 和[h?(和平) h?(附和)] 乐[l?(欢乐) yu?(乐曲)] 曲[qū(弯曲) qǔ(歌曲)]

 解[jiě(解开)ji?(押解) xi?(姓解)] 斗[d?u(决斗) dǒu(斗胆)] 燕[y?n(燕子)yān(燕山)] 露[l?(露珠) l?u(露脸)] 屏[bǐng(屏气) p?ng(屏风)] 喷[pēn(喷洒) p?n(喷香)]

 四、形近字:

 [熟(熟练) 孰(孰是孰非)] [弈(对弈) 奕(神采奕奕)] [沧(沧海) 苍(苍白)]

 [诲(教诲) 悔(后悔)] [虚(虚心) 虑(考虑)] [茫(茫然) 芒(光芒)] [挽(挽救) 晚(傍晚)]

 [凝(凝视) 疑(怀疑)] [播(广播) 番(三番五次)] [萎(枯萎) 委(委员)] [映(反映) 秧(秧苗)] [锻(锻炼) 缎(绸缎)] [座(座位) 坐(坐下) 挫(抑扬顿挫)] [俊(俊俏) 骏(骏马) 峻(严峻)] [姿(姿势) 资(资本)] [涕(鼻涕) 梯(梯子)] [纽(纽带) 扭(扭动)] [尊(尊重) 遵守(遵守)]

 五、近义词:

 空虚-无聊 伶俐-灵活 觉察-察觉 徘徊-彷徨 聪明-聪慧 相信-信任 偶尔-偶然 依赖-依靠 忘怀-忘记 启示-启发 责怪-责备 舒服-舒适 姿态-姿势 性格-性情

 六、反义词:

 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空虚-充实 匆匆-缓缓 伶俐-迟钝 枯萎-茂盛 依赖-独立 偶尔-经常 偶然-必然 柔软-坚硬 慌乱-沉着 简单-复杂 渺小-伟大

 七、词语解释:

 确乎:的确。

 涔涔[c?n c?n]:汗水不断地流下。 潸潸[shān shān]:流泪不止的样子。 凝然: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 徘徊[p?i hu?i]: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蒸融[zhēng r?ng]:蒸发熔化。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本文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的说话,表现出对人的真诚恳切和情意深长。 从从容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文中用来形容种树人对树苗的生长了解非常清楚,对树苗的枯萎一点儿也不惊讶和慌张。 萦绕:盘旋往复。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

 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惊慌或受窘的样子。 喧哗:大声说笑,声音嘈杂。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不知所措: 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惊慌或受窘的样子。

 八、日积月累: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九、课文理解: 1《文言文两则》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之:的。善:善于,擅长。弈:下棋。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让。诲:教导。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惟:只。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鸿鹄:天鹅。援:拉。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俱:一起。弗若:不如。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其:他,指后一个人。弗若:不如。与: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学了《学弈》,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三心二意就会失败。 ☆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东游:向东游历。辩斗:辩论,争胜负。故:缘故。

 译文: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认为。始:开始。去:离。日中:正午。也:助词,无意义。 译文: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开始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译文:另一个孩子认为太开始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正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如:像。及:等到。则:就。盘盂:盛物的器皿。为:是。 译文:一个小孩说:?太阳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等到了正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探:伸手。汤:热水。 译文: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初升时清清凉凉,等它在正午时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译文:孔子不能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汝:你。

 译文: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 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答: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 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3、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2《匆匆》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

 △ 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含义:(1)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

 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两句的意思相同。都是作者对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的形象说法。]

 △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匆匆流逝。]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排比。2.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表明了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3.段中的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的感情。]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和太阳说再见,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时间的匆匆流逝写得有形有声,可见可闻,非常形象。] △?我①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②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①赤裸裸:形容一无所有。②赤裸裸:形容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东西。两个反问句自我激问,催人猛醒,表达了作者决心珍惜时间,奋发有为,干一番事业的情怀。]

 △ 最后一段?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结尾有什么特点? [ ⑴强调时间一去不复返;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3《桃花心木》

 本文通过种树人种树的方法,以及和?我?的交谈,使?我?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说明人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心,必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全文可分为三段:①[1-2]介绍桃花心木这种树木。②[3-14]?我?从种树人那里得知做人的道理。③[]15-16]桃花心木茁壮成长。

 写作特点: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2.哲理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义。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举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树木的?不确定?是指天气变化无常,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一场意外的车祸可能夺走一个人的双腿;可能因生病而双目失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可能让人妻离子散?]

 △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4《顶碗少年》

 本课通过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终于表演成功的故事,说明了我们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都不要退却,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或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重点把握:①从表演的过程来看,顶碗少年的表演出现了两次失误,没有一次成功,的确并不精彩; ②从顶碗少年在表演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怕失败,面对两次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这样的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取得了成功。③观众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的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 顶碗少年最终获得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少年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老者的鼓励。] 5《手指》

 丰子恺写的散文《手指》详细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说明了五根手指虽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是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了。从而阐明?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

;

第一模块

一、单元词汇

look看上去 cashier收银员 cola可乐 dollar美元 cent美分 enjoy享用,享受careful小心的Be careful!当心!

二、重点句型

(点餐)

1. A: Can I help you?

B: I want a hot dog, please.

2. A: And to drink?

B: I want a cola./Three colas, please.

3. A: How much is it?

B: It’s thirteen dollars and twenty-five cents.

A: Here you are.

B: Thank you. Enjoy your meal!

4. A: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 drink?

B: I want noodles and a cola. /Milk, please. 

第二模块

一、单元词汇

later后来,以后 to go剩余 duck鸭子 pond水池,池塘 cloud云

dry干的 like像......一样 look like看来好像 stay保持,维持

二、重点句型

1. A: 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B: At half past twelve.

2. Look at the ducks! They’re eating our sandwiches!

3. 明天的天气将会......

It will be + 天气(形容词)+ in + 城市(名词).

It will + 天气(名词)+ in + 城市(名词).

It will be sunny in Harbin.

It will rain in Beijing.

第三模块

一、单元词汇

shine(太阳)发光,照耀 cry哭 everyone人人,每人;大家 fly away飞走 just就,且请 cow奶牛 blow吹,刮 rabbit兔子

二、重点句型

正在做某事:主语 + am/is/are + v.-ing + 其他.

1. The sun is shining.

2. 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tree.

3. A:What are you doing?

B: I’m cleaning my room.

三、语法知识

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

1、一般动词直接在词尾加-ing: read→reading(读) talk→talking(交谈)

2、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先去e再加-ing: write→writing(写)

3、以重读闭音节结尾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动词,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ing: swim→ swimming(坐)run→ running(跑)

4、少数几个以ie结尾的动词,变ie为y,再加-ing: lie→ lying (躺,

口诀记忆:

动词-ing很好记,一般情况直接加。词尾若有哑音e,去e再加-ing。

“一辅重闭”作尾巴,双写后加-ing。还有一点要注意,ie变y再加-ing。

第四模块

一、单元词汇

balloon气球 stairs(常复)楼梯 mess肮脏;凌乱

二、重点句型

1. 某人/物正在做某事:

人/物 + be + 现在分词 + 其他.

疑问句形式:Be + 人/物+ 现在分词 + 其他?

She's buying things for your birthday.

A: Am I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B: Yes,you are!

2. 向他人寻求帮助:

问句:Who can help me?

答句:Sorry, I can't. /I can help you.

3. What a mess. 真是一团糟!

第五模块

一、单元词汇

play演奏,弹奏(音乐)third第三(个)time次,回bark(狗)吠,叫loudly大声地nothing没有东西,没有事情

二、重点句型

1. 某人正在做某事, 但是某人/物做某事了

人+ be +现在分词+其他,but +人/物 + 动词原形/动词单三形式+其他.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phone rings.

2. 某人正在做某事, 但是天气开始......

人 + be + 现在分词 + 其他,but it starts to + 动词原形.

He's walking in the park, but it starts to snow.

3. 某人正在做某事, 但是天气变得......

人 + be + 现在分词 + 其他,but it gets +形容词.

She's doing exercise,but it gets too hot.

第六模块

一、单元词汇

home回家got(get的过去式)得到,收到space太空interested感兴趣的spaceship宇宙飞船finish结束,完成decide决定paper纸做的,纸质的brought(bring的过去式)拿来,带来bring back带回

model模型taikonaut(中国的)太空人,宇航员first最初(的),第一次(的)national国家的,民族的seed种子

二、重点时态(一般过去时)

1. 含义: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过去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或行为。过去主语所具备的能力和性格。

2. 时间标志词:yesterday, last week...

3. 结构:(1)陈述句

肯定形式:主语 + 动词过去式 + 其他.

否定形式:主语 + didn't + 动词原形 + 其他.

(2)一般疑问句

①Did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它?

②Was/Were + 主语 + 表语?

(3)特殊疑问句

疑问词 + did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

第七模块

一、单元词汇

spent(spend的过去式)度过about大约flew(fly的过去式)飞,飞行October十月video录像proud感到自豪的,感到骄傲的someday有朝一日born出生,诞生as作为became(become的过去式)变成letter字母spell拼写,拼出herself她自己all over到处,遍及,处处live活着role model模范;榜样

二、重点句型

1. In October 2003, 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

2. 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

3. He did a lot of work there.

4. My mother and I went to the airport to meet my father.

5. I was very proud of him.

6. A: Did you go to a zoo?

B: No, I didn't.

7. A: Did you go to a farm?

B:Yes, I did.

第八模块

一、单元词汇

cup杯子planned(plan的过去式)计划baseball棒球more更强烈地smile微笑mistake错误make mistakes犯错误with与......有关said(say的过去式)说raincoat雨衣

二、重点句型

(一)特殊疑问句

(1)含义: 以特殊疑问词开头,对句中某一成分提问的句子叫特殊疑问句。回答特殊疑问句时,不能用yes / no,即问什么答什么,尤其是简略回答。

(2)特殊疑问词(组)

who 谁 / whose 谁的 / why 为什么 / when 什么时候 / where 在哪里 / which 哪一个 / what 什么 / how 如何

what time 什么时间 / what colour 什么颜色 / how many 多少{数量}

how much 多少, 多少钱{价格}/ how long 多长/ how often 多久一次

how big 多大 / how heavy 多重{重量} / how far 多远{路程}

Why do you have cups on your heads?

Why are you laughing?

A: Where's my bag? B: I put it on your bed.

(二)谈论对方为什么正在做某事:

问:Why are you + v-ing. + 其他?

答: ①Because +主语 + be + v-ing + 其他.

②Because +主语 + be + going to +动词原形 + 其他.

Why are you wearing a raincoat?

Because it's going to rain.

第九模块

一、单元词汇

wish愿望,希望;祝,祝愿best wishes最美好的祝愿primary小学的,初等的primary school小学message留言keep保留forever永远joy乐事,乐趣future将来,未来wonderful了不起的,出色的happiness幸福,愉快what多么

二、重点句型

表达祝福:

Good luck for the future. 祝你未来好运。

Best wishes to you! 向你致以美好的祝愿!

第十模块

一、单元词汇

middle中间的,中等的;中期,中间middle school中学speech演说,讲演classmate同班同学leave离开September九月excited激动的,兴奋的geography地理same相同的at the same time同时spoke(speak的过去式)说(某种语言)little极少量的keep on保持practise练习sometime某个时候each other互相,彼此chemistry化学physics物理

二、重点句型

1. 谈论对方将要去哪儿:

问:Where are you going?

答:I'm going to + 地点.

I'm going to Park Middle School.

2. 谈论对方将要做什么:

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答:I'm/We’re going to + 动词原形 + 其他.

We're going to different schools.

3. 谈论对方将要学什么:

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答:I'm going to study + 学科.

I'm going to study History, Science, Geography and French.

关于“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