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鲭鱼是什么鱼”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鲭鱼是什么鱼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鲭鱼又名青花鱼,是一种很常见的可食用鱼类。

鲭鱼是一种很常见的可食用鱼类,俗名鲐鱼、青花鱼,是经济价值高的野生中上层鱼类,鲭鱼,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的鲭亚目,鲭亚目下属的鲭科(Scombrida),有很多品种,鲭鱼平均身长30至50厘米,寿命最长可至11年,它以吞噬浮游生物及鲟鱼、鳕鱼和鲱鱼所产的卵为生。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

鲭鱼出没于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喜群居。它是一种洄游性的鱼,每年在春夏季节在日本南方海域产卵,然后沿着黑潮进入广阔的太平洋海域,逐渐向北洄游追逐丰富的饵料,寒冷季节再向南洄游,周而复始。

鲭鱼简介

鲭鱼是隶属于鲈形目鲭科鲐属的鱼类,俗称青花鱼、油胴鱼、鲐鱼、青占等。鲭鱼体粗壮,呈纺锤形,尾柄结实。常见的鲭鱼主要有三种:大西洋鲭鱼(挪威鲭鱼)、白腹鲭、花腹鲭。

鲭鱼身体为纺锤形,蓝色,粗壮,无鳞,体表光滑,尾鳍非常发达,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背侧具线色斑条。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头大,吻尖,尾栖细小。

鲭鱼是鲭花鱼?

是大眼金枪鱼。

大眼金枪鱼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体长可达2米,体重150千克以上,体形与蓝鳍金枪鱼相似,胸鳍较大,眼较大。

体为粗纺锤形,体前中部为亚圆筒状,横切面近圆形,尾部很短;胸鳍很长而尖,体长100厘米以下的小鱼,其胸鳍可达背鳍第1至第2小鳍之间下方,仅次于长鳍金枪鱼;但老龄鱼仅达第二背鳍前端下方,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异。

体背蓝青色,腹部灰白色,胸鳍上方蓝黑色,下方褐色,小鳍**,黑色边缘,但个体小者或为全黑、或为**蓝边。

生活习性

大眼金枪鱼是大洋性洄游鱼类,喜群游。季节洄游明显,春夏北上,冬季南下。大眼金枪鱼的适温范围甚广,自表层水温12-30℃都有捕获,最适温带区为20-23℃,热带区为26-29℃。

其垂直分布,自表层至250米水层都有渔获,为金枪鱼类中分布水层最深者。大眼金枪鱼主要以头足类、虾类及飞鱼等小型鱼类为食。

白天在较深水层,夜晚则上移到近水面表层摄食,以130米以上浅水深范围活动频率较高,但通常栖息水深为20-120米,其生活圈在温跃层中或温跃层之下。从上钓时间初步观察,每天傍晚和翌日凌晨摄食较为活跃。其适温范围为13-27℃,在水温21-22℃时集成大群。

鲭鱼不是鲭花鱼。

鲭鱼

开放分类: 生物、水产品、物种、海洋鱼类、动物

英文名: Mackerel

俗名: 大西洋鲭鱼:波士顿鲭鱼,tin-ker鲭鱼,太平洋鲭鱼;日本鲐鱼;chub鲭鱼;美国鲭鱼;蓝鲭鱼;竹;马鲛鱼

产地及产期:

北大西洋东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阿拉斯加东南至墨西哥。

介绍:

美国海域出产多种鲭鱼,而鲭科家族(Scombridae)成员占美国海域鲭鱼品种的大多数。此外,在加利福尼亚海域可以捕捞到属于竹荚鱼科的太平洋竹荚鱼。

大西洋鲭鱼(Scomber scombrus)是美国数量最大的鲭鱼品种。这种鲭鱼与在挪威和英国海域捕捞的鲭鱼是同一品种。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来自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海上加工捕捞船在美国东北部海域捕捞的大西洋鲭鱼年产量超过40万吨。 1976年美国在200海里内禁止外国捕捞船捕捞,鲭鱼产量迅速下降。

如今美国大西洋鲭鱼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开发。尽管这种鱼的资源储备足可以保证年产量超过35万吨,但目前美国渔民和外国合资捕捞船的年产量只有3万5千吨左右。虽然大西洋鲭鱼资源丰富,但捕捞并不容易,因此其年产量波动较大。鲭鱼鱼群总是在不停移动,有些年在近海水域活动,而其他年份里则留在远海水域。

大西洋鲭鱼游速很快,是常年在东海岸南北迁移的远海鱼群,捕捞季节性很大。在晚春和秋季,大西洋鲭鱼可在从缅因州至马萨褚塞州的水域捕捞。在南部的中大西洋水域,大西洋鲭鱼可在1月至5月间捕捞。通常,大西洋鲭鱼在春季和夏季含油量最高。大西洋鲭鱼个体较小,很少超过1300克,通常以拖拉围网和诱饵网捕捞。

美国太平洋鲭鱼(Scomber japonicus)资源也很丰富,这种鱼有时也称为chub鲭鱼或日本鲐鱼。这种鱼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均有分布,个体可长至3公斤左右,但美国出产的这种商品鱼平均重量约1公斤。在美国,这种鱼更多分布于自墨西哥边境至中加州水域。由于这种鱼离水面较近,渔民通常以装备有收拉网的渔船捕捞(这种渔船也可用于捕捞加州鱿鱼)。每年4月至8月是主要的捕捞季节。美国太平洋鲭鱼平均年产量接近1万吨,而其资源足以维持更大规模的捕捞。

在加州水域也可以捕捞太平洋竹荚鱼。太平洋竹荚鱼(Trcahurus symmetri-cus)具有与鲭鱼相似的体型。虽然也被称为mackerel,但其实是Carangiade家族的成员。太平洋竹荚鱼分布于从阿拉斯加东南至加利福尼亚的西海岸沿岸水域,大小可达2.5公斤。大多数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小于500克。幼竹荚鱼通常以靠近岸边的小鱼为食,可使用收拉围网全年捕捞。与其他大多数鲭鱼类似,竹荚鱼年产量波动较大。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低价整鱼的需求日益增加,美国出产的太平洋和大西洋鲭鱼及太平洋竹荚鱼预计会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鱼品质出众,口感丰富,出成率高,价格十分合理。太平洋鲭鱼和竹荚鱼也可供应罐装产品。

青花鱼

学名:鲐鱼

地方名:鲐巴鱼、青花鱼、油胴鱼、鲭鱼、花池鱼、花巴、花鳀、青占、花鲱、巴浪。

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跨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

产地、产季: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近海均产之。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渔场,渔期一般春汛为4~7月份;秋讯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捞。

经济价值:为我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推荐食谱:鲜香鲐鱼

主料:青花鱼500克。

配料:水发黑木耳、红辣椒40克。

调料:资本油、醋、食盐、味精、白糖、黄酒、生姜、蒜瓣、葱头、干淀粉、油、湿淀粉各

适量。

制法:

1)配料洗净,切成丝,蒜瓣剁成米粒,姜切丝备用。

2)青花鱼宰净,在鱼身两侧剞十字花刀,加酱油、黄酒、味精、生姜,食盐,进行腌制。

3)锅放油烧至八成热,将鱼拍上干淀粉入锅炸至金**取出。

4)锅留底油,加生姜丝、蒜米、葱头炸锅,放入黑木耳丝、辣椒丝煸炒,加入调料,放鱼,

旺火烧开,中火慢烧至熟,加入盐、味精,余汁勾芡,撒下蒜米,点明油,即可。

特点:酥烂可口,形状美观,鲜香辣。

关于“鲭鱼是什么鱼”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