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北斗科普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斗科普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世界是圆的,可以航行到任何地方。”——这是写在世界上第一台地球仪上的话。

与平面的地图相比,立体的地球模型改变了一切。如果你想去一个地方旅行,手上没有地球仪,只有平面地图,你会很困惑该怎么到达那里。比如,在平面地图上,纽约到巴黎的最短飞行路线,似乎是直接横穿大西洋。

其实不是,只有地球仪能够显示出最短路线——沿美国东北海岸和加拿大海岸向北,然后穿越北大西洋,这样航程能够缩短近800公里,节省1个小时的飞行时间。

毫不夸张地说,地球仪是每个孩子开始 探索 世界时最便捷的工具,每个孩子的童年都需要拥有一台地球仪。

老朋友们肯定还记得,青榄每年特定时间都会开团几次北斗地球仪,每次都被大家抢断货,开团后立刻吸引了不少家长“激情”下单,而且一致反馈特别棒,孩子很喜欢!

今天,我又带来了一款功能升级得更加强大的 《北斗AI+AR双智能地球仪》 ,知识点更丰富,功能更全面更强大,全景AR效果也更逼真,实现了“足不出户带娃看世界”的梦想!

不仅融入了AI语音聊天互动、AR黑 科技 ,还搭载了海量的云资源, 可以问百科、听故事、学英语、学国学、读课文、英汉快译、收发微信……

首先,这款地球仪是由专注国内地理领域20年的超级大牌——北斗公司研发制作的。 北斗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地图审核资质的团队,所生产的教具由于品质过硬多被国内的重点学校所推荐使用。

而北斗云起双智能地球仪,作为北斗的最新力作,包含AI语音互动、AR实景增强 探索 、趣味闯关 游戏 、海量学习资源点播、微信互动语聊、触控LED夜灯六重功能,比起之前我们开团的几款地球仪,功能更丰富更强大,更有趣也更有料!

3款地球仪对比图——

其次,小朋友之所以为这个地球仪着迷,是因为它远超出一个普通地球仪的“本分”,更像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能机器人。

时事政治、天文地理、 历史 国学、英文翻译、数学运算……对孩子们好奇的各种问题,都能给出科学的解答:

当然,跟地球仪来个日常对话聊天也没问题:

用它来学习英语也是棒棒的,可以即时翻译、随问随答:

有了这个智能地球仪,就像请了一位专业又博学的老师到家,还是双语的!

此外,这款地球仪还搭载各种海量云资源——科普知识、经典音乐、绘本故事、国学启蒙、英语磨耳朵资料、古诗词……变身“行走的百科全书”,堪比多啦A梦的百宝袋!

甚至1—9年级教材都能同步播放,同步朗诵,听写生字词,再也不用满世界找资源了,真是太省时省事了!

它还搭载AR增强现实技术,让孩子身临其境学地理, 可以将广袤无垠的宇宙星辰拉到眼前,将枯燥的天文地理以生动、具体的方式来展现,身临其境!

只需要用手机或平下载APP后扫一扫,点击进入对应的主题模块,大千世界、自然气象、 历史 名城、远古生物都能出现。

太阳系马上展现在孩子眼前,是不是很生动?

AR镜头下,地球上不同地域有代表性的动物、恐龙等都会以3D形式出现,生活地理位置、生存环境、习性尽收眼底。

对?、雨、电等天气现象好奇的孩子,通过这项功能正好普及一下气象科普知识,还有详细的文字和语音介绍。

还有一个功能一定要强调一下:AR·360全景看世界!

360全景,带你足不出户看世界。

这样的一球在手,就不信孩子会对天文地理无感,3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毫无障碍地边玩边学。

到了晚上,轻触触控灯光键,还能变身LED小夜灯。

我还特别喜欢它的一个语音聊天功能:只要长按“微信语聊键”,听到“咚”后开始说话,就能自动把语音发到关联的手机上。

微信远程对讲功能同样让人大呼神奇:哪怕孩子在家没手机,也能和家人保持联络

这么多功能,这么多内容,统统集合在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上,性价比却很高——

航天科普知识有哪些

冬至科普小知识:冬至时的地球要比夏至时的地球更加靠近太阳。

冬至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之中最短的,黑夜是最漫长的,以北京为例,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在7点32分才懒洋洋的从东南方爬起来,到了下午4点52分就早早的打卡下班了,太阳在空中的时间只有8小时20分钟,并且越往北白天的时间就越短。

原因是地球高高地昂起了头,原来地球的赤道面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叫作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约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会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中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冬至历史渊源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北方中原地区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二十四节气”。

小学生航天简短科普小知识

航天科普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 航天器的概念:航天器是指能够在大气层外空间(太空)进行活动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飞行器。

2. 航天历史:介绍人类航天的历史,包括最早的航天先驱者、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个太空站等。

3. 航天技术:介绍航天技术的基础知识,如火箭推进、航天器导航、空间通信等。

4. 空间探索计划:介绍国际空间站、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空间探索计划。

5. 航天应用:介绍航天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中的应用。

6. 航天安全:介绍航天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避免太空垃圾、保护宇航员健康等。

7. 未来航天展望:介绍未来航天的展望,包括可重复使用火箭、太空旅游等。

#教育# 导语人们的日常经验和儿童早期教育研究都表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时期。下面是我整理的航天少儿科普知识,欢迎参考。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小学生航天简短科普小知识 篇一

 1、我们的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只有金星和水星是没有卫星的。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一共有176颗已确认的卫星环绕着它们的主行星,而且有一些卫星比水星的个儿头还要大。

 2、如果一颗恒星太靠近黑洞,会被黑洞撕裂。

 在20年的时间中,一支天文学家团队一直在观测银河中央一颗围绕黑洞运行的恒星。目前恒星距离黑洞的位置近的足以出现“引力红移”,也就是说随着黑洞的引力逐渐增强,该恒星的光线会失去能量。

 3、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是金星。很多人会觉得应该是水星,因为它距离太阳最近。

 但是金星的大气层中大量的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导致金星表面的恒定温度高达462摄氏度。

 4、太阳系有46亿岁了。

 准确的来讲,太阳系的岁数是45.71亿岁。科学家预测大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会扩张成一个红巨星。

 大约75亿年后,其扩大的表面就会吞噬掉地球。

 5、土星较小的一颗卫星——土卫二反射了90%的太阳光。

 由于其表面被冰覆盖,因此很少能吸收阳光,基本上反射走了。土卫二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零下201摄氏度。

 6、已经发现的山峰是火星上的奥林匹斯山。它的顶峰有25公里高,是珠穆朗玛峰的近3倍高。

 而且它不仅高,而且面积还有30万平方公里——这跟亚利桑那州一般大了。

 7、M51涡状星系是我们发现的第一个旋涡状的天体。

 涡状星系庞大螺旋的旋臂是由细长排列的恒星和气体构成的,还洒满了大量的宇宙尘埃。这些旋臂的作用就像是制造恒星的工厂,压缩氢气并制造出一群新的恒星。

 8、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

 光1秒钟能移动30万公里,因此1光年大约相当于5,903,026,326,255英里(9,460,730,472,581公里)。

 9、银河系的宽度达到105700光年。

 我们乘坐现代太空船需要花费4.5亿年的时间才能到达银河系的中心。

 10、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还多。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09倍,填满太阳大约要用到130万个地球。

 事实上太阳的质量巨大无比,占了全部太阳系质量的99.85%。

 11、宇航员留在月球表面上的鞋印不会消失,因为月球上没有风。

 等等,如果月球上没有风,那旗子是怎么飘起来的?事实上旗子并不是被风吹起来的。你看到的褶皱是因为宇航员费尽力气想把一根难搞的水平伸缩拉杆从旗子的上边缘中***导致的。

 12、由于引力较小,在地球上体重220磅的人在火星上只有84磅重。当要把机器人送往火星表面时,科学家就会考虑到这一点,他们会为机器人安装更多的设备并且会用更耐用的材料打造机器人。

 13、木星已知的卫星多达79个。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而且也有着太阳系中的卫星。

 这颗的卫星被称为木卫三(Ganymede),直径5262公里——比水星还要大,而且只用双筒望远镜就能观测到。

 14、火星的一天有24小时39分35秒长。

 因此你可能会觉得火星的一年要比地球短?错!由于火星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比地球要慢,因此火星上的1年有687天。

 15、NASA的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LCROSS)发现了月球上存在水的证据。

2.小学生航天简短科普小知识 篇二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

 太空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限度。

 某些高空火箭可进入中间层。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

 在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从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融合的。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指出,目前还不可能提出确切和持久的科学标准来划分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近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地面的最低高度(100~110)千米为外层空间的最低界限。

3.小学生航天简短科普小知识 篇三

 1、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层(9~45千米)、中间层(45~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40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400千米以上)。

 2、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限度。

 3、太空站又称为“空间站”、“轨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在太空站运行期间,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

 4、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5、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

 6、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约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

 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2.6万光年。7、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

 目前观测到1000亿个星系,科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8、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

 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

 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9、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

4.小学生航天简短科普小知识 篇四

 一、打雷是怎么回事?

 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二、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宇宙中有许多小天体按着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三、蓝天有多高?

 “蓝天”其实是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根据空气密度的不同分为5层,总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绝大部分空气都集中在从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气层有多厚,蓝天就应该有多高。

 四、太阳系里有哪些天体?

 太阳系中有9大行星。从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编号的小行星有2958颗。最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五、怎样找北极星?

 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极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从勺头边上的那两颗指极星引出一条直线,它延长过去正好通过北极星。北极星到勺头的距离,正好是两颗指极星间距离的5倍。也可以通过“仙后座”找北极星。

 六、为什么日落时天空是红的?

 因为日落时阳光在大气层中走的路程特别远。除了红色光外,其他几种颜色的光传播不了那么远,还没到我们眼睛之前就都散失掉了。只有红色光线跑得最远,能传到我们眼睛里,所以我们看到日落时的天空的颜色就成了红色的。

 七、我们能看到多少颗星星?

 用我们的肉眼从地球上能看到7000颗星,但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不论我们站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都只能看到半边天空,而且靠近地平线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们用肉眼实际上只能看到大约3000颗星。

5.小学生航天简短科普小知识 篇五

 1、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9千米)、平流层(9~45千米)、中间层(45~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40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400千米以上)。

 2、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限度。

 3、太空站又称为“空间站”、“轨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在太空站运行期间,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

 4、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5、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

 6、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约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2.6万光年。

 7、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目前观测到1000亿个星系,科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

 8、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

 9、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

关于“北斗科普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