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植物类的古典著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植物类的古典著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公元前100-200 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用植物365种,三世纪有《吴晋本草》,六世纪有《神农本草经集注》(记载药用植物730余种)和《名医别录》等,七世纪出现《唐新修本草》(载有844种药用植物),系由国家颁行的图说药典;以后历代都有重要的本草著作,如《本草拾遗》(在《唐新修本草》基础上增加400种药用植物)、《开宝本草》(收录了983种)、《嘉佑图经本草》(1082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1558种)和《本草衍义》等;十六世纪明代李时珍(1518-1593 )编著的《本草纲目》已记载药用植物1195种,并对这些植物的习性、产地和用途等做了较详细的描述。清代出现的《尔雅疏证》、《尔雅义疏》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著作,都是我国古代植物分类知识体系的结晶。

更多的关于植物的描写和记录存在于古代众多的专类书籍文献中。春秋时期出现的《尔雅》一书,主要对《诗经》中的名物进行考订,在“释草”和“释木”两章中,已按类比方式对诗经中记载的植物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同物异名进行了整理。西汉毛亨的《毛诗·训诂传》、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三国(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等,在植物名物考证和形态描述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国古代有关植物的专志书籍极为丰富,汉、晋时期,由于对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不甚了解,将之称为“异物”,出现许多“异物志”类书藉,以东汉杨孚孝著的《异物志》为最早,记载岭南特有植物;至晋代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时,不再以南方热带亚热带植物为怪异,而加以正常的描写和记录,其分类系统在《尔雅》草、木两类基础上增加了果、竹两类,共记载植物80余种植物;在《昆虫草木略》(公元1150年左右)中,植物分类体系稍进一步,分为草(包括菌类、藻类和蕨类)、蔬、稻粱、木和果五类;在《全芳备祖》(公元1256年)中的分类体系增至花、果、卉、草、木、农桑(谷、豆、桑、麻)、蔬和药等类别;而后出现的《群芳谱》(1621年)和《广群芳谱》(1780年)基本都根据应用方式建立分类体系,按照类别形成专谱,每谱包含若干细类;一些有系统性的专论或专谱,如《牡丹谱》、《救荒本草》(记载植物414种)、《菊谱》、《桐谱》,《荔枝谱》和《橘录》等,亦从不同角度提供了我国古代对植物的认识;我国古代许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在各种地记著作中也得以保留,如《山海经》(成书在公元前500-300年间,记载植物约100种)、《扶南记》、《交州记》、《南越记》、《广州记》、《罗浮山记》、《桂海虞衡志》和《益部方物录》等,广泛记录了各地植物物产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总之,我国古代各种专志类书达数百种之多,内容广泛涉及草木、果树、谷蔬、花卉、竹茶和野菜等等。在著录普通植物方面的书籍中,以清代吴其 著《植物名实图考》为最全面,记载植物1714种,图文对照,对生态、习性、产地、特性和用途等都有较为详尽的描写,可谓我国第一部《中国植物志》。

推荐一本园林植物大全的书籍!

书籍:植物与室内空气净化

本书从现代室内环境中常见污染源的产生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开始,介绍了对室内污染性物质起监测作用的植物,重点讲述了对室内化学污染物质吸收力强的植物;对物理污染物质防护能力强的植物;对生物污染物质净化能力强的植物。为了识别和使用的方便,还分别叙述了有关树木、花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管理及其功能和作用,并附有彩图,以便读者查找。本书还介绍了植物在室内的布置、养护知识,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建筑、艺术、园艺、树木和花草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在编写时用精炼的文字和彩图加以对照说明,简明易懂,也有利于读者参考、操作、摆放、养护、管理,形成了本书的特色。

本书适用于室内环境绿化装饰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师生,也适合居室主人及树木花草等植物爱好者参阅。

学习花卉的话,最权威的是陈俊愉的《中国花经》和包满珠的《花卉学》,但是这两本都没有彩色版,初学者最好还是买彩色版的吧,虽然贵些,但是容易学习。如果你是在华南地区工作的话,又舍得下血本的话就买《中国景观植物 》刑福武主编,如果想省着买的话就选择性的买周厚高老师《草本花卉48种》(种花手册)、 《观叶花卉50种》(种花手册)、《球根花卉51种》(种花手册)、 《花坛植物景观》(精)系列。

另园林树木学习,最权威的是陈有民老师的《园林树木学》(北方)、庄雪影老师的《园林树木学(华南本)》还有张天麟的《园林树木1200种》。

中国植物志网站也可以常去逛逛

关于“植物类的古典著作”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