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是哪些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是哪些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基础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护理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服务。下面是护理基础知识常考内容

1、进针角度:皮内-5度。皮下-30~40度。肌内-90度。静脉-15~30度。

2、用氧四防,防火、热、油、震。鼻导管给氧时插入深度,鼻尖至耳垂2/3.

3、预防压疮六勤:勤翻身、观察、擦洗、按摩、整理、更换。

4、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5、观察血压四定: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

6、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有:安抚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7、集尿袋和引流管应:每天更换一次,导尿管应:每周更换一次。

8、男性导尿时插管深度:20~22cm,女性4~6cm.

9、12n和12mn的中文意译:中午十二点,午夜十二点。每日三次缩写:tid.

10、药物过敏试验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

11、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交谈、身体评估、查阅。

12、抢救物品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13、吸气性呼吸困难,有明显的三凹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

14、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服用时应避免:药物与牙齿接触。可用:吸管吸入。服后:及时漱口。

15、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食物纤维、水。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为产热营养素。

16、造成压疮的主要物理力: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医学|教育网整理。

17、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

18、臀大肌注射定位联线法是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

19、大量不保留灌肠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生理盐水。溶液温度一般为:38~41摄氏度。

20、病案记录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21、静脉滴速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

22、输入两袋以上血液,两袋之间须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23、发热:指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24、压疮: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25、导尿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26、体温过低:体温在35摄氏度以下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27、灌肠法: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28、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超过1摄氏度。

29、长期医嘱:有效时间为24h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

30、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31、尿潴留: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32、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食物中的总热能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33、脉搏: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的搏动。

34、尿失禁: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称为尿失禁。

35、鼻饲法: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护理学基础护理知识重点内容

以下是 整理的《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常见传染病及其特征》,希望大家喜欢!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答:(1)常规性。\r\n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大多是一些常规性工作,并以常规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按时、按日、按周地完成和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并把医生的查房、卫生员清扫环境、配膳员开饭、病人的起居作息、家属的探视等穿插其中系统安排,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r\n(2)连续性。\r\n基础护理工作昼夜24小时连续进缺敏亏行,通过口头交班、床边巡回交班及书写交班记录从而实现换班不离岗,时刻不离病人。目的在于对病人进行连续观察和了解,掌握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的动态变化,从而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和向医生提供调整治疗计划的信息,以防止病情恶化,或遇到病情恶化时能及时地进行抢救。\r\n(3)整体性。\r\n在基础护理工作中,医护是一个整体。病房是病人住院接受诊治和医护人员开展诊治、护理的基本场所,基础护理不仅为病人提供便于医疗、休养的环境,而且还为医生提供诊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协助。这种整体性特征要求医护之间、护士之间,甚至护士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地完成对病人的诊治、护理任务。\r\n(4)科学性。\r\n基础护理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如给病人实施生活护理是根据疾病导致的生理变化的特定需求而进行的。病人的饮食、排泄、睡眠、活动以及病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噪音、安全防护等方面都可能因病种、病情的不同而有相应的需求.护士只有运用基础护理的科学知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从而促进病拿改人的康复。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基础护理工作交由病人家属来做,但家属的工作有可能不伏神能科学的进行。所以,护理人员应将科学的护理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家属,从而保证科学护理。

关于“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是哪些内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