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医疗卫生基础知识都包括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医疗卫生基础知识都包括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学。主要包括:1、细胞:主要内容为细胞的基本概念、分子组成、细胞膜、细胞表面、细胞质、细胞核和分裂繁殖;2、生命的遗传与变异:主要内容为遗传的基本规律、分子基础、遗传病的概念及分类、单基因、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和线粒体遗传病。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1、运动系统:主要内容为骨学、骨连结和肌;2、内脏学;3、消化系统:主要内容为消化管、消化腺和腹膜;4、呼吸系统:主要内容为呼吸道、肺、胸膜和纵隔;5、泌尿系统:主要内容为肾、输尿管和膀胱;5、生殖系统:主要内容为男性、女性生殖系统;6、脉管系统:主要内容为心血管和淋巴系统;7、感觉器:主要包括:视器和前庭蜗器;8、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主要内容为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传导通路以及脑和脊髓等。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阿托品、局部麻醉药、抗癫痫及抗惊厥药等35种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疾病概述、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特征、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等32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医学是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开设的临床医学专业。那么你对临床医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临床药学的发展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化学合成、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制药工业突飞猛进,成千上万种药品源源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因此药物使用和选用的复杂问题也随之而来。同时,随着新药的增加,药费上升,药疗失误率增高,病人住院日延长,因此,50~60年代首先在美国建立了?临床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把过去传统的药学 教育 重点在?药?转向重点在?人?。医院药学工作者除了完成传统的药品供应分发等工作外,还要到临床去,参与医师用药,协助临床选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与此同时,临床药学教育也得到飞速发展,至今美国已培养了16000余名临床药师(药学博士),并在60%以上的州医院设有临床药学服务中心。由于美国药学界的成功实践,世界许多国家也都纷纷效仿,如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目前多数医药学人士都认为这是医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60年代初医院药学工作者就提出应重视临床药学的问题。中国药学会先后举办多次学术会议,1983年11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临床药学工作座谈会?。此后10多年来,在zhengfu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临床药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1991年国家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规定三级医院一定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列出治疗药物监测项目,进一步推动了临床药学的发展。10 多年来,临床药学在我国从无到有,并由大城市医院发展到全国不少县级以上的医院。各级各类医院在不同水平上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临床药学实践,按照临床药学的内容和工作 方法 ,开展了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内容的临床药学服务,如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和指导合理用药,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药物不良反应监察(ADR)、药物信息资料咨询、结合临床开展临床药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培养临床药学人才等,充分显示了临床药学在避免不合理用药和防止滥用药物所造成的危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等方面的良好效应。

 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专业知识,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也在这个范围内,全面复习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当然不可忽略改学科发展趋势这一点了。中公卫生人才网为您梳理出该内容的相关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临床医学。

 与传统临床医学的缓慢发展相对比,21实际下借助高新科技的支持,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明良和优质的特点。现状:近二三十年来临床医学在不少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较为突出的是:

 (l)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MRI)、二维超声、血管造影、核医学显像、内镜技术等用于临床,使许多疾病的诊断以直观的图像代替了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和简单的理学检查的推理,使疾病的诊断水平有了极为显著地提高;

 (2)介入治疗、内镜治疗、放射治疗的发展,微创外科的兴起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

 (3)器官、组织和细胞移植,人工器官、人工组织的研究使器官功能衰竭、组织严重损伤的治疗有了新的转机;

 (4)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化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在阐明病因、发病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前景。

 医学基础知识其中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基础医学类主要考查基础医学综合知识;临床医学类主要考查临床医学专业知识;护理类主要考查护理学专业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

 1. 正常心率:每分钟75次

 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缓。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比如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钟,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运动员的心率较慢,可低于每分钟60次等。

 2. 正常体温:36.3℃-37.2℃(口测法)

 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口测法(舌下含5分钟)正常值为36.3℃-37.2℃;腋测法(腋下夹紧5分钟)为36℃-37℃;肛测法(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5分钟)为36.5℃-37.7℃。在一昼夜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只要体温不超过37.3℃,就算正常。

 3. 尿量:1000-2000毫升/24小时

 24小时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等。?

 24小时尿量<400毫升为少尿,多见于饮水过少脱水肾功能不全等。

 24小时尿量<100毫升为无尿,多见于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疾病。

 如果感觉自己最近尿量明显增多,特别容易口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去医院检查,排除自己是否有糖尿病或肾小管疾病若发现自己最近饮水不少,但尿量偏少,身上还有点肿,更应及时检查,排除肾脏疾患。

 4.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18.5-23.9属正常

 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4,说明已经偏胖,需要减肥了。记住:肥胖是百病之源,如果听之任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都会找上你。

 5.体重指数最佳减肥速度:每月减重1-2千克

 体重超标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减肥过快、过猛会导致体重反弹、厌食症、贫血、营养不良、月经不调、脱发、记忆力减退、骨质舒松等不良反应。

 6.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为腹型肥胖

 腰围是判断腹部脂肪蓄积,几腹型肥胖(也称为“苹果型肥胖”)的'指标。腹型肥胖目前被认为是冠心病、代谢综合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体重指数尚未达到肥胖程度,但腰围已超标,说明你属于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人更危险,更容易受冠心病、糖尿病的“青睐”。

 7.肥胖信号:一个月增重1.5千克

 在体重刚开始往上“长”的时候就及时发现,并采取减肥措施,往往能收到显著效果。出现下列情况,常提示有体重增加趋势:稍稍运动就喘不过气来,有疲倦无力感,动不动就汗流浃背,出现下背,髋部及膝关节疼痛。

关于“医疗卫生基础知识都包括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