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接下来给大家总结初中数学函数重要知识点,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一次函数知识点

1.一次函数

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成为y=kx(k是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

(3)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的关系: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三、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二、三、四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二次函数知识点

1.二次函数表达式

(一)顶点式

y=a(x-h)?+k(a≠0,a、h、k为常数),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顶点的位置特征和图像的开口方向与函数y=ax?的图像相同,当x=h时,y最大(小)值=k。

(二)交点式

y=a(x-x?)(x-x?) [仅限于与x轴即y=0有交点时的抛物线,即b?-4ac>0]

函数与图像交于(x?,0)和(x?,0)

(三)一般式

y=aX?+bX+c=0(a≠0)(a、b、c是常数)

2.二次函数的对称轴

二次函数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二次函数图像唯一的交点为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

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

3.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关系

(一)对于一般式:

①y=ax2+bx+c与y=ax2-bx+c两图像关于y轴对称

②y=ax2+bx+c与y=-ax2-bx-c两图像关于x轴对称

③y=ax2+bx+c与y=-ax2-bx+c-b2/2a关于顶点对称

④y=ax2+bx+c与y=-ax2+bx-c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即绕原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图形)

(二)对于顶点式:

①y=a(x-h)2+k与y=a(x+h)2+k两图像关于y轴对称,即顶点(h,k)和(-h,k)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相反、纵坐标相同。

②y=a(x-h)2+k与y=-a(x-h)2-k两图像关于x轴对称,即顶点(h,k)和(h,-k)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

③y=a(x-h)2+k与y=-a(x-h)2+k关于顶点对称,即顶点(h,k)和(h,k)相同,开口方向相反。

④y=a(x-h)2+k与y=-a(x+h)2-k关于原点对称,即顶点(h,k)和(-h,-k)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纵坐标都相反。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二次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为大家总结了数学二次函数一般式及重点解析,仅供大家参考。

二次函数一般式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y=ax?+bx+c (a≠0)。

二次函数最高次必须为二次,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或重合于y轴的抛物线。

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k 顶点坐标为(h,k)

二次函数的交点式:y=a(x-x?)(x-x?) 函数与图像交于(x?,0)和(x?,0)

二次函数一般式的图像关系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y=ax?+bx+c(a≠0)。

a、b、c值与图像关系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左侧时a,b同号,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时a,b异号。

c>0时,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上方;c<0时,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

a=0时,此图像为一次函数。

b=0时,抛物线顶点在y轴上。

c=0时,抛物线在x轴上。

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左侧时a,b同号,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时a,b异号。

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口诀

加左减右,加上减下。

意思就是当二次函数写成下面这个样子时:

y=a(x+b)?+c,只要将y=ax?的函数图像按以下规律平移。

(1)b>0时,图像向左平移b个单位(加左)。

(2)b<0时,图像向右平移b个单位(减右)。

(3)c>0时,图像向上平移c个单位(加上)。

(4)c<0时,图像向下平移c个单位(减下)。

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分值占比较大,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都会考查,所以我归纳了有关初中数学函数的知识点,赶快记起来吧!

一次函数知识归纳

(1)一次函数

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成为y=kx(k是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经过(0,b)点和点的直线。

特别地,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并不等价于“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因为还有直线y=m(此时k=0)和直线x=n(此时k不存在),它们不是一次函数图象。

(3)一次函数的性质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4)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①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当y=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值相等,以及这两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的坐标。

③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做:当一次函数值大于0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1)反比例函数:如果(k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反比例函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①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③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4)k的两种求法

①若点(x0,y0)在双曲线上,则k=x0y0。

②k的几何意义:若双曲线上任一点A(x,y),AB⊥x轴于B,则S△AOB。

(5)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

若正比例函数y=k1x(k1≠0),反比例函数,则

当k1k2<0时,两函数图象无交点;

当k1k2>0时,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由此可知,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若有交点,两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二次函数知识点

1.二次函数

如果y=ax2+bx+c(a,b,c为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y=ax2(a≠0);y=ax2+c(ac≠0);y=ax2+bx(ab≠0);y=a(x-h)2(a≠0)。

2.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y轴的一条抛物线。

由y=ax2(a≠0)的图象,通过平移可得到y=a(x-h)2+k(a≠0)的图象。

3.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对应在它的图象上,有如下性质:

(1)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是,对称轴是直线,顶点必在对称轴上;

(2)若a>0,抛物线y=ax2+bx+c的开口向上,因此,对于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x,y),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y有最小值;

若a<0,抛物线y=ax2+bx+c的开口向下,因此,对于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x,y),当x<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有最大值;

(3)抛物线y=ax2+bx+c与y轴的交点为(0,c);

(4)在二次函数y=ax2+bx+c中,令y=0可得到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点的情况:

当△=b2-4ac>0,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它们的坐标分别是A(x1,0)和B(x2,0),这两点的距离为AB=|x2-x1|;当△=0时,抛物线y=ax2+bx+c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即为此抛物线的顶点;当△<0时,抛物线y=ax2+bx+c与x轴没有公共点。

4.抛物线的平移

抛物线y=a(x-h)2+k与y=ax2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把抛物线y=ax2向上(下)、向左(右)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y=a(x-h)2+k.平移的方向、距离要根据h、k的值来决定。

关于“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