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世界气象日手抄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文案:

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世界气象日开展的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3日。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主题的选择基本上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英文为"The Sun,the Earth and the Weather"。 20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

2021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

开展世界气象日的目的:?

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组织(WMO):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气象日的宣传口号:

1.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2.2010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3.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5.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6.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7.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8.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9.提倡简朴的生活文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0.准确预报天气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1.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12.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3.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要做一份《南极气候必知》的手抄报,要写上什么

天气小报的画法如下:

1、确定主题和内容:选择一个具体的天气主题,例如“雨天”、“晴天”、“雪天”等等,并根据主题确定需要展示的内容,例如天气现象、气象知识、气候变化等等。准备工具和材料:选择合适的画笔、颜料、纸张等工具和材料,为绘画做好准备。

2、绘制基本框架:在纸张上绘制出小报的基本框架,例如可以画出一个矩形或正方形,作为小报的主体部分。添加标题和插图:在框架的顶部添加标题,可以选择手写或粘贴的方式。然后可以添加一些插图或图案,以增加美观和吸引力。

3、绘制主要内容:在框架中添加主要内容,例如可以绘制出各种天气现象的插图,如雨滴、闪电、雪花等等,并添加相应的文字说明。

4、完善细节:在内容部分添加更多的细节和补充信息,例如可以绘制出不同天气的气温、湿度等数据表格,或者添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科普知识。完成制作:最后对小报进行整体调整和完善,确保内容准确、插图美观,然后就可以完成了。

天气小报的作用

1、传播气象知识:天气小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各种天气现象、气象知识和气候变化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天气和气象知识。

2、预警和提醒:天气小报可以及时发布各种气象预警和提醒,例如暴雨、台风、暴雪等恶劣天气来临前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帮助读者做好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提供生活服务信息:天气小报还可以提供一些生活服务信息,例如天气预报、交通信息、旅游资讯等,方便读者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

4、教育和宣传:天气小报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可以通过宣传气象知识和环保意识等方面,起到教育和宣传的作用,提高公众的气象意识和环保意识。

5、娱乐和审美:天气小报的绘画和设计可以充满趣味性和艺术性,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审美体验,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丰富读者的业余生活。

南极气候的三大特征

酷寒

一提到南极,人们便会想到寒冷,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下!

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 的地区。而在海边,并不像较高的内陆地区那么冷。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科学家在海岸地区测得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是-18℃,而在南极点同月的平均温度是-62℃。1983年7月31日,苏联学者在东方站记录到-89.2℃的低温,是世界记录到的最低自然温度。

南极之所以具有如此低的温度,基本上可概括出三个原因:

首先,投射到极地地区的太阳辐射远远少于世界上的其它区域。这是一个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原因。因为,地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太阳和极地地表面之间的低角度。平均而言,极地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比赤道地区少40%。

第二个原因则应归功于能量输出损耗多。我们知道,白色本身就比黑色或其它暗色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差。再加上,光滑的冰雪表面宛如一面亮泽的大镜子,将本来就少的能量输入几乎毫无保留地反射回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使温度降得更低了。

低温的第三个原因:极地上空,空气的极高的明晰度。由于受到的人为污染很少,所以灰尘和水蒸气就显然显得十分的少。就水蒸气来说,冷空气中拥有比温带地区大约少10倍的湿度;同时灰尘很少,使空气中明显地缺乏固体颗粒。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和灰尘等物质,就像在该地区的上空覆上了一层“厚棉被”,它能有效地阻碍从地面反射出去的长波辐射,从而使该地区的空气得以加热。然而极地地区的这种清晰度,也就意味着掀去了这床“厚棉被”,从而使地表反射的长波辐射很快地消散在大气中,加热空气也就不再成为可能。

干旱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 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 降水量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而南设得兰群岛地区降水量比较多。 南极洲的降水几乎都是雪。

烈风

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烈风能轻而易举地把200多千克的大油桶抛起来,可抛到几千米以外。掀翻停机场上的飞机更是举手之劳。大风在南极沿海地带极其普遍,如德尼森岬一年中有340天刮风暴,因此,南极成了名符其实的“风暴王国”。

南极洲的风力,因地而异。一般而言, 海岸附近的风势最强,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东南极洲的 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带的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 50米/秒。据澳大利亚莫森站20年的统计资料,每年八级以 上大风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 82米/秒。法国的迪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 其风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 的最大风速。

为什么南极会刮那么大的风呢?我们知道,南极是个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四周被大洋环绕,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陆地气温比四周海洋低得多,尤其在冬季,陆上气压与海洋气压的差值也随之加大。风速的快慢,与气压大小的差别密切相关,气压差别越大,风速也越快。南极烈风在到达南极高原边缘的陡坡地带时,随地势迅速下降而迅猛下泻,这样就形成了南极大陆沿岸的特有风暴。

关于“世界气象日手抄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