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怎样看待抑郁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看待抑郁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社会能够正确认识并且包容和接纳抑郁症患者,患者如果是自己藏着掖着,别人是无法帮助自己的,所以首先是自己不能歧视自己,才能被社会所接纳;

2.抑郁症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多么可怕,而且抑郁症本身就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一种抑郁情绪,正常人都会有过的感受。

3.抑郁症的确是我们人群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但是我们不应当对他们报以歧视的态度,反而应当对他们更加关爱,因为抑郁症是由于腺体不分泌多巴胺造成的一种疾病,需要使用药物来治疗,否则的话,患者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严重的甚至会付诸于实践,进行自杀,一般情况下,抑郁症的家人对待抑郁症患者的时候都是非常包容非常温和的,多数以鼓励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抑郁症患者感受到温暖。

抑郁症与焦虑症(二):脂肪食物刺激免疫系统,导致血脑屏障受损

抑郁症被称为“精神感冒”,但它并非感冒那么简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消息称,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抑郁症自杀而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超过因胃癌、肝硬化、结肠癌、乳腺癌和阿尔茨海默症死亡的人数。 全球有10%的人患有抑郁症,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

这个数据让我不寒而栗,那意味中国也有亿万人存在抑郁的倾向。抑郁症是什么?很难具体回答,有人说:一千个抑郁症患者心中,有一千种抑郁症。痛苦的形式不同,程度不一,激起的反应也不一致。

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些相似的信号:

——疲惫。无故感到很累。

——低自尊。低自尊很难被发现,他们擅长自我封闭,逃避自我表达。

——精神运动性阻滞”。说话迟缓,动作呆滞。

——烦躁易怒、频繁哭泣。

——快感缺乏症,美景、美人、日出、日落,性,对任何事物都感觉不到快感。

——突然内向。

辛德尔·西格尔是MBCT(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正念认知治疗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在心境障碍领域工作超过30年。

教授辛德尔·西格尔(Zindel Segal):“我在心境障碍领域工作超过30年,我目睹了一些进展和治疗,见证了新一代抑郁药物的开发,以及采用磁线圈刺激颅骨等治疗方法。这些疗法的开发目的是用于缓解抑郁,减轻那些试图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病人的痛苦,降低他们自我伤害的风险。 然而,抑郁发作后恢复只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另一半是防止复发及持续健康,而这些正是我致力的领域开始。 ”

于是在不依赖外在药物和工具治疗的思路指引下,他和另外两位教授一起, 探索如何通过内在的自发的力量来减轻、缓解抑郁症状,从而开发出正念认识行为疗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聊的话题。

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MBCT的故事,那 我们就三位创始人那杯咖啡讲起 :

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有三位大叔(多伦多大学的Zindel Segal ,剑桥大学的John Teasdale,牛津大学的Mark Williams在剑桥的某个咖啡厅里正在为一件事情烦恼。有一个基金会希望能开发出一种在抑郁症患者维持期间的一种小剂量的治疗方案,可以减少复发率。

由于这三位都是优秀的认知心理学家。所以理所当然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开发出一种基于CBT的团体的维持治疗方案。但问题来了。一个患者在接受CBT的治疗是有效的话(大约60%的患者接受CBT治疗是有效的),那他复发的几率已经降到了20%左右。 也就是说,即便他们开发的方案再优秀,在临床上的贡献也是有限的。

突然,其中一个人说:要不,咱们换个方向?其余二人一惊:还啥方向呢?那位大叔喝完了最后一口咖啡,说:或许我们可以不从复发这块入手,试试做一个预防抑郁症的模式如何?

这是在MBCT过程里面第一个重要转化,就是从治疗方案转换成预防模式。

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弄。毕竟没有人这样做过。巧了,玛莎莉娜(DBT创始人)刚好路过剑桥,被一把拉了进来参与讨论。玛莎莉娜推荐说,正念或许可以试试。正念是啥玩意?三位专家都没听过。于是,玛莎莉娜递给了他们一张卡巴金的名片。

九三年,他们第一次去访问当时在正念减压门诊的卡巴金博士。1995年春季,他们再一次访问了麻省大学的正念中心。通过更多的观察、更多的交流,包括他们去体验好几个正在进行的MBSR课程。

他们发现其实在MBSR里面应用正念,它是一种更深刻的水平去练习正念的。也就是 让学生学习一种更新的、一种新的内心的模式,然后面对的不仅仅是思考或者思维,而是一种更广泛的身心经验:每一刻每一时,当下的身心经验,包括想法、情绪、身体感觉。

经过一番思考以后,他们放弃了原来CBT的治疗框架,转入了一个正念的框架,同时整合了CBT里面的一些视角,加上一些核心的元素。通过这么转换,今天MBCT的雏形就已经基本上确定了。MBCT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八周MBSR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同时做了针对抑郁症患者的这种特殊的心理机制的这种改良和优化。

接下来3位创始人在2000年发表一篇关键论文,首次证明了MBCT可以把3次发作的患者的再次发作可能性减少一半。英国的临床实践委员会也开始把MBCT列入他们的推荐疗法指南,针对多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的推荐疗法。之后MBCT就进入了发展期。

什么是MBCT正念认知治疗

防止抑郁复发 ——这就是认知疗法产生的原因

这也是很多所谓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所做不到的事情,西格尔教授和其它许多精神科、临床心理学教授研究的一样,从认知疗法开始,他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正念Meditation”。

三位教授在大量研究工作后,发现心境和思想并存、且相互影响。 举例,当一个人(a single person)在使用大脑时候,就会把消极的信息传递给大脑,产生所谓抑郁的方式去思考,于是负面的想法久之就会让人进入抑郁状态。

另一发现,当人们很抑郁并感到悲伤时,这只是一种症状。 当他们不再感到悲伤时,这种悲伤却会作为背景,启动大脑批判评价模式,带来负面的影响,又让人陷入抑郁。

西格尔教授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要帮助人消除负面或悲伤,而是开发出一种可以和负面悲伤共存的方式,这点很重要,同时举例存在不幸的人如何去应用这种方法,鼓励抑郁症患者,与抑郁症共处。

这也是认知疗法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不是消除某个困境,而是开始真正的去接纳和与之共处,就如同生活中一定会遭遇困难一样,因为这就是生活。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MBCT正念认知治疗的这套体系可能略优于使用抗抑郁药物疗效的方法,并且没有后者的副作用。MBCT不仅对抑郁症的复发干预有效,还可用于儿童、社交恐惧、产后抑郁、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失眠等均有帮助,这也代表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新发展。因此也使得 这套体系成为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优先推荐的治疗方案之一。

如何开启MBCT

正念认知疗法MBCT是 一种标准化、可评估的治疗方法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关于深奥的禅修。练习者不用进入禅定,也不用特定的服装或场所,跟宗教无关, 而是求真务实、用语健康和调节情绪的治疗方法,引导学员如何进行自我关注和自我保护。

学会自我觉察、学会带着觉知的思考……在吃饭、呼吸和生活中练习觉察,让人们学会稳固在自己的体验系统中。

当负面情绪袭来时,只是轻轻地冲刷而过,而不会动摇自己,不会让人进入负面联想的世界。

人们可以站在不同角度来看待同样的事物,从而选择其它的应对方式,这也会影响自己对未来的选择方式。

在全世界有七个研究中心,总共一千多名抑郁症患者已经接受了MBCT疗法并进行评估,相较于常规治疗,MBCT治疗对抑郁复发率减少超过43%。

数据表明,服用抑郁药物的复发率为52%,而接受MBCT治疗的复发率为48%。

更关键的是,患者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 增强了感受积极正向的力量、感觉到鼓舞和激励的能力 。这点对于抑郁症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自己了。

正念练习会改变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

找到内心的平和喜悦,达到内心的和谐统一。通过Mindfulness静观正念,了解生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正念,是对自己的善意和宽容;正念,让人每一秒活在当下;正念,助你重新认识和善待一生。

——马克.威廉姆斯(牛津大学教授,MBCT创始人之一)

文(素材取自网络):一心正念

图/视频: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

正念练习:怎样从失败自卑、一无是处中走出来

上一篇介绍了细菌代谢物脂多糖LPS当进入血液,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引起身体炎症,造成血脑屏障受损,引起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 健康 问题。这一篇介绍LPS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的血液,饮食上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我们肠道有不同的微生物,部分是益生菌,部分是病原菌,但更多的是共生菌,而当这些菌群维持平衡的时候,不会对人体 健康 构成影响。 正常的肠道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细菌代谢会产生大量的LPS,生物学家把LPS等同于内毒素(endotoxin),因为众多研究已经证实LPS可以刺激免疫细胞的TLR受体,释放各种致炎症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1]

当LPS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游走于全身,容易对血脑屏障造成损害,让不该进入中枢神经的物质可以进入,精神 健康 问题便容易出现。这些“不应该进入”中枢神经的物质,不需要是什么细菌或外来物质,“自家人”同样可以引致问题。

我举个例子,人体>80%的血清素在肠道产生,但由于血清素不能通过 健康 的血脑屏障,所以作为神经递质的血清素,是在大脑“自产自销”的,如果血液循环系统的血清素因为缺损的血脑屏障进入了中枢神经,这会搞乱了中枢神经内神经递质的平衡。血清素可能还不是最麻烦的,另一种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虽然身体各个器官都有谷氨酸受体,但血液中的谷氨酸同样不能通过 健康 的血脑屏障的,在中枢神经的谷氨酸作为刺激性神经递质受到严格控制,因为过多的谷氨酸就是神经毒素,如果血液中的谷氨酸通过了缺损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后果一定是各种的精神 健康 问题。所以LPS可能是精神 健康 问题的根源,起码是其中一个根源。但肠道中的LPS是如何进入血液从中作恶的呢?

导致LPS进入血液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肠漏,肠漏简单说就是肠道通透性增加了,让不应该通过肠道壁进入血液的物质进去了,为什么肠漏会发生需要另文介绍,这一篇重点介绍跟饮食更直接的另一个因素 - 高脂肪饮食。

乳糜微粒(chylomicron)一样可以把LPS从肠道带出来。什么是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是载脂蛋白的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载脂蛋白可能是LDL(低密度胆固醇载脂蛋白)和HDL(高密度胆固醇载脂蛋白),这两种大家的体检报告都会检查。而乳糜微粒也是类似的载脂蛋白,作用是从肠道运送甘油三酯到血液循环系统中。

当饮食中的脂肪和油进入肠道后,肠壁细胞会把这些脂肪和油吸收到细胞内的高尔基体(golgi complex),转化为甘油三酯后跟胆固醇“打包”成乳糜微粒,然后释放到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由于LPS对乳糜微粒有较高的亲和力(affinity),已经内化在肠壁细胞里的LPS会粘附乳糜微粒被一同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虽然乳糜微粒在粘附了LPS后已经一定程度减轻了其毒性,有助肝脏代谢和清除,但过多粘附了LPS的乳糜微粒在血液循环系统中,仍然会刺激免疫细胞,引致释放多种免疫细胞因子,导致系统性炎症的产生。研究已经证实,就算没有肠漏,在膳食中的长链脂肪酸一样可以通过乳糜微粒作为载体导致LPS在血液消化系统的增加。[2]

高脂肪增加血液中的内毒素

2012年的一份临床研究[3],40位肥胖的受试者(BMI>40 kg/ ),食用高脂肪食物3小时后,血液中的LPS显著增加,研究人员同时发现,LPS增加的数值跟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增加值有正向关系,跟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没有太大关系。研究人员认为,因为肠道在肠道中的脂肪载体乳糜微粒把LPS从肠道跟脂肪打包带进血液中了。

2016年另一项随机对照组交叉试验[4],28位受试者连续3星期食用不同比重的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油酸(oleic acid),动物脂肪含较多的棕榈酸(饱和脂肪),而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是含有高油酸的代表。研究显示食用含棕榈酸较多的食物,LPS引致的炎症细胞因子(TNF-a)会增加,导致炎症的产生;相反含油酸较多的食物,炎症细胞因子则减少。所以从研究看,食用橄榄油不会增加LPS,饱和脂肪增加血液中的LPS。

同样是2016年,另一项小规模随机对照组交叉试验[5],12位女性受试者分别食用高饱和脂肪,高油酸(橄榄油含有丰富油酸)的食物,同样证实高饱和脂肪的食物使到LPS引致的致炎症细胞因子(IL-18,IL-1b)增加。该研究比之前提过的研究不同的地方,是对大脑进行MRI扫描,食用高饱和脂肪食物后的脑部影像,在进行需要运用短期记忆力的活动时,大脑的活动改变了,研究人员的解析是大脑可能因为受到LPS诱导的细胞因子影响,已经产生炎症,但研究也发现,将油酸取代饱和脂肪后,大脑的活动可以恢复正常。

小结

肠道中的LPS内毒素进入血液后会刺激免疫系统,导致器官和系统性炎症,炎症会使得血脑屏障受损,让不该进入中枢神经的物质可能进入,进而引起大脑炎症,造成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的精神 健康 问题。饮食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减少饮食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可以减少炎症,是改善抑郁症和焦虑症病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一篇会继续从循证角度介绍什么饮食可以对抑郁症和焦虑症有帮助。

# 健康 科普排位赛##一起面对焦虑##精神疾病的真相##抑郁症#

参考

[1] Panaro, Maria Antonietta & Gagliardi, N & Saponaro, Concetta & Calvello, Rosa & Mitolo, V & Cianciulli, Antonia. (2010). Toll-like Receptor 4 Mediates LPS-Induced Release of Nitric Oxid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by Embryonal Cardiomyocytes: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Human Pathology.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16. 766-74. 10.2174/138161210790883624.

[2] Ghoshal, Sarbani & Witta, Jassir & Zhong, Jian & de Villiers, Willem & Eckhardt, Erik. (2008). Chylomicrons promot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s.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50. 90-7. 10.1194/jlr.M800156-JLR200.

[3] Clemente-Postigo, M & Queipo Ortu?o, M? Isabel & Murri, Mora & Boto-Ordo?ez, M & Perez-Martinez, P & Andres-Lacueva, Cristina & Cardona, Fernando & Tinahones, Francisco. (2012). Endotoxin increase after fat overload is related to postprandial hypertriglyceridemia in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53. 973-8. 10.1194/jlr.P020909.

[4] Kien, C. Lawrence, Bunn, J. Y, Fukagawa, N. K, Anathy, V., Matthews, D. E, Crain, K. I, Ebenstein, D. B, Tarleton, E. K, Pratley, R. E, & Poynter, M. E. (2015). Lipidomic evidence that lowering the typical dietary palmitate to oleate ratio in humans decreases the leukocyt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muscle expression of redox-sensitive gene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26, 1599-1606. doi: 10.1016/j.jnutbio.2015.07.014

[5] Dumas, Julie & Bunn, Janice & Nickerson, Joshua & Crain, Karen & Ebenstein, David & Tarleton, Emily & Makarewicz, Jenna & Poynter, Matthew & Kien, Craig. (2016). Dietary saturated fat and monounsaturated fat have reversible effects on brain function and the secre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young women. metabolism. 65. 10.1016/j.metabol.2016.08.003.

关于“怎样看待抑郁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